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习题课1传记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大师林语堂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人,著名文学家。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他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师。林语堂说:“我从未有写过一行讨当局喜欢或是求当局爱慕的文章,我也从来没说过讨哪个人喜欢的话;连那个想法也压根儿没有。”1925年底,“首都革命”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拿着棍子、石头等简单防御工具,与警察展开了肉搏战。他早年苦练的棒球技术发挥了威力,他投起石头来,又准又狠。围观的群众不断叫好,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弹药”。搏斗中
2、,他的眉头被击中,鲜血直往外冒,周围的人劝他回家休息,他坚决不肯。妻子看见林语堂满身是血地回来了,很是心疼,她不许他再上街。可一不留神,林语堂又偷偷地带了一袋石头出门了。林语堂在美国留学期间受过胡适的资助。后来胡适任民权同盟北平分会的会长,撰文反对“释放一切政治犯”的主张。林语堂认为他违背了民权同盟的章程,不顾与胡适的私人交情,坚决赞成将他开除出会。林语堂的介直感动了陈友仁,1927年他邀请林语堂到汉口的革命政府担任外交部秘书长,地位仅次于陈友仁这个部长,但半年后林语堂即离开了武汉。这六个月,是林语堂一生中唯一的官场生涯。他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前者属于吃
3、植物的,如牛羊;后者属于肉食者,如鹰虎。林语堂说吃植物的不能和吃肉食的在一起共事,于是决定辞官。 林语堂说:“我是农家的儿子,在山里长大,我心思和偏好都简朴。童年时与自然接近,足为我一生智识与道德上的后盾,使我鄙视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林语堂是中外闻名的学者,但他的天性中却充满了真稚。林语堂曾一度心血来潮研制中文打字机,结果没弄成,几乎倾家荡产,只好寄居在朋友家中。妻子非常担忧,每天都重复说:“我们没钱了,我们欠人家钱。”林语堂天性乐观,他说:“我像一个皮球,你把我压在深水里,我还是会浮到水面。你别担心,我写过了不少东西,这支邋遢的笔还可以赚两个钱。”在上海居住时,幼女林相如七岁生日那天
4、,林语堂一早起来就跑到厨房,用糖霜在蛋糕上写上女儿的名字,高兴地像个小孩子。大家唱“生日快乐”时,他为女儿们甜美的歌声感动不已,流下泪来,他不停地亲着相如,并送给她一元钱,林语堂一家常年在国外生活,但他一直教三个女儿学习中文,亲自为她们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等。一次,林为女儿们讲授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诗中的故事,哭得涕泗横流,将书都打湿了。和女儿们一起读红楼梦,有时他也哭得眼泪汪汪的。曾跟随林语堂编撰英汉词典的马骥伸说:“他从不矫饰,极少挑剔;对一切新鲜的人、事、物都充满了纯真的好奇,但大都浅尝辄止,并不耽溺。”林语堂生活上不拘小节,在宴
5、席上,他弄不清自己的酒杯和邻人的酒杯。经常喝错,看上去常常糊里糊涂。有一次,他和夫人应邀去一个美国朋友家中吃饭,结果弄错了日子,提前一个星期去了,二人知道弄错后还傻傻地一直坐在朋友家的客厅里,朋友的夫人只好马上准备饭食,胡乱给他们做了点吃的。第一个将英文单词“humour”译成中文的是王国维,翻译为“欧穆亚”,此后,“humour”出现多种译法,林语堂译为“幽默”,最终是林的译法普及开来,他也被称作“幽默大师”。在上海,林语堂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他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他在一夕话中还写道:“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
6、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林语堂和鲁迅都加入其中。后来林语堂办论语,做了“幽默大师”,鲁迅不能理解,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1934年,林语堂和同行意见不和,离开论语,另起炉灶,办起了人间世。人间世走的也是谈幽默的路子,遭到左翼文人的攻击。鲁迅也说幽默文学是“麻醉文学”。林、鲁两人关于翻译究竟应该“信达雅”还是“直译”发生争执,惹得鲁迅十分不快,林语堂批评鲁迅是“左倾急进主义”,是想“做偶像”。两年之后,林语堂远赴美国,终此一生,就再没有同鲁迅见
7、过面。1976年3月23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享年八十二岁。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林语堂研制中文打字机,结果没弄成,几乎倾家荡产,作者是要用此事说明文人不能进行科学研究。B1925年底,“首都革命”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同警察搏斗,头部受伤也不在乎,可见林语堂性格中有好斗的天性。C林语堂偏好简朴,鄙视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他在武汉做官六个月,由于受到别人的排挤,他便主动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D林语堂天性乐观,偏好简朴,生活上不拘小节,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外部世界充满纯真好奇。E林语堂生活中不时表现得糊里糊涂,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的心思都用到了做学问上,
8、不关心生活中的小事。答案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解析A项,林语堂研制打字机失败一事意在表明他的乐观。B项,说林语堂天性好斗不妥。C项,文中没提林语堂做官受到别人排挤。2林语堂为人正直耿介,请概括这种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答案不写讨好当局的文章,不说讨好别人的话。为了正义同反动警察搏斗。不顾与胡适的私交,支持开除胡适。辞官结束官场生涯。(答出三点即可)3综观全文,请谈谈林语堂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答:_答案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外闻名的学者。著作颇丰。曾编撰英汉词典。将英文单词“humour”译成“幽默”,最终普及。创
