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8 ,大小:2.39MB ,
资源ID:1604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ppt

1、高 考 总 复 习 人教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基础知识填一填知识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1定义和分类(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 加速度 不变(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 反向.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三个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12at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02ax.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3两个重要推论(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2、度等于这段时间 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 一半,即:v vt2v0v2.(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x2x1x3x2xnxn1 aT2.可以推广到 xmxn(mn)aT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 122232n2.(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的比为:xxxxn 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

3、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n 1(21)(3 2)(nn1).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均匀变化()(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 6 m/s,1 s 后速度为反向 10 m/s,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 4 m/s2.()(3)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 1 s 末、第 2 s 末、第 3 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135.()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4)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 0 到 v 运动距离是由 v 到 2v

4、 运动距离的 2 倍()(5)对任意直线运动,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其平均速度()(6)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恒定()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知识点 2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 重力,从 静止 开始下落(2)运动性质:初速度 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 匀加速直线 运动(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 v gt.位移公式 h 12gt2.速度位移关系式:v2 2gh.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运动特点:加速度为 g,上升阶段

5、做 匀减速直线 运动,下降阶段做 自由落体 运动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教材挖掘做一做1(人教版必修 1 P43 第 3 题改编)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有能力同时起飞 3 架歼 15 战机,如图为辽宁舰上 3 个起飞点示意图,1、2 号位置为短距起飞点,起飞线长 105 米;3 号位置为远距起飞点,起飞线长 195 米如果歼 15 战机起飞速度为 50 m/s,起飞时航母静止不动,且不使用弹射系统,则战机由 3 号起飞点起飞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设跑道水平)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根据 vv0atxv0t12at2由得 tvv0

6、a把代入得xv0vv0a12avv0a2整理得 v2v202ax将 v00,v50 m/s,x195 m 代入上式得 a6.41 m/s2.答案:6.41 m/s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人教必修 1 P36 第 3 题改编)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1)1 s 末、2 s 末、3 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v1v2v3 为多少?(2)前 1 s 内、前 2 s 内、前 3 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 x1x2x3 为多少?(3)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 xxx为多少?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

7、养解析:(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式为 vat,所以 v1v2v3123.(2)位移时间关系式为 x12at2,所以 x1x2x312232149.(3)因为 xx1,xx2x1,xx3x2,所以 xxx1(221)(3222)135.答案:(1)123(2)149(3)135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3.(人教版必修 1 P45 第 3 题改编)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 g 取 10 m/s2,曝光时间为11 000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约为()A

8、6.5 m B10 mC20 m D45 m答案:C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4(人教版必修 1 P45 第 5 题)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 0.04 s 闪光一次如果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一试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 cm.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方法一:根据公式 x12gt2x19.6 cm0.19

9、6 m.t5T0.2 sg2xt2 0.19624102 m/s29.8 m/s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方法二:根据公式 xgT2gxT219.612.512.57.10.042102 m/s210.6 m/s2.方法三:根据 vgt 和 v v0v2xtvt2v 19.67.110220.04 m/s1.56 m/sgvt 1.560.16 m/s29.75 m/s2.答案:见解析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考点解读1公式的矢量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情况下,规定

10、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 v00 时,一般以 a 的方向为正方向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 x、v、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典例赏析典例 1 一旅

11、客在站台 8 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 25 m,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 6 节车厢经过他用了 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 8 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2 m/s2 B1 m/s2C0.5 m/s2D0.2 m/s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审题指导(1)本题考查 xv0t12at2和 v2v202ax 列式求解问题(2)注意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负 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 C 设第 6 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车的速度为 v0,加速度为 a,则有 Lv0t12at2从第 8 节车

12、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列车停下来,有0v202a2L,解得 a0.5 m/s2 或 a18 m/s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2,故 C 项正确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 恰当选用公式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公式v0、v、a、txvv0atv0、a、t、xvxv0t12at2v0、v、a、xtv2v202axv0、v、t、xaxvv02t除时间 t 外,x、v0、v、a 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母题探究探究 1.多过程

13、问题探究 2.刹车类问题母题典例 1探究 3.双向可逆类问题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探究 1 多过程问题(多选)2017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在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 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 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1a2 等于 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v 1 v 2 等于 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 x1x2 等于 2

14、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a1a2 等于 1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BCD 汽车由静止运动 8 s,又经 4 s 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 vat,知 a1t1a2t2,a1a212,A错,D 对;又由 v22ax 知 a1x1a2x2,x1x2a2a121,C 对;由 v v2知,v 1 v 211,B 对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探究 2 刹车类问题(2019山西四校联考)以 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4 m/s2 的加速度,刹车后第 3 s 内汽车的位移大

