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4.50KB ,
资源ID:157434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43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学业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学业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蚌埠田家炳中学高一春季开学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

2、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

3、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

4、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B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C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5、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文章善用引证法,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D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 B一个大国如果

6、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 C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 D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冬 材周伟 一个冬日,城南诊所,我推门进去,娘躺在病床上,正在打着点滴,我急急地问娘,您烧到多少度?娘说,我试了体温,毛毛烧,年轻时挺得住。唉,年岁大了,只好来吊点滴。娘说得若无其事,但娘的脸上还是起了变化。我正眼看娘时,娘马上侧过脸去。医生急急接过话:还毛毛烧,都 40度了,幸亏来得早。 娘岔开话题,和另一个打点滴的老婆婆拉起了家常。娘

7、说:你老人家有几个儿女呀?老婆婆答:两个儿,一个女。 娘看了看她孤单单的一个人,问:他们不管你?老婆婆答:不管。也管不了这么多,我跟小儿子过。小儿子也是前世的冤家来收债的,也不怪他们。 我看那老婆婆,原来是住在老街的冬材他娘。冬材娘老弱多病,常常在老街捡废品卖钱。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是个弱智,与他娘相依为命。冬材娘怕冬材丢了,在他的每件衣服上都用白线绣了字:老街 34号冬材。 娘问:难道生病了,他们也不管?冬材娘低低地回答:我们娘俩互相照应着。他们要讨生活,各顾各的,蛮不容易的。长久,诊所里谁都不说话。长久的静,只有点滴在一滴一滴地落下。 娘的血管太细,打点滴时用七号针,很慢很慢。坐了一个多钟

8、头,我的屁股下面似生了钉子一般,坐不住了。娘看出来了说:你有事忙你的,我打了针就回去了,不用管我。医生却不屑,你娘打得还算快的,冬材娘都四个小时了,她的儿子还在外面等着呢。我才发现冬材坐在门口一侧,天气很冷,他不时地打着哆嗦,还透过拉紧的玻璃门往里瞅。也许是想看清楚,他整个脸都贴在玻璃门上,看上去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睁得老大,静静地看着门里的一切。 娘问冬材娘:怎么不把你儿子喊进来?冬材娘答:我不要他陪,他要陪我来。他来,又不肯进来,怕别人闻着他身上的味。 冬材娘先打完点滴。医生拔出针,要她用手摁一会儿。谁料她急于起身,一用力,手上的血直冒,谁也没看见,在门口的冬材拍打着玻璃门,嗷嗷嗷

9、地叫着。交完钱出门,冬材在门口扶着他娘,没走五米远,下台阶时,冬材娘摔倒了。冬材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近旁的人都拥了上去。再看时,冬材扶着他娘一步一步走向远处,远处的天暗了下来。 过了几年,我再去老街,老街看上去更老了,冬材家的老木屋歪歪的,似乎有随时倒下来的危险。我没有见到冬材娘,以为没人住。刚准备走开,听见吱呀一声,虚掩的门缝里探出脑壳,是冬材。他的眼睛还是睁得老大,脸已消瘦得不像样子,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挂在木架子上,空空荡荡。冬材出不来,门上是一把长长的链子锁。 冬材嗷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老街出奇地静。抬头看天,老街的阳光是淡白淡白的,了无生气。 我问了一个老人,知道冬材娘过世了,只剩下冬材住在

10、老街。起先,大家都劝冬材的兄姐接冬材走,冬材死也不离开老街,不离开老屋,要在老屋等娘回来。冬材认定一个死理,娘走丢了,会回来娘不会离开冬材的。 冬材有政府的低保,冬材的兄姐也不能让冬材饿死。他们轮流送饭,一人一月,一天两次。事多了,事杂了,有时忘记了,一天一次,甚至两天一次。关在老屋里的冬材,吃喝拉撒都在屋里,他睡的时候少,唯恐睡熟了,不能第一眼看见回来的娘。冬材终日把眼睛睁得老大。 有人看见冬材竟能穿针走线,照着娘在他衣服上绣的字,绣得有模有样:老街34号冬材。令人惊讶的是,“冬材”后面绣了老婆婆满是皱纹的脸。我想,冬材绣的是:老街34号冬材的娘。冬材笃定,娘穿着他绣的衣服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11、 冬材在去年最冷的冬天走了。 今年冬天又是特别冷,我陪娘在旺旺的火塘旁烤着火。娘和我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冬材。娘说,老街真老了。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今年的老街肯定最冷了。 (有刪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_ A开头写发生在诊所的事情,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冬材和他娘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 B小说中人物形象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智力上比不上一般人。作者通过对冬材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对母亲的爱,真挚动人。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使小说情境和情节显得更为真实,拉近

