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2 ,大小:331.50KB ,
资源ID:157849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84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1以下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细胞呼吸各阶段的反应B细胞内蛋白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C消化道内发生的淀粉水解过程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2以下不是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的是()A营养不良B淋巴循环受阻C过敏反应D组织细胞代谢减弱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液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影响不大C血浆中的HCO3、H2PO4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内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机体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4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是()A糖尿病B尿毒症C中暑D肥胖5由

2、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6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分别是()AK+外流、Na+外流BK+内流、Na+内流CK+外流、Na+内流DK+内流、Na+外流7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D8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失去活性B乙酰胆碱需要突触小泡的运输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9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

3、是()A效应T细胞、靶细胞、抗原、受体B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骨胳肌细胞、神经递质、受体10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C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电位不变11内分泌疾病是指由于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发生的疾病,下列属于内分泌疾病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红绿色盲C大脖子病D组织水肿12下列现象会引起体液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的是()A大量饮水B过敏反应C素食D大量出汗13布鲁氏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机体

4、内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的识别抗原B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C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D抗体和布鲁氏杆菌结合14图为某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人是糖尿病患者BAB段胰岛素分泌减少CAB段糖原的合成减少DDE段肝糖原水解增多15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IV主要侵染T细胞B清除体内的HIV需要体液免疫C感染者的血浆中存在HIVD艾滋病与自身免疫病患病机理相同16有关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跑过程中内环境的pH保持稳定不变B长跑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D大量出汗会导致

5、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17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血糖含量降低引起下丘脑分泌胰高血糖素D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18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19以下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B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

6、造血干细胞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T细胞或B细胞产生的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细胞、溶酶体等20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抗体产生迅速且量多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2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据农桑辑要记载: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物开花结实,调节上述现象的植物激素主要是()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2,4DD乙烯22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7、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C幼嫩的叶和芽中生长素的含量较高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单侧光照的影响23下列所述中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A促进植株生长B抑制枝条发芽C防止果实脱落D解除顶端优势24矮壮素能控制黄瓜植株徒长,使植株节间缩短,从而使黄瓜植株长得矮、壮、粗与矮壮素的作用相拮抗的植物激素是()AIAAB生长素C赤霉素D乙烯2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脱落酸麦田除草B赤霉素促进a淀粉酶的产生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26引起某种植物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会引起()A生长素合成最多B生长素横向运输C

8、生长素分解增多D生长素极性运输加强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B赤霉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和促进果实的发育C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植物激素能给细胞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28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29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

9、的是()A2,4D溶液的浓度B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C扦插枝条的处理时间D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30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的向光性B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C顶端优势现象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3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出生率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种群密度332016年5月南海进入每年一度的伏季休渔期,休渔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海洋濒危物种B减少海洋环境污染

10、C利于一次性最大的捕捞D使鱼类资源能持续被利用34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3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基础C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D湖泊中的各种鱼类是一个种群3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一般都具有年龄组成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间隔五米种植行道树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瓢虫的分布

11、方式是集群分布3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样方法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的对象B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8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39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中,

12、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C气候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发展D害虫的防治应该在大于时对害虫进行捕杀40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性个体,该昆虫的种群在短时间内()A数量先减少后增多B密度减少C环境阻力增大D无显著变化41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做预实验能为正式实验的实施提供适宜的浓度梯度B实施正式实验的过程中个,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可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该带有相同数量的幼芽42为探究黄瓜根、芽对NAA敏感性的差异,某研究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

13、黄瓜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黄瓜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A浓度/ppm1010.10.010.0010.00010芽长/cm0.644.747.276.866.746.225.75根长/cm0.632.375.726.606.686.125.97A每组需要处理数量相同且状况相近的多粒黄瓜种子B实验结果说明NAA对黄瓜的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促进黄瓜芽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根D黄瓜根对NAA比黄瓜芽更为敏感43如图是在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统计酵母菌的数量B培养后期,酵母菌种内斗争增强C改变培养条件,酵母菌的

