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90187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文理分科试题一、单选题1.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其封地是商代重要的东夷属国奄国所在地,这里的民众,既有商朝遗民,也有伯禽所带的周人,还有原来的奄国人。由此可见A. 分封制下的诸侯独立性强B. 王族是分封制的主要对象C. 周初分封有利于民族融合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这里的民众,既有商朝遗民,也有伯禽所带的周人,还有原来的奄国人”体现的是西周推行的分封制对于民族融合的助推作用,C正确;材料未涉及诸侯独立性,A排除;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对象,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D排除。故选C。2.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2、”。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详解】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B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A;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3.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

3、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 等级制度森严B. 宗法色彩浓厚C. 文化生活丰富D 法律制度严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王官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可知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因此看不出宗法色彩浓厚,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文化生活丰富无关,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法律

4、制度严苛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以咸阳宫为中心,仿造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A. 君临天下,思想控制B. 天下共主,尽享极乐C. 天下归一,皇权至上D. 彰显财富,发展商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宫为中心”“众星拱月,鳞次栉比”可知,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思想控制,排除A项;秦始皇是权力至上的皇帝,而不是所谓的“天下共主”,故B项错误;

5、D项是经济,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意图,故排除D项。5.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A.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C. 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D. 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

6、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6.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A. 实施削藩政策B. 实行郡国并行制C. 颁布推恩令D. 废除分封制【答案】C【解析】从“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推恩令”。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目的是弱化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

7、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削藩是直接削弱诸侯国势力,会引起诸侯国的反对;B选项与材料内容相悖;D选项与此无关。7. 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 建立了曹魏的统治基础B. 加强了曹魏对地方的控制C. 有利于选拔到杰出人才D. 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可见九品中正制一度发挥积极作用,故D符合题意;曹操并未代汉建立政权,故A不符合题意;九品中正制属于选

8、官制度,并非地方管理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实际效果,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8. 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说明宋代A. 君弱臣强权臣擅权B.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削弱C. 官员文化素养较高D.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宋真宗试图立宠妃为贵妃时,宰相李沆可以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甚至烧毁诏书,而宋真宗对此也无可奈何。这说明当时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夸大了君臣关系的事实,

9、不符合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史实;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问题,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与官员的文化素养水平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 明成祖时,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明仁宗以后,这一职责转变为制度化的“票拟”,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内阁已开始给人以“俨然汉、唐宰辅”的印象。这一变化说明A. 内阁对皇权形成制约B. 内阁掌握了行政决策权C. 内阁的地位显著提高D. 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只是顾问,到了明仁宗时期有“票拟”权,“俨然汉、唐宰辅

10、”,从而说明内阁地位显著提高。答案为C;从材料“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可以看出决策权在皇帝手中,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AB错误;内阁一直没有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D错误。10. 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等管理地方。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并设驻藏大臣。这说明清政府A. 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B. 全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一致性C. 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D.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地、新疆、西藏等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故选A

11、;材料体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多样性,而不是一致性,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事务管理法制化,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到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故排除D。11.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B.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D.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起居注由不允许皇帝观看到皇帝可以命令停止编纂,反映出皇权越来越强大,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加强

12、的趋势,故B正确;材料未体现皇帝轻视文化修养和关注自身形象,故AC错误;材料是起居注变迁的过程,不能证明其史料价值越来越小,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加强。由材料可知起居注由不允许皇帝观看到皇帝可以命令停止编纂,说明皇权不断加强。12. 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称:“近年各省漕赋之疲累,官吏之亏空,商民之交困,皆由银价昂,钱价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长期外贸出超B. 洋布充斥市场C. 官吏贪污腐败D. 走私鸦片盛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道光十八年(1838年)”“官吏之亏空,商民之交困,皆由银价昂,钱价贱”等信息可知,这时期走私鸦片盛行,

13、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出现钱贱银贵的现象,D项正确;长期外贸出超有利于外国货币流入中国市场,不会出现“官吏之亏空,商民之交困”的现象,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夕,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从而出现银贵钱贱的局面,而不是由于洋布充斥市场,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主要由于走私鸦片盛行,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导致,而不是由于官吏贪污腐败,C项错误。13.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

14、饷费,均宜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A. 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B. 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C. 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D. 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答案】D【解析】【详解】从清初自主制定海关税则,统一征收外贸关税,到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对比的是清朝前期和晚清中国海关主权的变化,与鸦片战争的性质无关,A选项错误;海关关税税则制定从清政府自主到中外协定,不能说明海关行政管理的松弛,B选项错误;清朝关税主权的改变,不能反映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C选项错误。14. 学者陈旭麓在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

15、 走”传统英雄主义观时说道:“叶名琢的悲剧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关于“时代的悲剧” 成因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根深蒂固的夷狄观念B. 陈旧破落的武器装备C. 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D. 战和不定的战术策略【答案】C【解析】【详解】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打败,因此对“时代的悲剧”的成因理解最恰当的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对鸦片战争的结果有一定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最恰当”的要求,排除A、B、D项。【点睛】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包括:(1)清政府政治腐败;(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3)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4)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

16、,军事指挥失当。根本原因是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15.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选项史料历史解释A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B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掠夺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开启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A. AB. BC. CD.

17、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条约:准许招募华工出国,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B正确;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并不等同于英国损失2100万元,解释不合理,故排除A;马关条约之后列强侵华方式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刚刚开启,故排除C;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简单的报复义和团运动,故排除D。16. 下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概况。表中现象(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英国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卫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A.

