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93881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定D.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

2、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错误;C、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pH稳定,而不是任何情况下,C错误;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酶促反应紊乱,速率不一定加快,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意义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细胞都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 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

3、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答案】B【解析】【分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能直接与外界进

4、行物质交换,A错误;B、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内环境稳态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而不是保持不变,C错误;D、消化液不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意义,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B. 呼吸酶、抗体、激素、H2O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 Na+、葡萄糖、氨基酸【答案】D【解析】

5、【分析】内环境指的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内、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胞膜上等均不属于内环境。【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呼吸酶是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Na+、葡萄糖、氨基酸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属于识记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内环境的概念,明确细胞内、细胞膜、与外界直接相通等不属于内环境。4.人体细胞外液三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环境是B. 长期营养不良时的渗透

6、压升高C.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D. 受伤后长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血浆,为淋巴,为组织液。【详解】A、毛细血管壁细胞内侧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故它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B错误;C、血浆的成分和组织液、淋巴相似,只是血浆中蛋白质较多,C正确;D、受伤后长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5.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B. 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

7、号形式传导D.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后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并在膜内外形成局部电流,即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B、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A错误、B错误;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C错误;D、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D正确。故选:D。6. 人类的大脑皮层中有四个言语区:W区、V区、S区和H区,它们分别对应的语言功能是()A. 听、说、读、写B. 写、读、说、听C. 说、写、听、读D. 读、听、写、说【答案】B【解析】【详解】W区受损

8、时,不能写字;V区受损时,不能看懂文字;S区受损时,不能讲话;H区受损时,不能听懂话,B正确。故选B。7.下列与生物节律有关的结构是A. 大脑皮层B. 脑干C. 小脑D. 下丘脑【答案】D【解析】【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同时也控制着生物的节律。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

9、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同时也控制着生物的节律。故选D。8.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B. 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C. 该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细胞组成D. 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中的神经节或3神经中枢内的突触结构判断出2为传入神经,因此1为感受器、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详解】A、3是神经中枢脊髓,能产生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A错误;B、4为传出神经,反射弧任意环节受损都不能完成反射,B正确;C、由图可以看出,该反

10、射弧由三个神经元细胞组成,C错误;D、由图上的神经节可以判断2为传入神经,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为12345,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神经节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从而判断反射活动的传导方向。9.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A. 神经调节B. 激素调节C. 体液调节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详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故选C。10.下列关于

11、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B. 激素调节就是体液调节C. 由外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D. 常见的激素有胰岛素、二氧化碳、肾上腺素、性激素等【答案】A【解析】【详解】A、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故A正确;B、体液调节除了激素调节外还包括二氧化碳等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故B错误;C、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不是激素,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有关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下丘脑渗透压感

12、受器兴奋摄水量增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的排出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水盐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排列机体水分调节的正确顺序,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详解】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导致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摄水量增加。因此,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是 。故选D。12. 在淡水养鱼,对雌鱼催情进行人工繁殖时,生产上常取鱼的某一腺体,将其研碎,注射到同

13、种鱼体内,该腺体是( )A. 垂体B. 下丘脑C. 精巢D. 肾上腺【答案】A【解析】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都能促进雌鱼的繁殖活动,促性腺激素是又垂体分泌的,而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A正确。【考点定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理解不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3.“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中,主要考察建构了( )模型A.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B. 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C. 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D. 以上均不对【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

14、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等。【详解】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挂图、细胞结构模式图和“糖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都是物理模型。血糖平衡调节模拟实验中,学生先通过糖卡活动构建物理模型,然后通过画血糖调节的图解属于构建概念模型,B正确。故选B。14.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

15、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B. 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C. 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 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不会影响神经调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影响的。D错。故本题选D。1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B.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发挥作用,以体液调节为主【答案】

16、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详解】A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如体温调节,A、C正确;B、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作用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作用方式是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B正确;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发挥作用,通常是神经调节占主导,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6.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

17、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A. 生长激素、胰岛素B.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C. 胰岛素、性激素D. 性激素、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详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包括三种:蛋白质(多肽类):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这类激素易被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法补充,不宜口服;固醇类:如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这类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氨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口服后也可以被吸收。所以本题可通过“饲喂法”。故选B。17.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 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 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 抗利尿激

