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综合 1.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A 传统耕犁构造定型B 耕作技术日趋完善C 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D 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2.每年春季阴历二月二的那一天,清朝皇帝都要沿袭从周朝传下来的礼制,在先农坛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众臣围观,仪式庄严隆重;同时,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如下图)材料表明()A 清朝皇室依靠劳动自食其力B 清朝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D 自周至清经济政策丝毫未变3.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2、“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A 重视农业生产B 推行重农政策C 发展小农经济D 保护农民利益4.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 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 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 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 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5.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C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D
3、重农抑商政策推动6.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维持国家财政B 小农经济出现C 私田大量开垦D 耕作技术提高7.江浙地区,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这种变化造成的深远影响是()A 重农抑商政策的消失B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C 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D 生态环境的恶化8.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
4、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A 抑制土地兼并现象B 增加地主经济收入C 弥补生产资料不足D 打击商人敛财致富9.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 10.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A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B 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
5、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D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11.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结合所学判断,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 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 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十分明显D 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12.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A 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B 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13.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时江南无尺寸
6、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A 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B 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D 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14.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A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C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 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15.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
7、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6.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霄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 私营手工业占地位B 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7.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
8、说明该地()A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 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18.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A 农业生产的衰落B 自然经济的瓦解C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19.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富商,重在批判,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由六朝到唐朝()A 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B 豪门世族
9、地位日益攀升C 城市商品经济愈益繁荣D 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20.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A 城市类型繁多B 农村商业发展C 农业生产地位下降D 市场管理有待规范21.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年间为22亩,清康熙年间为15亩。尽管明清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很多徽州村落却走向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B 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手工业繁荣D 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成为交通枢纽22.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
10、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2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 交子的出现B 坊市界限的打破C 商帮的形成D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24.史载,明朝后期“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金令司(注:管理之意)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1、)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农业人口的增加D 政府管理商业的加强25.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宝玉的荔枝色哆罗呢箭袖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绉裙冯紫英拿来推销的鲛绡帐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上述材料反映了雍正年间()A 中外商贸往来频繁B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C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D 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26.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 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
12、重农抑商的政策27.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8.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 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 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破产29.日本著名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
13、隔,已不可同日而语。”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A 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B 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30.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说明此时()A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压C 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D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3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14、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C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D 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32.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 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 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3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时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 固守农耕经济B 坚持君主专制C 昧于世界大势D 实行闭关锁国3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
15、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35.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 陶瓷业的分工较细B 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C 工人领取计件工资D 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36.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 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 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 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 私营手工业发展
16、规模扩大37.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 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 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38.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A 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B 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D 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39.盐铁论通有指出:“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无黼黻(织绣),则女工不施。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自
