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统考版》一轮复习训练:专练十一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07741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统考版》一轮复习训练:专练十一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高考历史《统考版》一轮复习训练:专练十一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高考历史《统考版》一轮复习训练:专练十一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练十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2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进行分析,认为日本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天时也。而中国自仿行西方以来,“凡事

2、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A国人对国情分析的透彻B中国已经做好战争准备C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D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3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些旨在说明()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B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C是中国儒家思想品德的缩影D是顾炎武亡国思想的主要表现4近代列强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权益。在这一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A割地方面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D投资方面

3、5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6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A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B支持义和团的反侵略战争C镇压、剿灭义和团D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7有绅民曾向官员呈递血书:“万民誓不服倭,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手。”其背景是()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B甲午战争惨败C列强掀起瓜分狂潮D义和团运

4、动爆发8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B当时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9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与日本开始在华北地区驻军有关的事件是()A门户开放B南京条约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

5、界”C开重庆、沙市等四处为通商口岸D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11“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近代西方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但中国却没有像印度一样沦为殖民地,其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B中国人民不屈斗争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专练十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C2C当时中国盲目自大的观念仍然存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对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缺乏必要的

6、了解,只是盲目地认为中国能够打败日本,故选C。A、D与材料不符,应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除。3C根据“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可以分析出这就是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民族大义,故答案选C;A项与本题无关;B项太绝对;D项错在亡国,应该是亡天下,排除D。4D5D由材料“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体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这正是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刺激的结果,故D项正确。6D根据材料“对义和团,剿之,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反侵略,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支持义和团的反

7、侵略战争,排除B;镇压、剿灭义和团与材料矛盾,排除C。所以选D。7B材料反映的是被割占地区的百姓宁死不服从倭人(日本人)的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遭到台湾人民的誓死抵抗。故排除A、C、D三项,选B项。8B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百姓并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之中,即当时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B项正确。9D10D陈天华强调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略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与1901年的辛丑条约有关。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组织,从此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故D项正确。11D据材料提到,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民族抵抗意识全部丧失,故D正确。南京条约不符合“西太后身上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故A排除。北京条约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也没有全部丧失民族抵抗意识,故B排除。马关条约,属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也没有全部丧失民族抵抗意识,故C排除。1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