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题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背景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日益兴旺。(2)主要成就在新兴的棉纺织业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以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从工场到工厂(1)工厂的出现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
2、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工业革命的扩展与完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
3、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2)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知识点二第二次工
4、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和主要发明国家(1)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2)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成功研制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
5、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二)垄断组织的出现和世界市场的发展1垄断组织的出现(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2)表现: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垄断组织。(3)影响: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2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表现: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3)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构图解史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信息提取:18世纪中后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所需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市场条件。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是必然的。误区警示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2)工业革命完
7、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构图解史工业革命的影响信息提取: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并助推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构图解史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新航路的开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三个阶段,殖民扩张更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概念辨析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建立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8、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构图解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提取:(1)电的发明和使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之后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电灯、电话等电气产品大量涌现。1882年远距离输变电技术出现,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2)交通运输的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是人类
9、历史上动力的又一次革命,推动了汽车、飞机、石化等交通运输工具及行业的诞生。知识延伸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三次变化(1)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个阶段。(2)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知识延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
10、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圈地运动(1)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2)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
11、因素。(3)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2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3)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3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1)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2)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3)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发展工业、实行自由主义提供了条件。4工业城市的兴起
12、和发展(1)工业城市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工业生产为主要职能的城市。(2)工业城市形成的初期,往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分工的细化,城市工业的部门结构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3)在地理、资源等条件优越的地区,专业性工业城市会逐步演变为综合性工业城市。(4)在工业城市中,工业部门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从业人员在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5)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城市规模越发扩大,对工业用地和交通运输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开辟专门的工业区,修建公路、铁路、机场等设施成了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6)工业城市的发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制定城
13、市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也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学术前沿1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史学新论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思维激活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14、社会关系的转型。2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史学新论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维激活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确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考题研析2020全国卷,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
15、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命题立意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巴黎的社会状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时空定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关键点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双重性的,题干中“奢靡之城”“悲惨之城”正是这双重性的体现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有了蒸汽机作为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
16、时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史料二1851年伦敦博览会“水晶宫”史料三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学术界曾进行长期争论,有所谓“单因论”和“多因论”的不同。前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种主要的因素造成的,后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有“革命论”和“进化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工业革命是一种剧烈的社会经济大变革在短时期内发生的,后者则认为是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逐渐演进的过程。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解读(1)史料一从生产动力、生产组织形式、开辟新时代三个方面论述了蒸汽机发明的意义。(2)史料二1851年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伦敦博览会汇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3)史料三提供了工业革
17、命原因的四种观点,即“单因论”“多因论”“革命论”和“进化论”。探究(1)依据史料,说明蒸汽机问世产生的影响。(2)伦敦博览会的召开说明了什么?(3)关于工业革命的长期争论,说明了什么?历史解释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加具体。(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
18、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重要保障。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生产方式转型: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
19、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经济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这些学说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促使社会政治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的两大对立阶级,议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6)促使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学校数量大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办教育得到发展,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
20、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探究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术前沿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史学新论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带入了“电气时代”。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即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模式。这时,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这已是今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刘宗绪、黄安年合著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思维激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这是资本主义
21、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2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的发展史学新论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思维激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等老牌国家;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但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仍低于英国。考题研析2018海南卷,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
