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于自来水消毒B. 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C. 用于漂白纸浆D. 用于呼吸面具作供氧剂【答案】B【解析】【详解】A. 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因此可用于自来水消毒,A正确;B.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而不是,是黑
2、色固体,B错误;C.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草帽纸浆等,C正确; D. 可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供氧剂,D正确;答案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铁反应生成FeCl3,所以液氯不可用钢瓶储存。B. 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硅酸钠溶液俗称“水玻璃”,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生成乳白色凝胶状沉淀D. 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答案】C【解析】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3,但是常温下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可用钢瓶储存,A不正确;B. 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的反应不是氧
3、化还原反应,B不正确;C. 硅酸钠溶液俗称“水玻璃”,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生成乳白色凝胶状沉淀,C正确;D. 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D不正确。本题选C。点睛:注意,液氯不同与氯水,液氯是纯净物,只有氯分子,常温下不与铁反应;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常温下氯水可以腐蚀铁。水玻璃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胶状沉淀硅酸。3.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元素的核素符号:12CC. 氯化镁的电子式: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6个质子8个中子碳元素的核素符号为,B错误;C氯化
4、镁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正确;D氯化氢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则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D错误;答案选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OH)2强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族,共16纵行D.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A族【答案】D【解析】【详解】A最活泼的金属在周期表的左下方,为Fr,最活泼的非金属是F,错误;B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所以Mg(OH)2碱性比Ca(OH)2弱,错误;C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错误
5、;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是钙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A族,正确;故选D。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甲烷在O2中的燃烧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铝热反应 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钾与水的反应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合理;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合理;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属于吸热反应,不合理;Ba(OH)28H2O与N
6、H4Cl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合理;甲烷在O2中的燃烧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合理;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属于吸热反应,不合理;铝片与稀硫酸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合理;铝热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合理;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是吸热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合理;钾与水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合理;所以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故合理选项是A。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并置于低温阴暗处C. 金属钠着火燃
7、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 正常雨水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答案】B【解析】【详解】A、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发黑,说明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不是吸水性,不选A;B、浓硝酸是有挥发性的液体,所以应该避光保存,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且置于低温阴暗处,选B;C、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能和泡沫灭火器出来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会使火势更旺,应该用沙子灭火,不选C;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所以酸雨的pH小于56,不选D。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溶液中: H+、Na、MnO、SOB. 碱性溶液中:Na、K、SiO、NOC. 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Mg2+
8、、Cu2+、HCO、ClD. 含有Fe2+的溶液中:H+、Ca2+、NO、AlO【答案】B【解析】A项,MnO4-为紫色,与无色溶液不相符,故A错误;B项,碱性溶液中,Na、K、SiO32-、NO3-四种离子间不反应,与氢氧根离子也不反应,故B正确;C项,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为强酸或强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不能共存,且Mg2+、Cu2+与OH-结合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Fe2+与H+、NO3-因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H+与AlO2-生成Al3+和H2O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SO
9、2气体:Ca2+SO2=CaSO3B. 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2+OH-=HSO3-C. SO2气体通入溴水中:SO2+Br2+H2O=2H+2Br-+SO32-D. 氢硫酸中通入氯气:S2-+Cl2=S+2Cl-【答案】B【解析】【详解】A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S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少量)+Ca(OH)2=CaSO3+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OH-+SO2=CaSO3+H2O,A不正确;B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NaOH=NaHSO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B正确;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反
10、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2O=2HBr+H2SO4,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2Br-+SO42-,C不正确;D氢硫酸中通入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Cl2=S+2HCl,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S+Cl2=S+2H+2Cl-,D不正确;故选B。9.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稀NaOH溶液,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B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C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D用洁净铂