17、古有之农商交易,以利本末。”表明作者主张( )A 合理利用资源B 以农为本C 农工商共同发展D 重农抑商40.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认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这种观点实质上()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 片面地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D 肯定了商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41.“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即“商”)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该言论反映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是()A 农商并重B 农本商末C 重商主义D 闭关锁国42.有的朝代出现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这个朝代
18、可能是()A 西汉B 唐代C 北宋D 明代4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D 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44.2013年1月5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三届海峡艺术品交流会”在福建民间艺术馆举办,387件藏品风格各异。下列藏品不属于战国时期出现的是( )筒车 灌钢法 青铜器 青花瓷A B C D 45.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大地,你可能( )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看到冶铁作坊的角落里堆放着作燃料的煤终于买到了中意的粉彩瓷器与纺织手工业作坊中
19、辛勤工作的雇工交谈A B C D 46.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 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 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 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47.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48.明朝嘉靖年间,徽商汪以振原在南京经商,后赴芜湖“大募工治铁冶,指挥百人,斩斩有序,工罔弗
20、效”。对这一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 徽商敢于开拓新领域B 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C 徽商放弃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念D 商业资本投资社会公益事业49.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 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 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 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50.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
21、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封闭性B 落后性C 脆弱性D 分散性51.明朝嘉靖年间,徽商汪以振原在南京经商,后赴芜湖“大募工治铁冶,指挥百人,斩斩有序,工罔弗效”。对这一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 徽商敢于开拓新领域B 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C 徽商放弃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念D 商业资本投资社会公益事业5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
22、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帝给英王乔治三世回信(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
23、点?(2)你认为材料二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停滞性”的结论是否属实?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3)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分析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4)根据材料三,从乾隆帝回复英王的信中,能看出当时中国怎样的情形?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材料二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
24、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材料三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54.阅读下列材料,回
25、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卷57材料三 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注:作者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五(1)材料
26、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野老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材料五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四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55.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
27、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材料三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
28、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56.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
29、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春秋)管仲管子治国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
30、治之极。(宋)陈亮四弊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57.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上述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古代工商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5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
31、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二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1)依据材料一,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59.乾隆时期是大清王朝的巅峰,经济富足,社会安定,但也有学者将康乾盛世称为中华帝国最后一抹落日余晖。请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易州高陌社,有节妇田催氏,偕媳王氏,青年失偶是时,家益困,仅种旗庄田数
32、亩,妇姑饮泣,贫不聊生,耕耘灌溉,力作躬亲夜则茅屋青灯,机杼轧轧,朔风峭寒,十指冻裂,率以为常。每年租入如期纳课,恶衣粗食,有无不行,上慈下孝,一室愉如。乾隆易州志卷16,艺文材料二 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八、丁未二上元灯词材料三 “据丁云高供:是乾隆四十四年上与姐夫胡宗义到休宁,合伙租这山场胡宗义在左祝源等处搭棚开垦,小的在这吕洞汰等处搭棚兴种,两棚相隔二里多远。这冯建周、郑昆山、储玉章、汪南山、陈文翰、冯朝佐、丁添南、郑添光、钱国丰、钱柱丰、纪秀升、何永盛都是小的雇请耕种之人每人每年工钱四两
33、、六两不等。”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安徽巡抚萨载题本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基本特征。(2)材料二中涉及的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乾隆皇帝决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农业发展的新特点。(4)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政策,简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关系。6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朕观四
34、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清雍正帝请回答:(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怎样的经济思想?试分析出现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社会背景。如何评价这两种思想?(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实行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思想?这些政策有何危害?6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图一)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图二、三)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
35、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1)请你就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方面列举四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2)图一、图二反映的现象与图三反映的现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3)试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6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
36、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63.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年 ,中
37、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6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
38、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6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围剿公田”(1)解读图片信息,探究“围剿公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废井田
39、,开阡陌”是商鞅变法中的重要措施。与春秋时的税制改革相比,其突出的意义是什么?(3)上述材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卷57材料三、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40、。注:作者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野老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材料五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四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答案解析1.B【解析】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与题干“东汉”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