14、K值随之改变D第45h左右,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最大44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4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活动影响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对趋光性性昆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捕食者有吸引性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46下

15、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液的浓度会影响酵母菌数量B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均应计数C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47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率为零,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A种群增加,并出现食物和栖息地的激烈竞争B种群增加,没有迁入和迁出C种群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D种群接近其负荷能力48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

16、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49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S1100.90S2500.5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50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

17、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二、非选择题5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细胞C和细胞D的名称分别为、(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3)图甲中的A器官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受损后,引起缺乏(4)人体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5)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

18、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乙中的符号,完整尿意产生过程:膀胱充盈刺激产生尿意据图乙分析,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发生排尿现象,其原因是52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2)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个体数量(3)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A点时的种群数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时

19、的种群数量,cd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4)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53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1)在探究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据图一知,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时,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为(2)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为时,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2m时,A为60,则生长素浓度由2m至c时,A的变化范围为(3)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

20、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属于作用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1以下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细胞呼吸各阶段的反应B细胞内蛋白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C消化道内发生的淀粉水解过程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A、细胞呼吸各阶段的反应均发生在细胞中,A错误;B、细胞内蛋

21、白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B错误;C、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组织液,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2以下不是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的是()A营养不良B淋巴循环受阻C过敏反应D组织细胞代谢减弱【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

22、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蛋白增多,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水肿,B错误;C、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错误;D、组织细胞代谢减弱,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

23、的是()A人体内的液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影响不大C血浆中的HCO3、H2PO4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内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机体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就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就是内环境,因此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而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人体内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

24、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人体内的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中,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错误;C、血浆中的HCO3、H2PO4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C正确;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C4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是()A糖尿病B尿毒症C中暑D肥胖【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25、分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常见的稳态失调: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解答】解:A、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A错误;B、尿毒症是因为肾脏有问题代谢废物不能排除,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导致,B错误;C、天气炎热,超出人体调节能力,使内环境稳态

26、遭到破坏出现中暑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D、营养过剩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D5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肾上腺素由肾上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由胰岛产生,二者作用相反,前者降低血糖浓度,后者升高血糖浓度【解答】解: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产生,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都能升高血糖,故A错误;B、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产生,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产生,

27、故B错误;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产生,生长激素由垂体产生,都能促进生长,故C错误;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由胰岛产生,二者作用相反,前者降低血糖浓度,后者升高血糖浓度,故D正确故选:D6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分别是()AK+外流、Na+外流BK+内流、Na+内流CK+外流、Na+内流DK+内流、Na+外流【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的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28、导是双向的【解答】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故选:C7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本题是对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解答】解:发现题图可知,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

29、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故选:D8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失去活性B乙酰胆碱需要突触小泡的运输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释放的,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解答】解:A、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30、A正确;B、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形成,通过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处,B正确;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激素起调节作用,C正确;D、神经递质能在神经细胞间、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间、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间发挥作用,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D9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效应T细胞、靶细胞、抗原、受体B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骨胳肌细胞、神经递质、受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

31、和传导;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分析:甲细胞能够释放物质M,作用于乙细胞的表面受体N,引起乙细胞的相关生理反应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效应T细胞是通过细胞接触与靶细胞实现信息交流,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A错误;B、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表面受体,B正确;C、甲状腺细胞释放的甲状腺激素能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细胞上的受体,C正确;D、图示表示细胞甲释放的物质能直接和细胞乙膜上的受体结合,传出神经与肌肉之间能形成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完成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A10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

32、内C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电位不变【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有两种类型,即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2、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解答】解:A、神经递质大多数是有机物,有的是无机物,A错误;B、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B正确;C、突触后神经元也能合成神经递质,C错误;D、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电位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11内分泌疾病是指由于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或结

33、构异常时发生的疾病,下列属于内分泌疾病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红绿色盲C大脖子病D组织水肿【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菁优网版权所有【解答】解:A、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疾病,A错误;B、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C、大脖子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C正确;D、组织水肿可能由于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过敏等原因引起,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D错误故选:C12下列现象会引起体液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的是()A大量饮水B过敏反应C素食D大量出汗【考点