12、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D冬材娘担心冬材走丢了,就在他的衣服上绣了“老街34号冬材”。这看似淡淡的一笔,却为后面冬材模仿他娘绣字作了铺垫,使情节高潮显得合乎情理。(2)小说结尾说“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小说多次描写“冬天”这一-自然环境,请从文中举出三处例子,并简要分析。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城市中祖辈参与家庭教养的总体比例很高,但纯粹隔代教养的比例并不高。从儿童出生到小学阶段,六至七成左右的家庭采取了父辈和祖辈联合教养的模式。在各种家庭教养活动中,祖辈在对儿童生活照料方面参与率很高,而在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仅有中

13、等程度的参与率低。祖辈的获取渠道相对封闭,以家庭内部的经验积累和传递为主,对于获取新知的主动性也相对较弱。在参与教养的祖辈当中,超过半数认为参与儿童教养对祖辈自身而言利大于弊;有45%的城市儿童父母认为祖辈参与家庭教养利大于弊,明确表示弊大于利的父母为15.6%。 (摘编自祖辈参与教养的十大发现)材料二: 我国历来有“隔代亲”的文化,祖辈教养的比例较之西方国家明显更高。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成为父母后,更注重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面临自我生存发展与抚养孩子的矛盾冲突时,祖辈自然成为帮助甚至替代教养的重要力量。祖辈富有育儿经验,精力充沛又时间自由,能给新父母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导引领,让子女解放出更多的

14、精力投入工作,祖辈自身也在情感付出中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从而拥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在孙辈许多行为面前束手无策。研究表明,祖辈教养方式中的“行为指导”和“责罚与控制”相对较少。而抚养责任和教育责任不清晰,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祖辈和父辈要树立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思想,适当分工,优势互补,祖辈尤其要注意提高教育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和社区应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老年大学等,向祖辈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转变教养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解决隔代教养

15、中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材料三: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直系家庭(也称为主干家庭,即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重,在200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21%左右。 2010年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比2000年增加了25%,占全部家庭户的比例提高到23%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的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的增长。 “离而不分、分而不解”的网络式家庭,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家庭模式。报告显示,2010年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城市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调查发现,有超过12%的成年人仍与父母同住,20.3

16、%的成年人住在父母附近,68.9%的人没有离开父母居住的城市。 (摘编自“中国式”家庭,你是哪一种?)材料四: 现在,很多人有了孩子,因为工作,大多只能请双方的父母代劳。但是隔代带孩子,老人会特别宠爱,也会特别小心,心理压力特别大。孩子小磕小碰,不好好吃饭,在父母眼里都是小事,但老人就会把它看成特别大的事,处理稍有不妥就特别难受。此外两代人在育儿观念、方法上的冲突,也引发家庭矛盾。长此以往,老人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损害,出现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 (摘编自天伦之乐,还是天伦之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中国“隔代亲”的文化传统使祖辈在某种程度

17、上乐于参与孩子养育,他们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有利于其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B祖辈的育儿经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父辈提供帮助和借鉴,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C中国直系家庭占比在2000年前保持稳定,但到2010年已上升至25%,工作繁忙的父母无法照顾孩子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D祖辈参与儿童养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因此政府和社会需提供相应服务,以弥补老人在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上的不足。(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祖辈参与儿童教养有利有弊,但两代人对此看法却不统一,超过一半的祖辈认为利大于弊,而超过一半父辈的观点