18、素在甲细胞中合成D. 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乙表示垂体。丙表示肾小管与集合管,当机体缺水或进食过咸食物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更多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浆,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使水分重吸收加强,最终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实现水分平衡。【详解】AB、由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A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由甲(下丘脑)细胞中合成,C正确;D、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D。18.下列有关免疫的

19、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浆细胞等C. 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D.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细胞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免疫活性物质不一定由免疫细胞产生,如溶菌酶。【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A正确;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C、抗体

20、只能由浆细胞产生,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C错误;D、免疫细胞均在骨髓中生成,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D错误。故选A。1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神经递质和抗体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四类物质都是A. 在细胞内起作用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 与特定的分子结合D. 发挥作用后被灭活【答案】C【解析】【分析】1、激素是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3、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信息分子。4、抗体是由浆细胞产

21、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本质是免疫球蛋白。【详解】A、激素和神经递质一般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细胞内的变化,酶由活细胞产生,但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适宜的条件下都能反应,抗体在细胞外与抗原特异性结合,A错误;B、激素、酶、神经递质不都是蛋白质,B错误;C、激素、神经递质都是和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酶和底物结合后发挥作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发挥作用,C正确;D、酶发挥作用后还可以保持活性,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发挥作用后就被分解失活,D错误。故选C。20.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B. 效应T细胞只能来自受抗原刺激后的T细胞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

22、触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由基因决定D. 细胞免疫过程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等【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A错误;B、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再次受同样的抗原刺激,也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23、,B错误;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C正确;D、没有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21.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 艾滋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乏病B. HIV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D. HIV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答案】C【解析】【分析】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译名。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24、征一词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新发现的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它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详解】A、艾滋病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是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病,A错误;B、HIV是一种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错误;C、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C正确; D、HIV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经过握手传播,D错误。故选C。22.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人体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 在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比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更广泛C.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直接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刺激而产

25、生相应的应答反应D. 人体免疫缺陷是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兴奋传递和激素调节特点、免疫功能异常的理解。区分体内和实验条件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的不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在人体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只能沿感受器到效应器方向单向传递,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受体分布广泛,B项错误;血糖浓度可直接调节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进而调节血糖浓度,C项正确;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项错误。23.如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

26、效应T细胞 靶细胞,A抗体B. 传出神经元 肌肉细胞,A神经递质C. 胰岛B细胞 肝细胞,A胰岛素D.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A甲状腺激素【答案】A【解析】抗体不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且效应T细胞直接与靶细胞结合,A错误;在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效应器(肌细胞),B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细胞中物质的氧化分解和肝糖原的形成,C正确;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可以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其分泌活动,D正确。24. 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右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 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B.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 胚芽鞘直立生长

27、D. 胚芽鞘不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略【详解】右侧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只能只能在左侧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左侧的生长,使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故选B。25.啤酒的生产中,常用于促进大麦种子-淀粉酶合成的植物激素是( )A. 赤霉素B. 乙烯C. 脱落酸D. 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及生理功能:激素名称合成的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生理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嫩叶、发育中的种子在各器官中都有分布,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促进子房发育;促进生根赤霉素幼芽、

28、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主要分布于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幼根等幼嫩组织和器官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诱导淀粉酶的形成细胞分裂素根尖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的衰老;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促进气孔的开放脱落酸根冠和萎蔫的叶片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是最重要的生长抑制剂,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引起气孔关闭,增加抗逆性乙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多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促进气孔关闭;促

29、进侧芽、块茎休眠;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详解】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可促进大麦种子产生-淀粉酶,A正确;B、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B错误;C、脱落酸是最重要的生长抑制剂,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萌发,C错误;D、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促进生根,但不能促进产生-淀粉酶,D错误。故选A。【点睛】结合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选项。26.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类似物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其应用无关的是A. 培育无子番茄B. 促进棉花保蕾、保铃C. 延长种子寿命D.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答案】C【解析】培育无籽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A错误;棉花保蕾保铃利

