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演练 岳麓版必修31(2013新课标卷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理学。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宋代儒学吸取佛道思想,形成哲学化、思辨化的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秩序,体现孔孟的主流思想。而且在此后理学成了官方哲学,占据统治地位。因此正确答案选C项。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B项表述与
2、史实不符;D项思想不占主导地位。2(2013福建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出处、内容等相关信息可知是劝导百姓遵循秩序,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明显,因此正确答案选D。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3、)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答案】D【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解题时学生一是要注意时间:魏晋时期,一是要理解此人提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 “友朋之信”这些主张属于儒家思想,题干反映了佛儒矛盾。4(2014吉林市测试)“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请判断该学者是()A程颐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答案】C【解析】材料中“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意为与朱熹不同,却未必不是他所喜爱的,说明该思想与朱熹思想在
4、实质上是相同的,故选择C项。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的思想家,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君主专制提出批判,由此该书遭禁。A项发生在宋朝,C项是隋唐时期的社会风气。B项是李贽的观点,故正确答案是D项。6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儒学一直被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A、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