18、则与之相反。 B中国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种种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共同塑造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 C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父辈常常面对自我发展和教养后代之间的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其放弃养育子女责任的借口,将其完全推给祖辈。 D网络式家庭具有一定的弹性,更有利于祖辈和父辈在孩子的抚养教育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操作得当,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家庭和睦。(3) 祖辈过度参与儿童教养带来了哪些问题和隐患?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小题。 当今时代,相对于通过语言文字阅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人们更愿意通过图象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认知自我和世界,这种趋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

19、影响,了解视觉文化及其特点_。 _,在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彰显。工具创造出来的生动、形象的技术图象,(),也就不能很好地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 视觉文化或者图象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良好视觉素养的培养须提高人们辨别视觉信息的能力。视觉文化时代是图象狂潮喧嚣的时代,在漫天飞舞的图象世界中,_其中不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的正能量,但也充斥着低俗负面的伪信息。在复杂的视觉文化时代,“眼见为实”不再是_的正确观点。 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

20、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降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B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颠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C如果决定人们看不看视频的仅是自身的兴趣和本能,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D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是由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降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21、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 B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 C使得人们可以静心地阅读经典文献 D经典文献很容易被人们静心阅读(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刻不容缓无可非议鱼目混珠滴水不漏 B千钧一发无可非议泥沙俱下滴水不漏 C千钧一发毋庸置疑鱼目混珠颠扑不破 D刻不容缓毋庸置疑泥沙俱下颠扑不破二、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5. 阅读韩愈的师说,完成下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22、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23、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 _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吾从而师之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B

24、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C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百工:即百官,古代官员的总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B第二段用“古之圣人”与“今之圣人”作对比,使文本更具有现实性,其矛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说明教师没有阶级区别,没有年龄界限,道之有无是择师的标准。 D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既

25、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湖早春 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南湖:鄱阳湖。元和十二年,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联虚实结合,并以“风”“云”和“晴”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B颔联“乱”字化静为动

26、,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C“平”字描述水苹的整齐,与“铺”字合用,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 D颈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而“白”“黄”色彩对比鲜明。(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四、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计12.0分)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的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 _ , _ ”。(2)杜甫登高中的“ _ ”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 _ ”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27、 _ , _ ”感喟。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_, 。(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 今年清明节之前,家在外地的王伟必须随父母回老家祭祖,因此要请假三天。下面是王伟4月2日写给他班主任王老师的请假条,请指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并修改。 请假条 清明节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为继承传

28、统,祭祀先人,令尊决定带家人回乡下老家扫墓。特向您请假,恳请老师批准。 请假人:王伟(1)_ (2)_ (3)_ (4)_ (5)_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让人终生难忘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各省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我们中华儿女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打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建议人们“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在他的身后,还有李兰娟、王辰等10个著名院士专家团队。 国家派出了一批又一批医疗队

29、火速驰援湖北,共派出346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勇敢逆行而上;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疫情牵动人心!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纷纷捐款捐物驰援祖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等数十个国家提供了紧急援助。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感想?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把你的感受讲给你的同学听;可以写一封感谢信,向抗击疫情的人们致敬;亦可以写一份倡议书,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蚌埠田家炳中学高一春季开学检测语文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B【小题2】D【小题3】C【解析】(1)A

30、“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错,原文第一段为“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C“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见原文第四段“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D“逐层深入”错,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 (3

31、)C“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错,原文最后一段有一个前提条件“从总体上看”。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

32、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答案: (1)B (2) “傻的不见得真傻”指的是冬材,他虽然智力弱,但真心爱他的母亲,如等候母亲挂点滴,搀母亲回家;不离开老街和老屋,等待母亲回归,还在衣服上模仿绣字。 “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指的是和冬材形成反差的、着墨不多的人物,如冬材的兄姐,智力正常,但平常赡养母亲没有尽到做儿女的责任,母亲去世后又不尽心抚养冬材。 看似傻的冬材和智力正常的兄姐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发人深省。 (3) “一个冬日,城南诊所,我推门进去”,母亲打点滴,“我”在诊所内陪护,时间一