3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解答】解:A、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A错误;B、过敏反应不会引起体液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B错误;C、素食不会引起体液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C错误;D、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D正确故选:D13布鲁氏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内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的识别抗原BT细胞分

35、泌淋巴因子C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D抗体和布鲁氏杆菌结合【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布鲁氏杆菌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

36、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无特异性,A错误;B、T淋巴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C、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C正确;D、抗体和布鲁氏杆菌抗原结合,D正确故选:A14图为某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人是糖尿病患者BAB段胰岛素分泌减少CAB段糖原的合成减少DDE段肝糖原水解增多【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分析:AB段由于食物中糖

37、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C段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使得血糖浓度下降;DE段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解答】解:A、该人的血糖变化范围在0.81.2g/L之间,是一个正常人,A错误;B、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B错误;C、AB段糖原的合成增加,C错误;D、DE段血浓度较低,在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IV主要侵染T细胞B清除体内的

38、HIV需要体液免疫C感染者的血浆中存在HIVD艾滋病与自身免疫病患病机理相同【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解答】解:A、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39、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A正确;B、清除体内的HIV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C、感染者的血浆中存在HIV,因此可血液传播,C正确;D、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感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丧失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免疫过强引起的,D错误故选:D16有关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跑过程中内环境的pH保持稳定不变B长跑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D大量出汗会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的中枢都是

40、下丘脑,而且三者都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渗透压调节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2、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解答】解:A、长跑过程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但会有波动,A错误;B、长跑过程中血糖消耗加快,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错误;C、无氧呼

41、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细胞中,C错误;D、大量出汗使体液丢失,这会导致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Na+浓度降低,因此体内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D正确故选:D17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血糖含量降低引起下丘脑分泌胰高血糖素D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

42、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解答】解:A、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A正确;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C、下血糖含量降低引起下丘脑兴奋,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错误;D、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

43、,D正确故选:C18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

44、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进而增加散热量,A错误;B、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B错误;C、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D正确故选:D19以下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B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T细胞或B细胞产生的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细胞、溶酶体等【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

45、巴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2、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离不开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也是生命活动之一【解答】解:A、扁桃体、脾脏等不产生免疫细胞,A错误;B、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B正确;C、抗体由免疫细胞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产生,也可以由其他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酶体等,D错误故选:B20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

46、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抗体产生迅速且量多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甲图: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是T细胞,是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是B细胞,是病原体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的过程,是浆细胞分析乙图: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的浓度,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解答】解:A、图甲免疫过程中有抗体产生,属于体液免疫,A正确;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抗体

47、产生迅速且量多,B正确;C、细胞为T细胞,T细胞全部失去后会导致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C错误;D、细胞为T细胞,能识别抗原,而细胞为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故选:CD2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据农桑辑要记载: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物开花结实,调节上述现象的植物激素主要是()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2,4DD乙烯【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

48、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摘掉顶芽,使生长素不能由顶端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促棉株开花结实故选:A22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C幼嫩的叶和芽中生长素的含量较高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单侧光照的影响【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生长素生

49、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解答】解: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正确;B、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背光侧生长素多,向光侧生长素少,B正确;C、新陈代谢越旺盛,生长素越多,则幼嫩的叶和芽中生长素的含量较高,C正确;D、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因而与光照方向无关,D错误故选:D23下列所述中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A促进植株生长B抑制枝条发芽C防止果实脱落D解除顶端优势【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

50、性【分析】1、生长素的功能应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不定根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2、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压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解答】解:A、低浓度生长素能促进植株生长,A正确;B、低浓度生长素能促进枝条发芽,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纸条发芽,B正确;C、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C正确D、去除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D错误故选:D24矮壮素能控制黄瓜植株徒长,使植株节间缩短,从而使黄瓜植株长

