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宋苏轼第二课时1.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本课件设计在掌握文章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本课件重点在于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苏东坡的人生态度掌握重点词语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3、以为口实4、而读书者与之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7、近语士大夫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给与,馈赠兼词,之于话柄许可,答应证实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2、动词,对某某说副词,就从前指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1、初不自贵重2、月落庭空影许长3、废卷而哭失声4、吾将以为袜5、发函得诗6、而读书者与之7、以书遗余曰通“殁”,死亡通“稍”,稍微古:以为贵重;今,价值高许,古:这样;今,也许古:停下,放下;今,废弃古:把当作;今,认为古:打开;今:发送古:赞成;今:给古:赠送;今:遗失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现象(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3)与可厌之(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5)初不自贵重形容词做动词,老,养老形容词做动词,实,证实形容词做动词,厌,厌恶名词作状语,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而出,蛇腹长出鳞一样
3、。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意动用法,贵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为”的意义和用法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动词,描画,勾勒。)(动词,写作)(当、做,可译为到某地做官)(动词,认为)(以之为,把当作)“然”“以”“之”的意义和用法1、然自视了然予不能然也然二百五十匹绢2、以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与可以书遗予曰吾将以为袜3、之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生而有之也临事忽丧之士大夫传之而读书者与之的样子这样然而把把把当作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节叶语气助词,补足音节代词,指与可之言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杂
4、文(文艺随笔;悼念性的记人散文)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3、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明确:苏轼引用这个典故,借曹操祭桥玄的“戏笑之言”,来显示他们之间的“亲厚无间”,以喜衬悲,益见其悲,作者对逝者的追怀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明确: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对二人零碎的往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的
5、点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中凸现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同时作者还借助典故抒发感情,最后还利用故人遗物来引发哀思,直接抒发感情。4.文章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感情?5、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明确:作为悼念性的记人散文作者先记述了文与可绘画的理论,接着写酬诗为乐的一段真挚情感,这幅画即是两人感情和绘画理论的体现。以曝画睹物思人,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悼念之情。这样安排既写出来了画作的由来,又能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地表达对亡友的悼念的主题。6.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明确:我们要在作任何
6、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译:如今画竹的人竟然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做)难道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2、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译: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翻译下列句子 3、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译: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吗?4、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译: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5、自蜩腹蛇蚹以至
7、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6、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译: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尺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7、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8、袜材当萃于子矣。9、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译: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那里去了。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