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6宁波高二期末)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耸动的口号和行动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A拿破仑对外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是巩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与题干中的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不符,故A项错误;普法战争与俄国无关,故B项错误;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即为1890年上台之德皇威廉二世的主张“大海军主义”、“世界政策”图谋向外
2、殖民扩张,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意指不要忘记1870年“普法战役”失败之耻,图谋向德国报复,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真正目的是要染指巴尔干半岛,这些口号与行动,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敌对阵营,最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发动,法国与苏联都属于被侵略国,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6杭州一模)1914年7月29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战,欧洲的进步将遭受重大挫折,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A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B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C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
3、重D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解析】一战后,美国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并非开始支配欧洲事务,故A项错误;一战中美国直接参战较少,主要向战争双方兜售军火和资源,大发战争横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材料中“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相符,故B项正确;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故C项错误;一战后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则分别由英、法、日、澳以委任统治的形式进行瓜分,美国并未获得,故D项错误。【答案】B3(2016嘉兴高二期末)“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材料中的
4、“开端”应该是指()A社会主义运动B和平主义思潮C民族解放运动D殖民主义扩张【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社会主义运动与印度、埃及、非洲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和平主义思潮不可能让这些发展中国家脱离殖民地的命运,故B项错误;正是由于民族解放运动,使得被压迫的中、印、埃、非得以独立,故C项正确;殖民主义扩张只能让这些国家深受其害,故D项错误。【答案】C4(2016杭州一模)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能
5、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以获得欧洲大陆霸权B英国为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与美国矛盾尖锐C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惩罚德国的主张D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解析】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涉及俄国问题,与“英国巩固世界霸权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和“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可知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惩罚德国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答案】C5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备忘录中不无担忧地写
6、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里的“和约”是指()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凡尔赛和约D九国公约【解析】一战以后,战胜国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操纵会议的是英、法、美三国,会议签署了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出现了暂时的和平,但为以后的战争埋下了祸根。A、B、D三个条约都是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故选C项。【答案】C6(2016天津高考)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
7、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由日本将美国列为假想敌以及美国提出以日本为敌人的作战计划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日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涉及信息与题干不符;“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19世纪末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答案】B7“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
8、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事实证明,这一“证书”()A给欧洲带来两年的和平B刺激并便利了德国的侵略C推动了三国轴心的建立D直接促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解析】该“证书”不仅没有带给欧洲和平,相反带去了战争,故A项错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证书”实为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签订的,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利益,从而刺激并便利了德国的侵略,故B项正确;三国轴心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与该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
9、秘密协议,与材料无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8(2016天津和平区二模)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轴心的形成与德意日三国有关,而从题干地图来看并未涉及日本,“三国轴心的最终形成”在地图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题干地图上方黑色区域来看德国和奥地利已经联在一起,结合题干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法西斯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故B项正确;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后果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德国吞并,这发生在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但是从地图来看此时德国并未吞并捷克斯
10、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故C项错误;德国进攻波兰是在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但从题干地图来看德国当时并未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故D项错误。【答案】B9(2015浙江高考)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列宁格勒战役【解析】本题解题关键一是时间“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由此可知材料所述战争发生在1941年,二是“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符合这两者的战役是莫斯科战役,故答案为A项。B项发生在1943年;C
