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685.50KB ,
资源ID:1592134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921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模块素养评价:——等级性学业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模块素养评价:——等级性学业考试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素养评价等级性学业考试(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之下,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并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软着陆,揭开月球背面神秘的面纱。上图为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图,其中虚线范围内代表地势相对较高的土丘,周边存在着许多“月坑”。完成13题。1.站在地球上的人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由于地球引力的“潮汐锁定”,造成月球()A.背面处于高

2、山环绕之中B.背面无法接收到太阳光线C.自转与公转周期同步、方向相反D.自转与公转周期同步、方向相同2.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A.地形起伏大B.宇宙辐射强C.太阳光线弱D.土壤层深厚3.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多“月坑”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强B.昼夜温差大C.无大气层保护D.火山喷发多【解析】1选D,2选A,3选C。第1题,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受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了“潮汐锁定”的现象,即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表现为任何时刻,月球都以同一面朝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在观看月球时只能看到固定的一面。第2题,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落选

3、择在艾特肯盆地,该盆地地形比较崎岖,陨石撞击坑大而且分布密集,这对探测器着落区的选择和着落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3题,“月坑”主要是陨石撞击形成,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小行星等外来天体可长驱直入,毫无阻拦地冲向月面,撞击后产生“月坑”。(2020滁州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4、5题。4.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5.若图中甲、乙为近地面,图中的环流表示的是黑夜的山谷风,则表示山坡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4选D,5选A。第4题,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

4、,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处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乙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相反,在同一水平面上,丁处形成高气压,丙处形成低气压,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乙处气压高于丁处,因此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甲乙丁丙。第5题,若图中甲、乙为近地面,图中的环流表示的是黑夜的山谷风。黑夜山坡降温快,谷地散热不畅,气温比山坡高,则谷地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图中显示,乙地盛行上升气流,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因此表示山坡的是甲地。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据此完成6、7题。6.覆盖秸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

5、是()减少蒸发增加地表径流 增加下渗稳定地温A.B.C.D.7.农田覆盖秸秆的主要作用是()A.蓄水保墒B.防风固沙C.增加光照D.增大昼夜温差【解析】6选B,7选A。第6题,覆盖秸秆可减少地面直接受太阳辐射,降低地温,减少蒸发,正确,错误。减缓水流速度,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正确,错误。第7题,农田覆盖秸秆可减少蒸发,增加下渗,起到了蓄水保墒的作用。覆盖秸秆不能防风固沙,会减少地面受到的光照,减小昼夜温差。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8、9题。8.此时O点的风向更接近于(注: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A.甲B.乙C.丙D.丁9.O点附近等压面与下图中接近的是()

6、【解析】8选A,9选B。第8题,赤道附近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若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则气流运动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与受力方向一致。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第9题,材料显示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因此应为近地面。图中显示气压从西向东逐渐增加,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出。(2020济宁高一检测)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去学校(27N,113E)附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域简图。考察小组成员发现,涞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水葫芦,对航运产生了很大影响。水葫芦繁殖能力强,往往随水浮流,喜欢生长在向阳、平静的水面。北京时间 12 点 23 分,考察小组行走在堤坝 ab 段,此

7、时他们的身影与堤坝基本平行,并指向 b 处。据此完成1012题。10.考察小组成员发现山地丘陵地区大面积分布着()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草原植被11.影响图中水葫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强度B.河水顶托作用C.河面宽窄D.营养物质含量12.考察结束后,部分考察小组成员在 QQ 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残荷听雨:我在沙洲附近喝了一口江水,这里的水真咸啊一场盛夏的璀璨:我发现,涞水自东南向西北缓缓流淌。风景再美你也 out:登山时,我感到头晕、心跳加速,出现了高原反应。江南 style:下山时,我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逐渐变小。A.残荷听雨B.一场盛夏的璀璨C