30、用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B错误;降低贮藏温度和空气含氧量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错误。27.扦插时,保留有幼叶和芽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幼叶和芽能( )A. 进行光合作用B. 产生生长素C. 进行呼吸作用D. 迅速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详解】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28.森林中的鸟类

31、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因素有关( )A. 光照强度B. 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C. 湿度D. 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且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详解】森林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其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29.以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不一致的是( )A. 植株上蚜虫卵的密度样方法B. 种群的S型增长数学模型建构法C. 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抽样检测法D. 变形虫的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答案】D【解析】【分析】本

32、题考查各种实验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A、植株上蚜虫卵是活动力较弱的动物,其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A正确;B、种群的S型增长需要进行不同阶段数量的记录和统计观察变化规律,采用数学模型建构法,B正确;C、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的调查需要从培养瓶中选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属于抽样检测法,C正确;D、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具有趋光性的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查,D错误。故选D。30. 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 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 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C. 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 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

33、、性别比例【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分析各数字的意义:1.种群密度,2.出生率,3.死亡率,4、5:迁入率、迁出率(不分顺序),6.年龄结构,7.性别比例。【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所以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正确。B、4、5可代表迁入率或迁出率,可以互换。正确。C、序号2代表出生率,因为序号2与6年龄组成,和7性别比例两个因素都有关,而死亡率只与6年龄组成有关。错误。D、年龄结构可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由此可确定6年龄组成,7性别比例。正确。本题需选错误选项,故选C。【点睛】考生应识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

34、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因此位于最下一级。31.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 互利共生,物理信息B. 竞争,行为信息C. 互利共生,化学信息D. 种内互助,化学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种内关系分为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种间关系分为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种类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一只蚜虫放出的化学物质,可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体现种内互助,由化学物质可得信息传递类型是化学

35、信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获取题干信息,先明确是种内关系还是种间关系,再进一步判断。32.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B. 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D. 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取决于阳光;动物的垂直结构依赖于植物的垂直分布(食物条件及栖息空间)。不同海拔高度生物群落的分布属于地形起伏引起的水平结构。【详解】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直接影响草本层植

36、物分布,从而影响其中动物类群的分布,A正确;B、近岸区和湖心区属于地形起伏导致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错误;D、火灾后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基本概念。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生物不可能处在2条食物链上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D.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详解】A、由于食物网中的生物可能会被一种或多种生物捕食,故一种生物会出现在2条甚至多条食物链上,A错误;B、动物大多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也有少数腐生的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蜣螂,B错误;C、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细菌,能进行自养,属于生产者,C错误;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物成分的种类及生物类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4.某学校组织高二学生开展“设计并制

38、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活动,某同学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生态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定时向缸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B. 生态缸要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D. 要定期观察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详解】A、制作小生态瓶时,除光照外

39、,其他条件都应该和外界隔绝,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给自足,A错误;B、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B正确;C、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且数量搭配要合理,C正确;D、生态缸制作好以后要一个星期一次生态缸内种类与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以生态缸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透彻理解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物质组成的B. 麝鹿散发麝香吸引异性的信息类型属于行为信息C

40、.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生物发出和接收的D. 狼根据兔子的气味去抓捕兔子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行为信息不是由物质组成的,A错误;B、麝鹿散发麝香吸引异性的信息类型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有些信息是由无机环境发出,例如光照,C错误;D、狼

41、根据兔子的气味去抓捕兔子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考生的识记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和作用。36.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 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B. 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C. 有无鞭毛D. 能否形成芽孢【答案】B【解析】【分析】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菌落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圆形光滑较小菌落,直径一般只有1mm左右,白色或金黄色;而枯草杆菌的菌落表面为不规则隆起,菌落较大,直径有5mm左右,表面粗糙,白色或略带一些暗黄色。【详解】A.肉眼观察不到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A

42、错误;B.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菌落形态,如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B正确;C.肉眼无法观察到细菌的鞭毛,C错误;D.肉眼也不能观察到是否形成芽孢,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细菌的鉴定等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作答;需要考生扣住题干的“肉眼”一词,要求考生明确肉眼无法观察到细菌的特征,只能观察菌落的特征。37.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细菌A. 接种针、手、培养基B. 手、培养基、接种针C. 培养基、手、接种针D. 接种针、培养基、手【答案】C【解析】【分析】消毒

