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2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下图珠三角地区示意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A甲深圳,乙珠海 B甲汕头,乙厦门C甲汕头,乙深圳D甲珠海,乙深圳3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用来比喻什么最为恰当()A深圳
2、 B珠海C海南 D浦东4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指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5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对外开放相比,最本质的不同是 ()A前者是主动自强的开放,后者是被动屈辱的开放B前者是经济目的,后者是政治目的C前
3、者是全方位的开放,后者是部分开放D前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开放,后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放6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复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这主要是指中国()A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C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 D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7在当今的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D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8某益智类节目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
4、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答案是()A上海 B厦门C广州 D汕头91979年上半年,正当蛇口机器轰鸣、劈山填海之际,有位抗战时期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的老战士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说:“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得来的土地,给你们一下子卖掉了。”这表明当时还有人()不理解引进外资究竟意味着什么担心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是不是殖民地反对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不赞成甚至反对中国试办经济特区A B C D10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A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改革的扇面 B技术革新的扇面和对外交流的扇面C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辐射的扇面 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进外资
5、的扇面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达到11.67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12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它们和一道,开始为全面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试验。对上述“”所代指的城市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第
6、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辟为通商口岸B19世纪80年代列强在此开设工厂“合法化”C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崛起的又一个现代化城市D继所在省省会开放后又一个开放的沿海城市13“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14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C东
7、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以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以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均势以平等其资本,公开以昭布其条件,以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张季子九录实业录(1)材料一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出于何种考虑?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
8、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本质差异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16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
9、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o,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华亭县志风俗材料三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包世臣安吴四种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1)材料一中的“丝银贸易”
10、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据材料四,概括入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B解析 注意本题考查的是特区特殊性的“实质”,不是表现,故A、D两项可以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针的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可排除C项。特区的实质在于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故选B项。 2D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开端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厦门、珠海、汕头、深圳,珠海与澳门邻近
11、,深圳与香港邻近,厦门与台湾邻近,汕头地理位置与图示不符,故A、B、C三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3D解析 “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20世纪90年代”居于“弓”的中间位置的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在位置上不符。4D解析 从题干时间“1980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不包含海南岛,排除A项;经济特区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排除B项;上海浦东开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排除C项。5D解析 当代中国的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最主要的不同就是社会性质不同。6C解析 首先排除B、D两项,
12、这两个组织是地区性的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体现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所以选择C项。7D8.B9C解析 由于特区是在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格局尚未根本打破的情况下,并且是作为打破这一格局的特殊举措而突然创办的,因此,当时许多人还不理解引进外资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担心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是不是殖民地,这种心态不只是老同志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也怀有类似的疑虑。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始于1985年,故应排除。10C解析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对沿海具有示范作用,其改革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11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A、B、C三项均不是原因。12A解析 除了广东的三个城市外,同时被辟为经济特区的是厦门,厦门在南京条约中被辟为通商口岸。13C解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融入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1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并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均排除;如果不实行改革开放,就谈不上
14、东南沿海的地理优势,所以C项决定了B项,故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5答案 (1)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目的: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2)差异:材料一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3)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6答案 (1)状况: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2)变化: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说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WTO。影响:入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体现的是洲际贸易状况,据此进行归纳;第二小问要注意时间的限定,找出该阶段推动洲际联系的主要方式。第(2)问,第一小问要仔细对比材料二、三的内容,找出变化的表现;第二小问要依据变化概括所说明的问题。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设问的角度,准确作答;第二小问要紧紧围绕材料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