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戊戌变法 课堂设计课题戊戌变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标分析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近代中国屈辱挨打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拯救民族的革命变化。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变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的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据此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难点是:戊戌变法的特点及
2、其失败的原因、启示。 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及变法过程、变法结果的分析,使学生看到戊戌变法是国民为了自强而进行的改革和采取的促进国家富强的探索,虽败犹荣。让学生通过叙利亚的军事袭击看到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产生民族忧患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时局图和当时欧美国家的改革示意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只有学生形成了时空观念,在分析背景时才能把眼光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更轻松的理解;通过创设谭嗣同投身改革始末的情景,培养学生历史情景意识。 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初中学习之后知道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大体知道戊戌变法的过程和相关人物
3、,但是对于在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下,对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不够深刻和全面;对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比较单一,更不能上升到对中国近代化道路选择的高度。通过本节课,需要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资料收集:教师首先要对戊戌变法的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这些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其次,可以收集一些关于变法的相关影视剧档案解读等视频,用以扩展学生视野。学习目标设计1.掌握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总结戊戌变法的特点。2依据史料,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总结观点类问题做题方法。3.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感悟维新志士救亡图存的时代责任。课前培训
4、设计1、预习培训:指导学生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先阅读文本一遍,然后根据教材助读对文本进行标注、补充,最后根据情境导学初步明确戊戌变法的背景,找出戊戌变法的内容,并能够对改革的地位形成初步认知。2、课前对高效科研团队的指导:方法上注意审题,明确答案的来源;内容上关注课标要求的重点;调控上注意对相关组员的提醒和督促,带动课堂的节奏。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生成问题的预判与解决【导入新课】一课一故事谭嗣同的七绝有感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下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七绝。有感1896年 1896年有感于时局的危急与忧愤,谭嗣同写下了这首诗,此后他积极投身于变法改革,最终为了践行理想而血洒菜
5、市口。本节课我们就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跟随谭嗣同一起,重温这场希望与困顿之中的抗争戊戌变法。学生问题:因为知识所限,可能并不能深刻的把握戊戌变法的背景。解决措施:为此,本次导课采用谭嗣同的诗歌,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时间、内容等信息,分析相关的事件;另一方面体会以谭嗣为代表的国人救亡图存的时代责任。【自主探究,深度思考】1.学生结合预习案尤其是“我的疑问”的批阅情况,再度研读教材,深度思考戊戌变法的国内外背景;分析维新派的主张与颁布的诏书之间的差别;并结合材料分析对于戊戌变法的评价。2.多角度思考,完成探究案,并在小组长的指导和课件要求下,完成相关内容的黑板展示。二次探究时,老师亲自深
6、入到学生个人,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教材,把握教材核心,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合作探究,智慧提升】1.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重点围绕戊戌变法的内容、评价;在此过程中,初步总结观点题的做题方法和步骤。2.自由展示:各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展示人员,展示内容为:戊戌变法的背景、失败的原因、评价;并口头展示自己对维新志士的认知。合作探究时,老师应深入到每一个小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其问题,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疑难点,以便针对性的点拨。【问题一】戊戌变法的背景通过时局图,分析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通过欧美各国的改革形势图,分析出世界
7、形势: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反观中国,当时的情况是:政治上专制、经济上落后、思想上封闭。国力的落后和领导集团的固步自封,导致今日的亡国灭种大祸。学生可能存在问题:时空观念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近代史上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有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尤其是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处境,而同时期的欧美各国却经过政治经济改革在蒸蒸日上。只有学生形成了时空观念,在分析背景时才能把眼光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更轻松的理解。解决措施:让学生分析时人画出的时局图,和欧美各国的改革形势图,找出中国与世界潮流的差距。【问题二】戊戌变法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戊戌变法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条
8、分析,提升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结合黑板展示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认知,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新”“旧”两个方面的相关措施分析,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戊戌变法的特点;第二,变法措施与维新派的主张方面有何不同?从而得出“希望”有微弱的光芒,但是因为维新派核心主张(即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等)的失位,也预示着改革的前途是希望渺茫的。历史也证明,改革仅维持了103天就在封建势力的反扑下失败了。在课堂上,由学生依据所学内容,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鼓励所有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思维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学生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在根据表格对内容进行分析时,最
9、大的困难是无法准确归纳出变法的特点。解决措施:对此,提前进行内容的条理化归类:第一、政治上颁布新法内容与改革旧例的内容,各自分析其意义和弊端。第二、经济上的措施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相联系,并深入到戊戌变法的根源上。 第三、文教与军事内容的对比,可以联系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通过逐步的分析,最终归纳出戊戌变法的特点,并引出变法失败的原因。【问题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评价1.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提高抓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2.播放视频: 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解读两则史料:资产阶级本身的弱小在这一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来表达和解读信息。自由表达之后,老师给出点拨和
10、引导。史料一:除了封建势力的反扑,还要解读出:变法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史料二:除了思想文化的禁锢,还要解读出:维新派理论上的缺陷。最终通过变法失败,得出教训: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在曲折发展。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对视频的有效信息抓取不全面;对史料信息的解读不到位。第二、对观点题的答题步骤不明确解决措施:通过学生多次讨论,尤其是小组内部讨论之后的呈现,加上其他小组的补充发言,基本解决信息提取的问题【课堂总结与升华】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中国的希望又一次破灭,此后的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命运,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我们不会忘记,1901年古稀之年的李鸿章
11、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时,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历史上演了惊人相似的一幕。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对叙利亚进行了军事打击,叙利亚驻联合国的代表70岁的贾法里怅然独坐,那一幕刺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心痛,是因为我们感同身受。一百多年前的我们与2018年的叙利亚,为什么会有这种被人欺凌的命运?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国家实力弱小。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好在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我们正以站起来的姿态,向世界宣示我们的力量,并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姿态去帮助弱小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回顾过去:勇士虽去,精神永存。放眼未来:每一个探索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不会忘记在困顿中哪怕有一星希望的抗争。祝福我们的国家!总结中进一步回扣本节课目标: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更重要的是升华学生的情感。用百年前的中国与现在叙利亚的相似命运,得出:国家实力对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从而树立为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信念。-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