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57KB ,
资源ID:1631966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19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周代分封制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C. 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可以推断出D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A与题干所属材料无关,B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题干中没有体现民族矛盾,

2、而是体现的民族融合,故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 废除分封制B. 实行郡县制C. 开创统一格局D. 建立皇帝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可知汤因比主要赞颂了嬴政在统一国家上的贡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和建立皇帝制度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的政治制度变革,不符合题意主旨

3、,故排除A、B、D项。故选C。【点睛】秦国先后攻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不仅形成了统一的帝国,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3.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 中书省和门下省权力高于皇权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踪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 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的表述可知,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装置诏敕的封袋、用笔的

4、颜色都不敢用惯用常例,说明了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选项A排除;唐代的最终决策权在皇帝,这种决策方式是专制,因此选项B排除;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皇权有所加强,C错误。4.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 君臣关系越加紧张C. 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D. 皇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详

5、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君臣由“坐而论道”到“一坐群站”再到“一坐群跪”,这体现了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皇权的不断加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自建立以来,就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宋代以前即便是“坐而论道”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B选项错误,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只是意味着君主权威的加强,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关系紧张;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君臣关系的演变,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5.南京条约规定:“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侍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

6、谕旨,誉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鸦片战争中A. 英国人大量利用中国民众B 民众可自由选择服务对象C. 民众缺乏民族意识和觉悟D. 民众对战争胜负漠不关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侍候英国官人者”、“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等信息,可知此时中国的民众对英国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本质上表明了民众此时缺乏民族意识和觉悟,C项正确;A、B项不是本质;D项表述太过绝对化,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

7、6.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A.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C. 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 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的初衷并不是抵制列强资本输出,排除A。甲午战败之后,清政府由于大量赔款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为扩大财源,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因此盛宣怀才能承办汉阳铁厂,才会“招商承办”,B项正确。题干中清政府仅仅是将官办企业转卖给民间经营,未提及采取扶植民营

8、企业的措施,排除C。民营企业的发展没有导致工业体系崩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7.天津一月记中记载:“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清末反洋教斗争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B. 义和团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C. 因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向津京地区扩展D. 义和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成分不纯的现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体现了义和团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出现了成分不纯的现象,部分不良分子甚至教民假扮义和团横行不法,一盘散撒,这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造成的,他们没有先进政党的领

9、导,故B正确。AC题干没有体现;D是表象而不是实质。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8.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A. 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B.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C. 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D. 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为抗日救亡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主要是军事合作,但不是全方位的合作,故可排除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故可排

10、除B;依据“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这一信息可知,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故选C;材料所显示的时间是1937年9月23日,是全面抗战的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故可排除D。9.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苏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C.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D.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答案】D【解析】“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说法过于绝对,且没有突出材料的历史背景,故A错误;

11、“苏联红军胜利万岁”未涉及国共合作,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故C错误;“苏联红军胜利万岁”说明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苏联红军胜利万岁斯大林元帅”,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支持与抗战胜利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

12、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D.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提及“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因为资政新篇的颁布而使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而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和主张,故D项错误。【点睛】“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是解题的关键。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

13、)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C.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D.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答案】C【解析】【详解】由“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可以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故C正确;辛亥革命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故A错误;材料未

14、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B错误;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里的延续和发展,不是全面批判,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即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2.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B. 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C

15、.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女子参加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会等团体”可知,辛亥革命后,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说明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民政府重视女性权利保护,A项错误。依据所学,在近代中国男女平等的说法不合史实,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C项。13.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B

16、. 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C. 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D. 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答案】A【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12年3月,清帝宣告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故A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由民族主义,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孙中山是要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所以不采用传统年号纪年,而以国家为主体,公元纪年,BCD就不符合题意,排除。14.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A.

17、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 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C. 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D. 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注意时间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8、”该文献反映了新中国实行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村民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与材料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符,A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材料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符,B项错误。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与材料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符,D项错误。16.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45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

19、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 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 筹备建立新中国B.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 商讨颁布新宪法D.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并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会代表对国旗、国徽、国歌、国名等与建立新中国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故A项正确;B项是1953年颁布的,排除;CD项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排除。点睛:

20、首先通过材料“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分析出这次会议是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17.“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邓小平这一讲话意义在于A. 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B.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 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D. 表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答案】A【解析】材料出自邓小平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篇讲话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1、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已经端正,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而迫切需要实施的情况下发表的,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A正确;B是1982年宪法的意义;C是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是新时期法制建设成就的总体意义,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的基本史实,注意掌握我国宪法发展演变的历史。18.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

22、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国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说明美国制造“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图谋。台湾方面的回应体现台湾当局反对美国的政策,坚持“一个中国”,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相悖,排除;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9.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

23、版改为中法、中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B. 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C. 20世纪80年代不再限定区域范围旨在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D. 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奉行“一边倒”政策,故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24、,A项对材料解读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1979年才实现的,B项说法错误,排除;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展开经济合作,并不专指发展中国家,排除C;中国在2001年已经入世,D项说法错误,排除。20.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说,新中国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A. 意在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半岛问题B. 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C.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D. 改变了新中国外交孤立的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题干中“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可知

25、这一政策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故C项正确;意在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半岛问题的是日内瓦会议召开,而非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政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率先为印度接受,没有越南,故B项错误;改变了新中国外交孤立的状态,是在建国一年里与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故D项错误。21. 原新华社记者高粱曾回忆道:“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26、(PEOPLESREPUBLICOF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 )A. 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B.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C. 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苏联,不存在更换旗帜的情景,A错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不存在更换旗帜的做法,故B项错误;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不存在更