33、长就坐不住;冬材在诊所外打着哆嗦,在寒冷中静静地守护他的母亲。用“我”的表现衬托冬材。 “冬材在去年最冷的冬天走了”,突出冬材死得凄惨悲凉,渲染气氛。 “今年冬天又是特别冷”,“我”与母亲在温暖的家里,与老街的冷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化小说的主旨。3.【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1)C“但到2010年已上升至25%”不对,据材料三可知,25%为直系家庭数字增长比例,23%才是其占比。 (2)A“超过一半的祖辈认为利大于弊”不对,依据材料一信息“有45%的城市儿童父母认为祖辈参与家庭教养利大于弊”,但不能就此推断有55%的父辈认为弊大于利。 (3)结合“祖辈在对儿童生活照料方面参与率很

34、高,而在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仅有中等程度的参与率”“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在孙辈许多行为面前束手无策”“抚养责任和教育责任不清晰,和两代人的观念差异,有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长此以往,老人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损害,出现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 (3)祖辈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投入不够,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祖辈对孙辈的溺爱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两代人观念差异容易导致

35、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两代人教育观念差异导致矛盾和分歧,给老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沉重负担。4.【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D【解析】(1)这里前后主语分别是“人们”和“这种接受方式”,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第一个分句关联词放在主语前面,“如果”放在“人们”前,排除B;D“降低”不能搭配“认知”,排除;A“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句式杂糅,排除,故选C项。 (2)需要补充的句子已经有主语“生动、形象的技术图象”,而AD暗换主语为“人们”和“经典文献”,排除;这里应是强调生动、形象的技术图象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而不是可以静心地阅读经典文献,排除C,选B项。

36、 (3)第一空,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千钧一发:原意是一根头发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比喻极其危险。这里强调了解视觉文化及其特点不允许拖延,必须马上去做,应用“刻不容缓”; 第二空,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毋庸置疑:不必怀疑。这里强调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彰显这件事是不用怀疑的,应用“毋庸置疑”; 第三空,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泥沙俱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这里强调视觉文化时代是图象狂潮喧嚣的时代,在漫天飞舞的图象世界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应用“泥沙俱下”; 第四空,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

37、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颠扑不破: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这里强调“眼见为实”不再是完全正确的理论,应用“颠扑不破”。 (1)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区

38、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5.【答案】【小题1】

39、C【小题2】D【小题3】A【小题4】【解析】(1)C例句:助词,的。A代词,这些道理。B代词,代“生乎吾后”的人。C助词,的。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2)D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 (3)A“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错,目的是说“圣人无常师”。 (4)师道,学习道理;庸知,哪管;年,生年。译为: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是故,因此;于,比;术业,学问技艺;而已,罢了。译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4)我(是向他)学习道

40、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文学著作,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

41、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6.【答案】【小题1】A【小题2】【解析】(1)A理解错误,首联都是实景,没有虚写,“风”“云”和“晴

42、”也没有象征义。 (2)景和情的关系一般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作答时注意先分析景和情各自的特点,然后再确定景和情的关系。诗歌的前六句是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从最后一句“年年衰病减心情”可以看出作者抒发的是“哀情”,因此本首诗中“景和情的关系”是“以乐景写哀情”。 作答时先点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即可。 (2)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的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郁的情绪。 参考译

43、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赏析: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等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描绘。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清新明快。早春时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柔和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温暖明快之

44、感。这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杏,吐艳争芳,碎红点点,虽没有秩序可言,却展现了春的勃勃生机。“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这两句写白雁因为身上的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而因为下雨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然而,前者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低空飞行,后者虽然舌涩不听使唤,也要歌唱呜叫,原因在于刚刚来临的春天实在太美妙,太有魅力了,因而它们忍不住飞舞歌唱。诗人通过写白雁与黄鹂的飞舞和呜叫,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湖光水色,一切都显露出生机和活力。在这迷人的佳境中,诗人自当缓步湖畔,尽情赏春,但他却出入意料地感叹,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蒙