9、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答出三点即可)4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做了“幽默大师”;鲁迅却强烈反对,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对此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答案观点:我赞成林语堂在文学上提倡幽默风格,走幽默文学的路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林语堂的特长在此,没有幽默就没有林语堂。文学作品中有幽默成分,会提升文学的感染力,幽默不等于不爱国。生活中总有不顺,幽默实际上是面对挫折的一种乐观精神。观点:我赞成鲁迅的观点,以笔作刀枪回敬敌人。革命的作家,应有大视野,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说说笑笑”。国家
10、动乱,民族危亡,作家的使命是用文章唤醒人民,幽默的风格效果不好。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没有幽默可言,犀利尖刻是有效手段。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约翰道尔顿严雪芹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坎伯雷的一个贫穷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兼种一点薄地的织布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佣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饥饿和疾病夭折。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一点初等教育,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他勤奋学习的态度得到一个叫鲁宾逊的亲戚的赞赏。鲁宾逊主动地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数学和物理。到了15岁的时候
11、,道尔顿的学识已经有很大提高,于是他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上,在他表兄任校长的教会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在这所学校里,他仍然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1793年,道尔顿被推荐到曼彻斯特,受聘于一所新学院,担任数学和物理讲师。他到这里不久,就加入了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由于他学识渊博,待人诚恳,作风朴实,大家都很尊重他。1817年,道尔顿出任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会长,一直到他去世。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一篇研究色盲的文章。说起来,事出偶然。圣诞节时,道尔顿为母亲买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母亲却厉声责问他,为什么买一双红色的袜
12、子。他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他哥哥和他一样也具有不正常的辨色能力,另有一些人也有这种病症。为此他撰写了论文,提出人类中存在着色盲这一病症。道尔顿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所以,英国人常将色盲称为“道尔顿症”。长期以来对气象的观测和对大气各种问题的思索很自然地引导道尔顿去研究气体的物理性质。他用亲自动手制作的各种器具认真地考察了大气、水蒸气等各种气体和蒸发、压缩、膨胀等物理现象,还对大气的组成、混合气体的状态、气体的扩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等问题做了实验研究。从1801年开始,他陆续完成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他在“论气体受膨胀”的论文中清
13、楚地提出了“气体膨胀定律”:任何气体每上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体积膨胀是相同的。道尔顿一生大量的工作就是观察天气,他一生记录了20万条观察记录。他在观察天气时对空气产生了兴趣。他决心通过气象观测和对气体物理性质的研究来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假设各种物质(气体)都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这时,他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原子假设”,于是他选择了“原子”这一名词来称呼这种微粒。牛顿在他的力学理论中指出,在物质微粒的运动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根据这一思想,道尔顿假设在混合气体中,一类气体的原子并不排斥另一类气体的原子,仅仅是同类原子相互排斥。他利用化学家对一些物质的分析结果,换算出一批原子的相对质量,这
14、就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记载在道尔顿1803年9月6日的日记中。这一天,恰好是道尔顿37岁生日,因而更富有意义。道尔顿一生勤奋好学,认真进行科学实验,自制简单的气压计、温度计等仪器,分析从各地搜集到的空气样品。虽然他不是一位分析化学家,但是,他却从自己的实验结果中得出“所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空气组成都是一致的”这一结论。原子理论建立以后,道尔顿名震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道尔顿对这些没有丝毫兴趣,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奉献给科学,继续从事原子理论研究,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继续过着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他的清贫生活,特别是那简陋的住房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使慕名来访
15、的科学家感到非常意外。(有删改)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道尔顿童年时因家庭困难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他酷爱读书,勤奋学习,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利用夜晚时间学习物理、数学课程。B道尔顿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任教后,仍坚持学习,兴趣也更加广泛,数学、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C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气象、物理方面的文章,而是一篇关于如何治疗色盲症的文章,这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人们甚至称色盲为“道尔顿症”。D道尔顿陆续地完成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这是他关于气象、大气等问题研究的结晶。E道尔顿过惯