18、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B. 使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C. 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引发D. 使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中体现出19世纪末中国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的情景,多个省份被租借或者被割让,这些现象会促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可能,B正确;表格的现象出现于甲午战争之后,A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之后,表格现象出现是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引起的,C错误;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D错误。17. 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

19、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A. 黄海海战B. 反割台斗争C. 淞沪会战D. 台儿庄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结合所学可知,是中日甲午战争战争,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期间的战役,A正确;反割台斗争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B;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排除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结合中日甲午战争的知识分析解答。18. 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

20、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A. 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B. 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 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 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可以知道,体现了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报刊对反割台的关注与支持,没有体现反割台斗争的群众基础如何,故B项错误;反割台运动并不

21、是受报刊的关注才兴起了,而是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而兴起与发展,故C项错误。19.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历来强调治史不求致用,但1932年之后,他提出要加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学的研究,认为“改造中国历史,即可以改造一般民众的历史观念”,为此,他除了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的课程外,还与同仁一起创办了史地学杂志禹贡。这反映出当时A. 历史研究开始强调经世致用思想B. 历史地理学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C. 民族矛盾影响知识分子治学观念D. 民众历史观念落后亟待加强教育【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顾颉刚的变

22、化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时代变迁,即民族矛盾影响知识分子治学观念,故选C;“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强调民族矛盾影响知识分子治学观念,而不是历史地理学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故B错误;材料中“改造一般民众的历史观念”是增强民族意识,而不是说民众的历史观念落后,D错误。20. 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A. 抗战前蒋介石已有

23、持久抗战的设想B. 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C. 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D. 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答案】A【解析】据材料“1936年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抗日战争尚未全面爆发,这说明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安事变,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蒋介石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故D项错误。故选A。21. 1937年,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与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

24、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A. 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D. 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力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等信息可知,随着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以共同抗日,这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所述政策正体现这一现象,B项正确;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材料所述措施主要为抗战服务,与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无关,A项错误;

25、这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材料所述对“特区”实行的政策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会加速国民党政权的灭亡,而是加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束,C项错误;井冈山根据地力量的发展壮大主要在1927-1937年期间,这时期已经转移到陕北,因此与井冈山根据地力量发展无关,D项错误。22. 1937年7月一1938年10月,全国各地有千余名文艺界人士汇聚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戏剧、电影、美术、漫画、木刻等数十个抗敌协会,出版各种刊物多达200余种。这反映了A. 武汉成为全国文艺中心B.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 抗战文艺成为主流文化D. 文艺与抗日救亡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3

26、7年7月一1938年10月,在武汉成立各种文艺抗敌协会,出版各种作品,将文艺与抗日救亡相结合,鼓舞抗战士气,故D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证明武汉成为全国文艺中心,故排除A;1938年10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抗战文艺成为主流文化,故排除C。23. 抗战期间,共产党发动和武装民众形成的众多抗日根据地,不仅破坏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而且钳制了近60%的日本陆军军力。其中“百团大战”历时3个多月,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震摄。这体现了中共抗战A. 始终是抗日战场上的主力军B. 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C. 是为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

27、场D. 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灭亡的步伐【答案】D【解析】【详解】中共领导的抗战给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震慑,加速了侵略者灭亡的步伐。D正确;A项始终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24. 1917年4月,英、法、美等国拒绝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1942年10月9日,美国与英国政府却分别通知中国政府,自愿放弃在华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 资本主义列强综合国力遭削弱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 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D.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抗日战争时期列强自愿放弃在华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是由于中国在世界

28、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故C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列强自愿放弃在华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并非资本主义列强综合国力遭削弱,排除A;二战时期中国并未成为世界强国,排除B;二战时期国际政治新秩序并未形成,排除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25.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 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B. 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C. 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D. 电影作品百团大战【答案】A【解析】【详解】A项属于第一手史料,在选项中是最为有力的证据,A项符合题意。回忆录属于第二手史料,可能渗透进个人主观情感

29、,排除B;历史论著属于第二手史料,可信度不如A,排除C;电影作品经过艺术加工,可信度不如A,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对史料的分类和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就价值而言,第一手史料的价值高于第二手史料。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整理自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隋唐时期之所以强调山川形便原则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

30、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运行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共同政治目的。【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议国政,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人;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共同政治目的: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解析】(1)从材料一

31、的图示可以看出是三省六部制。通过对图示的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君权等方面进行分析。(2)从材料二中的“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可知原则之一是山川形便、犬牙相人;从“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可得出原则二是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根据所学知识,从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角度分析其目的。27. 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

32、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

33、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哀行需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该制度的进步性。(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

34、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可以看出,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是以德取人。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可

35、以根据材料中的“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根据材料中的“允许自由报考”“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可以看出,唐宋时期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开放性和严密化。该制度的进步性,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并结合所学科举制的影响来回答。(3)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

36、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应当根据上述总结出的措施来回答。 28.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1987年

37、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四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

38、,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

39、两场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并分析两次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答案】(1)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2)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逐步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台儿庄战役等;敌后:百团大战。(4)结果:甲午战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影响:甲午战败,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

40、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在马关条约中提出的商业特权是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变化,结合所学,过去列强的经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而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西方国家对华的经济侵略变成资本输出为主。(2)结合所学,十四年的依据是从1931年开始。结合抗战的史实可以概括出其依据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逐步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3)根据材料能得出材料针对的是抗日战争,故“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是指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例子:结合全面抗战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基本史实概括即可。(4)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影响:结合所学,从抗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对中华民族自信心、民族尊严的影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