43、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和巴氏消毒法,此外也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等。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等)、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详解】高压蒸汽气灭菌锅是灭菌的一个设备,通常用于培养基的灭菌;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火焰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环等金属用具。故选C。38.图所示的酶固定化技术中属于包埋法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44、图中表示物理吸附法,表示化学结合法,表示用包埋材料将酶进行包埋,属于包埋法。故选B。39.下列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胶酶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B. 食品加工中果胶酶主要是由植物中提取产生C. 酶的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D. 温度、酸碱度、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答案】B【解析】【分析】1、果胶:(1)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2)成分: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3)特点:在果汁加工中,影响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2、果胶酶:(1)作用: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可生成可溶性半乳糖醛酸;(2)组

45、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详解】A、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从而提高水果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A正确;B、食品加工中果胶酶主要是由霉菌发酵生产,B错误;C、酶的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C正确;D、温度、酸碱度、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B。40.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A. 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 g水B. 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C. G表示

46、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 gD. 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 cm3【答案】C【解析】【详解】“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凝胶得水值,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g,故选C。41. 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下列哪些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清水柠檬酸钠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生理盐水、蒸馏水、20 mmol/L的磷酸缓

47、冲液,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试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4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符合要求的一项为()A. 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B. 粗分离纯化样品处理纯度鉴定C.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 纯化纯度鉴定粗分离样品处理【答案】C【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详解】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 (

48、1)样品处理;(2)粗分离;(3)纯化;(4)纯度鉴定,故选C。43.压榨完橘皮而获得的油水混合物,除去糊状残渣应先用什么过滤?()A. 布袋过滤B. 滤纸过滤C. 纱布过滤D. 离心【答案】A【解析】【分析】橘皮压榨先用普通布袋过滤,其目的是除去残渣和固体物;首次过滤后,要进行离心,其目的是除去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静置后分离出上清液,将上清液在510C下静置57d,使杂质沉淀,分离出上清液;剩余部分用滤纸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滤液,为最终的橘皮精油。【详解】压榨完橘皮而获得的油水混合物,除去糊状残渣应先用普通布袋过滤,故选A。44.橘皮精油的提取中,用压榨法得到压榨液,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

49、,还要分别加入两种物质,并调节pH至78,这两种物质是()A. 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0.25%的硫酸钠B. 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C. 相当于橘皮质量5%的小苏打和0.25%的硫酸钠D. 相当于橘皮质量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答案】B【解析】分析】1、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其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精油。2、采用压榨法从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时,由于橘皮中含有果胶和果蜡,直接压榨容易滑脱,使出油率低,而石灰水呈弱碱性

50、,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因此为了提高橘皮的出油率需要将橘皮用石灰水浸泡。【详解】橘皮压榨时,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的0.25%的NaHCO3和5%Na2SO4,并调节pH至 7-8,故选B。45.关于腐乳发酵的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 装瓶后豆腐上的毛霉继续生长繁殖C. 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D. 料酒可以影响腐乳的风味和成熟的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参与了腐乳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项正确;装瓶后豆腐上的毛霉受高浓度盐分、酒精抑制,不能继

51、续生长繁殖,B项错误;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C项正确;料酒可以影响腐乳的风味和成熟的时间,D项正确。故选B46.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 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 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 密封瓶口前瓶口不需要通过火焰灭菌【答案】C【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B错误;加料酒为了抑制微生物的

52、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正确;封瓶时,需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这样可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所以选C。47.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 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D. 将长满毛霉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答案】B【解析】【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

53、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详解】A、果醋发酵用到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严格的需氧菌,封闭充气口,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A错误;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以调味和抑制细菌的增殖,B正确;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不能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否则会杀死葡萄汁中的野生酵母菌,C错误;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由于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的机会越大,因此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厚一些,D错误。故选B。48.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

54、在盐酸酸化条件下B.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 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答案】C【解析】【详解】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A正确;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C、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错误;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D正确。【点睛】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

