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方程学案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像x210,4y20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等量系。列方程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从中找出等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三维目标1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情境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2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重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突破思路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发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尝试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各个等量关系。难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
2、程,理解方程的意义。突破思路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方程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将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尽量直观化、生活化,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草稿纸。案例示例1、 判断:a2b14不是方程。( )2、 看图列方程解析1、X2、3x20x246点拔1、没有理解方程的意义,而错误地认为含有两个字母的等式不是方程。式子a2b14是一个等式,含有未知数a和b,所以a2b14是方程。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2、没有看懂题意,而找不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由图片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一支铅笔的价钱x320元x246元,每只铅笔x元,由此可
3、以列出方程3x+20x2=46。归纳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2、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因此要先看懂图意,找准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存在问题(1). ;(2). ;(3).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将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逐步符号化,引入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达等式,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自主探究新知识。回顾整个课
4、堂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针对训练一、判断题。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 )4“工程队计划修120千米的公路,原计划每天修a千米,已经修了b天,还剩44千米。”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ab44120。( )二、根据题意列方程。1笑笑今年9岁,妈妈37岁。t年后,妈妈的年龄是笑笑的3倍。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0,第一个数是x。答案一、1x 2x 3 4二、1(9t)x337t2.x+(x+1)+(x+2)=30知识链接有关方程的历史知识“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术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在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
5、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在这一章里的所谓“方程”是指一次方程组。古代是将它用算筹布置起来来解的,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式说:“程,课程也,二物者二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这里所说的“如物数程之”,是指有几个未知数就必须列出几个方程,一个方程组各未知数的系数用算筹表示时好比方阵,所以叫做方程。上述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数九章算术中的“方程”最早出现,其中解方程的方法,不但是我国古代数学中的伟大成就,而且是世界数学史上一份非常宝贵的遗产,这一成就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伟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