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B级能力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0.01 molL1的H2SO4滴定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若滴定时的终点判断有误差:多加1滴H2SO4;少加1滴H2SO4(设1滴是0.05 mL)。则中,cH的比值是()A5103 B104 C50 D10解析:多滴1滴H2SO4时,H1105 molL1,少滴1滴H2SO4时,OH105 molL1,H2109 molL1,104。答案:B2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
2、增大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思路分析:从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出发解答。解析:水解平衡常数是一种化学平衡常数,它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通入CO2,发生反应CO2OHHCO,OH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C不正确;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D不正确。答案:B325 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是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浓度与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是()A10101 B51091 C1081 D11解析:溶液的pH11
3、,则NaOH电离出的OH浓度是103 molL1,溶液中H1011 molL1,水电离出的OHH1011 molL1。因此,NaOH电离出的OH与水电离出的OH之比是1081。答案:C4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分别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据分别为:甲:1.0107 molL1;乙:1.0106 molL1;丙:1.0102 molL1;丁:1.01012 molL1。其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数据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解析: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例如NaOH)溶液,则该溶液的OH首先来自于碱(NaOH)的电离,水的电离被抑制,H1.01012 m
4、olL1,所有这些H都来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时当然同时提供相同物质的量的OH,所以丁是对的。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溶液,则该溶液之所以呈碱性是由于盐中弱酸根水解的缘故。水解时,弱酸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OH,使溶液中OHH,溶液中的OH由水电离所得,所以丙也是正确的。答案:C5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物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相关性质是()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
5、uS、PbS、CdS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解析:加入MnS后可以除去Cu2、Pb2、Cd2说明MnS的溶解度大于CuS、PbS、CdS,才能实现沉淀的转化。答案:C6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H2SOBNHSOCNHSODOHSOHNH解析:由电荷守恒知:NHHOH2SO,又pH7,HOH,故NH2SO。答案:A7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HMOHA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NaOHCH3COONaHH2AA2解析:由电荷守恒知
6、A正确;B项中pH相等,则OH相同,弱离子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浓度弱酸对应盐越小,所以正确顺序应为NaOHNa2CO3H2A,D错误。答案:AC8在25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其cNH分别为a、b、c(单位为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c Cacb Dcab解析:三种溶液中均存在水解平衡:NHH2ONH3H2OH,对于(NH4)2CO3,因COH2OHCOOH,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对于(NH4)2Fe(SO4)2,Fe22H2OFe(OH)22H,H增大,抑制NH的水解。答案:D二、非选
7、择题(本题包括2个大题,共26分)9(9分)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
8、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解析:(2)无论是盛放标准液还是待测液的滴定管均应润洗,因为滴定管的内壁上附着的蒸馏水会将放入的溶液稀释而引起测定误差。(3)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洗涤锥形瓶,会使待测液的体积大于20.00 mL,消耗标准液多,则测定结果偏高。(4)由于用酚酞作指示剂,故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即达到了滴定终点。答案:(1)BDCEAF(2)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3)偏高(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10(8分)已知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
9、解平衡:MmAn(s)mMn(aq)nAm(aq)KspMnmAmn,称为溶度积。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难溶电解质CaCO3CaSO4MgCO3Mg(OH)2Ksp2.81097.11056.81065.61012实验步骤如下: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_。(1)由题中信息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填“大
10、”或“小”)。(2)写出第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设计第步的目的是_。(4)请补充第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解析:由Ksp表达式不难看出其与溶解度的关系,在硫酸钙的悬浊液中存在着:CaSO4(s)SO(aq)Ca2(aq),而加入Na2CO3后,溶液中CO浓度较大,而CaCO3的Ksp较小,故CO与Ca2结合生成沉淀,即COCa2=CaCO3。既然是探究性实验,必须验证所推测结果的正确性,故设计了步操作,即验证所得固体是否为碳酸钙。答案:(1)大(2)Na2CO3(aq)CaSO4(s)=Na2SO4(aq)CaCO3(s)(3)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
11、完全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11(9分)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Pb(OH),各形态的浓度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注: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5表示Pb(OH)。(1)Pb(NO3)2溶液中,_2(填“”、“”或“2,当加入NH4Cl后,Pb2与Cl反应使Pb2浓度降低,故增加。(2)由题所给图示可知,当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Pb2、Pb(OH)和H,而在pH9时图中Pb(OH)迅速降低,而Pb(OH)2浓度增大,故发生的反应为Pb(OH)OH=Pb(OH)2。(3)分析比较表中所给数据可知Cu2、Mn2、Cl的浓度都降低不到原浓度的1/2,而Fe3却降低为原浓度的1/3,故对Fe3的去除效果最好。(4)由所给平衡可知,要使脱铅效果好,铅应以Pb2的形式存在于pHPb2与Cl反应,Pb2减小(2)Pb2、Pb(OH)、HPb(OH)OH=Pb(OH)2(3)Fe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