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32323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 ,共计50分)、1.“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A孔子的“仁爱”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C墨子的“尚贤”思想 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2.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A孔子B墨子C韩非D老子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

2、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4、“汉儒惩秦专制之失,略袭其旨,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据此判断,“汉儒的做法是A提出“罢黜百家 ” B宣扬“天人感应”c主张“儒法并用 ” D强调“三纲五常”5.经书就是儒家学派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 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3、B. 儒家经典不断丰富C. 孔孟儒学遭到破坏 D. 历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发展6、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A强调法治B强调德行修养C重视教育D人性本善7、“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B CD8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

4、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开始衰弱 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9.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希望“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由此可见,他认为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A.正君心B.正纲常C.正百官D.正百姓10、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对这种社会

5、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宋明理学吸收了大量佛、道思想 B宋明理学逐渐形成思辨体系C宋明理学逐渐向基层普及D宋明理学具有规则化、常识化的特点11、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12、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一思想家主张( )A无为而治B道德教化C兼爱非攻D中央集权13、东汉儒生认为:“三纲之义,

6、日为君,月为臣,列星为民也”“君臣之义生于金,父子之仁生于木,兄弟之序生于火”“人头圆法天,足方法地”。其学术思想( )A植根于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B重申了先秦儒家的理想主义C开启了哲理思辨化的新儒学D服务于专制皇权的统治需求14、孔子反对犯上作乱,但并不认为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董仲舒则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将皇权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强调“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董仲舒的这一改造()A完全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思想主张B使儒学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C为专制主义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D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关键15、北宋时期,虽然宋儒对节义之说多有提倡,但民间改嫁之风司空见惯,如四川妇人刘

7、娥,本是银匠龚美之妻,因嫌弃夫贫面改嫁襄王赵元侃。后襄王当上皇帝,是为宋真宗,刘氏则被册封为皇后,时人不以为怪。这表明()A.皇帝有意打击儒家学说 B.妇女拥有婚姻自主权力C.理学思想尚未成为官方哲学 D.经济发展导致道德墮落16、王阳明说: “你来看花树, 它才存在; 你不去看, 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 “浙江有座山, 我没有去过那山, 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 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17、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

8、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理先气后”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格物致知”18、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盛行 D审美意识的觉醒19、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该思

9、想( )A. 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动摇了儒学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C. 发展了“民贵君轻”的 D. 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20、明代小说巜说唐杨家将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钗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21、普罗塔哥拉说:“对收费我采用这样的方式:一个听了我的课的人,如果他愿意,他可以付钱;如果他不愿意付钱,那他只需走进神庙,起誓承认我所讲的是有价值的。”这说明普罗塔哥拉()A强调知识应有其价值B仍未完全摆脱神学思想C反对

10、把教育活动商品化D忽视了教育的神圣性22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23、普罗塔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24、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

11、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 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 追求人的精神修养C. 推崇“知识即美德” D. 强调人的决定作用25、柏拉图会饮篇中有一个故事:最初人类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阴阳人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需要想出一个两全办法,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 B. 宣扬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C. 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 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抑

12、二非选择题(共三道题,26题18分 27题16分 28题16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列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主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材料二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道德失范朱熹认为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一黄宗

13、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10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一一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

14、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一一【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组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一一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

15、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一一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特征。(6分)(2)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5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16、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 四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布鲁尼指出:法不仅限制卑贱者、普通公民和富人,它也限制和约束法官、地方官吏、国王和君主,甚至对皇帝也要行使它的统治权。1308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的加冕誓言中首次出现了“执行和保护本国选择的法律和习惯”的话。莎士比亚通过剧中人对

17、威尼斯公爵说话:“公爵不能变更法律的规定,因为威尼斯的繁荣,完全倚赖着各国人民的来往通商,要是剥夺了异邦人应享的权利,一定会使人对威尼斯的法治精神发生重大的怀疑。”摘编自于沛世界通史请回答:(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2) 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的主要原因。(4材料四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材料三与材料四中的一些主张对于促进社会转型有什么积极作用?答案 一、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18、13ACBAABBDACCA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CBACDCADBBA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合计50分) 26题(1)民本(爱民)思想(2分)(2)重视道德建设;强调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主张身体力行,具有务实倾向。(6)(3)标准:百姓的忧乐。(2)原因:明清之际社会动荡;君主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理学走向极端(8) 27题(1)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一一“存天里,灭人欲的理学体系(2)(2)观

19、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2)理由:活字印刷术发。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3分)(3)市民社会趋势: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兴起。(2分)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3分)28题(1)经济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思想基础: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2)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2)(3)原因:提出了与近代民权思想类似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治;提出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实现舆论监督;承认人们有权追求个人利益;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等。 (4分)(4)观点:主张法治(王在法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外地人享有与本地人相同的法律赋予的权利)。 (2分)作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治,有利于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提倡重商主义,有利于农业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转型(或者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肯定天赋人权,维护个人利益,有利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写出两点给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