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10.50KB ,
资源ID:15881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88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课时作业.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课时作业.doc

1、一、选择题1战国时“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当时能够出现“治田百亩”的原因不包括()A生产方式的变化B铁农具及牛耕的推广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各国变法的推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铁农具及牛耕的推广,新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产生、发展,各国重视生产,因此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但是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社会动荡,故选C项。2(2014福建南平质检)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商鞅变法规定土地私有,土地可以买卖,从而造

2、成了土地兼并现象。3“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析:选B。通过此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可知,时间为汉代以后,首先排除A项;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因此正确选项为B。4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是()A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C农民国家 D国家地主解析:选C。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他们是直接受益者。农民得到土地后,要为国家承担赋税和徭役,从而增加了国家收入,国

3、家是最终的受益者。5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材料中反映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讲的是均田制到了唐代,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口迅速增长,而政府手中没有过多的空闲土地,于是就不能授田了。所以,均田制很长时间没法实行。6(2014江西新余检测)“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

4、到基本解决B宋代统治者通过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解析:选D。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问题。封建社会土地是私有的,可以自由买卖,然而封建社会是小农经济,土地兼并是长期无法根治的问题,危害到统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宋代不抑制土地的兼并,而且还出现“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说明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A、B、C说法错误,也未从题干中体现。7(2014太原检测)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

5、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材料说明宋朝()A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B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C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D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解析:选C。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题干材料中的“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直接说明地主招佃农是为了征收租税,而不是行仁义,故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B项。“至水旱之岁”说明地主只是到了水旱灾害较重的年岁才减免租税,而不是经常减租,故排除D项。农民受雇于地主,是为了生活,地主雇佣农民是为了征收租赋。水旱灾害严重之年,地主减免租赋,是为了不至于使农民逃散,影响其日后的租赋收入,故C

6、项正确。8光绪周庄镇志载,俗有田底、田面之称,田面者佃农之所有,田主只有田底而已。盖与佃农各有其半,故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佃农或易,而田主亦不易。“田底”和“田面”的实质是()A佃农和田主共同拥有土地B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C封建官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D封建农庄经营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理解能力。“田底”指土地所有者,“田面”指经营者。由“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佃农或易,而田主亦不易”说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二、非选择题9(2014镇海中学高一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材料二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三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

7、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苏洵材料四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张履祥材料五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朱元璋请回答:(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与材料一相比,这种变化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三、四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你认为材料四中作者的分析正确吗?(3)材料五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解析:第(1)问从材料二中“除井田,民得卖买”进行判断、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三“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材料四中关键信息“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可知反映了租佃现象,结合史实

8、可知租佃现象的出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和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得出材料四中作者的分析不正确;第(3)问通过材料五中“不论齿序”“不拘主佃”等信息可知主佃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答案:(1)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积极作用: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使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2)反映了租佃现象。不正确,因为租佃关系的产生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和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3)说明主佃双方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主佃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课中思考题(教材P8)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提示:直接后果是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租种地主土地,遭受剥

9、削,导致农民经济状况恶化。土地兼并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因为自耕农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状况恶化。由此,过度的土地兼并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10)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提示:首先要读懂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即佃主和佃农身份地位的变化,雇农逐渐获得人身自由权利,再联系早期(如东汉)田庄里的依附农民的处境进行比较分析即可。 明清时期,雇工和佃农在法律上已享有与地主平等的身份。这种变化使农民在支配社会产品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获得实际利益,使农民的生产积

10、极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三、自我测评(教材P10)1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提示:井田制中的“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公田”由得到份田的农民耕种,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私田”的产品由劳动者支配。2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的?提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直接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1)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井田制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2)随着私有土地的发展,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扩大

11、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进程。(3)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一系列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使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形式?提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私有制。主要形式有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4概述租佃制产生、发展的过程,简析它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提示:由东汉时期田庄制下农民对大地主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保障了农民的土地,农民相对独立;但随着宋代土地兼并的严重,租佃经营方式日趋普遍,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地主与佃农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明清时期租佃制占据主导,契约纳租方式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佃农的经营自主权提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