22、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命题立意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的生活情境切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时空定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生活情境关键点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人口的集中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城市大众休闲文化在19世纪后半期兴起,这种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正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显著发展的直接反映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物理学方面,英国人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
23、律,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生物学方面,德国科学家建立了细胞学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化学方面,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学的大多数重要原理也基本确立。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史料二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出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又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92年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柴油机,虽然比汽油的内燃机笨重,但却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史料三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带入了“电气时代”。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
24、济模式,即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模式。这时,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这已是今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解读(1)史料一从两个角度说明,一是科技发展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关系,二是科技发展给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2)从史料二信息看,内燃机的动力经历了煤气汽油柴油的变化。(3)史料三从“电气时代”“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世界经济”等角度解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探究 (1)说明科学发展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2)内燃机问世,对世界交通和能源发展起了什么作用?(3)第二次工业革
25、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产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2)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大,发展也比较迅速。(3)“科”与“技”结合: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4)交叉进行: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国和日本。家国情
26、怀工业革命推动下三大进步社会思潮(1)自由主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来源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政治领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风起云涌,通过一系列革命和改革,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建立和完善。(2)社会主义:工业革命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愈加不稳定,社会主义就应运而生了,最初是空想社会主义,然后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试图以此解决因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3)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引发了被侵略国家的民族革命运动,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等
27、。课题随堂演练12021昆明市诊断测试18世纪前,英国的圈地运动主要是民间自发的强占圈地或协议圈地,18世纪中期后,大规模出现由议会颁布圈地法案来推进的圈地行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B英国推行国有化的经济政策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的分布D议会通过圈地来扩大其权力22021江西高三大联考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步发现塞维利和纽科门蒸汽机的缺点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蒸汽机的3倍多,成为真正意义的“蒸汽机之父”。瓦特成为真正意义的“蒸汽机之父”是指他()A使实用蒸汽机普及 B是蒸汽机的发明者C使蒸汽机开始运用 D提高
28、蒸汽机的效率32021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根据表格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一英亩土地平均养活人数变化表年份1 7001 800数量(人)0.180.26一个农业生产者平均养活人数变化表年份1 7001 800数量(人)1.72.5A.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 B工业革命条件更加成熟C殖民扩张助推农业发展 D工业发展得以反哺农业42021吕梁市一模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 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材料表明()A美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B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高C美国开始进入垄断
29、资本主义阶段D美国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高52021广州模拟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6在欧洲,很久以来,农民和工人就在踢足球,粗野的比赛中流血甚至死亡屡见不鲜。19世纪末以来,西方足球赛开始严格组织起来。英国足球协会制定并统一了比赛规则,英超决赛的观众人数在1901年达到1
30、0万人。这可以用来说明()A观赏性体育运动以营利为目的B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消退C经济发展推动了休闲方式变革D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步缩小直通高考微讲座22 已考视角讲练考法一 灵活考查工业革命的进程及成果1.命题点: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不同认识2018全国卷,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
31、比传统观点可信关键点拨:学者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的研究,由最初的经济原因到后来发展到政治、自然条件等因素,说明研究的不断深入。听课笔记2命题点: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2016全国卷,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学术色彩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全方位认识
32、历史事件并做出科学理性解释的能力第2题材料陌生以教材中未涉及的美国工业革命中的史实为背景问题巧妙以美国铁路的多种轨距切入,隐性说明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考法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常考常新3.命题点:工业革命对英国阶级关系的影响2017全国卷,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
33、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关键点拨: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多,而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并且差距在拉大。听课笔记4命题点:可持续发展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2016全国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5命题点: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扩展2015全国卷,33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
34、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3题形式灵活变传统文字史料为表格史料,信息更直观对比分析让数据“说话”,应注重数据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4题材料新颖以英国在不同时期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折射环境污染的危害视角独特不是考查传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而是考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第5题转换思维以英、美、法、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时期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
35、所占比例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工业化的现状 待考视角预测考向一 从工业革命的进程综合链接角度命题工业革命既是一次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等方面联系密切。高考命题从多角度考查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思想科技文化等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解题时注意从联系的角度,结合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1.命题点:18世纪英国科学研究的普及和学术活动的高涨对英国的影响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
36、,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英国的这些变化()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B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C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D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2命题点: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考向二 从对两次工业
37、革命的历史反思角度命题工业革命对经济结构、城市化、国际格局及社会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使用童工等。解题时,往往从逆向思维角度分析。3.命题点:多视角看待工业革命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4命题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
38、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A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C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考向三 从世界市场的形成角度命题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高考命题多运用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世界市场形成途径及过程的理解,特别是从因果联系角度,考查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特征及影响。5.命题点:反思19世纪70年代自由市场经济伯恩斯等人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1770年到1870年
39、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材料旨在说明()A社会普遍存在不平等 B自由市场经济存在弊端C弱势群体缺乏社会保障 D工人缺少政治诉求的渠道6命题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2021德阳市诊断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倍左右)年份1870年1890年1910年商品输出(单位:万金镑)199.6263.54
40、30.4资本输出(单位:万金镑)51.2101.3207.1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 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 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真题导练【例】2018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
41、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