16、了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因此,对于原子理论建立以后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他没有丝毫兴趣,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答案BD解析A项,原文是“鲁宾逊主动地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数学和物理”。C项,“一篇关于如何治疗色盲症的文章”有误,原文只是说“是一篇研究色盲的文章”,并没提及“治疗”。E项,因果关系表述不当,道尔顿之所以继续过着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并不是因为他“过惯了”。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道尔顿是怎样进行原子研究的?答:_答案道尔顿在对气象和气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假设气体是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的,并将之命名为“原子”;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假设混合气体中仅仅是同类原子相斥,一类气体的原子并不排斥另
17、一类气体的原子;利用其他化学家对一些物质的分析结果,换算出一批原子的相对质量。解析第一步,审视题干,把握题干核心词“怎样进行原子研究”。第二步,依据题干核心词,找到文中的信息区间,即文章倒数第三段。第三步,根据道尔顿的研究过程,将本段分为若干个小层次,概括各层大意,即可形成答案。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道尔顿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过哪些贡献。答:_答案发现了人类中存在的色盲病症。研究气象、气体,提出了“气体膨胀定律”:任何气体每上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体积膨胀是相同的。开展原子理论研究,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搜集空气样品,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所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空气组成都是一致的。解析
18、作答本题,第一步要审视题干,把握题干基本要求,由题干信息“科学研究”“贡献”,可知有效阅读区间较大,涉及谈论“科学研究”的主要段落。第二步应确认信息源范围,即文章第四段至篇末。第三步要划分出层次,然后分别概括每个层次所讲的研究成就。8结合原文内容,从“求学”“处世”“研究”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道尔顿给你的启示。答:_答案求学方面:家庭条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性条件,道尔顿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依然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酷爱读书,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学习进步的内在动力。勤奋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是走向成功的保障。处世方面:家庭出身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一条勤奋学习
19、,奋力拼搏的生活道路。为人处世,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待人诚恳,作风朴实,如此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安守清贫,生活朴素,淡泊名利,如此才能专注于一事。研究方面:研究科学,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包括数学、自然、哲学、文学等。研究科学必须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坚持学习。研究科学,需要实际的观测,更需要对观测结果进行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研究科学,要敢于提出自己的创新意见。研究科学,要学会利用、借鉴、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解析第一步,审题,根据题干要求,从“求学”“处世”“研究”中选择一个方面作为探究点。第二步,根据自己所选的探究点,确定原文需要细读的范围,如选择“求学”为探究点,就要细读前三段关于学习的内
20、容,也要适当留意下文内容,因为这是传主学习的最终结果。第三步,在确定的细读范围内筛选关键词。第四步,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关键词为核心组织语言形成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中国居里夫人”的传奇人生杨晨光2010年8月28日,王明贞这位中国最早的女物理学家之一、杰出的物理学教育家、有着“中国居里夫人”美誉的女科学家与世长辞。时光荏苒,王明贞104岁的人生故事就如同那老房子墙壁上斑驳的印记。在经历了中华民族百年兴衰荣辱的同时,她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王明贞出生于当时国内罕见的知识分子世家,在家人的影响下,王明贞自然而然把出国留学当作人生的一个奋斗目标,她向往着能去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
21、1938年,王明贞终于来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在那里,她简直成了“稀有人物”。整个班上只有一个外国人,就是她;班里只有一个女生,也是她;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班里只有一个100分,还是她。1942年,王明贞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王明贞原计划学成回国,这时无法成行,只好在美谋职。导师推荐她到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工作,这个实验室也是雷达的诞生地。1946年,王明贞经过半年多的等待,终于买到了一张回国的船票。回国之后的王明贞受邀到云南大学物理系任教,并在那里结识了她未来的丈夫俞启忠。为了让身怀抱负、造诣独具的丈夫出国“见识见识”,王明贞于1949年8月再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与多年前不同的是
