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性。1.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戊戌变法的过程,强化时空观念,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特点及其失败原因。2.运用唯物史观,辩证认识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3.掌握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认识列强的侵华暴行,感悟民族英雄的悲壮事迹。4.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的沉沦,树立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时空坐标知识点1戊戌维新运动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背景1时势条件: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
2、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2思想基础: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思维点拨戊戌维新运动的社会条件(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5)理论基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6)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7)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8)推动因素:列
3、强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二、经过1拉开序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3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构图解史图示维新变法运动三、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四、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
4、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维新变法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史料一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探究依据史料一,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提示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
5、。史料二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梁启超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探究如何认识史料二中两人的观点?提示两人都认为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近代化。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从涉及领域看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看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
6、巨大力量从推行者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活学活用针对训练1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痛陈对日割地赔款之严重危害,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建议,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份文件被视为维新派最初的政治纲领。这份文件说明()A资产阶级是反侵略主力B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C清朝已确立君主立宪制D维新思想具有救亡色彩解析:选D“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说明康有为等人意在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非中国革命的主力,排除A项;19世纪末的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
7、发展阶段,实力并不雄厚,排除B项;19世纪末的中国仍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21898年8月,光绪皇帝曾在谕旨中指出:“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光绪皇帝指出的这种现象()A导致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B强化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C反映了底层群众对清廷不满D是政治改良失败的重要原因解析:选D光绪帝认为各省对朝廷整顿庶务的谕令并不认真执行,说明地方并不积极配合政治改良,而这种现象也会导致政治改良的失败,故选D项;汉族地主阶级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A项;材料中光绪帝指出的现象恰恰是国人救亡图存意识淡薄的体现,排除B项;材
8、料中光绪帝指出的不积极配合朝廷整顿的是各省将军、督抚,而不是底层群众,排除C项。知识点2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及民族危机的加深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义和团运动1原因(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是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先抚后。4主要事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5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镇压。6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思维
9、点拨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构图解史义和团、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二、八国联军侵华1爆发:1900年6月,西摩尔率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遭阻击后退回天津。2经过: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南方各省督抚实行“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
10、的根基。误区警示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八国联军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维护在华利益,瓜分中国。三、民族危机的加深:签订辛丑条约1内容(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5)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标
11、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思维点拨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开辟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是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民族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料凡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进行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便它们长时期地
12、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探究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史实对中国局势的影响。提示直接影响: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1)破坏性剥夺了无数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地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使其侵略“合法化”,中国领土、司法、海关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控制中
13、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了独立地位,造成中国近代贫困和落后,阻碍了近代经济的发展。(2)建设性:西方列强把西方工业文明带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促使晚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如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等;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同时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秩序(自然经济趋向瓦解;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西方启蒙思想传入,儒家传统思想受到强力冲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开始与国际接轨。活学活用针对训练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
14、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当时出现的这幅漫画盐政之前途反映了()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B清朝财政已经完全崩溃C中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中国财政为列强所控制解析:选D图中漫画反映了中国的主要收入来源盐税等税收被列强控制。体现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要求的是马关条约中投资设厂的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中国的财政被列强控制,但并不能说明清朝财政已经完全崩溃,故D项正确,B项错误;辛丑条约表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沦为殖民地,故C项错误。4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因为()A先进知识分
15、子的舆论宣传B清政府顽强反抗列强侵略C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制约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故选D项;先进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是指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清政府并没有顽强抵抗列强侵略,排除B项;西方列强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学史明智展情怀材料展示我以我血荐轩辕材料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材料二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几万人,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