42、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关键点拨:根据材料中上海“依港兴市”“工业区”“十一届三中全会”,曼彻斯特“工商业城市”“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设立议会和市政府”等有效信息,从交通、工商业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概括。(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关键点拨: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中期以后”,结合材料“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并联系所学知识如国家政策扶持、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组织答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43、(6分)关键点拨:依据材料二中“过于拥挤”“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旧贫民区仍然存在”等有效信息,从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贫民窟现象等角度作答。规律总结技法指导以读材料、审设问、扣教材、组答案四步法应对高考25分大题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其
44、次:通过“三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注意材料的层次,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省略号前后的内容,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细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注意材料中的隐性信息。第二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非选择题的开
45、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做大概了解。(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
46、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针
47、对训练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化以前,家庭体系以扩展型家庭为主。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成员聚集在一起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倾向于在婚后从大家庭搬出来,自立门户。摘编自唐思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材料二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
48、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到1878年,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达到3 300万桶,业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1882年,标准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同年底,标准石油公司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小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之子)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摘编自林蔚仁艾克森美孚:石油六世帝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家庭发
49、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和“名声扫地”的原因。(12分)第22讲课题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考题研析B史料实证提示(1)影响:动力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厂出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时代)。(2)说明:表明英国工业实力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3)说明: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人们对工业革命的认识也逐步趋于全面。探究点二考题研析A史料实证提示(1)关系: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工业结合起来,成为推动生
50、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结合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2)作用: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导致了交通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汽车、飞机等相继出现。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大量开采,成为新的能源。(3)影响: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形成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课题随堂演练1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中期后议会推动圈地运动,源于工业革命开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原料与市场,故选A项;二战后英国推行国有化经济政策,排除B项;工业革命完成后人口分布才发生变化,排除C项;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
51、,排除D项。答案:A2解析:瓦特对传统蒸汽机进行了改良,制成了更实用的“万能蒸汽机”,并得到普及,因此成为真正意义的“蒸汽机之父”,故选A项;据材料对瓦特的描述可知,他只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而非发明者,排除B项;据材料“逐步发现塞维利和纽科门蒸汽机的缺点所在”可知,在瓦特之前蒸汽机已经开始运用了,排除C项;瓦特最大的贡献在于使蒸汽机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更具实用性,而非仅仅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排除D项。答案:A3解析:表格中“土地平均养活人数”和“农业生产者平均养活人数”的上升,说明农民可以用额外的土地种植工业原料,农村也出现了富余的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表格中农业领域“
52、土地平均养活人数”和“农业生产者平均养活人数”的上升,不能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排除A项;表格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农业生产变革推动的,排除C项;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效果有限,排除D项。答案:B4解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虽然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但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和产值占总产值中的比重很高,这说明美国生产领域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故选D项;美国工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发展速度,排除A项;材料“占企业总数的0.9%”,说明美国垄断组织所占比重并不高,发展程度有限,排除B项;材料表明美国垄断组织形
53、成,说明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不能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答案:D5解析: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出现于罗斯福新政后,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差距,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而无法得出最早建立,故C项错误;因为德国政府加强社会保障,这说明了社会问题的增多,故D项正确。答案:D6解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足球由粗野、无规则转向有序、组织严密,推动了观赏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即经济发展推动了休闲方式变革,故选C项;材料不涉及观赏性体育运动的目的,排除A项;公众观赏足球运动并非政治性行为,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济发展推动了休闲方式变革,看不
54、出社会贫富差距缩小,排除D项。答案:C直通高考微讲座22已考视角讲练1解析: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故B项正确。答案:B2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答案:A3解析: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长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出现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影响人口
55、寿命,导致其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答案:A5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这种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所占比例在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待考视角预测1解析:材料反映出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研究更加普及,为英国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准备了人才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科学研究的普及,与生产领域对机器的需要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而非科学研究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科学研究的普及,与教育领域的近代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
56、2解析: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了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答案:C3解析:材料中“1796年”“曼彻斯特”“大纱厂”表明是工业革命,而材料中“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表明是新生的社会问题,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从材料中“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可知福特式创新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垄断组织
57、出现,故A项正确。答案:A5解析:材料说明,在1770年至1870年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工人所受剥削严重、工人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社会福利没有建立等众多问题,A、C、D三项都只是材料信息的一个方面,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反映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故B项正确。答案:B6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经济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两种方式,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高考非选择题25分大题高分导练真题导练【例】答案:(1)相同因素: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
58、动;制度突破。(2)有利条件: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3)问题: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针对训练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自立门户”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
59、的原因经常迁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富可敌国”的原因,据材料二“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名声扫地”的原因,据材料二中标准石油公司“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数量增多;家庭经常迁移;家庭观念变化。原因:工业革命对家庭关系的冲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影响;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工人工作岗位的变动,城市化的影响。(13分)(2)“富可敌国”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使用增加,石油需求量增大;标准石油公司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洛克菲勒打压兼并其他石油企业,形成行业垄断。“名声扫地”的原因:垄断性打压同行;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损害了美国民众利益。(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