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32756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01 未能把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充分理解。1周桓王在位时(前720年前697年),将王朝大权交给歌公,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随即派人将王室的庄稼割走,后来也不再朝见天子。这一现象说明()A宗法制度开始瓦解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井田制度走向崩溃D等级制度基本消失【答案】B 【解析】依据周桓王在位时间可判定此时为春秋时期,郑庄公公然对抗周天子,说明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选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以及权力的继承等,题干涉及的是天子和诸侯的政治隶属关系动摇,排除A项;井田制被破坏涉及土地可以买卖流转,公田荒废,题干未提及这一层,排除C项;等级制度在春秋时期还存在着,排除D项。2据记载,周平

2、王(公元前770前720年)时,王室与郑国互不信任,相互交换质子;后来周桓王上台,起用虢公,剥夺郑伯的权力,郑伯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这说明当时()A等级制度的丧失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土地制度的崩溃D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王室与郑国交换质子,互不信任,后来王室与郑国交恶,由此可以看出王室与诸侯关系恶化,分封制破坏,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等级制度衰落,而不是丧失,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权与诸侯之间权力的对抗,没有提到井田制,排除C项;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标志是嫡长子继承制,主要用于权力与财产的继承,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 02 对宗法制理解不到位1史记殷本纪载:“自

3、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但到了殷商后期,“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反映出A.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B.禅让制度的深远影响C.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D.废长立幼陋习的开始【答案】A【解析】根据史记记载商代中丁“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到了商朝后期,微子启和纣王之间,最后定为继承人的不是年长的庶子,而是年幼的嫡子,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可知材料反映了商代王位继承方式的探索和调整过程,A项正确; 材料与选贤举能的禅让制无关,B项错误;殷本纪的这段记载反映了王位一直在王族内部进行,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本质未变, C项错误;从变化的结果来看,这种“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有

4、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不是陋习,D项错误。2史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最终,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立太子是根据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禅让制的尚贤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可知,最终晋武帝选立太子是根据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太子虽然天生痴愚,但因为是嫡长子,所以没有更换,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无论选择嫡长子还是贤子,都体现了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这不能使晋武帝确立最终的继承人;B选项

5、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晋武帝最终依据嫡长子继承制确立继承人,不是禅让制的尚贤原则;C选项不是选立继承人的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03 对科举制作用识记有误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

6、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因此并不能证明中央剥夺了宗室特权,故排除B、C项。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

7、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名师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04 未理解内阁的性质1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D【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申时行只得遵旨”

8、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法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重要的表现,因此A项错误;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宠信与否,不能取代六部,因此C项错误;D项与题

9、意不符,内阁首辅权力源于皇帝,不能理解为失控。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因此答案为B。错1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2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

10、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3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据此可知A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B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C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D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4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

11、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C礼治的内核依然存在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5西周时,以军礼来规范和制约军事行动,军礼具体表现为征讨不义,以礼、仁、信为原则等;但以春秋中期为界,战争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倡诡诈权变的“兵以诈立”。这反映出A儒家思想受到挑战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兼并战争频繁发生D社会习俗发生异变6有学者认为:“按照科举制度造就绅士集团的理论,北宋应该形成一个稳定的、与国家权力有密切关系的绅士阶层。但是到南宋时期,科举制度反而增加了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之间的隔阂,扩大了国家与社会的脱节。”该学者意

12、在强调科举制A激化了宋朝的阶级矛盾B影响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C在宋朝时走向穷途末路D促使士绅阶层成为社会主体7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8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限制势家与孤寒竞进”,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了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科举A提高基层官员地位B提升用人取士信度C推动词曲文学发展D引领科学研究风气9据统计,唐

13、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A庶族地主地位显著上升B科举制推动了文化发展C科举成为进身高官重要途径D选官制度日益完善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思想批判风气剧变11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学校名称朝代入学资格国子学唐朝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

14、学唐朝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四门学唐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宋朝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12下表是学者对明清时期4035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进行的分类统计。据此可知科举制类别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乡试中的排名每提高10%增加8.3%考取举人的年龄每增加一年下降4.8%A公平公正选拔人才B立足提高官员素质C加强社会的流动性D任用官员不重资历13夏商时期的封国是在原部族居住地上就地册封,而西周的封国是把同姓亲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一变化A防止了