22、,她并非孤身一人了。出乎夫妇俩意料的是,1949年竟成为了如此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唤起了留美中国学生回国报效国家的热忱,王明贞夫妇归心似箭。然而,当时的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对华人归国百般阻挠,在美国保密机关工作过的科学家们更是上了“黑名单”。移民局多次召王明贞去盘问,王明贞毅然辞职,不愿再为美国政府效力,也因此失去了丰厚的收入。当时,王明贞夫妇留下了半年的生活费,哪知美方敌意的态度让他们的计划搁浅了两年之久。靠学教育学的丈夫在一个旅馆里做管理员,生活才得以维系。那是清苦的两年,又是充满斗争、焦灼、愤慨和期待的两年。为了得到移民局的批准后立即就能动身,他们屡次去预订船票,又屡
23、次延期。这两年中,王明贞的家成了有志归国的旅美青年的联络站。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王明贞和丈夫回到祖国,他们成为年轻共和国的骄傲。刚刚回到祖国的王明贞,在留学生工作志愿表上写下了“服从分配”4个字。于是,她很快被教育部分配到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工作。1955年9月,王明贞夫妇将住所搬到清华大学,自此开始了她的清华从教生涯。在这里,王明贞成为清华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一位女教授。来到清华,王明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理论物理教研室。她加入理论物理组后,时任理论物理组组长的徐亦庄教授想让王明贞做组长。被她婉言谢绝。20世纪60年代前后,王明贞成了“沉默的王教授”,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不喜欢
24、出头露面”。有一次,全国妇联要在北京开大会,邀请王明贞作为北京市妇女代表参会,王明贞说:“我认识的北京市妇女很少,怎么能做全市妇女的代表呢?”大会工作人员说:“您的名字已经正式通过,改动也不方便。”王明贞只好勉强前往参加,却在小组会上一言未发。王明贞的教学让人印象深刻。曾经在清华大学担任助教的王诚泰老师回忆说:“王先生备课极为认真,她对每一个公式、每一项系数都要推导和检验,她鼓励学生提问并与他们平等讨论。”侄女王忆至今记得王明贞说过的话:“对学生提的问题,如果一时没有答案,千万不要急于回答,要告诉学生,回去查一下再给他们准确意见,这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职业负责。”王明贞执教清华11年,直至19
25、66年“文革”开始,她被迫走下讲台。“我是认真备课的,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说过一句废话。”这就是王明贞对自己11年清华从教生涯的评价。2010年9月6日,在清华大学为王明贞先生举行的追思会上,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说:“王明贞先生为清华大学统计物理学科的建设开创了先河,她将其广博而深厚的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统计理论融于教学之中,形成了王氏风格。王先生担任统计物理热力学的教学工作,为培养我国自己的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王明贞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她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
26、最早的女物理学家。B新中国成立时,王明贞和丈夫正在美国工作、学习,听到这一消息,他们和众多留美中国学生一样迫切地想回国报效祖国。C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王明贞和丈夫得以回国。回国后,王明贞选择到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成为清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D王明贞常鼓励学生提问并与他们展开平等讨论,如果学生问的问题自己一时无法答出,就会回去查过了再回答。E王明贞在清华大学执教仅仅11年,但她作出了很大贡献。王明贞对自己清华从教生涯的评价和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的话都证明了这一点。答案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解析A项,王明贞是中国最早的女物理学家之一;C项,王明贞是被分配到清华大学的
27、;E项,王明贞对自己11年清华从教生涯的评价说明她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在教学上非常负责。1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王明贞104岁的人生故事就如同那老房子墙壁上斑驳的印记。答:_那是清苦的两年,又是充满斗争、焦灼、愤慨和期待的两年。答:_答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王明贞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领起下文对她人生故事的具体叙述。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中对王明贞夫妇两年中清苦生活的描述,引出下文中对王明贞夫妇在归国问题上的努力的记叙。解析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一要分析所给语句的具体内涵,明确语句在内容上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二要联系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和上下文,分析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如
28、承上启下、领起下文、收束全文等。11全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_答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文中介绍了王明贞的求学经历、归国的坎坷经历和其归国后的一些人生经历,并且有对其语言的引用,这属于正面描写,让我们直观地认识到王明贞的性格、品质和思想。文中引用了王明贞的同事、侄女和清华大学校长对她的评价性语言,这属于侧面描写,突出了传主对学生、职业的负责和她在中国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中传主的言行和其他人物的言行等,明确对其他人物的言行的描写是为表现传主服务的。其次要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描写手法,即正面描写(语言、动作