11、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滴加稀NaOH溶液,因为没有加热,氨气不会逸出,该方法无法检验铵根离子是否存在,应该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故A错误;B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由于稀硝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C加氯水和CCl,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生成了碘单质,则原溶液中有I-,故C正确;D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但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故D错误;所以
12、答案:C。【点睛】注意点:氨水极易溶于水,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不加热,不会放出氨气;稀硝酸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干扰了检验结果;K+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颜色变化。10.海带中所含碘元素以碘离子(I-)的形式存在,经常食用海带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操作:滤液中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加四氯化碳并振荡;过滤;分液;蒸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B. 步骤、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C. 步骤中双氧水表现氧化性D. 通常用如图所示装置蒸馏,产品中易混有高沸点杂质【答案】D【解析】
13、【分析】按分离提纯顺序,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过滤除去不溶物,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双氧水将溶液中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然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液后利用沸点不同将碘和有机溶剂蒸馏分离。【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故A正确;B.步骤为加速溶解,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为过滤需要用到玻璃棒进行引流,故B正确;C.步骤中双氧水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双氧水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C正确;D.如图所示装置的温度计的水银球放置位置过低,所以装置错误,用该进行蒸馏时,会导致产品中易混有低沸点杂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1.“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
14、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热时,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B. 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 加热时,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体现SO2的漂白性D. 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是由于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A正确;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又溶解中为红色,B错误;C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错误;D可逆
15、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答案选A。【点睛】易错点是二氧化硫漂白性特点以及可逆反应的含义等。12.下列反应对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O2溶于水:2NO2+H2O=2H+NO3-+NOB.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Br2+2I-=2Br-+I2C. NH4HCO3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D. 向NaClO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2Fe2+2H+ClO-=Cl-+2Fe3+H2O【答案】B【解析】【详解】A. NO2溶于水时,二氧化氮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16、式为3NO2+H2O=2H+2NO3-+NO,故A错误;B.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所以可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2I-=2Br-+I2,故B正确;C. NH4HCO3与NaOH溶液反应,因为NaOH是足量的,所以会将铵根也转化成一水合氨,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2OH-= NH3 H2O +CO32-+H2O,故C错误;D. 向NaClO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因为NaClO溶液显碱性,所以会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6Fe2+3H2O+3ClO-=3Cl-+2Fe (OH)3+4Fe3+,故D错误
17、;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溶液的用量以及溶液的酸碱性,用量不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书写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也可能不同。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足量Zn与100mL18mol/L浓硫酸反应,生成224mL气体,转移电子为0.02NAB. 32gCu将足量浓、稀硝酸分别还原为NO2和NO,浓、稀硝酸得到的电子数均为NAC. 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与1molCH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相等D. 1molD318O+(其中D代表H)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答案】B【解析】【详解】A.将足量Zn与100mL18mol/L浓硫酸反
18、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硫酸变稀,所以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但题中未给温度和压强,所以不能通过气体的摩尔体积去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A错误;B.32gCu将足量浓、稀硝酸分别还原为NO2和NO, 32g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铜单质变成二价铜离子,0.5mol铜单质失去的电子数为0.5mol2NA=1NA,所以浓、稀硝酸得到的电子数均为NA,故B正确;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1molCH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4NA,不相等,故C错误;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个D318O+(其中D代表H)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1)3+(18-8)=13
19、,所以1molD3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18g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CH4和HF所含的分子数相同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之间的相互转化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详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如Na+、NH4+的质子数都是11,HF、Ne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是同种元素,故错误;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原子,因此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
