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07143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巩固某河流位于浙江省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读图,完成第12题。1.河床断面形态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答案:1.D2.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甲时期河床最低,是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形成,应为当地汛期;乙时河床抬高,为

2、枯水期,以淤积为主;由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结束进入枯水期的过程,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省东部,其汛期在夏季,汛期结束开始进入枯水期,外力作用由侵蚀转为淤积,因此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912月。第2题,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河流的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由于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群。读图,完成第34题。3.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

3、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B.降水稀少,光照充足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4.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A.B.C.D.答案:3.D4.A解析:第3题,图示村庄位于等高线较稀疏处,地势较缓,同时接近河流,水源丰富;图示区域各地相距不远,气候差别不大;该村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岸,不利于建港。第4题,延川县黄河蛇曲群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河流流经图示区域时,受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的影响,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故形成过

4、程为。四川省茂县位于岷江上游中段的高山峡谷区,是典型的干旱河谷中心。下图示意茂县乡村聚落沿岷江干流的分布特征。读图,完成第56题。5.茂县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总体呈()A.片状集中B.带状延伸C.环状分布D.零散无序6.距干流约200米处聚落数量最多,最可能的原因是()A.地势相对平坦,地质灾害较少B.植被茂盛,土壤肥沃,易于耕作C.距水源近,且不易遭受洪涝灾害D.地势较高,气候干爽,适宜居住答案:5.B6.C解析:第5题,图示聚落具有明显的沿河分布特征,而河流处于高山峡谷中,所以聚落具有带状分布特征。第6题,距离河流近,便于取水,但太近会有洪水威胁,故聚落多位于河流干流两侧的一定距离处,故C

5、项正确。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沙洲(又称江心洲)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2)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答案:(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2)A点河道宽,流速缓,受下游八

6、卦洲阻挡流速更缓,因此沉积物颗粒细。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物颗粒细。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沉积物颗粒粗。(3)赞成。理由:开发成为旅游区,可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开发成为新城,可减轻市区用地压力;开发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不赞成。理由:开发会影响河流自然形态,导致河流水文状况的改变;江心洲是天然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发后会影响其生存环境;开发可能会加剧对长江的各类污染。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河流流速及海水顶托作用等方面对泥沙沉积的影响,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第(2)题,结合河流流速与泥沙沉积的

7、关系,以及图示三处采样点河流特征,分析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第(3)题,开放性题目,观点与理由统一即可。能力提升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支流汇入沿岸地貌两岸岩性A.B.C.D.3.渭河是黄

8、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1.D2.C3.C解析:第1题,堆积性游荡河道,必须要具备含沙量大、冲淤变化显著等特点。含沙量大为淤积提供了基础条件,流量季节变化大为冲淤的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只有冲淤不断变化,才能导致河道的频繁摆动(改道)。故D项正确。第2题,若河流处于深、窄的地形中,且两岸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则河道摆动范围会受到限制,反之河道摆动范围会扩大,故C项正确。河水流量和支流汇入在不同河段差别不大,因此可以排除其他选项。第3题,主汛期,流量和

9、含沙量较大的渭河汇入黄河小北干流的下游,会导致下游水位抬高,进而导致黄河小北干流上游河段落差减小,流水受阻(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水位会抬升,泥沙淤积增强。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完成第45题。4.该河谷()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5.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沉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4.A5.D解析:第4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在之下,故形成的年代较早。根据图例可知为页岩,其硬度比石灰

10、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形,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第5题,读图可知,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作用与搬运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大。水位下降时,沉积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因河流的侵蚀作用,河床在中期明显加宽、变深。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

11、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读图,完成第68题。6.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A.毁林现象严重B.森林覆盖率提高C.含沙量减少D.水库数量大增7.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河床不断变窄B.河床不断变宽C.主航道变深D.主航道南移8.针对19632002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D.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答案:6.A7.D8.B解析:第6题,

12、由图可知,图中1972年河水深度总体比1963年浅,说明这一时段河床整体抬升,河流淤积严重,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A项正确;森林覆盖率提高,使其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少,河床断面深度增加,B、C两项错误;中上游地区水库数量增多,河流中的泥沙会在库区沉积下来,导致该河段泥沙含量减少,D项错误。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972年相比,2002年河床断面的深水槽位置距离北岸相对较远,深水槽位置南移,即河流主航道南移,D项正确;河床变化情况、主航道变深与深水槽位置无关,A、B、C三项错误。第8题,在图示期间,该河段北岸河床变化不大,河床较

13、浅,泥沙在北岸沉积相对较多,北岸堤坝相对安全;从图中可知,深水槽位置南移,说明南岸受流水侵蚀严重,故应加强护岸工程建设;从1972到2002年该断面河床加深,说明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减少,故无须加强拦水拦沙措施;长江下游所采取的措施与本断面河床变化情况关系不大。故B项正确。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

14、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大,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小,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大;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解析:第(1)题,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主要从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作用及河岸岩性、河岸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该河段地处河流上游,因地壳抬升导致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河岸岩性单一(或相近),河岸直立,因此水位变化对河面宽度影响小。第(2)题,读图可知,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量的变化及河水的侵蚀、淤积作用进行分析。46月,该河段河流主要以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升高,补给量增加,河流水位上升,致使河水深度增加;该河段河流以融雪补给为主,河水含沙量小,且流量、流速持续增加,淤积作用弱,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河床,河道变深,使河水深度增加。第(3)题,8月该河段以降水补给为主,坡面侵蚀强,导致河水含沙量大。因降水具有不连续性,河流径流量变化大,流量减小、流速降低时,泥沙淤积作用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