29、、心理等描写)和侧面描写(实用类文本中主要为他人的评价)。本文既有对传主语言的引用,又有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可谓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具体作答时,一要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二要简要分析这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传主个性、品质、思想等方面的作用。12王明贞教授具有怎样的品格?从她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答:_答案品格:有报效国家的热忱,听说新中国成立,归心似箭;淡泊名利,拒绝担任清华大学理论物理组组长,不喜欢出头露面;对教学、科研严谨认真,备课认真,严肃对待学生的提问。启示:人生要有目标,并且为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对待工作、学习要严谨认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要有责任意识,
30、勇于为社会奉献力量;放平心态,不能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解析本题要求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时只要立足原文,思考传主身上所体现的价值,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即可。具体解答时,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6题。梅贻琦:永远的清华校长清华的前身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回忆,1929年他在清华教书时,清华已经有两年大学班了,那时的清华,报名的人并不太多,例如录取150名学生,报名不过400人左右。19311948年,梅贻琦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在他任校长的十多年
31、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 400多人。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的时候,国内情势风雨飘摇,学潮起荡,尤以北大、清华为甚。以清华来说,驱逐校长的运动可以说是此起彼伏。赶教授是家常便饭,因此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他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梅贻琦为人重实干,时人称之为“寡言君子”,有一句话可以作为佐证,他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得以在十几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与胡适相比,梅贻琦显然没有“暴得大名”的胡博士那么风光,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
32、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主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据陈岱孙的说法,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具体的体现就是成功地建立了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教务长时,他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梅贻琦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格招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在国外发表论文。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就可以休假一年,可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这个
33、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西南联大的教授名师如云,共开出1 600门课程,且各人学术及兴趣爱好迥异,互为印证。1945年日本投降后,梅贻琦回北平筹备复校。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梅贻琦“身教重于言教”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深为世人所推崇。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1948年12月,北平即将解放。梅贻琦对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说:“我一定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于是他搭乘国民党的飞机南下。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
34、场,他对新闻记者说:“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所以始终婉谢。他依然属意教育。梅贻琦曾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立场:“余对政治无深研究。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梅贻琦认为,这是“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的根本。长沙临时大学期间,学校请来名人讲演,各种人物都有,如陈独秀、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等。对于学生,梅贻琦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1955年,梅贻琦由美国飞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这就是台湾新竹
35、清华大学的前身。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封存了。两个星期后,在有各方人士在场的情况下启封。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原文有删改)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第1自然段颇为详细地介绍了当时清华大学的特点,同时引用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回忆的内容说明1929年前后的清华大学并不被社会看好的现实。B清华大学的发展壮大与梅贻琦是分不开的,在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十几年里,清华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教学内容都与以前有着明显的区别。C“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一句是梅贻琦的自谦之语,十分幽默风