11、项发生在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D项发生在1941年到1943年。【答案】A10(2016绍兴高二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形势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役影响的是()A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B使苏德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深刻变化C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D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促进了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出现转折【解析】根据图中德军军事行动意图夺取库尔斯克地区可知,该图所示战役是库尔斯克战役。莫斯科战役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的重大失败,故A项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苏德
12、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故B项错误;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使得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故C项正确;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促使了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出现转折,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嘉兴高三期末)二战期间,英美盟军相互配合的军事行动加速了二战的顺利结束。以下属于英美盟军军事行动的有()西西里岛登陆易北河会师诺曼底登陆冲绳岛战役ABCD【解析】西西里岛登陆是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导致墨索里尼政府倒台,故正确;1945年易北河会师是美英盟军和苏联军队会师,故错误;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英美盟军在法国诺
13、曼底登陆,使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德国的败亡,故正确;冲绳岛战役主要是美军对日作战,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12(2016天津高考)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4、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根据题干可知,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允许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说明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选A。中国政府投的是弃权票而非反对票,故B项错误。决议的通过表明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没有违背大国一致原则,故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A13(2016天津六校高三联考)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有()朝鲜战争印巴分治纽伦堡审判巴勒斯坦地区分治ABCD【解析】195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持韩国抵御朝鲜,故正确;印巴分治是根据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方案实施的,与联合国无关,故错误;纽伦
15、堡审判是二战后反法西斯国家对轴心国的审判,与联合国无关,故错误;1947年联合国提出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决议,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14(2016大连高二检测)“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这场战争是指()A朝鲜战争B柏林危机C古巴危机D越南战争【解析】由题干得知这场战争与美苏的两极对抗有关,而且是联合国成立后第一次授权的军事行动,所以这场战争应该最接近联合国成立的时间(1946年),由此判断应该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其他如柏林危机(1958年)、古巴危机(1962
16、年)、越南战争(1967年),时间较晚,而且柏林危机和古巴危机联合国并没有授权军事联合行动。【答案】A15(2016天津武清三模)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的发生,其根本因素归根结底是()A民族矛盾的尖锐B国家利益的争夺C意识形态的对立D霸权主义的盛行【解析】民族矛盾的尖锐是诱发局部冲突的原因之一,故A项错误;国家利益的争夺是诱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意识形态的对立是诱发局部冲突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霸权主义的盛行是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
17、分,共70分)16(2016淄博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场战争难以界定,但古往今来的世界性战争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是从15世纪出现的殖民战争开始的。这种以控制土地和资源、进行掠夺、奴役和剥削为目的的殖民战争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结束。第二次和第三次世界性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大战把全球绝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战场。发生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是一种世界性的军事对峙,可谓第四次世界性战争。第五次是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至今,全球性的“反恐”战争仍然看不到结束的尽头。随着美国在2011年发布的军事战略报告中提出要提高
18、其“全球军事领导力”,这标志着美国正开启一场新的世界性的软实力博弈战信息战。这场新战争可以认为是第六次世界性的战争。据2011年10月10日新华网专家访谈:美开启“第六次世界战争”(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六次世界性战争的各自特点。(6分)(2)朝鲜战争持续四年(19501953),有近20个国家参与,但材料没有把它视为“世界性战争”。这样做是否合适?为什么?(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可以任选一观点来回答。合适,从朝鲜战争战场范围以及朝鲜战争属于局部战争;不合适,从参与国家众多、联合国军参战的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第一次是掠夺土
19、地资源,奴役剥削他人的殖民战争。第二次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三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四次是采取了除直接战争之外的其他一切对抗形式。第五次是美国发动的反对国际恐怖势力的战争。第六次是世界性软实力博弈战(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信息战)。(2)合适。理由:朝鲜战争战场范围仅仅局限于朝鲜半岛,并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参战国家间并未互相宣战,故仍属于局部战争。或不合适。理由:朝鲜战争参与国家众多,背后是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具有世界性;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插手,组织联合国军参战,使战争不再是单纯的区域战争,故可视为世界性战争。17(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
20、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时间“1918年1月”并联系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
21、的举措、美国外交政策等多角度、多层面概括。第(2)问结合“十四点”计划本身的局限性、当时列强之间的关系、美国实力及国内形势等方面分析。【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18(2016临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德国鲁登道夫的总体战总结“一战”的特点,提出了“总体战”的思想:“总体战的本质需要民族的总体力量,因为总体战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的”;“这
