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39.50KB ,
资源ID:15956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95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优化方案】历史人民版必修2精品练:专题七单元检测评估.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优化方案】历史人民版必修2精品练:专题七单元检测评估.doc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表明当时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项错误;在中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大跃进”而非人民公社化运动,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的形势下的特殊政策,但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还继续实行该政策,D项错误。二者的共性在于严重超越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正

2、确答案是B项。2下图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解析:选B。根据材料所给的时间“1921年”和关键词“上访”,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余粮收集制在战后的继续推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而A项发生在1917年十月革命初期;C项应该是1921年余粮收集制废除之后才出现的;D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31921年10月,列宁在谈

3、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实行粮食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ABC D解析:选C。所谓“新”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案,所谓“旧”是指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属于旧的资本主义经济手段,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苏俄的创新,故不选。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析:选C。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范围内恢复

4、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就“新”在这里。5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A两个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B两个政策实施都为经济建设募集粮食C两个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D两个政策实施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解析: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战胜国内外敌人而实行的非常措施。它保证了前线的军事胜利,巩固了政权。新经济政策则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战时需要

5、而继续实行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而采取的,它的实行巩固了工农联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6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农民有条件出租土地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A BC D解析:选B。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苏俄根据自己的国情,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都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新经济政策是不相符的。7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

6、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B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D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解析: 选B。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实现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道路已经指明”。故选B。8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

7、生准确解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1940年的苏联正处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故错误。从图片看,1940年的工业生产较之1913年获得大幅度增长,这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9据统计,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推行后,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苏联农村中的牲畜,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国际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敌视B当时自然灾害相当严重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消极抵制D被推翻阶级敌人的破坏解

8、析:选C。因为从1929年起,苏联改变了逐步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开始从实践上进行全盘农业集体化,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遭到农民的抵制,牲畜的减少即是农民抵制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体现。10“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C人民生活 D环境保护解析:选A。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这里的“渔”应该理解为收获,全句“他们是竭泽而渔”的意思就是为了获得工业的发展,苏联以长期牺牲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破坏为代价。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A项。11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

9、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解析:选B。“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强调了斯大林模式忽视了人的存在,即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A、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与材料观点相反。12(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

10、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解析:选A。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意味着不敢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体制,这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C、D三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13(2011年高考江苏卷)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

11、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解析:选D。1929年,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全盘集体化”决议,农业集体化运动进入高潮。该运动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体制,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迅速发展工业化。题干材料中的现象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故D项正确。14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解析:选C。僵化的斯大林体制造成了苏联

12、社会缺乏活力,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15(2011年高考福建卷)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解析:选C。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从“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的角度看,A、B两项均是在维持斯大林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可以排除;从“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

13、”看,这些观点的出现,与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直接相关,因为这一思想已经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故C项是正确的。普京执政时期苏联早已解体,D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材料2: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

14、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材料3: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从三则材料看,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6分)(2)从三则材料看,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8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

15、些?(6分)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改革,要从所给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题关键在于对不同时期的领导人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答案:(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的不足:没能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问题。(

16、3)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17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6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

17、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了“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6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解析:该题不回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热点,紧扣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以两种模式的典型国家作为切入点,客观评价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强调两种经济模式的相互借鉴。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表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