15、贵族内部的政治纷争B强化了封国国君的权力C推动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D促进了官僚体制的形成14.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15明代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不去内阁。据记载,万历皇帝 24 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 160 余年没有召见大臣。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使得太监得以上下其手,从中弄权。这反映出明代政治A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B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C皇帝腐朽

16、削弱中央集权D内阁失去中枢机构地位答案解析1B【解析】依据材料“周太王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并结合西周的政治制度可知,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材料中的做法明显不符合此方式,表明王位继承制度还未成熟。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度,而不是分封制度,A错误;此时选择继承人的方式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兄终弟及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D错误。故选B。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发现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A选项排除。材

17、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据,B选项排除。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C选项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明朝内阁的准确把握。3C【解析】编钟上的铭文反映的是曾国作为诸侯国追随周昭王南征,说明曾国认同了周王的权威,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曾国作为诸侯国随周昭王南征,是分封制巩固的表现,没有体现分封制受到冲击,排除A;周昭王南征并不代表西周政治中心南移,也不能证明西周实现对边疆的控制,排除BD。故选C。4C【解析】齐桓公“伯”的地位要得到周天子的任

18、命和认可,说明原有的礼乐制度的内核还存在,故先C;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之一,他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削弱,弱化了宗法分封秩序,排除AB;“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故选C。5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以来军礼的破坏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因此B选项正确;儒家思想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争观念的变化,并未强调兼并战争的频发,也和社会习俗范畴不同,C、D选项错误。故选B。6B【解析】根据“科举制度反而增加了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之间的隔阂,扩大了国家与社会的脱节”可知,材料说明科举制没有起到密切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的作用,造成国家与

19、社会的脱节,不利于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故选B;材料反映科举制没能起到密切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的作用,并非阶级矛盾激化,排除A;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士绅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排除D。7B【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科举制度虽然形成在李唐,但在草创时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晋以来的荐举制度的弊病,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不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故选B。8B【解析】宋代科举中限制势家与孤寒竞争、在考试程序上更加科学,而且更加注重知识才能,这些规范措施和评价标准客观有助于提升用人取士的信度,B正确;科举制的科学规范与基层官员地位提升无关,排除A;宋代科举考试注重“经义

20、、诗赋和策论取士”,显然不能推动词曲发展,排除C;科举取士目的仍然是选拔官员,而非科学研究,排除D。9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这说明科举成为进身高官的重要途径,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庶族地主地位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内容,A、B选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科举出身的宰相的比重变化,并未体现选官制度的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C。10B【解析】“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说明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明代废除丞相违背了潮流,故A错

21、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吏治败坏,故C错误;材料和思想批判无关,故D错误。11B【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对比唐朝,宋朝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均有所放宽,即面向社会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科举制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入学资格的放宽,与知识分子参政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入学权的垄断,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等级秩序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未涉及理学地位确立的问题,排除D。12C【解析】表格中的内容强调乡试的排名和年龄是影响殿试成绩的关键因素,也即强调考中进士的决定因素是考生的个人文才、实力,而非家世门第,由此论证了科举制有利于促进贫寒阶层的社会流动,故选A;“公

22、平公正”更多的是科举制的程序特点,而非最终效果,科举制有助于社会底层人士的流动上升,但不可能消除各种复杂因素对选才结果的影响,排除A;B项中“立足”指目的,显然提高官员素质是科举制的客观效果而非主要目的,排除B;科举制的功能在于选才,不能决定官员任用,D项错误。故选C。13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天子将同姓亲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的做法,有利于传播周的文化,从而加速对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推动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故选C;A项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分封制,且嫡长子继承制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贵族内部的纷争,不能绝对避免,排除A;材料并未说明封国国君享有什么特别的政治权力

23、,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官僚体制的形成和郡县制有关,而非分封制,排除D。14B【解析】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田氏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在实质上这是对周初分封制的破坏,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表述错误,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仍然是天下共主,C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5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以后宦官专权的根源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后皇权空前强化,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因此宦官专权反映出明代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故B正确;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是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中央集权,故C错误;内阁依然是中枢机构,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