15、小为()A12.5 m B2 mC10 m D0.5 m解析:D 由 vat 可得刹车到静止所需的时间 t2.5 s,则第3 s 内的位移,实际上就是 22.5 s 内的位移,x12at20.5 m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探究 3 双向可逆类问题(多选)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 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 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7.5 m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 1 sB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 3 sC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 7)sD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 5 m/s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

16、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ABC(1)物体在出发点上方时,由 xv0t12at2 得:7.510t12(5)t2,解得 t1 s 或 t3 s,由 vv0at 得,v5 m/s或5 m/s.(2)物体在出发点下方时,由 xv0t12at2 得:7.510t12(5)t2,解得 t(2 7)s,由 vv0at 得:v5 7 m/s,故 A、B、C 正确,D 错误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考点二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考点解读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典例赏析典例 2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的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

17、的位移分别是 24 m 和 64 m,每个时间间隔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审题指导(1)本题具有连续相等时间间隔的特点,求初速度和加速度时应有多种求解方法(2)画出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来描述运动过程和运动性质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 方法一:用基本公式法求解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时间公式,即x1vAt12at2,x2vA(2t)12a(2t)2(vAt12at2)将 x124 m,x264 m,t4 s 代入上式解得a2.5 m/s2,vA1 m/s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方法二:用中间时

18、刻速度公式求解连续的两段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x1t 6 m/s,v 2x2t 16 m/s即 v 1vAvB26 m/s,v 2vBvC216 m/s由于点 B 是 AC 段的中间时刻,则vBvAvC2v 1 v 226162 m/s11 m/s可得 vA1 m/s,vC21 m/s则 avCvA2t21124 m/s22.5 m/s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方法三:用 xaT2 求解由 xaT2 得 axT2642442m/s22.5 m/s2再由 x1vAt12at2 解得 vA1 m/s.答案 1 m/s 2.5 m/s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

19、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题组巩固1(比例法的应用)(2019佛山模拟)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在走完第 1 m 时与走完第 2 m 时的速度之比为 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1x213,v1v212Bx1x213,v1v21 2Cx1x214,v1v212Dx1x214,v1v21 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B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xxxxN135(2n1)知 x1x213;由 x12at

20、2 知t1t21 2,又因为 vat 可得 v1v21 2,B 正确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逆向思维法的应用)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经 3.5 s 停止,它在最后一秒的位移为 1 m,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2 m/s2B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为 7 m/sC汽车刹车后共滑行 8 mD汽车刹车停止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5 m/s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C 采用逆向思维,根据 x12at2 得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xt2 2112 m/s22 m/s2,故 A 正确;采用逆向思维,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为 vat

21、23.5 m/s7 m/s,故 B 正确;汽车刹车后共滑行的距离为 xv2t723.5 m12.25 m,故 C 错误;汽车刹车后的平均速度为 v v272 m/s3.5 m/s,故 D 正确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3(图象法的应用)(2019怀化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 A 点出发,沿直线 AC 运动甲以加速度 a3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 v.乙以加速度 a1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 B 点后做加速度为 a2 的匀加速运动,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也为 v.若 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 A 到达 CB甲一

22、定先由 A 到达 CC乙一定先由 A 到达 CD若 a1a3,则甲一定先由 A 到达 C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A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若 a1a3,如图 1,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 t 乙t 甲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若 a3a1,如图 2,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 t 乙t 甲由于 a1a2a3,作不出位移相等,速度相等,时间也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 A 正确,B、C、D 错误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4(推论 xaT2

23、的应用)(多选)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 A、B、C 三点,最后停在 D 点已知 AB6 m,BC4 m,从A 点运动到 B 点,从 B 点运动到 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到达 B 点速度大小为 2.55 m/s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C质点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时间为 4 sDA、D 两点间的距离为 12.25 m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BD 根据题设条件得 vat2 m/s,AB、BC 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 xat2,解得 txat 642 s1 s,a2 m/s

24、2,选项 B 正确;质点从 A 点到 C 点的时间为 2t2 s,选项 C 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vB64m2t5 m/s,选项 A 错误;由速度与位移公式可得 xAD6 mv2B2a12.25 m,选项 D 正确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考点解读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一切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特别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应用更频繁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竖直上抛运动的

25、两种研究方法(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 v0,加速度 a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v0 时,物体正在上升;v0 时,物体正在下降;h0 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 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典例赏析典例 3(2019赣中模拟)(多选)自高为 H 的塔顶自由落下 A 物体的同时 B 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 v0 竖直上抛,且 A、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 v0 gH,两物