41、料“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可知东汉时期耕作技术日趋完善,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东汉”时间信息不符,且材料也没有涉及土地私有制问题,故C项错误;由材料“山东出土”可知是中国北方地区的耕作技术,故D项错误。2.C【解析】皇帝在阴历二月二亲自扶犁耕田,主要体现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而非自食其力,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皇帝祭祀五谷神,亲自扶犁耕田,体现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说明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经济政策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丝毫未变”显然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3.C【解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42、倍其赋”指的是分户令,重视农业生产、推行重农政策不是着眼点,故A、B项错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刺激小农户数量增加,发展了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秦国的措施主要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不是保护农民利益,故D项错误。4.D【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张乖崖反对乡民去市场买菜,要求农民自己种菜,其实质是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5.C【解析】金属工具使用与材料中百姓辛苦劳作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并非彻底瓦解,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土地出现,赋税制度进行变革,征收赋税,从而调动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出现
43、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与百姓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关联不大,故D项错误。6.D【解析】税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持国家财政,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取代“千耦其耘”集体耕作模式的新模式,是表现,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私田大量开垦是税制改革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故D项正确。7.B【解析】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没有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由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到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经济作物比重的上升,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江浙地区仍然以水稻为主食,饮食结构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故
44、D项错误。8.C【解析】统治者举动只是一种“扶贫”措施,起不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故A项错误;该举动帮扶对象是农民,与地主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从其采取的具体扶贫做法来看,提供给农民的属于生产资料(田、犁、种等),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的活动,故D项错误。9.D【解析】从材料“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说明中州地区多种植棉花,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故正确;“棉花尽归商贩”说明棉花在市场上销售,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故正确;明代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10.B【解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从经营模式方面分析,不能体现材料中的“常
45、无所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导致对外战争常无所利的根源是国内贸易可自给,国外通商于国计民生无益,故B项正确;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故C、D项错误。11.A【解析】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B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是明清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但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不是经济发展的特点,故D项错误。12.D【解析】材料反映男女分工劳作,不能体现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没有体现私营纺织作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说明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
46、故D项正确。13.B【解析】题中没有反映家庭手工业收益的信息,故A项错误;“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体现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B项正确;题中未有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体现了土地利用率高,但是没有体现兼并严重的信息,故D项错误。14.B【解析】“百工居肆”反映了私人手工业的发展。范蠡经商致富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综合二者,即反映了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发展,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官营,故排除A、C、D。15.C【解析】从题干材料“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可见其并非自给自足,故A项错误;清政府一直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该现象出
47、现于乾嘉年间,处于鸦片战争之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中国的蚕丝向洋商销售的情形,表明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丝织业中商品生产现象,并未涉及雇佣劳动关系,难以说明其属于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错误。16.C【解析】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围绕家庭手工业展开,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衰落,故B项错误;“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手工工场或雇佣关系的信息,故D项错误。17.C【解析】手工工
48、场是存在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从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18.C【解析】农业生产不仅包括粮食作物的生产,也包括种植经济作物,题干体现的是经济作物的比重增加了,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衰落,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瓦解是在19世纪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增加,表明用于商品交换的农产品增多,体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可知,该现象
49、属于家庭手工业发展,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19.D【解析】两个时期的诗歌,不管是批判还是同情,都表明商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整体地为诗人所瞩目,这本身就反映了商人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已是今昔迥异,故正确答案为D项。20.B【解析】在宋代乡村定期集市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大地区仍称这种集市为草市,两广称为墟市,还有的地方称为痎市、村市、山市、野市、子市、早市等。材料并没有反映城市的发展,故A项错误;出现众多乡村集市说明农村中商业发展,故B项正确;在宋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地位没有下降,故C项错误;乡村集市要受到政府的管理,故D项错误。21.B【解析】明清时期耕作方式依然是战国沿袭而来的铁犁牛
50、耕,土地利用率虽因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而有提高,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徽州村落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走向鼎盛,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徽州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南宋,徽州未成为交通枢纽,故D项错误。22.D【解析】根据“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可以得出青花瓷已经很寻常了,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而银两为主要形式的称量货币,始于两汉,盛于明清,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23.C【解析】交子的出现和坊市界限的打破都是宋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故A、B项正确,不符
51、合题意;商帮在明清时期出现,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官营手工业在明清前都处于发达的状态,能够印证宋代的经济发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4.A【解析】材料表述的是:明朝后期贫富差距大,金钱观念增强,人们贪婪财富,不惜骨肉相残,可知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现象,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出现追逐财富利益的现象,没有涉及农业人口,故C项错误;政府管理商业的加强不会导致“金令司(注:管理之意)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现象,故D项错误。25.C【解析】清朝康熙年间就开始闭关锁国,中外贸易得到限制,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
52、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哆罗呢箭袖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绉裙鲛绡帐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均是外国产品,说明当时对外贸易是在官府控制下进行的,故C项正确;当时,闭关锁国政策正在实行,故D项错误。26.A【解析】据材料“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可知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都城商业发展,不能说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都城的商业发展,并非重农抑商,故D项错误。27.D【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
53、农耕,限制商业发展,从而严重束缚了商业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28.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说法亦不符合史实。故应选B。29.D【解析】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进一步发展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政府对市场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商税在财政收入中比重大幅上升,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于明朝中后期,不属于宋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0.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知,北宋时期,商人办了通行证后,可以进行盐业的买卖,由此可见,政府抑商的政策有松动,故A项正确,B项和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盐业的经
54、营由商人来经营,不是由政府直接经营,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规定地区”可以得知,盐业的买卖是在政府指导下进行,而不是政府“放弃盐业专卖”,故D项错误。3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B不正确;在中国古代,主导产业是农业,故D不正确。32.B【解析】材料表明这是“家庭”的经营状况,经营内容有“耕”(稻)有“织”(绢),具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给出的是单个家庭家庭收入的构成情况,看不出国家政策的影响,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农民养蚕卖出接近一半,另外收入是按照白银来统计,客观上反映了
