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17232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得分一、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千古江山,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2)楚天千里清秋,_ _。(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3)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4)羽扇纶巾,谈笑间,_ _。(苏轼念奴娇)(5)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6)东篱把酒黄昏后,_ _。(李清照醉花阴)(7)_ 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8)_ 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得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阮籍传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踽,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

2、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以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

3、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欲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悦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

4、而帝每保护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任何时候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B.文中写阮籍常常借酒醉远祸、自求东平相旬日而还以及对“杀父乃可”的妙解,表现出他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则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D文章对阮籍“

5、母终”时的表现和对裴楷、嵇康、嵇喜的不同态度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其“不拘礼法”的个性印象深刻。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3分)译文:_(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3分)译文:_得分三、诗歌鉴赏(6分)6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6分)唐多令 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

6、芦花。【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1)诗歌上片中的“堪恨西风吹世换”语意双关,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_ _ (2)请说说下片中诗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_ _ 得分四、文学名著(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黛玉的一席话:“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红楼梦)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

7、,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贾探春的判词。探春有才有志,精明能干连凤姐也不敢小瞧她。她曾一度代凤姐管理大观园,把纷繁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不一般的才干,其精明不在凤姐之下。(红楼梦)C、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的挫伤,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 (红楼梦)D、在欧也妮生日的那天,拿侬到欧也妮房间拿了一瓶酒,下楼时差点摔了一跤。葛朗台责备拿侬怎么和别人一样站不稳,拿侬说怪楼梯不牢靠,葛朗台太太也说早该叫人来修理

8、了,前一天欧也妮也几乎崴了脚。于是葛朗台请人来修了楼梯。(欧也妮葛朗台)E、欧也妮已经三十三岁了,却没有尝到一点儿人生的乐趣。她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可并不觉得快乐。她盼望着爱情和人们之间的温暖,但却没有得到,于是她靠着宗教的信仰活下去。 (欧也妮葛朗台)8阅读下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二题任选一题作)(5分)(1)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李纨与探春早已梳洗,伺候出门去后,回至厅上坐了。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 李纨、探春为何代替凤姐理家?对赵家的丧事,李纨的意见如何?探春做出了怎样的决

9、定?请简述。(红楼梦)(2)庭长但只有您帮我一个大忙,我和我的财产才能属于您。欧也妮请庭长德蓬风帮什么忙?目的是什么?请简叙。(欧也妮葛朗台)选作 题。答:_ _ _ 得分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材料一、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材料二

1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孟子离娄)(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销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C、孟子指出当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趁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尔反尔,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

11、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2)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答:_ _ _ 得分六、现代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小题。(12分)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

12、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则说明了美在自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对于美是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苏东坡的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以上种种,虽挂一漏万,却也说明“ ”。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其实,

13、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进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这里有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包括体育竞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归纳起来: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其次,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引起了我们的爱慕和喜悦,给我们享受和陶醉。第三,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美不是自然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也不是私有现象(美能分享,美有公认的标准),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而守财奴不能

14、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因为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流,共鸣,因此不会动人)。第四,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不是都美,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形象应当反映出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也即人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去改造世界,追求真与善,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如庖丁之出神入化地解牛,医生神奇熟练地运用手术刀,社会井然有序地和谐发展,神舟飞船出入自由地邀游太空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所以有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之誉。 (选自人民文学200312)10

15、下列是对文中古人对“美”的认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认为美就是善,就是满足。总之,美是主观的东西。B孟子认为美是充实的,他比孔子则更触及了美的内涵,认为美是客观真实存在的。C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美是虚无飘渺的。D宋玉对“东邻之女”美的描述,也是基于认为美是主观的认识。11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美是主观的东西C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D美是主客观统一的12第二段空缺处是一句关于美的名言,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A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黑格尔) B美是难的(苏格拉底)C美

16、是一种本质的现象(歌德) D美本身都是无限的(黑格尔)13下列是本文作者对美的见解,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漂亮的形象),才能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和陶醉。B不仅形象要作用于感官,而且感官还要作用于情感,这样才能产生美,因而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C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私有现象,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对人对社会有意义。D美总是与真与善相联系的,只有反映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力量的才是美的形象。(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小题。(15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

17、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

18、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

19、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

20、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的世界里。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

21、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选自读者2002年第24期,略有删节)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或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5分) A这篇散文以“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所用的素材之间在内容上看似联系不大,但由于始终紧扣“月”来选材和组材,所以主题仍旧非常突出。 B本文开篇先由古文献对月的独特解释谈起,接着宕开一笔,引出曾国藩住所的题名,紧接又引述有关中国神话传说,从而为下文阐释有关“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铺垫。 C本文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从“天残地缺”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发现了月亮没有真正圆过的真象,并从中悟出了“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

22、西”这一道理。 D文章在主体部分引用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三则神话传说,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 E本文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如“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这些句了的抒情色彩都很浓,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15第5自然段中说:“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请结合文意,简要谈谈作者“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的原因或理由。请分两点作答。(4分)答:_ _ _ 16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请简要分析这话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 (6分)答:_ _ _ 得分七、语言表达(8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

23、,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日前,武汉科技大学汉字书写测试结果公布,30%学生不及格。以前,写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读书而写不好字,那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 )。步入键盘社会以后,写字真的“没用”了吗?不!端正、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具备熟练的写字态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其实,汉字中蕴含着很多美学道理,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多加练习;而领会了这些,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 ,有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方面的美。(1)在句括号中填上歇后语的后半截。(1分)答: 。(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第句空格处填上一个成语。(1分)答: 。(3)句有1处语病,指出并改

24、正。(1分)答: 句有语病。修改: 。18、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2分)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每联的开头已给出,将序号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辛辛苦苦 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浩浩荡荡 放怀一笑是亦足矣 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吾其归欤 流播四方答:上联 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_下联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_19、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3分)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

25、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答: 。得分八、作文(7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生活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常用这样的方法捕狼:他们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又一层鲜血,冻成血坨,反插在野外的雪地上。饥饿难捱的狼发现后,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融化的血液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们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狼这时已经嗜血如狂,它们猛舔刀锋,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疼痛,直至鲜血流尽,成为爱斯基摩人的猎物。令狼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耗尽其精力的,却是狼内心的贪欲。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文体限定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