27、换旗帜的做法,C项错误;材料“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指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台湾当局被驱离联合国的历史事件,故选D。22. 毛泽东曾说:“英国、法国、荷兰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 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这里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中国重返联合国D. 中日邦交正常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等,结合所学知识

28、,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所示的外交活动,均与美国无关,排除;A项所示外交活动,与题干“投中国的票”无关。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活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3.从1990年4月到2015年5月,我国共派驻维和部队2837人,另派有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89名,合计2926人,成为世界上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A.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 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C.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D. 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我国积极派出

29、维和人员,说明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活动,故B项正确;我国一直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是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不是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也不是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故C、D两项错误。2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

30、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自然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故A正确;BCD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5.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定义雅典的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可见,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担忧是A. 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B.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C. 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D. 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了雅典民主的不足之处,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是容

31、易导致权力滥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国寡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强调民主的广泛性而是强调滥用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民主政治就是保护贵族的政治权利而不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6.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光荣革命辛亥革命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存在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的妥协,保留了君主制;有资产阶级与旧官僚、立宪派等的妥协;有共和派与君

32、主派的妥协;有大州与小州的妥协,故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法美中体制的确立特点27.1782年秋,英国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材料中,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的解决方案,最能说明A. 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B. 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C.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小皮特内阁通过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

33、,可知内阁在获得国王的支持时可以解散议会,故A项错误;材料中小皮特内阁虽然再遭议会不信任,但并没有因此垮台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议会与内阁解决矛盾的方案,说明了内阁制下议会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制衡,英国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28.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A. 权利法案B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C. 德意志帝国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比较简单,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即可直接判断作答。由材料关键信息“

34、民族的政治统一”“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材料描述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征。A是英国,B是美国,D是法国,故A、B、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名师点睛】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带有浓厚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就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原因,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A.经济上,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B.政治上,德意志是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民族国家统一的,民主共和的基础异常薄弱。29.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经过激烈讨论,最终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加强行政、

35、司法权力,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这一变化说明美国A. 政权建设注重制度创新B. 三权分立学说深得民心C. 两党之间斗争异常激烈D. 深受英国政治体制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中“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实行三权分立”说明美国比较注重制度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论述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并没有说明民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两党斗争信息,故C项错误;“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说明摒弃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故D项错误。30.1885年镇南关大败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法国总理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追加军费预算,以加强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结果遭到反对党的群起抨击。最终,该

36、预算案在众议院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率内阁各部部长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A. 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B. 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相悖C. 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D. 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答案】A【解析】材料中茹费理内阁向总统府递交辞呈,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故A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经众议院同意,总统有权任命内阁,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法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故C项错误;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旨在抗议反对党,故D项错误。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

37、逐步由二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逐步走向对立对峙的关系,直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材料二 1969年1月,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外交课题,并采取切实措施缓和对中国的敌意,如允许美国学者、记者、学家、国会议员到中国访问,允许美国人购买中国货,停止

38、在台湾海峡的海军军舰巡航等。中国政府也做豳了一些积极回应如1971年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冲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摘编自俞正梁等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从中美关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抗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缓和的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原因: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愿意支持中国在亚洲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支持国民党的反共政策;美国领导西方资本主义阵营

39、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社会意识形态相同,中国革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和援助。(2)背景: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采取敌视中国政策;美国经济衰退和陷入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争霸出于劣势,希望联合中国对付苏联;中国出于自身安全及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急需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中国五、六十年代与亚、非、拉国家大力发展友好关系,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中国作为人口和资源大国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启示: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外交政策应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

40、调整;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是大国应尽的责任。【解析】【详解】(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由材料“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逐步由二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逐步走向对立对峙的关系,直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可知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由材料“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可知1949年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领导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社会意识形态相同,中国革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苏联愿意支持中国在亚洲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

41、和国;美国支持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和援助等原因。(2)第一小问,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采取敌视中国政策;美国经济衰退和陷入越战泥潭,需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美国与苏联争霸出于劣势,希望联合中国对付苏联;中国出于自身安全及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急需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需要改善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中国五、六十年代与亚、非、拉国家大力发展友好关系,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中国作为人口和资源大国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二小问的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交政

42、策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外交政策应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是大国应尽的责任。【点睛】(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需要结合课本知识来回答,如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愿意支持中国在亚洲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支持国民党的反共政策;美国领导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2)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此时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采取敌视中国政策;美国经济衰退和陷入越战泥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希望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32.阅

43、读材料,回答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近代史上美、德、法国在18、19世纪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民主制度。材料一 立宪建国之初最高法院无足轻重。在能干的第四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18011835任职)的领导下,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司法部门。因此,司法部门有权判定行政当局的行为和行政命令是否违宪,有权对行政当局的违宪行为和命令予以制裁。最高法院不仅拥有了司法审查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最终立法权”。任东来等著美国宪政历程材料二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44、年)(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最高法院的职能,并分析“行政权”是如何受到限制的。(2)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答案】(1)最高司法权,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司法审查权;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美国在权力构建上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权力受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权,但掌握权力的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有建议、公布及监督其执行法律的大权。【解析】【详解】(1)职能:根据材料“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不仅拥有了司法审查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最终立法权”可知,最高法院掌握最高司法权,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司法审查权。限制行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从政体结构上看,美国在权力构建上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权力受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2)原因:根据材料“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权,但掌握权力的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根据材料“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可知,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有建议、公布及监督其执行法律的大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