55、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该农户种桑养蚕、卖出原材料将近一半、自己织绢等收入几乎相当于总收入的一半等细节来看,当时该地区的丝织业是比较发达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3.A【解析】16世纪的欧洲“正在崛起”,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逐渐摆脱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中国“注视着过去”,应指其停留在封建社会,固守农耕文明,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只是“注视着过去”在政治上的体现,故B项错误;昧于世界大势是“注视着过去”在思想观念上的体现,故C项错误;闭关锁国是“注视着过去”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故D项错误。34.D【解析】甲的论据出自著作记载,文献资
56、料具有主观色彩,不如实物史料,故A项错误;乙的依据是了解制船工艺,工艺不能说明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故B项错误;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是在明代,丙的结论错误,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的政策,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具有原始史料价值,故D项正确。35.C【解析】从“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其为画作上工”,可知陶瓷业分工较细,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可知,陶瓷业存在雇佣工人给工人工资的经营方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人领取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工人完成的工作量给予工资,与材料按月固定发给工资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地下印利、做坯等工”
57、“画作上工”发给工资的时间不同可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6.B【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令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体现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37.C【解析】司马迁在文中强调了手工业和商业在弃贫致富中的重要性,应该是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材料的内容是反对重农抑商,排除
58、A。材料谈的不是生产状况,排除B、D。38.A【解析】题干论述了农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涉及商业政策和税收问题,商人地位提高是与政策比较得出,与题干不符。最符合题干的是A项。39.C【解析】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工商为末”,材料认为“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这就是说工商末业与农业一样非常重要,主张农工商业共同发展。40.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商业促进商品流通,如果商品不流通则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的重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谈到反对提升商人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就是强调商业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要,故D项正确。41
59、.B【解析】据材料中“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即“商”)皆其末也”可知我国古代倡导重农抑商政策,农商并重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农本商末的思想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实行抑商政策而非重商主义,故C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42.B【解析】“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说明该朝代政治中心在西北,但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西汉的都城在长安,符合“立国于西北”,但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故A项错误;北宋都城在中原地区,明代都城在华北地区,不符合“立国于西北”,故C、D项错误;唐朝的都城在长安,此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故B项正确。43.C【
60、解析】注意材料中时间限定“西汉至北宋时期”,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中数据没有显示这一时期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显示的是南方经济发展呈现赶超北方经济的趋势,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方,不足以说明北方经济相对以往发展缓慢,故D项错误。44.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产品及时间把握。筒车是在唐朝出现,灌钢法师南北朝出现,青花瓷是在元朝以后才出此现,所以排除。45.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在唐朝时出现,符合题意;早在东汉时候,煤已应用于冶铁业,符合题意;成熟的彩瓷在明清
61、时期出现的,不合题意;“雇工”是明朝中后期在手工工场中出现的,故亦不合题意。故应选B。46.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是在鸦片战争后;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说法亦不合史实。故应选B。47.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故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故应选D。48.B【解析】材料“大募工治铁冶”说明原来经商的徽商汪以振也开始投资手工业生产领域。体现的是“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故应选B。49.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手
62、工业者在做工时应该完全按照程序来,不能生产新奇的产品,以扰乱人心。如有人敢于这样做,杀。从材料可以分析的出,这样的规定无异会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故应选D。50.C【解析】钱泳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笔记形式的履园丛话。材料反映清代田地转移更频繁,土地兼并更猛烈。根据所学造成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故应选C。51.B【解析】材料“大募工治铁冶”说明原来经商的徽商汪以振也开始投资手工业生产领域。体现的是“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故应选B。52.(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
63、: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属实或不属实均可。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3)同意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轻视技术等。不同意原因:中国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4)中国富有,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闭关锁国。【解析】53.(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原因:勤俭、谦虚和朴实。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与壮大。(4)投资田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
64、统治地位。【解析】54.(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自然经济、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模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这种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政府赋税沉重: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贫富分化严重:苗疏税多不得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贫苦农民陷入绝境:土地少、贫瘠,不得食;赋税重,不得食。社会风尚侈糜: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
65、肉。贫苦农民逃避山区,向山要田:耕种山田三四亩。(4)时间:唐朝(或隋唐) 。材料四体现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思想,这一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1)材料一“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2)材料二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即工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除此之外,清政府对外还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66、3)从“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此句的意思可以看出政府赋税严重和贫富分化严重,导致“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这样一种生活窘困情况,而相反从“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看出富人生活奢靡,造成了贫苦农民要逃到山区去生活,可以从诗句“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看出。(4)材料五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55.(1)方式:利用宗族(宗法制)管理;特点:注重血缘关系。原因:小农是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2)政策:重农抑商。目的:巩固王朝统治。(3)现象: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主要原因: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具有经
67、营对外贸易的特权。(4)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析】第(1)问,材料一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其“特点”自然得出。“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是因为他们是封建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负担者;第(2)问,“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说明明朝抑制商业发展,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为维护统治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3)问,材料三反映了清朝时期出现了拥有巨资的大商人,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因;第(4)问,第一小问,由“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参与科举”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从对商品经
68、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角度思考。56.(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政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2)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3)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农商并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4)关系:相互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可知,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是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第二小问,由此可得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2)第一小问,根据材
