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来主义限时训练01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蹩进(bi) 拗开(yu) 咂摸(z) 庠序(xin)B打烊(yn) 敌忾(ki) 穿凿(zho) 庇护(b)C惫懒(bi) 冷炙(ji) 角色(jio) 窈窕(tio)D 迤逦(l) 偏裨(p) 饿殍(pio) 谂知(s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古董 礼上往来 仪节 并行不背B 摩登 发扬国光 大度 残羹冷灸C 辩白 丧权辱国 辨识 磕头贺喜D 勃兴 勃然大怒 慰籍 概莫能外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A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B 还有几位“大
2、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C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D 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总之,我们要拿来。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A B C D 5.“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这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A比拟、借代 B借代、借喻 C借代、夸张 D借喻、夸张6.依次填入下面横
3、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_连清醒的青年们,_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_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A因此 就 因为 B因此 也 由于C于是 也 因为 D于是 就 由于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两会”当然要开好,但开好“两会”并不是非要干扰首都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B 如今的月饼一改简单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C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D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
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国人的“国粹病”廖保平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吗?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
5、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有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
6、,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即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
7、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曾金贵“破解川剧变脸秘密”和收洋徒弟,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引起下文对国粹病的评析。B.第三段中“敝帚自珍”在这里是贬义词,指抱残守缺,害怕交流,不求创新和发展;“哗然”是大惊小怪、极力反对的意思。C.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这里运用了举例法和对比论
8、证,用京剧通过交流得到发展,来对比或反衬川剧国粹派抱残守缺、不进行文化交流的落后做法。D.“国粹病”是指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却抱残守缺,对碰撞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的一种错误做法。9.作者说,鲁迅的提及梅兰芳博士,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10.概括一下作者对中外文化交流所持的态度。拿来主义限时训练01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拗”读o。B项“忾”读ki,“凿”读zo。C项“炙”读zh,“角”读ju。2.【答案】C【解析】A项上尚,背悖;B项灸炙;D项籍藉。3.
9、【答案】D【解析】A项“进步”,B项“发扬国光”,C项“丰富”和“大度”都是反语。4.【答案】A5.【答案】B【解析】“枪炮”运用了借代,指战争;“大门”是比喻,指国家主权。6.【答案】C7.【答案】C【解析】A项“并不是非要”改为“并不是非要以”。B项“不仅让人”改为“让人不仅”。D项“始终”前加上“能否”。8.【答案】A【解析】A项,“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错误,这里是把国粹病当批驳的靶子。9.【答案】同意。理由:拿来主义第段旨在摆出统治者送去主义的表现,派梅兰芳到欧洲传道,只是统治者“文化送去主义”的表现,因此鲁迅在这里意在抨击统治者,而不是讽刺梅博士本人。10.【答案】批驳国粹派抱残守缺、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倡导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推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