51、得矮、壮、粗与矮壮素的作用相拮抗的植物激素是()AIAAB生长素C赤霉素D乙烯【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作用;2,4D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解答】解:AB、IAA和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AB错误;C、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与矮壮素的作用相拮抗,C正确;D、乙烯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错误故选:C2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52、对应正确的是()A脱落酸麦田除草B赤霉素促进a淀粉酶的产生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

53、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解答】解:A、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脱落;生长素生理功能具有两重性,可以麦田除草,A错误;B、赤霉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赤霉素能诱导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淀粉酶,B正确;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壁发育成果肉,在未授粉的雌蕊上施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获得无子番茄,D错误故选:B26引起某种植物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会引起()A生长

54、素合成最多B生长素横向运输C生长素分解增多D生长素极性运输加强【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单侧光照引起燕麦胚芽鞘的向光弯曲是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导致两侧生长速度不同引起的【解答】解:A、生长素的产生与光无关,A错误;B、单侧光会使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B正确;C、生长素的分解与光无关,C错误;D、生长素极性运输与环境无关,D错误故选:B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B赤霉素能解除种子的休

55、眠和促进果实的发育C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植物激素能给细胞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A正确;B、赤霉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

56、,促进果实的发育等作用,B正确;C、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的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C28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实验过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然后将其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在黑暗中一

57、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都弯曲生长,且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解答】解:A、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A正确;B、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故B错误;C、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故C错误;D、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故D错误故选:A29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A2,4D溶液的

58、浓度B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C扦插枝条的处理时间D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生根总长度,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解答】解:A、2,4D溶液的浓度属于自变量,A错误;B、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是无关变量,B错误;C、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是无关变量,C错误;D、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是因变量,D正确故选:D30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

59、的向光性B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C顶端优势现象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为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能够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主要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解答】解:A、植物的茎向光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A错误;B、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只体现出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错误;C、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体现出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属于生长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没有体现出两

60、重性,D错误故选:C3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解答】解:A、由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因此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A正确;B、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

61、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因此是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幼嫩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错误;D、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疏花蔬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故选:C3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出生率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种群密度【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解答】解:A、出生

62、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但不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B、年龄组成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但不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错误;C、性别比例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但不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正确故选:D332016年5月南海进入每年一度的伏季休渔期,休渔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海洋濒危物种B减少海洋环境污染C利于一次性最大的捕捞D使鱼类资源能持续被利用【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它规定某些作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该制度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所以

63、又称伏季休渔【解答】解:实行“伏季休渔”,时间主要是在鱼的繁殖期,以减少捕捞量,保持种群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故选:D34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

64、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解答】解:A、种群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故A错误;B、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故B正确;C、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故C错误;D、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故D错误故选:B3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基础C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D湖泊中的各种鱼类是一个种群【考点】种群的特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

65、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是由所有生物构成的,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B、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基础,B正确;C、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C正确;D、湖泊中鱼的种类很多,属于多个物种,所以湖泊中各种鱼类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故选:D3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一般都具有年龄组成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间隔五米种植行道树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瓢虫的分布方式是集群分布【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

66、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解答】解:A、种群一般都具有年龄组成等数量特征,A正确;B、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种群密度不一定会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B错误;C、间隔五米种植行道树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正确;D、瓢虫的分布方式是集群分布,D正确故选:B3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样方法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的对象B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宜用样方法调查

67、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样方法的注意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易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3、蔓生或丛生多数是由地下部分无性繁殖造成,很多分支可能属于同一个个体【解答】解:A、调查种群密度的时候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计

68、数比较困难,A错误;B、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C、通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错误;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故选:B38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

69、和死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解答】解:A、标记重捕法的前提条件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A正确;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B正确;C、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C正确;D、4km2区域中刺猬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50405=400,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100只/km2,D错误故选:D39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

70、前种群数量的倍数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C气候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发展D害虫的防治应该在大于时对害虫进行捕杀【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解答】解: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中,表示增长率,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A正确;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B正确;C、气候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发展,C正确;D、一个呈“S