20、由中子数决定,故正确;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中子数为8NA,故错误;标况下HF不是气态,则等体积CH4和HF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故错误;16O与18O之间的转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故错误;错误,故选C。二、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24分)15.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储存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mol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时所需要的能量,或形成1mol化学键时所释放的能量。以下
21、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FFNF键能/kJmol-1941.7154.828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 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 反应N2(g)+3F2(g)=2NF3(g)是吸热反应D. 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先是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后放出能量生成生成物的化学键,即旧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形成要释放能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计算。【详解】A.过程N2
22、(g)2N(g)为氮气分子断裂化学键,所以要吸收能量,故A错误;B.过程N(g)+3F(g)NF3(g)氮原子和氟原子要形成NF键,所以要放出能量,故B正确;C.反应N2(g)+3F2(g)=2NF3(g)过程中氮气分子、氟气分子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即要吸收热量(941.7+154.83)kJmol-1=1406.1 kJmol-1,三氟化氮分子化学键形成要释放能量即要释放热量(283.032)kJmol-1=1698 kJmol-1,吸收的能量小于放出的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即只可能有状态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综
23、上所述,答案为B。1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元素XYZW原子半径/pm1861437571主要化合价135、3、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Y元素的金属性XWXY3【答案】D【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X的原子半径最大,其主要化合价为+1,则其可能为Na;Y的原子半径较大,其主要化合价为+3,则其可能为Al;Z的原子半径比Y小很多,其主要化合价为5、3、3,则其可能为N;W的原子半径最小,其主要化合价为-1,则其可能为F。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确定上述推断皆为肯定。【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Na、Al、N、F。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
24、性依次减弱,故Na的金属性强于Al元素,A不正确;B. N的非金属性没有F强,故N的气态氢化物没有F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不正确;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只能溶于强碱性的溶液,不能溶于稀氨水,C不正确;D.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的半径越小;N3、F、Na、Al3的电子层结构相,故四其半径大小顺序为N3FNaAl3,D正确。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D。17.“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海水提溴发生的所有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每提取1mol溴,理论上消耗氯气44.8升C. 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D. 蒸馏塔中
25、还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过程为向浓缩、酸化后的海水中通入氯气,氯气可以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然后在吹出塔中用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出,再在吸收塔中用二氧化硫还原空气中的溴气为溴离子,实现与溴与空气分离,再在蒸馏塔中先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后蒸馏使溴与溶液分离,最后冷凝、精馏后得到产品溴。【详解】A.海水提溴发生的反应依次有氯气氧化溴离子、二氧化硫还原溴单质成溴离子,氯气再氧化溴离子,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每提取1mol溴,需要用到两次氯气,一共2mol氯气,但因为未知温度压强,所以不能计算氯气的体积,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经过吸收塔后
26、,溴元素的浓度明显提升,所以这个过程中溴元素得到了富集,故C正确;D.在蒸馏塔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再计算用量时,要考虑整个过程中同一种物质的用量,不要只根据方程式关系进行一次计算,避免出现少算的情况。18.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 洗气瓶中产生沉淀是硫酸钡C.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 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
27、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
28、错误;答案选B。19.将质量为mg的铜屑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反应后得到NO2、NO的混合气体,将所得气体通入300mL2molL-1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m的值为( )A. 12.8B. 19.2C. 25.6D. 51.2【答案】C【解析】【详解】将所得气体通入300mL 2molL-1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钠元素守恒,NaNO2的物质的量为0.3L2molL-10.2mol = 0.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29、HNO3NaNO2得电子0.4mol2=0.8mol,Cu Cu(NO3)2失电子 ,m=25.6g,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是计算的关键,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铜、氮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可简化计算过程。20.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 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B. 当生成沉淀的
30、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C. 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ol/LD. 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答案】C【解析】【分析】硝酸与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发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变为Mg2+、Cu2+,硝酸得到电子变为NO。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NO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向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Cu(OH)2、Mg(OH)2;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与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详解】An(OH-)=5.1g17g/mol=0.3mol,根据电子守恒可得V(NO)=(0.3mol3)22.4L=2.24L,正确;B当生成
31、沉淀的量最多时,溶液为NaNO3溶液。若硝酸与金属恰好完全反应,则NaOH 的物质的量与金属阳离子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n(NaOH)= n(OH-)=0.3mol,V(NaOH)= 0.3mol3mol/L =0.1L=100ml,若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过量,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大于100mL,故最小值是100ml,正确;C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反应后变为Cu(NO3)2、Mg(NO3)2、NO。溶液中的NO3-的物质的量等于OH-的物质的量。n(HNO3)=0.3mol+(0.3mol3)=0.4mol,若硝酸过量,则溶液中还存在HNO3.硝酸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则原稀硝酸的物