36、趣,事实上,梅贻琦没有被学生驱逐是因为他做校长深得学生的喜欢、认可。D“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表现出梅贻琦对清华教授、学生的看重,他希望清华大学不仅有著名教授,还希望清华的毕业生将来都能成为大师。E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的意思是他不过问政治问题,只探讨学术问题,只想着把学校办好,这种思想是他悲剧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引用陈岱孙的话目的是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不被社会看好”有误,原文说的是“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D项,“大师”指学校要有大师级的教授,不是指对学生的期望。E项,“这种思想是他悲剧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错误,属无中生有。
37、14本文第4自然段使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梅贻琦?_答案(1)对比手法。用胡适的“暴得大名”与梅贻琦的默默为清华工作对比,表现了梅贻琦“为人重实干”的品格。(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表现了梅贻琦“为政不在多言”的品格,引用陈岱孙的话侧面表现了梅贻琦治理清华的原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应该明确各种手法,如正面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等。其次,应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如这段话中引出胡适的目的就是与梅贻琦相对比,要把握住这种对比体现出来的梅贻琦“为人重实干”的品格特征。又如用陈岱孙的话侧面表现梅贻琦的治校之道等。15梅贻琦在教书育
38、人方面注重哪些内容?_答案(1)追求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理想。在长沙临时大学期间,邀请各种人物来学校演讲。(2)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梅贻琦做事追求身体力行,少说话、多办事。(3)礼遇教授,爱护学生。对教授,身为教务长的他亲自到车站去接,将有才华的人延揽到学校培养,鼓励中西方学术交流,实行教授休假制度等;对学生,他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答题区间,即找出哪些段落是讲述梅贻琦教书育人的,哪些内容交代了梅贻琦对学校、对教授、对学生的做法等。16人们为什么说梅贻琦是“永远的清华校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示
39、例:(1)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历史上担任校长的时间最长。19311948年,梅贻琦一直都是清华大学的校长。(2)在梅贻琦的领导下,清华大学从只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成为国内名牌大学。(3)以清华大学的各项工作为己任。北平解放前夕,为保护清华基金南下,病逝后交出的清华基金账目每一笔都非常清楚。(4)利用清华基金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要把握人们称梅贻琦是“永远的清华校长”的具体原因,须通读全文,对文中所叙述的其主要事迹进行梳理、概括。比如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时间最长,为了保护清华基金而南下,用清华基金利息筹办“清华
40、原子科学研究所”等,都可以体现出他是“永远的清华校长”。考生要注意阐明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安重根:朝韩两国为他骄傲“100多年前,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在这里刺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挑起者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伊藤博文,青史留名。”8月17日下午,导游在哈尔滨火车站前对游客作介绍时讲了这番话。雨过天晴,哈尔滨的空气分外清新,人们的思绪随着导游的清脆话语奔向远方安重根于1879年9月2日出生于朝鲜黄海道海州,是家中长子。他的祖父安仁寿当过地方长官,父亲安泰勋是进士,曾收留过朝鲜独立运动的重要人物金九。安重根6岁学汉文,从小立志“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
41、。1894年,他娶妻金亚丽,后生育2子1女。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占领朝鲜,安重根流亡中国上海,希望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反抗日本,后在别人劝说下回国发展教育,启迪民智。1905年,当过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强迫朝鲜签下乙巳条约,朝鲜沦为日本保护国。伊藤博文生于1841年,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他是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枢密院议长和贵族院院长,曾四次组阁,任期长达8年。在他首相任内,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1906年,他出任第一任朝鲜统监,剥夺朝鲜政府的内政权,解散朝鲜军队,将朝鲜彻底变成了殖民地,也因此被视为侵略朝鲜的元凶。1907年,安重根赴俄国远东
42、地区,投身抗日义兵运动。他给家人留下诀别诗:“男儿有志出阳关,生不成功死不还。”次年,他率义兵战士回国作战,失败后逃亡。1909年3月,他切断了自己左手无名指的一个关节,用手指流出的热血在一面国旗上书写了“大韩独立”四个汉字,以秘密结社的形式创建了“断指同盟”。当年初秋,他获知伊藤博文将赴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会谈,决定前去行刺。行前,他用汉文留下慷慨激昂的丈夫歌,其中写道:“东风渐寒兮,壮士义烈;忿慨一去兮,必成目的。”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连开数枪,击毙伊藤博文。他被当场逮捕,于11月3日押送到旅顺监狱。在日本法庭上受审时,他说:“我刺杀伊藤博文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是为
