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增强自己的华夏认同观念。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多角度对商鞅变法作出历史解释。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实证比较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时空坐标知识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列国纷争1原因: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
2、,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2概况(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3影响(1)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2)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思维点拨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1)从战争的目的来看,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争夺土地、人口,实现
3、霸业,号令诸侯;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完成统一大业。(2)从战争的影响来看,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局部统一,客观上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从而促进了民族交融;争霸战争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3)战争还表明,分封制已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严重障碍,以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形式取而代之,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二、华夏认同1时间:从春秋到战国。2表现(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
4、。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3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概念阐释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之“交”指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融”指民族之间在人口、血统、文化上的互相渗透,在优秀文明成果上的相互吸收、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共同性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三、经济发展1农业(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2)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2工商业(1)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2)货币流通广泛。(3)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
5、云集的中心城市。(4)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误区警示“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的一部分。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四、变法运动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目的:富国强兵。3结果: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4代表:商鞅变法(1)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2)主要内容经济:重农抑商,奖励
6、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3)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4)特点: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5)影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史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治重心由周天子逐渐转移到公室、卿大夫集团。以统治阶级“内争”为特色的社会秩序的急剧变动,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极化。摘编自王家范大
7、学中国史探究根据史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提示王室衰微,政治权力重心下移。如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史料二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编自淮南子要略 探究根据史料二,概括“商鞅之法”的主要动力。提示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秦孝公的强烈愿望。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
8、坏阶级关系上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政治上日益激烈的兼并形势,对各国生存及国家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统一天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思想上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改革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活学活用针对训练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纷纷展开变法,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故选B项;卿大夫掌握实权发生在春秋晚期
9、和战国早期,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实现统一,排除A项;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客观效果,并不是其主观目的,排除C项;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多推行县制,排除D项。2商鞅自卫国入秦,宣讲法家理论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励军功等发展战略,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进行变法。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A秦孝公下决心要变法图强B当时群雄并起争霸战争不断C变法主张迎合了现实需要D奴隶主贵族势力已普遍衰落解析:选CA项表述是秦孝公变法的原因,不是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原因,故错误;B、D两项表述是秦孝公变法的背景,故错误;由材料可知商鞅入秦宣讲法家理论
10、从而被秦孝公重用,说明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商鞅的变法主张迎合了秦国的现实需要,故C项正确。知识点2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孔子1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主张: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3教育成就(1)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2)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二、老子1地位:道家
11、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1)朴素的唯物论: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2)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3)政治: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3著作:其观点见于老子一书。辨析比较孔子与老子思想主张的比较相同点:都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治国方案;都反对苛政。不同点:项目孔子老子政治主张主张“仁”;提出“为政以德”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哲学主张缺乏哲学思辨,强调关注现实社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包含朴素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思想重心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更加侧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三、百家争鸣1历
12、史背景(1)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2)阶级关系:新兴的士阶层崛起。(3)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2重要派别儒家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3.影响(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
13、阔的思想解放运动。(2)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思维点拨百家争鸣的特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该特征是以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为表现形式。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思想解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史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著中华文明史探究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
14、鸣出现的原因。提示社会大变革;政治社会环境自由宽松;私学发展,讲学盛行。史料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探究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提示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经济: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
15、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社会:诸侯争霸,礼乐制度崩溃,社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3)教育:私学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造就了一大批阅历丰富和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4)阶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网罗人才,“士”阶层活跃。(5)政治环境: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缺少绝对权威和控制,学术环境相对宽松。(6)科技: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7)文化:争霸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8)学术:不同学派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2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