8、.风景再美你也 outD.江南 style【解析】10选A,11选B,12选B。第10题,该学校位于(27N,113E)处,属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考察小组成员发现山地丘陵地区大面积分布着常绿阔叶林。第11题,水葫芦繁殖能力强,往往随水浮流,喜欢生长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涞水北岸是向阳处,但水葫芦分布区并不是全部分布在向阳水域,说明光照强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葫芦主要分布在涞水汇入湘江的入口处,河水顶托作用强,流速缓慢,导致水葫芦在此大量集聚。河面宽窄、营养物质含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第12题,湘江汇入长江,是外流河,河水是淡水,A不可信。北京时

9、间 12 点 23 分,考察小组身影指向北方。考察小组行走在堤坝 ab 段,此时他们的身影与堤坝基本平行,图中堤坝接近南北走向,身影指向 b 处,说明b在北方、a在南方。涞水自东南向西北缓缓流淌,B可信。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海拔低,没有高原反应,C不可信。水银气压表的读数逐渐变小说明气压下降,海拔高、气压低,下山时,气压应该上升,D不可信。(2020海口高一检测)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大约上升到30 km高空后自行爆裂。读图完成13、14题。13.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变化规律可能()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14.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大

10、气层是()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解析】13选D,14选A。第13题,从对流层顶到5055 km为平流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球所在高度约为30 km,处于平流层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平流层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第14题,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490毫米,海拔500米)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5、16题。甲坡乙坡覆盖度

11、30%70%茂盛度中强盛植物种类荆条、野瑞香、黄栌、胡枝子、白艾草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叶苦枥、野瑞香、胡枝子、羊胡子草、柴胡、山丹代表植物高度荆条0.6米、黄栌0.5米荆条2米、黄栌1.5米15.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 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 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16.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A.热量适宜B.植物种类优势 C.土壤肥沃 D.水分条件较好【解析】15选D,16选D。第15题,从表格看甲植被覆盖率低,说明水分比较少,应该处在阳坡,温度高,蒸发大所以水分少;表中显示植物高度矮小,结合植物种类可知植物以灌木植物为主。第16

12、题,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水分条件较好,从材料可知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量比较少,向阳坡温度高,光照强,水分少,影响植物的生长,背阴坡温度低,光照弱,水分多,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影响植被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回答1719题。17.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A.古生代三叶虫B.中生代恐龙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D.新生代第四纪人类18.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A.温热的草原地区B.温暖广阔的浅海C.温热的森林地区D.干旱的陆地环境19.地球的演化主要经

13、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初期的岩浆时代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原始海洋时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的古生代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A.B.C.D.【解析】17选B,18选C,19选B。第17题,注意关键词“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中生代的典型植物,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为恐龙。第18题,根据材料“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可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为温热的森林地区。第19题,地球演化最开始是岩浆时代,岩浆喷发大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汽凝结至地表形成径流,从而地球进入原始海洋时代;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等

14、出现在新生代,时间最晚;古生代的时间比中生代时间早。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据此回答20、21题。20.上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以丘陵、平原为主中部高,西南、东北低以平原、盆地为主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B.C.D.21.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解析】20选C,21选D。第20题,大部分海拔在500 m以内,且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为丘陵、平原地形;中部海拔在300 m以上,较高,丘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南和东北海拔在200 m以下,较低。第21题,甲、乙两处等高线均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中部海

15、拔较两侧低,说明均为山谷。读图,完成22、23题。22.图示景观中,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B.C.D.23.形成图所示的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解析】22选A,23选C。第22题,由图示可知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是流水堆积形成。第23题,据图所示可知,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读图,回答24、25题。24.关于该次山体垮塌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体垮塌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C.该山体垮塌滑坡的

16、形成一般有三个控制因素: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D.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5.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完全一样B.泥石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C.泥石流能破坏森林,森林的破坏也会诱发泥石流D.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小【解析】24选C,25选B。第24题,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地质现象。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滑坡的发生有先兆;滑坡的形成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第25题,滑坡是发生在坡地上的块体运动,促使滑坡滑动的原因