71、”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害虫的防治应该在小于左右时进行,D错误故选:D40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性个体,该昆虫的种群在短时间内()A数量先减少后增多B密度减少C环境阻力增大D无显著变化【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性昆虫,使得雌虫得不到交配的机会,从而降低种群出生率,而使种群密度减少故选:B41有关“探

72、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做预实验能为正式实验的实施提供适宜的浓度梯度B实施正式实验的过程中个,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可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该带有相同数量的幼芽【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分析】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生根数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

73、当,盲目开展实验【解答】解:A、预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探究适宜的浓度范围,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A正确;B、探究过程中预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根据与空白对照的对比,能够看出某种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促进生根还是抑制生根,故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特点,B错误;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并且只有形态学下端能够生根,因此应将枝条的形态学下端浸泡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C正确;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该带有相同数量的幼芽,确保单一变量,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故选:B42为探究黄瓜根、芽对NAA敏感性的差异,某研究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黄瓜种子,

74、8天后分别测定黄瓜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A浓度/ppm1010.10.010.0010.00010芽长/cm0.644.747.276.866.746.225.75根长/cm0.632.375.726.606.686.125.97A每组需要处理数量相同且状况相近的多粒黄瓜种子B实验结果说明NAA对黄瓜的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促进黄瓜芽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根D黄瓜根对NAA比黄瓜芽更为敏感【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芽、茎三

75、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解答】解:A、实验的次数越多或者实验的组数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所以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黄瓜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可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A正确;B、芽在浓度1时抑制,根在0.1时抑制,在0到最适浓度之间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上述实验结果说明NAA对植物的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促进黄瓜芽伸长的最适NAA浓度是0.1,根的最适浓度是0.01,C错误;D、促进黄瓜芽伸长的最适NAA浓度是0.1,根的最适浓度是0.01,黄瓜根对NAA比黄瓜芽更为敏感,D正确故选:C43如图是在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有

76、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统计酵母菌的数量B培养后期,酵母菌种内斗争增强C改变培养条件,酵母菌的K值随之改变D第45h左右,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

77、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4、抽样检测法的实验过程: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注意问题: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自身前后已形成;浓度过大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倍数;吸取前需振荡摇匀;计数板使用:先盖盖玻片吸培养液滴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吸去多余培养液片刻后待沉降到室的底部观察计数;压线计数规则:计数左、上两线及夹角处,同样方法【解答】解:A、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B、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明显增多,种内斗争更为激烈,B正确;C、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D、第45h左右,酵母

78、菌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增长率为0,D错误故选:D44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分析】1、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t:t年后种群数量;:增长的倍数2、0a年,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值在减小,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值增加到

79、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值只有在先增加后不断减小为0,种群才呈“S”型增长【解答】解:A、据图分析:0a年,=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错误;B、ab年,1,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正确;C、bc年,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J”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C错误;D、cd年,=2,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值只有在先增加后不断减小为0,种群才呈“S”型增长,D错误故选:B4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活动影响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对趋光

80、性性昆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捕食者有吸引性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此外,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解答】解:A、对活动影响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错误;B、对趋光性性昆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捕食者

81、有吸引性,C正确;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A46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液的浓度会影响酵母菌数量B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均应计数C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82、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3)抽样检测法的实验过程: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注意问题: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自身前后已形成;浓度过大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倍数;吸取前需振荡摇匀;计数板使用:先盖盖玻片吸培养液滴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吸去多余培养液片刻后待沉降到室的底部观察计数;压线计数规则:计数左、上两线及夹角处,同样方法【解答】解:A、培养液中

83、葡萄糖的浓度过高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B、计数时,只计数小方格界线一个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B错误;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记数前,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C正确;C、因酵母菌颜色较浅,和培养液的折光率比较低,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不能太亮,D正确故选:B47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率为零,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A种群增加,并出现食物和栖息地的激烈竞争B种群增加,没有迁入和迁出C种群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D种群接近其负荷能力【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此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