22、是无情和确凿的现实,而且必将使用各种作战手段为这一现实服务”。材料二20世纪是人类战争历史运动大趋势出现转折的世纪。其总趋势是从向上发展达到无限化总体战争的顶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下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有限战争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李巨廉战争历史运动坐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无限化总体战争的顶点。(6分)(2)概括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说明人类战争“下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有限战争时代”。(6分)【解析】第(1)问,“总体战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二战中几乎整个世界的全部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战争之中;总体战“使用各种作战手段”,二战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23、所有的创造发明,包括原子弹,全都用于进行战争,因此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第(2)问,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属于“新的有限战争”,表现在:规模上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手段上是为了达到有节制的政治、经济目的,也是有限、可控的。【答案】(1)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所有的创造发明,全都用于进行战争;把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以至几乎整个世界的全部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战争之中;从而造成了战争具有空前的规模、空前的暴烈、空前的破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出现了原子弹。(2)特点:以有限的军事行动,达到有节制的政治、经济目的;受到国际政治、国际社会诸多因素制约,战争进程可控;战争范
24、围、规模和手段的有限性和可控性。19(2016益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集体安全的思想与威尔逊国际联盟不同的是,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罗斯福的“四警”制思想。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材料二依照罗斯福的对华军事思想,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仅是战时的需要,也是
25、维持战后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摘编自赵杰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罗斯福在“集体安全”上的主张及其实现的途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扶植中国“大国地位”的表现。(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主张,由材料一可知罗斯福强调大国的责任,用大国联合来维护和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中大国主导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材料可知,二战后大国组成联合国,实行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维
26、护世界和平。第(2)问,军事方面主要涉及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二战期间中美联合,第二个时期为二战后美国对中国军事的扶植;政治方面涉及二战后扶植中国,主张大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责任。【答案】(1)主张:罗斯福强调大国的责任,主张以大国联合来维护和平。途径:二战中,在美国倡导下建立了大国主导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建立联合国,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重建世界和平。(2)表现:军事上美国援助并联合中国对日作战,扶植中国的军事崛起。政治上美国扶植和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主张中国同美、英、苏三大国共同承担维持国际社会和平的职责。20(2016荆门高二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伊士
27、运河开通后,中东发现了储量达全世界总量2/3的石油如果说现代化的西方全球征战史,无不以资源争夺为核心,而这种争夺又以石油为甚。正如基辛格所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深入梳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后的中东各场战争,石油的争夺无不深藏其间,成为关键因素。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为欧佩克联合进攻的黄金时期。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成功使用了石油武器,完全收回油价决定权,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欧佩克把石油斗争扩大为整个第三世界的原料斗争,抗击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70年代欧佩克两次原油大提价,在西方世界触发了两次影响深远的石油
28、乃至经济危机,导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国经济衰退。此后,主要石油消费国建立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战略储备,对欧佩克原油需求明显降低,国际油价长期低迷,欧佩克石油收入锐减。陈悠久欧佩克发展历程与新世纪挑战(1)列举两例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石油的争夺无不深藏其间,成为关键因素”。(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欧佩克进入黄金时期的主要背景及历史影响。(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东发现了储量达全世界总量2/3的石油”“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和“如果你深入梳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后的中东各场战争,石油的争夺无不深藏其间,成为关键因素”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因石油而引发的战
29、争有太平洋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爆发后”“抗击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在西方世界触发了两次影响深远的石油乃至经济危机”可知美苏争霸,世界局势动荡,根据材料二“欧佩克把石油斗争扩大为整个第三世界的原料斗争”和“主要石油消费国建立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战略储备,对欧佩克原油需求明显降低,国际油价长期低迷”可知第三世界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二小问,要注意一分为二进行辩证地分析,即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答案】(1)列举:太平洋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答出两例即可)(2)背景
30、:美苏争霸,世界局势动荡;第三世界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影响:促进了欧佩克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但也为欧佩克国家陷入艰难困境埋下隐患,加速了西方消费国经济衰退并引发了国际能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8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引起了美国100多个城市的黑人抗暴运动。以反战姿态参与1968年总统竞选的罗伯特肯尼迪也被暗杀。国内“到处弥漫着恐惧、不信任、愤怒和离异的气氛,城市动乱又不断发生,群众抗议浪潮已成雷霆万钧之势”。而且,非暴力主义原则在此阶段的和平运动中失去了效应。“情绪化的暴力冲动宣告了相对温和的反战抵制运动的终结。”
31、摘编自美查尔斯R莫里斯激情时代:19601980年的美国材料二1969年,美国500多所高校爆发了学生运动,罢课、示威、占领校舍甚至武装暴乱,形势一片狼藉。1970年,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的学生在校园举行反战集会,遭到国民警卫队镇压。在5月9日的全国抗议日,“全国400多所大学院校罢课游行。10万群众涌入华盛顿”。摘编自美约翰布卢姆美国的历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出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以上两段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一、二,对美国1968年至1970年的反战运动进行评价。(4分)【解析】第(1)问中的“同”结合两则材料的年代“1968年”和“19
32、69年”可以得出都是以反对越南战争为中心,结合材料一中的“非暴力主义原则在此阶段的和平运动中失去了效应”,材料二中的“罢课、示威、占领校舍甚至武装暴乱,形势一片狼藉”可以得出暴力行为明显,结合材料一中的“城市动乱又不断发生”和材料二中的“10万群众涌入华盛顿”,可以得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异”结合材料一中的“引起了美国100多个城市的黑人抗暴运动”可以得出材料一相对温和,以黑人抗暴运动为主;材料二中的“美国500多所高校爆发了学生运动,罢课、示威、占领校舍甚至武装暴乱,形势一片狼藉”可以得出材料二相对激烈,以学生反战运动为主。第(2)问,对美国1968年至1970年的反战运动进行评价,主要根据对越南战争的影响和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来作答。【答案】(1)相同:以反对越南战争为中心,暴力行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城市中。不同:材料一相对温和,以黑人抗暴运动为主;材料二相对激烈,以学生反战运动为主。(2)评价:反战运动推动了对越南战争正确性的怀疑,促进了越南战争的结束;推动世界反战运动的发展与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