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这与今天人们在生产中的团结合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共同劳动在今天,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使当今生产必须团结合作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
2、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正确。: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错误。:“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消除贫富两极分化”说法过于绝对化,“团结合作”反映的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反映的是产品如何分配,二者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错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使当今生产必须团结合作,正确。故本题选B。2.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关于私有制、私有观念、阶级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推导正确的是( )A. 阶级私有制私有观念B. 私有制私有观念阶级C. 私有观念私有制阶级D. 私有观
3、念阶级私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AB: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生产资料公有被生产资料私有所取代,随之私有观念产生。私有观念排第一位,AB排除。D:随着私有观念的产生,最终土地变为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排第二位,D排除。C: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私有观念产生,土地变为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伴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产生。选项符合题意,C正确。故本题选C。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李绅)勤劳的农民以自己的双手获得了丰收,却仍有被饿死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所有制B. 地主完全占
4、有农民C. 地主残酷剥削农民D.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A:材料中勤劳的农民以自己的双手获得了丰收,却仍有被饿死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地主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A符合题意。B:封建制下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不是地主完全占有农民,B说法错误。C:地主残酷剥削农民是其中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封建土地所有制,C不符合题意。D: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没有说明勤劳的农民以自己的双手获得了丰收,却仍有被饿死的根本原因,D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4. 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
5、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由此可见,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工人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表明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有大批失去生
6、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正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但是不占有工人,工人有完全的人身自由,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5. 图片显示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大量工人失业。对于经济危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绝对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主要表现有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生产迅速下降大量工人失业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引发的,不是绝对过剩,表述错误。:
7、经济危机主要表现有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生产迅速下降,大量工人失业,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是对经济危机的正确理解,入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6. 恩格斯说:“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的活动:而交换以及和它相伴随的占有,仍旧是个体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8、【答案】A【解析】【详解】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选项表述正确。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选项与题意不符,B排除。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选项与题意不符,C排除。D: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述错误,D排除。7.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完成 资本
9、论的发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符合题意。:工业革命的完成,给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飞跃,不符合题意。: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8.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充分发挥各类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A.
10、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这需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充分发挥各类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不一定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排除。:在我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选项不符合材料,排除。故本题选C。9.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人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认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争取民族独立、
11、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关系,也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应排除。:认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涉及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D。10.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中
12、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3、,中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错误。故本题选D。11. 下表反映了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占比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中国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已经完全消灭私有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图表中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占比为0,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占绝大多数比例,说明中国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正确。:图表中显示公私合营经济占比7.3%,说明中国没有完全消灭私有制,选项表述错误,排除。:图表主要反映1952年和195
14、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占比的变化情况,并没有显示人民的生活水平情况,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12.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到: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才开始过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 )国际形势对我国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产生威胁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国际形势对我国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产生威胁不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5、故不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故入选。: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故错误。故本题选C。13.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共八
16、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也不再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中正确的是(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学习外国经验 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方
17、针路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新的理论 各国政治制度模式应该固定不变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方针路线,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提出新的理论,符合题意。: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习别国的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而不是不能学习外国经验,说法错误。: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应该固定不变,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 在参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览时,小强同学看到右边这张照片。下列对该照片注解正确的是( )人们
18、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 为我国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新中国第一辆汽车是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成就,为我国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一五”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人们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不符合题意。:新中国建国70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恩格斯说:“马克思了解古代奴隶主,中世纪封建主等等的历史必然性,因而了解他们的历史正当性,承认
19、他们在一定限度的历史时期内是人类发展的杠杆;因而马克思也承认剥削,即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暂时的历史正当性;但他同时证明,这种历史的正当性现在不仅消失了,而且剥削不论以什么形式继续保存下去,已经日益愈来愈妨碍而不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使之卷入愈来愈激烈的冲突中。”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次社会进步。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判断社会形态更替是否是历史的进步的主要标准是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建立以后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
20、地,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次社会进步为背景材料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根据材料“承认他们在一定限度的历史时期内是人类发展的杠杆;因而马克思也承认剥削,即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暂时的历史正当性;但他同时证明,这种历史的正当性现在不仅消失了,而且剥削不论以什么形式继续保存下去,已经日益愈来愈妨碍而不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使之卷入愈来愈激烈的冲突中”,可从判断
21、社会形态更替是否是历史的进步的主要标准是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建立以后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的角度分析。【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
22、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
23、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7.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就已出现,从1516年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也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历史观的局限,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长期囿于天才的设想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
24、理性的任务。”共产党宣言从现实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指出资产阶级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而且产生了运用这一武器的人;当它创造的财富不能为自己的关系所容纳时,它的外壳就要炸毁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共产党宣言不仅找到了资产阶级灭亡的原因,而且找到了埋葬它的掘墓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1)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简要评价。(2)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答案】(1)积极成分: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
25、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
26、争指明了方向。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解析】【分析】本题以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根据设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简要评价。可结合材料中: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历史观的局限,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长期囿于天才的设想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
27、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等方面,说明空想社会主义具有积极的一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等方面,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局限性。(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可结合材料中“共产
28、党宣言从现实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指出资产阶级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而且产生了运用这一武器的人;当它创造的财富不能为自己的关系所容纳时,它的外壳就要炸毁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共产党宣言不仅找到了资产阶级灭亡的原因,而且找到了埋葬它的掘墓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
29、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方面,说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点睛】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 阶级斗争(3)两大理论基石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时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30、,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特点(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策略原则(团结绝大多数人),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18. 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运动后,在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斗胜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和崇奉
3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国情不断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答案】(1)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2)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把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
32、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近代以来的艰辛探索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33、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中的史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由。【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从材料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运动后,在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斗胜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和崇奉。”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方面,说明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可结合材料中“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国情不断结合起来,团
34、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把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用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点睛】社会主义制度
35、确立的意义:(1)从中国发展来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2)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饱经沧桑的同仁堂获得了新生。结合材料,从所有制变化的角度,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企业性质的变化并阐明其理
36、由。【答案】(1)1949年到1954年,同仁堂是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在这个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完成,同仁堂企业仍具有私有制性质。(2)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3)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同仁堂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成功上市,成为股份制公司,迈向了新征程。【解析】【详解】本题共两小问。第一小问属于图表概括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从所有制变化的角度,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企业性质的变化,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中各项信息的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其反映的信息。由图表信息可知,1949年到1954年,同仁堂是资本主
37、义私营企业;1954至20世纪70年代,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后,成为股份制公司。第二小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要求分析其原因,解答此题主要是解读图表,然后联系课本知识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角度分析。【点睛】“原因”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
38、,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20. 某同学应邀参加一场交流会,拟以“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综合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个左右。【答案】本题比较开放,只要符合“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主题,综合展开论述,或能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要求即可。【示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
39、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成功求解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课题,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解析】【分析】本题以社会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作为背景材料,要求根据意思续写发言提纲,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综合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本题比较开放
40、,只要符合“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主题,综合展开论述,或能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要求即可。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必须紧扣题意,紧扣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个左右等。考生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的角度;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