17、主要有斜坡形态的改变、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变化、震动等。泥石流是由山区沟谷中的暴雨或冰雪融水激发的,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洪流,森林的破坏会加重泥石流发生频率和强度,但不是诱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20日照高一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18、,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_。(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_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3)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的土壤表层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说明砂田对水循环的影响。【解析】第(1)题,集雨工程影响地表径流,图中G代表地表径流。集雨工程将雨水收集,地表径流减少,因此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第(2)题,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海洋降水、海洋水的蒸发、水汽输送、陆地

19、降水、地表水的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下渗。地表水的下渗主要受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及地表植被覆盖率影响,因此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D降水环节。第(3)题,宁夏位于大陆内部,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水循环包括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宁夏中部气候干旱,水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因此从水循环角度考虑,题干中的做法应是为了增加降水的下渗和减少水分的蒸发。砂石堆积后形成的覆盖物内空隙较大较多,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同时又能保护位于砂石覆盖层下方的土壤水分与空气和光照接触少,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答案:(1)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2)降水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3)砂

20、石堆积后形成的覆盖物内空隙较大较多,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同时又能保护位于砂石覆盖层下方的土壤水分与空气和光照接触少,减少水分蒸发。27.(2020南通高一检测)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冬半年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_。(4)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的原因。【解析】第(1)题,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所以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图中甲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乙代表地面长波辐射、丙代表大气

21、逆辐射,所以该原因与图中的丙有关。第(2)题,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第(3)题,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第(4)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答案:(1)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丙(2)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3)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能把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吸

22、收(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8.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造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人为原因。(2)可以运用_地理信息技术对洪涝灾害加以监测。(3)请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方面,简述减轻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解析】第(1)题,自然因素就是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丰沛,中下游地势低平,支流众多,一遇雨天洪水一并涌入长江干流,因此长江在暴雨季节来临之时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

23、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地形。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下泄不畅。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的调蓄作用。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破坏植被,泥沙淤积、侵占河道,排水不畅等。第(2)题,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可以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技术对洪涝灾害加以监测。第(3)题,减轻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退田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建分洪区、上游植树造林等。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应急机制等。答案:(1)降水、地形。围湖造田、破坏植

24、被,泥沙淤积、侵占河道,排水不畅等。(2)遥感(RS)(3)工程措施:兴修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河道、植树造林、设立分洪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应急机制等。29.(2020枣庄高一检测)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具体体现是_,_。 (3)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_,B:_。 (4)土壤水分和_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_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5)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_、_和

25、_,既能_,又能_。【解析】第(1)题,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腐殖质、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如氮素)。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2)题,有机质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土壤的肥沃程度,而有机质来自生物,所以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能够对成土母质不断改造,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第(3)题,土壤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矿物质、有机

26、质、水、空气。图中A占土壤比重最大,代表的是矿物质,B占比重最小,是有机质。第(4)题,土壤中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降水、气温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土壤中水分含量高,则空气含量相应较低,土质较为黏重,反之,水分含量低,空气含量高,则土质较为疏松。第(5)题,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热量,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答案:(1)腐殖质氮素 (2)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3)矿物质有机质 (4)空气气候条件 (5)水分空气热量通气透水蓄水保温 30.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两种流水地貌

27、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水循环环节a的名称是_,目前,人类主要通过_、_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2)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图中峡谷地貌和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分别是_、_。(3)简述地面坡度、植被覆盖率对下渗的影响。【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水循环环节a是海洋水蒸发后,被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a的名称是水汽输送,目前,人类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修建水库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跨流域调水是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第(2)题,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图中峡谷地貌的地质作用是山区坡度大,水流速快,侵蚀强,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因河口处地势平坦,流速慢导致泥沙沉积。第(3)题,地面坡度越大,流速越快,水迅速流走,导致下渗少,反之下渗多;植被覆盖率越高,流速越慢,利于下渗,下渗多;反之下渗少。答案:(1)水汽输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2)流水侵蚀流水沉积(3)地面坡度越大,下渗越少;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越多。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