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夯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据此完成1、2题。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影响()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种矛盾()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解析】1选D,2选B。第1题,水循环包括以下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一般是对降落到地面的水进行利用
2、,主要影响了径流环节。第2题,拦蓄和利用雨水是把属于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再分配,即在水多时储存起来,水紧张时再利用,从而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矛盾。(2021成都模拟)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是()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C.水污染严重D.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4.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较小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灌溉用水量
3、大D.工业用水量大【解析】3选B,4选C。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60%以上,超过合理开发的上限,利用率过高,严重缺水。第4题,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造成水资源缺乏。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57题。5.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6.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地形B.气温、降水量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7.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水
4、田种植,耗水量大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解析】5选A,6选A,7选D。第5题,从图中可知河北省水土比重差别最大。第6题,各省水土配合差异主要受气候(降水)和地形影响。第7题,我国北方地区平原广阔,但雨季开始晚,结束较早,总降水量偏少,地面径流总量小。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地区北美洲南美洲总人口占世界/%7.95.6GDP占世界/%27.39.3水资源总量/km36 443.79 526.0水资源年开采量/km3608.44106.21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m31 451332水资源利用
5、结构/%生活918工业4223农业4959材料二 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水平的差异。(3)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4)“南北水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流域,“北”指和地区。(5)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之一。读下图,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解析】本题侧重对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运用知识和描述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由材料一表中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南北美洲水资源利
6、用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这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举措。答案:(1)少 高(2)南美洲水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低;水资源年开采量小,且主要用于农业用水;北美洲经济发达,水资源开采量大,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大。(3)南多北少,黄淮海流域缺水严重(4)长江 西北 华北(5)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地势中间高,两边低,使南水北调工程量加大,黄河以南段需动力提水。【能力挑战】(2021唐山一中模拟)下图为辽宁阜新煤矿区五种
7、不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图,其中两种自然样地:自然耕地和自然林地,三种矿区样地:排土场自然风化平台、排土场覆土平台和矸石山坡地。读图,回答13题。注: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1.图中显示0100 cm土层()A.自然样地土壤水分变化大B.耕地的涵养水源能力强于林地C.排土场土壤水分变化最大D.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2.与矸石山坡地土壤含水量小无关的是()A.地形坡度大B.地表矸石多C.缺乏植被覆盖D.地下暗河、裂隙多3.阜新煤矿区生态重建后()A.河水逐渐变浑B.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减小C.气温日较差增大D.农业出现大幅度减产【解析】1选C,2选D,3选B。
8、第1题,读图可知,0100 cm土层,自然样地(自然林地、自然耕地)的土壤水分变化较小,矿区样地中的排土场自然风化平台、排土场覆土平台土壤水分变化最大;自然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自然耕地,因此林地的涵养水源能力强于耕地;自然样地与矿区样地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深度的变化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三种矿区样地土壤含水量变化各不相同。第2题,图中显示,矸石山坡地土壤含水量多在10%以下,含水量小。由图可知,矸石山坡度达37,坡度较大,再加上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地表径流流速快,下渗少;另外,地表矸石多,存蓄水能力差,故ABC三项均相关。若地下裂隙多,则该地的五种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都较低,显然矸石山坡地土壤含水
9、量小与D无关。第3题,阜新煤矿区生态重建后,地表植被覆盖增多,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河水含沙量减小,水质变清;地表植被覆盖增多,蓄水能力增强,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减小;地表植被覆盖增多,区域空气湿度增大,日温差减小;阜新煤矿区原先从事的是矿业生产,生态重建主要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不会导致农业出现大幅度减产。(2021江苏联考)如图为“黄土高原某市2000-2013年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4.导致该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建占耕B.生态退耕C.灾毁耕地D.抛荒弃耕5.该市耕地面积的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土壤肥力提高B.坡面径流增多C.粮食供应紧张D.农
10、村发展迟缓【解析】4选B,5选A。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耕地面积在不同的坡度上都有所减少,城市一般选择在地势较平坦的地方进行城建,因此排除A;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进行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少;灾毁耕地在所有的坡面上都发生并且是连年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可用于耕地的土地很少,因此抛荒弃耕的可能性不大。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该市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有利于土壤休养,水土流失减轻,土壤肥力提高;耕地面积减少,则植被增多,下渗增多,坡面径流减少;该市耕地面积减少不一定减少粮食的总产量,不会导致粮食供应紧张;退耕还林可以使生态环境改
11、善,不会导致农村发展迟缓。6.甲、乙两图分别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3)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A.时间分配不均B.空间分布不均C.污染严重D.浪费严重(4)根据甲图分析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数据可知,甲图夏季平均径流量所占比重大,主要与气候有关。第(2)题,据图分析,B地位于太行山东侧,为夏季风迎
12、风坡,夏季降水多;A地位于太行山西侧,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第(3)题,甲图夏季平均径流量占比大,说明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第(4)题,可从增加水资源数量、调节径流季节分配、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方面分析。答案:(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原因: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2)B地位于太行山东坡,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A地位于太行山西坡,夏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量少,比重低。(3)A(4)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7.(2021四川联考)葡萄是西昌市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截至2018年
13、,西昌市利用大棚种植葡萄,总面积达7万余亩,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葡萄产区之一。西昌市总共有2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种植葡萄,很多行政村70%90%的耕地上都建有大棚。葡萄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使用,葡萄生产需水量大,为方便葡萄的灌溉,许多种植户都打有机井,大量种植葡萄已对当地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昌利用大棚,大量种植葡萄对当地地下水资源带来的影响及其原因。【解析】由材料“葡萄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可知,该地葡萄生产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会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下降。“为方便葡萄的灌溉许多种植户都打有机井”说明大量葡萄的种植会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并且由于大棚阻挡了雨水的下渗,使得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所以,大量种植葡萄会导致当地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的水质污染等不利的影响。答案:影响: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下降(污染地下水)。原因:大棚阻挡了雨水的下渗,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葡萄种植用水量大,极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地下水更新循环慢,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渗入地下后污染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