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531956年期间,国家为公私合营企业颁发凭证(如:上海市公私合营企业私股凭证),其目的是()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D保持多种经济成分,促进经济恢复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形式及赎买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答案为B项。答案:B2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1
2、957年以后中国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而农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大跃进”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图片反映的信息不符。答案:D3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BC D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属于中共八大的内容,则不属于。故选A项。答案:A4“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但是在1973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增长9.2%。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坚
3、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D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解析:本题中的“关键时间”是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原因主要是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故选D项。答案:D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B、C两项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项说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具体的国情,遵循客观规律,来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方针,符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4、运动、“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故选A项。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建立起来。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工厂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方面内容?这些成就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上有何成功之处?(3)材料三反映出1958年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析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答案:(1)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2)成功之处: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
5、要矛盾;正确制定了党的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问题: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被坚持下来。危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基础巩固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5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我国()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已形成完善的工业布局解析:题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
6、。答案:B2(2019全国卷)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解析:“1954年”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材料中现象正是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的反映,故答案为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前沿仍有很大差距,并且俄文书刊借阅量增加不等于我国科研已和国际前沿接轨,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
7、提出的,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习苏联,并非国人全面反思苏联经验,C项错误。答案:D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三大改造的完成C1954年宪法的颁布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正确。答案:B能力提升41957年,国家完成基本建设的投资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这种状况表明()A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B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C工业布局全面均衡发展D国家初步铺开工业布局骨架解析: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
8、可知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D项正确。A项说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指的是“大跃进”运动而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排除;C项中的“全面均衡”言过其实,排除。答案:D5“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这里的“大会”是指()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中共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故C项正确。答案:
9、C61975年邓小平强调:“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坚决同派性作斗争,认真落实政策,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这一举措反映出()A“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干扰依然存在B邓小平恢复了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的方针C邓小平吹响了对国民经济全面整顿的号角D“文化大革命”至此客观上宣布破产和结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局部纠正,但1975年“文化大革命”依然在继续,而且不久后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因此B、C、D三项错误,答案为A。答案:A71962年我国发展农业计划使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8.5%,实际结果是比上一年增长了11.6%。形成良好发展势
10、头的局面的原因是()A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62年”,1960年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济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题干材料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故选C项。答案:C8下面是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示意图,造成以下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农村工作中的“左”倾现象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D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解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实行的,与题中时间“19581965年”不
11、符。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
12、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答案:(1)特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2)没有。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有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3)认识: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工业、轻工业、农业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