43、维护国家独立与东洋和平。”1910年2月10日,他被判处死刑,当庭写下“天地翻覆,义士慷慨;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的诗句,表达愤慨。法院和监狱的许多官吏请他题词留念,他答应了,写下“一日不读书,口中出荆棘”“人无远虑,难成大业”“国家安危,劳心焦思”等200多个条幅,写完后用自己断指的左手在作品上摁下手掌印,落款都是“大韩国人安重根”。当年3月26日9时4分,安重根在旅顺监狱内被绞死。他死后,妻子金亚丽独自抚养3个孩子。安重根以其爱国精神在朝鲜半岛受到普遍尊重,朝韩两国都为他自豪。朝鲜1979年曾发行了一部电影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它是根据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早期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的。韩国曾经先后拍摄
44、过高宗皇帝和义士安重根2009失去的记忆安重根等多部以他的故事为题材的电影。2009年,也就是他刺杀伊藤博文百年之际,韩国潜艇“安重根”号下水服役。1970年,按照韩国总统朴正熙的指示,在首尔的南山公园内兴建了安重根纪念馆。2010年安重根就义100周年时又建立新馆。纪念馆门前石碑上刻的“民族正气的殿堂”,就是朴正熙所题。纪念馆内以资料展现了安重根的生平事迹,展出了他的多幅汉字书法作品,还有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题词:“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弱国罪人强国相,纵然易地亦藤侯。”安重根曾在遗言中表示,如果国家恢复主权,希望自己能被葬在祖国。但他的遗体掩埋地点一直不详。韩国前总统
45、李明博称,找回安重根的遗骸将成为培养韩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安重根在世界上也受到尊重。清末学者章太炎曾说安重根是“世界的”。在安重根曾经从事过独立运动的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有他的纪念碑。(摘编自马菲安重根,朝韩两国为他骄傲,有删改)1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因为伊藤博文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所以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在中国的土地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他,从而青史留名。B安重根的父亲安泰勋是进士,并曾收留过朝鲜独立运动的重要人物金九,这些均对后来安重根回国发展教育、启迪民智产生了重要影响。C安重根因刺杀伊藤博文被日本法庭判处死刑,在关押期间,法院和监狱的许多官吏请求他题词
46、留念,可见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D拍摄电影,命名潜艇,修建纪念馆,领导人题写石碑纪念,无一不说明富有爱国精神的安重根在朝鲜半岛受到普遍尊重。E安重根曾在遗言中表示,希望自己能被葬在祖国。但他的遗体掩埋地点一直不详,这也成为找回安重根的遗骸、完成其心愿的最大难题。答案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解析 A项,伊藤博文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并非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刺杀他的原因,刺杀地点选择在哈尔滨火车站也属偶然。B项,安重根回国发展教育、启迪民智是他人规劝的结果,与其父安泰勋是进士并曾收留过朝鲜独立运动的重要人物金九无关。E项,少了安重根希望葬在祖国的前提:国家恢复主权。18安重根是
47、一位令人敬佩的抗日义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安重根刺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挑起者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伊藤博文;安重根流亡中国上海,希望找志同道合者一起反抗日本;安重根远赴俄国远东地区,投身抗日义兵运动,率义兵战士回国作战;安重根创建“断指同盟”,抗击日寇侵略,谋求国家独立。解析回归文本逐段逐层寻找相关信息,不难发现安重根积极抗日的信息在16段,而每一段均可筛选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我们只需对此进行归纳整合,分条写出即可。19安重根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答案英雄少年:他从小立志“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百折不回:他为
48、了抗日救国,流亡上海,远赴俄国远东,屡败屡战,坚韧不屈;以身许国:他断指,捐躯报国;孤胆英雄:他毅然决然刺杀入侵祖国的元凶。解析研读全文,筛选文中表现安重根人格魅力的主要事件,可发现其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少年时的志存高远,日寇入侵后的积极抗战,矢志报国的果敢行动。显然,答案在前六段内。我们只要逐层分析人物品质魅力,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出来即可。20有人认为,安重根的行为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立精神,可歌可泣;也有人认为他没有明确的斗争方略,不懂得科学拯救祖国,可悲可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安重根的精神可嘉,做法欠佳。面对国家危难,他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积极行动,流亡
49、上海,奔赴俄国远东,率义军抗击敌人,甚至不惜断指、捐躯,这些曾经鼓舞了无数爱国志士,精神可圈可点;他的做法太鲁莽,缺少理性,没有从理论上找到一个救国救民的科学方法,有些急躁,暴虎冯河,不足为训,我们既要学习安重根的爱国精神,又要理性爱国,科学救国,唯其如此,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者。(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做此类探究题,可以从一个角度分析,也可以辩证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具体到这道题,我们可以肯定安重根的行为,也可以否定他的行为,还可以对其行为进行辨证分析。无论是哪种观点,答题时都要做到以下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亮观点;有理有据看文本;有条不紊列条目;百字左右丰内容。 -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