32、质的量浓度大于等于0.4mol0.1L=4 mol/L,错误;D若金属完全是Mg,则金属的质量是(0.3mol2)24g/mol=3.6g;若金属完全是Mcu,则金属的质量是(0.3mol2)64g/mol=9.6g。所以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正确。三、推断题(每空2分,共34分)21.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回答:(1)在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填元素名称)。(2)在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按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是_(用化学式表示)。(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和形成
33、的化合物甲的形成过程_。(5)为验证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实验室制取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为验证溴与碘非金属性强弱:通入一定量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通过此实验,某同学得到结论:“溴比碘非金属性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化合物乙、丙均由四种元素组成,请写出乙与丙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答案】 (1). 氟 (2). (3). NaOHMg(OH)2Al(OH)3 (4). (5). MnO2
34、+4HCl(浓)MnCl2+Cl2+2H2O (6). 2Br-+Cl2=Br2+2Cl- (7). Cl2+2OH-=Cl-+ClO-+H2O (8). 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9). 否,不能确定氯气是否过量 (10). HSO3-+H+=H2O+SO2【解析】【分析】由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可知为氢元素,为碳元素,为氮元素,为氧元素,为氟元素,为钠元素,为镁元素,为铝元素,为硫元素,为氯元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根据非金属性ClBrI,可知氧化性Cl2Br2I2,所以氯气可以与溴化钠、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溴单质可以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详解】(1)在
35、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外,右上角的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由分析可知在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号氟元素,故答案为:氟;(2)在元素中,对应的离子分别为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氯离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离子半径最小的是铝离子,其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根据元素周期律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强,由金属性:NaMgAl,可推知碱性:NaOHMg(OH)2Al(OH)3,故答案为:NaOHMg(OH)2Al(OH)3;(4)由分析知元素和分别为H和N,H周围有1个电子,N周期有5个电子,用电子式表示元素和形成的化合物甲
36、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5)单质为氯气,由分析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A中为氯气与溴化钠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r-+Cl2=Br2+2Cl-,故答案为:2Br-+Cl2=Br2+2Cl-;浸有的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未反应完全的氯气逸出污染空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可以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
37、碘单质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四氯化碳不与水互溶且其密度比水的大,在下层,所以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因为氯气也可以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而此实验中无法确定氯气是否过量,所以不能得出 “溴比碘非金属性强” 的结论,故答案为:否,不能确定氯气是否过量;化合物乙、丙均为由氢、氧、钠、硫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推知分别为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所以二者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SO3-+H+=H2O+SO2,故答案为:HSO3-+H+=H2O+SO2。【点睛】比较离子半径大小可以先看电子层数多少,通常层数多的半径大;再比较质子数大小,质
38、子数大的离子对应的半径小;最后比较电子数多少,电子数多的对应的离子半径大。22.有M、V、W、X、Y、Z六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只有X、Z是金属元素;M元素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内无中子,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V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回答下列问题:(1)M的一种核素中质子数为中子数的,则该核素的名称为_。(2)Z的元素符号为_。(3)X元素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4)Y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铁
39、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非金属性W_Y(填大于或小于)(6)用一个方程式证明W和Y的非金属性强弱_。(7)实验室中,V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用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制得,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 (1). 氚 (2). K (3). 2Al+2OH-+2H2O=2AlO2-+3H2 (4). Fe+SFeS (5). 大于 (6). 2H2S+O22S+2H2O (7). NaNO3+H2SO4(浓)NaHSO4+HNO3【解析】【分析】M元素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内无中子,推知M为氢元素;V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是氮气,推知V为氮元素;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
40、的3倍,推知W为氧元素;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推知Y元素为硫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推知 X为铝元素;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是金属元素,且在六种元素中序数最大,说明是第IA族元素,所以推知Z为钾元素。【详解】(1)由分析可知M为氢元素,它的的三种同位素分别为质量数为1、2、3的核素,名称分别为氕、氘、氚,质子数为中子数的,说明中子数为2则质量数为3,故答案为氚;(2)由分析知Z为钾元素,元素符号为K,故答案为:K;(3)X元素的单质为Al,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
41、=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4)Y的单质为硫,氧化性较弱,在加热条件下与铁反应只能生成硫酸亚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FeS ,故答案为:Fe+SFeS;(5)由分析知W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非金属性O大于S,故答案为:大于;(6)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可以将非金属性弱的元素从对应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所以证明氧元素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氧气与硫化氢发生置换反应来证明,故答案为:2H2S+O22S+2H2O;(7)浓硫酸难挥发,可用来制备易挥发性的酸,硝酸为易挥发性的酸,所以可以通过浓硫酸与硝酸盐反应来制备硝酸,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NO3+H2SO4(浓)NaHSO4+HNO3,故答案为:NaNO3+H2SO4(浓)NaHSO4+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