55、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据此答题。49.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 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 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 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D. 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详解】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色复合物,亚硝酸盐浓度不同,颜色深浅不同,D正确。【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50.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

56、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析最合理的是( )A. 乳酸菌初期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 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C. 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D.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答案】B【解析】【详解】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泡菜发酵初期有气泡产生,是需氧菌如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B正确;CD错误。【点睛】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

57、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二、填空题51.研究人员在对某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图2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2)图

58、2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3)图2中,若蛇的食物有2/3来自鼠,1/3来自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最多消耗植物_kJ。(4)某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调节。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保护。【答案】 (1). 无机环境丁 甲丙 (2). N+R (3). 400 (4). 正反馈 (5). 就地【解析】【分析】1、分析

59、图1: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但图中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2、分析图2: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蛇,植物昆虫蛙蛇。【详解】(1)分析图1: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2)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和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即N+R。(3)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最多消耗植物,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2/310%10%=200/3KJ,在植物昆虫蛙蛇

60、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1/310%10%10%=1000/3KJ,因此蛇每增加1KJ体重至少消耗植物200/3+1000/3=400KJ。(4)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大量污水入湖的结果是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更加严重,故其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调节;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

61、力。52.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这种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应用_法进行统计,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4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3)此同学在4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 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每升原样液中上述微生物的数量为

62、_个【答案】 (1). 化合物A (2). 选择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 (5). 161012【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在以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才能以化合物A为碳源和氮源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A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因此为了筛选目的菌,培养基中必须加入化合物A;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是为能分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分离出能分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因此这种培养基从功能

63、上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2)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统计,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4个培养皿;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被杂菌污染。(3)此同学在4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每升原样液中上述微生物的数量为(180+155+176+129)40.1106103=1.61012个。【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菌落的计算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培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计算能力。

64、53.苹果是常见水果、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广受人们喜爱,但其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滞销,腐烂变质。某市为缓解产销矛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大致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用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果胶酶,果胶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_。(2)果酒发酵之后进行果醋发酵,需要改变的条件包括:_; _。(3)为使酵母菌能反复利用,常用_法固定。酵母细胞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的酒精产量平均值明显高于使用游离酵母进行发酵的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1). 半乳糖醛酸 (2). 菌种改为醋酸杆菌 (3). 温度调整为3035 通入无菌空气 (选

65、择两个即可) (4). 包埋 (5). 凝胶珠内部容易产生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1分子C6H12O6和6分子H2O和6分子O2在酶的催化下生成6分子CO2和12分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1分子的C6H12O6在酶的催化下生成2分子CO2和2分子C2H5OH,释放少量的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66、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固定方法:名称原理适用范围包埋法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多用于细胞的固定化学结合法利用共价链、离子键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多用于酶的固定物理吸附法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把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多孔玻璃和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详解】(1)用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果胶酶,果胶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2)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能够大量繁殖,在无氧呼吸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酒精,且适宜温度是18-25,而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嗜氧菌,且适宜温度是30-35

67、,因此果酒发酵之后改为果醋发酵,需要改变的条件为:菌种改为醋酸杆菌、发酵温度调整为3035、通入无菌空气等。(3)由于细胞个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故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由于凝胶珠内部容易产生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故使用固定化酵母的酒精产量平均值高于游离酵母的对照组。【点睛】本题结合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4.请回答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相关问题。(1)植物芳香油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及其衍生物。(2)在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加入NaCl的目

68、的是_。(3)下图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图1)和鉴定结果(图)示意图。天然一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途径包括从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从胡萝卜等植物中提取和利用_生产。f溶剂的成分是_,A、B、C、D四样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点的是_。【答案】 (1). 萜类化合物 (2). 增加盐浓度,促进玫瑰油与水分层 (3). 微生物的发酵 (4). 石油醚 (5). A、D【解析】【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

69、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详解】(1)植物芳香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萜类及其衍生物。(2)提取玫瑰精油,获取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加盐浓度,促进分离油层和水层。(3)天然一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途径包括从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从胡萝卜等植物中提取和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f溶剂是层析液,其成分是石油醚;A、B、C、D四样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点的是A、D。【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了解并识记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和一般的流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