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第二学期语文小练习(六)答案1、解析:选D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使用正确。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使用正确。胸无城府: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不合语境。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是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望文生义。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贬义词。感情色彩失当。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使用正确。2、解析:选DA项,中途易辙,应把“自”提到句首;B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主题”;C项,不合逻辑,可去掉“切忌”。3、解析:选AA项,“璧还”,敬辞,退还原物,并且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
2、品)。此处语境是希望他人归还所借图书,用于此处不合适。B项,“拙作”,谦辞,用于称自己的文章;“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意思是(请对方)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对方给予指导。C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D项,“拨冗”,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4、解析:选CC项,“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5、解析:选D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和熏陶。此处不合语境。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用于此处褒贬失当。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使
3、用正确。轻车简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此处属望文生义。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此处符合语境。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此处形容“评论”正确。6、解析:选DA项,“本月中旬前后”表意不明;B项,“所”与“命运攸关”中的“攸”语义重复,可删掉“所”;C项,结构混乱,可在“指责”前加“被”。7、解析:选AA项,“劳烦”是敬辞,用于拜托或答谢别人代自己做事,说别人劳烦自己,不得体;B项,“玉成”是敬辞,意思是“成全”,用于“先生”,得体;C项,“斗胆”是谦辞,意思是“大胆”,用于自己,得体;D项,“见教”是谦辞,意思是“指教(我
4、)”,使用得体。8、解析:选D“乞休”并非指“暂时停职休整”而是指“自请辞去官职”。9、【参考答案】D 【解析】“真知灼见”本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再用“十分到位”来修饰,语义重复。“一文不名”指不占有一分钱,形容一个人创业时没有经济基础,正确。 “不忍卒读”指文章悲恻动人,让人无法读到最终。使用语境不当。“移樽就教”指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正确。“百身何赎”指自身死一百次也无法抵罪,或者换不回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愧疚的感情。正确。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一般直接做谓语,不接宾语或补。)10、解析:选CA项,“约左右”重复赘余,
5、可删掉“约”或“左右”。B项,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D项,语序不当,应把“世界上”放在“首个”之前。11、解析:选CA项,“承蒙”是客套话;“贵”是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鼎力”是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均使用得体。B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敬赠”是敬辞,指恭敬地赠送。均使用得体。C项,“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该词用在陈教授身上不得体。D项,“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使用得体。12、解析:选DD项将春秋和左传的相关信息混淆。春秋是周代鲁国的国史,左丘明所作的编年体左氏春秋是
6、另一部史书。13、解析:选A登峰造极:比喻造诣达到最高深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此处使用正确。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用于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风吹草动: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静或变故。此处使用正确。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用于此处切合语境。添油加醋: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带有挑拨性。此处使用错误。攀龙附凤:原指依附帝王或皇亲国戚以求提高地位、成就功业,后泛指依附或投靠有权势的人。此处不合语境。14、解析:选AB项,成分赘余。可删去“约37.4万左右”中的“约”或
7、“左右”。C项,句式杂糅。“催生了”与“得以发展”任删其一。D项,不合逻辑。“设计构想”应改为“构想设计”。15、解析:选A“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是集合名词,不能修饰“我”;“耄耋”不是70岁,且说老师以前“风华正茂”,现在“已是老人”,强调老师年龄大,不得体;“养育”一般是指父母养育孩子,老师应该是“教育”学生;“鼎力”是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用在这里谦敬失当。16、解析:选B“太牢”与“少牢”的意思解释反了。17、答案不仅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就是改进文风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18、即使是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也可以追求商业利益,但不要过分。即使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也未必就一定能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