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12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答案:1.A2.C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
2、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下面四幅照片是台湾岛中部四种原生树木的树叶照片,这四种树木的天然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据此完成第34题。3.能够指示台湾山地高寒环境的是()A.甲B.乙C.丙D.丁4.导致台湾岛这四种树木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高度B.坡度C.纬度D.雨量答案:3.D4.A解析:第3题,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丁为针叶林,生长在高山上。第4题,台湾岛中部为高大的台湾山脉,地势起伏大,不同高度植被类型差异大,故选A项。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20
3、19年7月16日至8月26日,某考察团对图示地区进行了考察。读图,完成第56题。5.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处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6.考察期间,队员们最可能()A.在甲地看到满地的落叶B.在乙地遇到连续的晴朗天气C.在丙地看到成群的牦牛D.在丁地看到大片枯黄的牧草答案:5.D6.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美洲,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
4、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景观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第6题,7月16日至8月26日,为北半球的夏季,甲地植被生长旺季,枝繁叶茂;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栖息于海拔4 0005 000米的高原上,丙地看不到牦牛;丁地夏季为雨季,降水多,牧草生长繁茂。某考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现南非高原(图中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读图,完成第7题。7.猴面包树需要适应当地什么样的环境变化?()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C.干
5、湿季明显D.全年高温少雨答案:C解析:图中甲地位于南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猴面包树要适应干湿季明显的环境变化。选考奠基素养提升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完成第12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2.阿尔泰山南坡()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答案:1.B2.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教授位于森林与山顶冰川的
6、过渡自然带,所处自然带的自然特征符合高山草甸带的特征。第2题,阿尔泰山由于纬度较高,且森林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处,因此森林大多为亚寒带针叶林;草场分布于山麓地区和森林与冰川的过渡地带;此时“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应为当地的夏季;阿尔泰山南坡降水主要受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影响。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第3题。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45N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
7、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第46题。4.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5.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6.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
8、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4.B5.D6.A解析:第4题,材料中提到“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拍摄日期为3月25日。这个日期新叶发芽,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项。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有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排除C项。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第5题,绿化隔离带两侧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景观不同只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根据生活常识,可能是因为行政管辖不同,不同的园林部门对绿化隔离带的维护工作质量不同。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
9、为绿化用地,排除A项。居民爱好并不能影响公共植被的种类,排除B项。按常识推测,道路两侧不可能规划不同的植被。而且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项。第6题,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及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7.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B、C、D三地的水分
10、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答案:(1)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原因:B地处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区;D地位于西海岸,盛行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3)C地位于热带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解析:第(1)题,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可知,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两地所处纬度不同,热量条件差异是形成两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第(2)题,读图可知,B、C、D三地大致位于同纬度地区,降水存在较大差异。B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处于山地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区;D地位于西海岸,盛行离岸风,因此降水量最低。第(3)题,读图可知,C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热带草原带,其植被主要是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或种植耐旱的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