16、宽容开放的特点。(3)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3启示(1)思想自由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2)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活学活用针对训练3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记载:“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由此可知,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是()A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B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大变化C分封制和井田制逐渐瓦解D
17、华夏族与周边族群日趋融合解析:选C由材料中“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可知,兼施战争破坏了分封制,而经济基础的变化指井田制的瓦解,故选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治经济的变化,没有涉及文化方面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矛盾内部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排除D项。4杨宽在战国史中写道:“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文化学术相应地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这()A推动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B有利于早期国家形成C推动土地私有制出现D导致诸侯争霸解析:选A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士阶层的
18、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条件,有利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故选A项;夏朝的建立意味着早期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旧的阶层发生变化,导致士阶层的兴起,排除C项;诸侯争霸,各国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促使士阶层逐渐的兴起,排除D项。 学史明智展情怀材料展示变法图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着许多优秀的社会变革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变法图强,不仅强大了一个国家,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尤其是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改变了贫弱落后的面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从而为秦始皇吞并六国、开创帝业奠定了基础现实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
19、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思维升华中国古代改革的现实启示(1)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
20、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在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针对训练1“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A商鞅变法的原因B商鞅变法的作用C商鞅变法的目的 D商鞅变法的经过解析:选B材料强调商鞅变法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主要解释了商鞅变法的作用,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2如图反映的史实说明了改革
21、者要()A讲究得当的改革策略B拥有不畏权贵的勇气C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D具备执法如山的决心解析:选A商鞅徙木立信是为了增加人民对变法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改革者在改革过程中要讲究适当的改革策略,故选A项;商鞅徙木立信是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与贵族无关,也无法体现他本人的道德修养高低,排除B、C两项;南门徙木立信发生在变法之前,“执法”一词说法欠妥,排除D项。教材问题再思辨1读教材P10“史料阅读”:设问(1)史料中的“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属于什么性质的事件?(2)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怎样评价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战争?提示(1)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2)积极:社会经济方面,各国为
22、赢得战争,纷纷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分封制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国家统一方面,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为战国七雄的出现及秦朝统一创造了前提;民族发展方面,争霸中,华夏族同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消极: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2读教材P9“春秋列国形势图”和P10“战国形势图”:设问与春秋列国形势相比,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晋国三分,被韩、赵、魏取代;诸侯国数目大为减少,出现了七国争雄的局面,国家
23、统一的趋势更加明显。少数民族匈奴兴起,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由于军事需要,各国也修筑了长城,用于防御。靠近中原华夏族的赤狄、北戎等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族之中,民族交融明显加强。3读教材P11“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设问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有何特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经济、政治状况?提示特点:已出现流通金属货币;形制、款式和质地丰富多样,又各不相同,货币并不统一。状况:经济上,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政治上,诸侯争霸,割据并立。4读教材P11“史料阅读”:设问在战国诸侯争霸、政局动荡的背景下,为什么以齐国为代表的各国经济却蓬勃发展?提示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兴建水利灌溉
24、工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封建制生产方式的确立,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诸侯争霸,齐国与各国纷纷变法,富国强兵。思维脑图要旨聚焦1.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的进程。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地主阶级的形成。3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变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课程延伸 关注学习的广度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原因战
25、国末年诸雄已经将领土向东北拓展至朝鲜半岛北部,北面抵达阴山一带,西面至甘肃,南至四川、广西、广东等地。目睹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逐步丧失的诸侯国君,深切地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春秋战国之际,官僚政治逐渐取代宗族政治并形成了稳定的系统的制度。课程新解 拓展学习的维度百家合流理论界在探讨百家争鸣时,多着眼于百家的争鸣,很少谈及百家的合流,而百家合流也是百家争鸣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如战国后期两个官办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学宫”与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他们的学术活动,基本都属于百家合流。百
26、家合流的形式一是理论上的合流,二是实践上的合流。理论上的合流,礼、德、术等三家做得比较好,礼家,如荀子管子;德家,如吕氏春秋;术家,如公羊春秋春秋繁露等。儒家做得较差,但儒家将“五经”及各传都纳入其范畴,这样内容也较丰富、基本上包括了礼、德、术、义等思想。实践上的合流,主要指当时的统治者们出于自身的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不同的著作为经,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初的“黄老之治”,曾立法家的经法道原和老子的道德经等为经;汉武帝时期,明令置五经博士,合论语孝经为“七经”治国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上的百家合流。课程深化 提升学习的高度中国早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及原因华夏族的形成体现了我国古代民族构
27、成对原始氏族组织的突破,是血缘家庭分衍发展而形成的同姓群体,它反映的是一种血缘联系,这就体现了夏朝民族思想中血缘观念仍占有主导地位。商朝建立以后,商民以东夷身份融入并站到了华夏族的权力顶端。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夏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认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商时的华夏族群发展需要,于是民族认同的纽带出现了第一次转变由血缘认同转变到地域认同。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地域的生产模式不同,物质生产水平产生了差距,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礼仪,原先以地域为纽带的民族认同感出现了分离倾向,文化礼仪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的认同作用开始逐渐凸显。周代商后,华夏族的民族认同纽带出现了第二次转变由地域认同转变到文化认
28、同。需要指出的是,血缘、地域、文化这三个因素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并不是严格地后者登场前者退场,而是按照影响力此消彼长。迁移应用1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A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B霸主有“尊王”的义务C宗法分封制重新得到认可D齐桓公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解析:选A根据材料“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可知,齐国认为诸夏各国是同胞之邦,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齐桓公“攘夷”而非“尊王”,排除B项;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开始崩溃瓦解,排
29、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夷夏之别,排除D项。2战国时期,齐宣王在齐国都城设立了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一状况()A打破了学术垄断的局面B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D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稷下学宫的设立推动了诸子百家的交流与交融,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故选C项;春秋时期孔子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排除A项;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互相汇通”“综合发展”可知,这一状况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是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