16、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思维升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密切。中国近代百年是中华民族屈辱、沉沦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抗争、探索,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程。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主义精神、辛亥革命的民主与自由精神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诸多爱国主义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斗争。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现了他为变
17、法流血牺牲的烈士精神,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爱国的烈士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最终战胜列强,赢得民族独立。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针对训练1英国人赫德承认义和团运动是“一个纯粹爱国的志愿运动,其目的是使中国强盛起来,以实现中国人的计划”。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A排斥外来文明B具有民族救亡色彩C行为过于激进 D得到英国政府支持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英国人赫德承认义和团运动是一个纯粹爱国的其目的是使中国强盛起来”得出具有民族救亡色彩,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排斥外来文明”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跟题干表达的含义不符,排除A项;“行为过于激
18、进”与题干赫德强调的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遭到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其中就包括英国政府,“得到英国政府支持”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2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C指导维新变法的实践经验D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解析:选B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新派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响,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故答
19、案为B项。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从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已经开始,A项排除;C项属于“实践”,不属于“解放作用”,排除;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救国必须另寻他路,D项排除。教材问题再思辨1读教材P102“历史纵横”: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戊戌维新运动有何特点?提示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读教材P105“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图:设问辛丑条约的影响是什么?提示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为了使清政府完全
20、成为“洋人的朝廷”,列强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3读教材P106“学习拓展”:设问你如何看待“东南互保”?提示“东南互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东南互保”使东南经济免于战火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阻止了列强势力在长江流域更迅速、更强烈的深入。思维脑图要旨聚焦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2百日维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具有进步意义。3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性,但其盲目排外的特点具有局限性。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程延伸 关注学习的广度
21、慈禧扼杀变法导致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的发生,在于改革派试图把改革扩展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方面。但是,清朝政府决不允许在这两方面往前走,大权在西太后手上,西太后动作快,先下手为强,回宫发动政变。慈禧为什么扼杀戊戌变法?一方面,光绪皇帝锐意改革,热情可嘉,但无权、无兵,在罢免六堂官事件上操之过急,处分太重,没有争取掌握实际权力的西太后的同意,损害了相当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他本人,又没有一丝一毫的力量可以善后。另一方面,西太后的底线是不能损害她的权力,不能损害满洲贵族的既得利益,不能搞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不能触动专制主义政体的根本方面。康有为和光绪做的这一套,恰恰违反了西太后的底线
22、。课程新解 拓展学习的维度理解辛丑条约中列强对华的武力控制辛丑以前,列强已经割去了中国的一部分土地。但外国合法地驻兵于中国国土则自辛丑条约始:“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这是列强对上一年甘军与义和团围攻使馆的直接回报。其结果是产生了一个武装化的使馆区。它具有租界和附属地所具有的一切行政、警察、土地、司法权力,并以“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的规定显示了比租界和附属地更露骨的侵略性。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这无疑是使馆区的一种遥遥延伸。对于列强来说,驻兵中国的意义
23、并不在于数量,而是在于权利。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一个西方历史学家说:到了这个时候,它(中国引者)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课程深化 提升学习的高度义和团运动仇洋的民族心理在近代中国,洋教比商品和大炮更多地输来过“西学”,并以此影响中国的一代知识分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曾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中介之一。但作为一种外来之物,它本身又是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然相悖的。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
24、、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两者之间,横隔着几千年岁月积淀成的不同文化心理。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便成为教案史。一方面,是传教士自觉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为敌,在“兴”与“毁”的冲突中,洋教成为一种政治化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民众对洋教日益增长的痛恶。痛恶的过程,又是以得自传统的观念去揣想被痛恶者的过程。洋教在半殖民地中国的政治化使反洋教斗争具有无可怀疑的反侵略性质。但这种反侵略性质又正是通过传统文化的自卫和排他而表现出来的。马关条约后数年,列强竞相划分势力范围已成瓜分狂潮。民族矛盾的激化促成了民族对抗意识的强化。于是,“灭
25、洋”作为一个口号引人注目地同时出现于中国南北,表现了民众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深化。在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形成之前,民众的自发认识并不能产生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但是,这个口号已经超越了个人命运、家族命运、乡土命运则是一种明显的事实。瓜分狂潮起于胶州湾事件,山东首受巨击,也因之成为风暴的起点。迁移应用1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闱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A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B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C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D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
26、解析:选A宫廷政治是对皇帝或者以皇权为核心的国家与国家政治的称谓,材料中所述事件体现了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对国家最高权力的争夺,这直接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选A项;清朝没有内外朝,排除B项;维新变法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抵制,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并没有改变清廷权力结构,排除C项;维新变法最终失败,并没有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排除D项。2有学者指出:由于义和团运动盛期的民族信仰狂热和“剿灭洋鬼”的狂热都是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之上,所以它们不仅在运动失败之后急遽瓦解,而且更进一步普遍堕落为极端的恐洋或崇洋。这反映了()A“扶清灭洋”违背现代化潮流B义和团运动助长盲目崇外心理C仇外心理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D国民心态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解析:选D无论是运动初期的“民族信仰狂热”,还是运动之后的“恐洋或崇洋”,两种心态都是非理性的,即义和团运动前后,国民的心态都处于非理性状态,这必然会制约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故选D项;题干未论及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A项;“盲目崇外”与“更进一步普遍堕落为极端的恐洋或崇洋”的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列强侵略的加剧,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