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0淮北高二检测)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解析】选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体现的是人民教育的办学方向。A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B、D是新时期的教育。【补偿训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是()A.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B.新中国的教育是“大众的”C.新中国的教育是“科学的”D.新中国
2、的教育是“全面的”【解析】选B。“有教无类”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与“大众的”教育相类似。所以选B。2.(2020玉林高二检测)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选D。根据时间信息“1952年”,当时学习俄语主要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以及技术的需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故选D。【补偿训练】“我国已有高等院校434所,中等学校8万多所,小学168.1万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这段记载应出现在()A.20世纪60年代中
3、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C.三大改造完成后D.20世纪70年代中期【解析】选A。依据所学可知,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因此A正确。【拓展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特点(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接班人。3.某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
4、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有介绍“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本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故选A。4.(2020北海高二检测)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我国什么时候的状况 ()A.过渡时期(19491956年)B.探索时期(19561966年)C.“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D.新时期(1978年至今)【解析】选C。漫画表现的是一辆载满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各种著作的车子,
5、虽然贴着“又红又专”的标签,却仍然不能在社会主义检查制度下蒙混过关。漫画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教育正处在一种极“左”的状态之下。5.(2020湛江高二检测)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解析】选A。“1958年”“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等信息,说明我国教育事业受到全国“大跃进”形势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补偿训练】那个时期,大批红小兵走上街头,高呼“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相当一部
6、分人凭借“根正苗红”而被推荐到各个大学。这一局面()A.导致新时期对“文化大革命”全盘否定B.促进了革命青年的成长C.使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D.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个世纪70年代,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了我国大学教育水平严重下降,使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故选C。6.(2020沧州高二检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表现在()A.开展识字教育B.恢复高考制度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选D。“科教兴国”战略出台于1995年,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
7、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故选D。【补偿训练】1995年,党和政府为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出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科教兴国”战略C.“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依法治国战略【解析】选B。依据材料“1995年”“科技教育事业”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故选B。7.(2020天水高二检测)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代百分比20世纪80年代初23.5%1990年15.88%1997年12.21%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C.高考制度的恢复D.中
8、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解析】选D。A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B初步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C出现于1977年,均与题干时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符,均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有利于我国推动扫盲教育,大大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故选D。二、非选择题(22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材料二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
9、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什么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12分)(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可以依据材料一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等信息
10、进行判断;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中“我们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等信息进行概括;第二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1)错误估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后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原因: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国力;教育能够为我国提供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措施: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的全方位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