69、料二信息“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可知,管仲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可知,理由之一是制约游民、发展农业的需要;根据材料二信息“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可知,理由之二是国富兵强,拓展疆域;根据材料二信息“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可知,理由之三是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求以相辅”“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可知其经济观点是农商并重,相辅相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以为至治之极也”可知原因之一是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
70、态,结合所学,还可从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4)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可以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分析。57.示例一 信息:工商业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示例二 信息: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明朝向中东部沿海集中。说明:经济重心由内陆向中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示例三 信息:明朝工商业市镇比唐朝明显增多。说明: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示例四 信息: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北方,明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唐朝时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在北方,明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示例五 信息:明朝时出现较多海港城市。说明:明朝社会经济发
71、展,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海外贸易发达。【解析】可从两幅图中的工商业分布的区域特点,包括南北方、沿海内地、长江黄河流域等分析,结合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东移进行说明。58.(1)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都市繁盛、海外商贸发展迅速、宋词元曲等市民文化兴起等。(2)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理解: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解析】第(1)问新型经济结合宋代特点进行回答,表现从宋代和以前区别进行回答;第(2)问变化主要从手工业角度思考,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
72、可。59.(1)形态:小农经济。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西方殖民者东来。(3)特点:农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4)关系: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的经济根源,又阻碍了新式生产关系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形态,“耕耘灌溉,力作躬亲夜则茅屋青灯,机杼轧轧”可以判断是小农经济;第二小问特征,结合小农经济的含义即可回答。(2)第一小问政策,据材料二“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说明是闭关锁国政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清朝乾隆时期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即可。(3)此题问新特点,“是乾隆四十四年上与姐夫胡宗义到休宁,合伙租这山场这冯建
73、周、郑昆山、储玉章、汪南山、陈文翰、冯朝佐、丁添南、郑添光、钱国丰、钱柱丰、纪秀升、何永盛都是小的雇请耕种之人每人每年工钱四两、六两不等”说明农业出现了雇佣关系。(4)此题需要回答小农经济、“闭关锁国”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60.(1)经济思想:材料一主张“重农抑商”;材料二主张工商皆本,反对抑商。社会背景:商鞅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期,处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农业对封建经济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统治稳定;黄宗羲生活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再适
74、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评价:商鞅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发展水平,有助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黄宗羲的思想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需要,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2)说明封建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危害: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僇力本业”“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
75、收孥(官家奴婢)”及材料出处可判断属于“重农抑商”思想;由材料二中“盖皆本也”和材料出处可判断是“工商皆本”的思想;结合两人所处社会时代归纳背景和进行评价。第(2)问第一小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含义及材料出处分析得出封建王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联想到“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61.(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西汉的曲柄锄、大镰、东汉的耦犁;唐朝的曲辕犁等。(2)铁制农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废除,土地私有权的确认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等。【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但需注意问题对“农具改进的代表性成就”的限定,第(2)问从图一生产工
76、具和图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回答与图三小农经济的关系,第(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但回答时要注意材料中“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提示语。62.(1)变化:分布地区由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和沿海地区发展;商业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原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起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唐、宋、元海外贸易兴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2)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城市的政治、军事职能;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明清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古代城市难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解析】(1)第一小问,城市的变
77、化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两方面的变化:第一,城市分布地区的变化,从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和沿海地区发展,第二,城市数量的变化,逐渐增加;第二小问,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因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海外贸易兴盛等)、交通便利因素(京杭大运河的建成等)作答。(2)根据材料二信息“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中国阻碍商品经济和商业城市发展的因素,主要从封建统治者的内外政策分析,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对内,重农抑商,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城市的政治、军事职能;对外,闭关锁国,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3.观点一:明清
78、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论据: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论据: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
79、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解析】本题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具有开放性。解答这类题目的步骤一般如下:(1)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2)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3)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64.(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3)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80、。【解析】第一问属于观点陈述,先说明观点然后给出理由。第二问根据材料归纳二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不难回答。第三问属于开放题型,只要联系实际回答即可。65.(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2)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而“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3)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
81、古代土地制度变化的理解能力。第一问主要是里是你洗的那个是生产力变化;第二问主要是从商鞅变法措施上解答;第三问土地制度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对社会影响从积极和消极来两个方面回答。66.(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自然经济、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模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这种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政府赋税沉重: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贫富分化严重:苗疏税多不得食;岁
82、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贫苦农民陷入绝境:土地少、贫瘠,不得食;赋税重,不得食。社会风尚侈糜: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贫苦农民逃避山区,向山要田:耕种山田三四亩。(4)时间:唐朝(或隋唐)。材料四体现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古代长实行重农抑商思想,这一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1)材料一“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材料二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即工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除此之外,清政府对外还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3)从“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此句的意思可以看出政府赋税严重和贫富分化严重,搞到“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这样一种生活窘困情况,而相反从“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看出富人生活奢靡,造成了贫苦农民要逃到山区去生活,可以从诗句“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看出。(4)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