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79.36KB ,
资源ID:15943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94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简短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简短教案.docx

1、教学要求1.会认“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掀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词语。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两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

2、的习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教学课件。一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2.学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出示粽子图)3.揭示课文题目并板书。(板书:10端午粽)4.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端dun 午w 节ji粽zn 子zi竹zh 叶y大d 米m真zhn 是sh十sh 分fn红hn 豆du 总zn 会hu中zhn 间jin鲜xin 肉ru带di 回hu 去q知zh 道do据j 说shu纪j 念nin你认识这些词语吗? 自己试着读一下

3、。3.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两遍。 4.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端午节粽子竹叶大米真是十分红豆总会中间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开火车读一读。 5.生字认识了,读课文就更容易了。下面请几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本文介绍了哪些有关粽子的知识。6.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 7.本文介绍了哪些有关粽子的知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以及粽子的纪念意义。(板书:样子味道来历)8.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样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味道: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花样: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纪

4、念意义: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注意“分”是多音字,本文中读f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是fn。 2.指导书写:关键笔画写到位,“午、节、米”的竖在竖中线上,“真”的第六笔横、“豆”的第四笔横、“分”的第三笔起笔,都在横中线上。3.指导“真”的笔画顺序。4.认识新偏旁:“、”。你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粒:站)5.教师指导并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展评。四当堂作业,反馈检查1.给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组词。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糯米 ()的枣()的箬竹叶 ()好吃1.在本课的教学中,

5、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本课的长句子比较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师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方式朗读长句子,这样对学生的朗读有一定的引导作用。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教学课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认读。午节叶米真分豆2.出示词语,认读词语。端午节粽子竹叶大米真是十分红豆总会中间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二精读感悟,了解端

6、午粽1.齐读第1 自然段。(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端午节是一种习俗?从“总会”看出外婆在端午节煮粽子是一种习惯,可见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2)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总会”“盼着”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2.学习第2 自然段。(1)自由读第2 自然段。(2)粽子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3)外婆包的粽子好吃吗?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好吃。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4)指导朗读第2 自然段。“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几个词语读得重一些。注意“一”字

7、的变调。(板书: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3.学习第3 自然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2)除了红枣粽,还有什么粽子?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板书: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3)谁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句子。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从中可以看出外婆的哪些品质?(可以看出外婆的善良和无私)(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十分、美滋滋”重读,强调粽子好吃。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思考:人们为什么吃粽子?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板书:纪念屈原)5.补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

8、,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惨遭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

9、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饭团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三巩固拓展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在我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2.(出示:饺子、元宵、月饼)谁知道这些食品分别是什么节日吃的?(饺子是春节吃的食物,元宵是元宵节吃的食物,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3.请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食品,可以从它的形状、颜色、味道、含义等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4.写话。(1)同学们,把你们刚刚介绍的内容写下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赏一下。(2)全班交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总结回顾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掌握识字方法后,让学生分组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多种形式的认读中对所学生字进行巩固。10端午粽端午粽样子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味道清香又黏又甜花样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来历纪念屈原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