84、数量不会再继续增加,达到K值后,即接近载荷能力【解答】解:A、一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错误;B、种群的增长率为0,只能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C、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不变,不能说明有毒废物的积累情况,C错误;D、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此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会再继续增加,达到K值后,即接近载荷能力,D正确故选:D48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

8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分析】从数据看出,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但一直大于0,说明种群持续增加,呈现S型曲线增长,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中第34年中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约为K/2,第7年种群数量最大,接近K值,种内斗争最激烈【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种群增长率一直大于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A错误B、从数据看出,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C、由于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C正确;D、第7

86、年种群数量最大,种群中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故选:C49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S1100.90S2500.5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解答】解:A、种群数量在S

87、1S3时减少,种群增长率加快,而种群数量在S3S5时减少,种群增长率也减少,A错误;B、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自然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说明环境阻力对种群影响始终存在,B错误;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即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C正确;D、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S3点之前,D错误故选:C50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

88、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曲线X表示J型曲线,曲线Y表示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所以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仍大于0,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空间和资源条件有限,所以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解答】解:A、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正确;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至0,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B错误;C、b到c变化过程中,由于种群数量的增加,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正确

89、;D、比较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X表示理想状态的种群数量增长,则曲线Y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空间和资源条件有限,所以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5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细胞C和细胞D的名称分别为B细胞、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或免疫活性物质)、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3)图甲中的A器官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受损后,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4)

90、人体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或机体免疫系统受H1N1流感疫苗刺激后,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5)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乙中的符号,完整尿意产生过程: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产生尿意据图乙分析,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发生排尿现象,其原因是脊髓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

91、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据图甲免疫过程可知,细胞D能产生抗体,故为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细胞C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为B细胞A器官为下丘脑,B器官为甲状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婴儿经常尿床的主要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对低级中枢的控制有限【解答】解:(1)据图甲免疫过程可知,细胞D能产生抗体,故为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细胞C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为B细

92、胞(2)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图甲中的A器官下丘脑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下丘脑受损后,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4)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接种疫苗后产生了记忆细胞核抗体,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疫苗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5)排尿反射的过程

93、为: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由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故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出现排尿现象,其原因是脊髓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故答案为:(1)B细胞、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2)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或免疫活性物质)(3)抗利尿激素(4)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或机体免疫系统受H1N1流感疫苗刺激后,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5)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脊髓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52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

94、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少”)(2)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3)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A点时的种群数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时的种群数量,cd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减少(4)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据图1分析,曲线A表示J型曲线,曲线B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

95、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2、由图2分析,当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当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解答】解:(1)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即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2)图1中阴影部分可表示环境阻力淘汰的数量(3)据图2可知,a点R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b两

96、点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都大于1,说明但布氏田鼠种群一直在增加,则a点时的种群数量小于b点点时的种群数量,cd段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故答案为:(1)不变(2)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3)增长型小于减少(4)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53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1)在探究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据图一知,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Xm时,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为小于2m(2)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为b时

97、,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2m时,A为60,则生长素浓度由2m至c时,A的变化范围为60A90(3)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脱落酸,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属于作用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6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由题图一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d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促进,生长素浓度大于d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抑制,具有两重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2、根据图一和

98、图二分析可知: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胚芽鞘弯曲最大,A具有最小值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鞘弯曲增大,A逐渐减小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d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3、由图三可知,随着低温储藏时间的增长,a激素的含量降低,b激素的含量逐渐增多,所以a可能是脱落酸,b可能是赤霉素【解答】解:(1)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X,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向光侧,且促进效果也高于向光侧,所以X的范围应为mX2m(:2)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b点时,对燕麦胚芽鞘促进作用最显著,胚芽鞘的弯曲最大,所以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2m时,A为60,则生长素浓度由2m至c时,A的变化范围为60A90(3)由图三可知,随着低温储藏时间的增长,a激素的含量降低,b激素的含量逐渐增多,所以a可能是脱落酸,b可能是赤霉素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拮抗作用由图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6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故答案为:(1)mX 小于2m(2)g 60A90(3)脱落酸 拮抗 62017年4月22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