26、体相遇时,B 正在下降途中B若 v0 gH,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若gH2 v0 gH,两物体相遇时 B 物体正在空中下落D若 v0gH2,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破题关键点(1)A、B 两物体相遇的可能位置中,最高、最低点在什么位置?提示:B 物体速度减为零时,A、B 恰好相遇是两物体相遇的最高临界点;A、B 恰好落地时相遇是两物体相遇的最低临界点(2)A、B 两物体相遇时满足什么关系?提示:A、B 两物体相遇时,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位移大小之和等于 H.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 CD 假设 B 物体在上升到最高点

27、时与 A 相遇,则 tv0g,H12gt2v202g,v0 gH,则当 v0 gH时,两物体在 B 上升中相遇,选项 A 错误;当 v0 gH时,两物体在 B 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选项 B 错误;如果两物体在 B 下落到地面时相遇,则 t2v0g,H12gt2,v0gH2,则当gH2 v0 gH时,两物体相遇时,B 物体正在空中下落,选项 C、D 正确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分段法上升段:a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段:自由落体运动全程法初速度 v0 向上,加速度 g 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hv0t12gt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若 v0

28、,物体上升,若 v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 h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母题探究探究 1.多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探究 2.大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母题典例 3探究 3.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问题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探究 1 多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在离地面 7.2 m 处,手提 2.2 m 长的绳子的上端,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如图所示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B 球落地时 A 球的速度多大?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

29、析:(1)因为 hB12gt2B,所以 tB2hBg 27.22.210 s1 s,由 hA12gt2A,得 tA2hAg 27.210 s1.2 s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ttAtB0.2 s.(2)当 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与 B 球的速度相等即 vAvBgtB101 m/s10 m/s.答案:(1)0.2 s(2)10 m/s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探究 2 大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如图所示,木杆长 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 20 m 处圆筒 AB,圆筒 AB 长为 5 m,取 g10 m/s2,

30、求:(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 A 所用的时间 t1 是多少?(2)木杆通过圆筒 A、B 所用的时间 t2 是多少?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1)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 A 用时 t 下 A2h下Ag21510 s 3 s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 A 用时t 上 A2h上Ag 22010 s2 s则通过圆筒上端 A 所用的时间 t1t 上 At 下 A(2 3)s(2)木杆的上端离开圆筒下端 B 用时t 上 B2h上Bg 22510 s 5 s则木杆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 t2t 上 Bt 下 A(5 3)s答案:(1)(2 3)s(2)(

31、5 3)s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探究 3 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问题(多选)(2019郑州模拟)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 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A10 m B20 mC30 m D50 m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ACD 物体在塔顶上的 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 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 A 点之上,另一处在 A 点之下,在 A 点之上时,通过位移大小为 10 m 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 s1

32、 等于位移的大小 x1,即 s1x110 m;下降通过时,路程 s22hx1220 m10 m30 m在 A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 s32hx2220 m10 m50 m故 A、C、D 正确,B 错误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思想方法(二)利用转换研究对象法巧解多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方法阐述在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多个物体所参与的运动规律完全相同,可将多个物体的运动转换为一个物体的连续运动,解答过程将变得简单明了.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典例赏析典例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

33、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 xAB15 cm,xBC20 cm,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 B 球的速度;(3)拍摄时 xCD 的大小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审题指导(1)审关键词:每隔 0.1 s 释放一个小球(2)思路分析:每隔 0.1 s 释放一个小球小球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转化研究对象看成单个物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的痕迹迁移,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的处理方法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 将 A、B、C、D 球的位置等效为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由 xat2 得小球的加速度 axBCxABt25 m/s2.(2)B 点的速度等

34、于 AC 段上的平均速度,即vBxAC2t 1.75 m/s.(3)由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知 xCDxBCxBCxAB,所以 xCD2xBCxAB0.25 m.答案(1)5 m/s2(2)1.75 m/s(3)0.25 m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题组巩固1.如图所示为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的简意图,他每隔 0.4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 4 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 g10 m/s2)()A1.6 m B2.4 mC3.2 m D4.0 m第一章课前双基

35、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C 将空中运动的 4 个球看做一个球的竖直上抛运动,由题意知,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用时 t0.4 s41.6 s,则球从最高点落回手中的时间为 0.8 s,则 H12gt212100.82 m3.2 m,故C 正确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2.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 A 下落到 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取 g1

36、0 m/s2)()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tABtBCtCD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210 s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v AB v BC v CD149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vBvCvD135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解析:B 由题图可知 AB BC CD 135,水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知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相等,A 错误;由 h12gt2 可得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为 210 s,即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210 s,B 正确;由 v xt知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v AB v BC v CD135,C 错误;由 vgt 知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vBvCvD123,D 错误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课 时 冲 关(二)第一章课前双基落实课时冲关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学科素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