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89005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微专题小练十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小练十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2022焦作市二模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党的经济领导政策遭受否定B灵活的做法会弥补政策弊端C国内战争即将走向最后胜利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合时宜2202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918年5月,列宁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提出了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历史阶段逐渐向以国有制为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过渡的考虑。这一构想()A随即实践成为新经济政策B被严峻的国内形势打断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阶段D完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32022黄冈市二模20世纪2

2、0年代苏俄的农民们往往通过“耐普曼”(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私人商贩),而不是去合作社将剩余农产品交换日常工业品。对此,大量的俄共党员认为“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这意味着转向资本主义”。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合理性B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需要思想的解放C市场调节与社会主义无法兼容D新经济政策不利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42022保定市二模斯大林在1931年2月4日的讲话中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时间内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由此可见,斯大林要求展开“布尔什维克的速度”的主要原

3、因是()A国家尚未独立B国际形势严峻C经济危机严重D国内局势失控52022柳州市二模1922年,苏俄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农民自由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土地使用形式;而到1930年,苏联颁布的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则提出:集体农庄的道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劳动农民唯一正确的道路。这一政策转变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战时经济发展需要B延续新经济政策的优势C为加快工业化创造条件D争取农民支持集体农庄6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驻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登广告高薪招募6000名专家和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这一时期美国的出口设备有40%卖给了苏联。这表明苏联()A缺乏基本的人才资源、技术基础B

4、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C利用国际条件积极发展经济D成为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72022开封市三模下图为1932年苏联某杂志封面,意在宣传社会主义社会幸福生活和集体农庄的美好远景,这类杂志的出版主要()A反映了五年计划的迅速开展B推动了西伯利亚的快速开发C表明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D体现了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8赫鲁晓夫退休后,曾订购水管和营养液混合剂,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当他发现栽培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为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时,便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赫鲁晓夫之所以对此事缄默,是因为他()A对盲目开荒政策有所反思B认为对农业投资还不够C对国营农场改革耿耿于怀D知道经济体制弊端重重91953年苏

5、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1.4亿卢布,1960年为141.6亿卢布,即在产品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斯大林模式遭到了彻底否定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10勃列日涅夫把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发展军事工业,强调发展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从1965年的326亿美元到1981年增至1550亿美元,即增长了3.75倍,占苏联财政支出的1/3。这一决策造成的负面结果是()A使苏联军费开支不断增大B苏联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与美国争霸处于相对优势D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11戈尔巴乔

6、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A承认市场调节作用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恢复部门管理体制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122022孝感市二模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国营商店里一公斤肉大约收款1.8卢布,而国家对一公斤肉的补贴多达3.5卢布,食品行业中仅此一项,每年的国家补贴总额就在600亿卢布以上,而整个国家预算是4800亿卢布”。这表明苏联()A计划经济体制已无法维系B戈尔巴乔夫改革关注民生C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D社会的保障体系较为健全132022南昌市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

7、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就同农民的关系而言,也确实是一种让步、妥协。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有退却,就有进攻。因此,新经济政策实行不久,特别是农民造反的威胁略为减轻之后,停止退却、发动进攻的呼声就不断高涨,逼得列宁一年之后,不得不在党的十一大上宣布停止退却,开始进攻。郑异凡苏联春秋:革命与改良材料二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他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

8、距离”。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新经济政策对农民“退却”的主要表现,说明“退却”在理论探索方面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关于工业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提出上述看法的原因。142021湖南永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至少选择两条),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专题小练十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B题干信息有两点,一是处在国内战争时期,二是地方苏维埃政权。这表明在全国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大背景下地方根据实际采用了一些灵活的做法,

9、目的是为了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表明地方政府的灵活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项正确;党的经济领导政策遭受否定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看不出国内战争进行的程度,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成功的政策,排除D项。2B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在1918年提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主张,这一构想被严峻的国内战争形势打断,苏俄进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项正确;材料可以被视为新经济政策的渊源,但A项“随即实践”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多种经济并存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符合当时小农生产占优势、经济较为落后的苏俄国情,并没有超越当时历史发展阶段,排除C项;列宁的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

10、义理论的发展,排除D项。3B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可知这一时期苏俄推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材料“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这意味着转向资本主义”说明党内一部分人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些质疑,这说明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需要思想的解放,B项正确;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农民们往往通过耐普曼(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私人商贩),而不是去合作社将剩余农产品交换日常工业品。”可知材料说的是新经济政策,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市场调节与社会主义无法兼容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新经济政策不利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排除D项。4B根据材料“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可知斯大林之所以号召在最短时间内消

11、灭国家的落后状况,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形势的严峻威胁苏联的和平与安全,B项正确;“国家尚未独立”不符合当时苏联历史的阶段特征,排除A项;由于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当时的经济危机对苏联影响较小,排除C项;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国内局势失控”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排除D项。5C根据材料“1930年,苏联颁布的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则提出:集体农庄的道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劳动农民唯一正确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苏联工业化建设时期,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规定是为加快工业化创造条件,C项正确;1930年苏联没有战争,并不是为了适应战

12、时经济发展需要,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1928年被废除了,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述的是强行规定集体农庄,并不是为了争取农民支持集体农庄,排除D项。6C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这在客观上为苏联引进设备或人员创造了条件,苏联招募专家和熟练技工、从美国购置设备正体现了其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经济,C项正确;当时苏联具备基本的人才和技术基础,A项错误,排除;当时苏联是引进和利用美国的技术和人力,而不是“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B项错误,排除;美国虽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但并没有进行“技术转让”,D项错误,排除。7D材料中的“集体农庄的美好远景”与图片人物非常高兴

13、的姿态,反映了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人民精神风貌,与五年计划无关,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西伯利亚的快速开发,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排除C项。8A9D从材料时间来看,应该属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材料数据显示农庄收入增长2倍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对于农业进行了调整,借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D项表述正确。A项错误在于彻底否定,不符合事实;B项错误在于土地所有权,不符合当时情况;C项无从体现。10A勃列日涅夫时期重视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发展军事工业,导致苏联军费开支不断增大,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

14、时期。故答案为A项。B、C项属于这种做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11A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承认市场经济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全面的改革计划,导致前苏联的解体。故A项正确。12A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巨额的财政补贴使国家财政处于破产的边缘,无法维持,A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巨额的财政补贴使国家财政处于破产的边缘,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项。13答案:(1)表现: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理论意义

15、: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2)看法:以重工业为中心;追求高速度。原因: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苏联原先的工业基础薄弱。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对农民“退却”的主要表现是,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理论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在理论探索方面的意义在于,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

16、设进行的有益探索。(2)看法:根据材料二中“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可知,以重工业为中心;根据“斯大林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苏联)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认为工业化须追求高速度。原因:根据材料二中“(斯大林)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可知,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主要是基于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原先的工业基础薄弱,须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还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等。14答

17、案:示例一论题: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成效有限。阐述: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着手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提倡种植玉米。科技方面,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但主要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总之,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多次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因为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终没有成功。示例二论题:中国

18、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阐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高铁建设、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推动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论题,如“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以失败告终”等言之有理也可以)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本题要求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两条信息拟定论题展开阐述。如可以提取“赫鲁晓夫上台后着手改革”“1975年后勃列日涅夫改革停滞不前”“1989年东欧剧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成效有限。结合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以及苏联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提取其他信息总结论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