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38047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信的史料是()A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B神农氏画像石刻C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 D西汉的耧车模型2距今约1万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龙山文化3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

2、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4图1中的符号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它出现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5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下图对应的诸侯国中,属于姬姓的是()A B C D6西周建立后,在分封同姓诸侯的同时,也分封了部分异姓诸侯。其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 B强化宗法制度 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文化交流7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皇

3、帝制8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A铁犁牛耕 B商鞅变法 C兼并战争 D奖励垦荒9据如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人物时间主要内容商鞅秦孝公时期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邹忌齐威王时期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李悝魏文侯时期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吴起楚悼王时期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裁减冗官,选贤任能A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 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 D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10战国时期的某诸侯国“以牛田”,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

4、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A B C D11“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 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 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宗法制度的巩固1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德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刑治”、墨家主张“贤治”。其共同内涵()A思想自由 B重建秩序 C崇尚礼制 D回归周制13“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创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A“仁”与“礼”的学说 B民贵君轻的观点C“制天命而用之”的观

5、念 D“无为而治的思想14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该思想家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5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A民贵君轻 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 D中央集权16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17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人物是()A大禹 B成汤 C赢政 D刘邦18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主要是()A世袭 B中央任命 C恩荫

6、D科举选拔19秦朝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丞相的工作职责是()A主管军事 B协助皇帝处理政事C负责监察系统 D代替皇帝处理政事2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针对先秦文字的紊乱状况,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这种文字是()A楷书 B行书 C小篆 D草书二、史料解析题(共2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材料二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部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

7、其任免调遣。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樊树志国史概要(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在用人方式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并指出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国家统一。(10分)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高一月考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单选题题号12345

8、678910答案CDBBAABA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CDCCBBC1【答案】C【解析】略2【答案】D【解析】略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反映了文明的一致性,故选B项;根据所学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排除A项;中华文明起源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礼乐制度出现于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年),排除D项。4【答案】B【解析】略5【答案】A【解析】封王室召公之子建立燕国,燕国是姬姓封国,故正确;功臣姜尚建立的齐国不是姬姓封国,故错误;封周公子伯禽建立鲁国,鲁国是姬姓封国,故

9、正确;封殷商后代微子建立宋国,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6【答案】A【解析】略7【答案】B【解析】略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随着土地的广泛被开垦,大量的新县数量逐渐增多,以至于出现题干中“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商鞅变法中有一条内容是“奖励耕织”,但是其前提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重点在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而不是兼并战争,排除C项;奖励垦荒的前提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材料“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官员由君主任免”“举贤人”“食有劳而禄有

10、功”“选贤任能”可知,战国时期变法争相招揽人才,以富国强兵,故选D项;实行土地私有制是商鞅变法措施,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重建伦理的信息,排除B项;各国变法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略11【答案】A【解析】“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盛行,但到了战国晚期被遗弃,说明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故选A项;材料强调华夏认同,而不是农耕文明的扩展,排除B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逐渐瓦解,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略13【答案】A【解析】略14【答案】C【解析】略15【答案】D【解析】略16【答案】C【解析】

11、略17【答案】C【解析】略18【答案】B【解析】略19【答案】B【解析】略20【答案】C【解析】略二、材料阅读21【答案】(1)制度: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2)从世袭到国君任免。(3)措施: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举例: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或“导致了七国叛乱”)。(说明:学生若能答出其他事例,只要与史实相符,说明恰当,亦可得分)【解析】(1)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是分封制。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分析。(2)据材料二“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可知从世袭到国君任免。(3)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三“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结合所学可知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第二小问举例,需要结合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进行分析,突出分封诸侯威胁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七国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