45、冤被贬,贬后的愤懑加上江州生活的孤寂凄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由此可见,“减心情”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年年衰病”,但更主要的还是政治上遭遇挫折。按常理,此情应以萧条冷落之景来表达。但诗人一反常例,采用“反衬”手法,着力描绘春景的无限美好,借以衬托被贬的哀伤之情。春景越美,愤懑愈深,悲伤愈切。 诗人不仅无心欣赏妩媚可人的早春景色,反而心情郁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国势衰微,朝政黑暗,而诗人既无救国良策,也无谏言之径,无能为力,心中之沉痛可想而知。这种隋况下,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并没有兴致欣赏早春美景。而且,春色愈美,山水愈可爱,就愈让人害怕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因而,“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

46、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面对一派妩媚的早春景色生发的无可奈何的感叹。 此诗为一幅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早春画卷,堪与作者名篇钱塘湖春行媲美。其特点有二:一是精于选景构图。诗从傍晚雨住天晴、返照映湖的特定场景落笔,紧扣时令和地域特征,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的各异情态,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二是工于锻炼语词。写山杏初发,随处开放,曰“乱点”;因其点缀于湖光山色之间,故曰“碎红”,显现其天然情致。写水苹新生,则用“平铺”、“新绿”,显示其生长情景。五、六句尤为精警。严冬方过,大雁飞得低而缓慢,写其“翅低”、“飞仍重”,为作者之精心创造。一个“重”字,活现白雁早春懒慵笨拙之神态,可谓“

47、诗眼”。下写黄鹂早春呜叫,说其“舌涩”而“语未成”。一个“涩”字,亦传达出黄鹂初歌口拙之态。“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鹂,各极其趣。描摹情状,有静有动,有声有色。遣词造句,看似平易,其实精纯。 纵观全诗,此诗的首联描写了初春的各种景物,连绵的冬雨过后,春风悄悄地回到人间,吹散浓密的愁云,带来和煦的阳光。阳光照射着静静的南湖,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颔联写初发的杏花,星星点点;湖面上新生的水草绿叶,一片青翠。此联对仗精工,清丽自然。“乱点碎红”与“平铺新绿”,偶对天成,形象鲜明。一“点”一“铺”,一“红”一“绿”,对立相生,极富诗味。尤其“乱点碎红”四字,无一字不情趣盎然,最能体现诗人观

48、察的细致与技巧的成熟。而“发”与“生”的取用,生动地表现了植物的动态与静态。颔联写静态的植物,颈联则描摹动物的情态。白雁羽翅淋雨未干,飞得很低,仍觉得双翅沉重吃力。写“黄鹂”则更切合“早春”,经冬后初发的啼鸣声尚有“舌涩”之感。 全诗在写景状物时,善于抓住特征,令读者感受到早春的气息,早春的色彩,早春的声音,一切都具有早春的特点。另外,意境的清丽,风格的朴实,以及选词用字的精妙浑成,都是这首诗的显著亮点。(1)本题是对诗歌内容、情感、炼字、手法等的综合考查,本题主要的错误是不理解内容,故而曲解手法。 (2)本题是对诗歌情感和变现手法的考查,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和诗人情感的关系

49、。如何鉴赏诗歌: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

50、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7.

51、【解析】答案为: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重点字:当)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重点字:涯)蜀道难中的名句辑录: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8.【答案】【小题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小题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小题3】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9.【答案】【小题1】正文第一行应加上称谓“尊敬的王老师”【小题2】应去掉“乃至世界”【小题3】“令尊”改为“家父”【小题4】应

52、在“特向您请假”后面加上“三天”【小题5】应在落款加上“2019年4月2日”【解析】缺乏请假对象,正文第一行应加上称谓“尊敬的王老师”。清明节是我国的节日,谈不上世界的,应去掉“乃至世界”。“令尊”是称呼别人的父亲,称呼自己的父亲应改为“家父”。没有具体的请假的具体天数,应在“特向您请假”后面加上“三天”。落款缺乏日期,应在落款加上“2019年4月2日”。 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语言得体

53、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10.【答案】【写作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关键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感想?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把你的感受讲给你的同学听;可以写一封感谢信,向抗击疫情的人们致敬;亦可以写一份倡议书,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从这些话中可看出,关键在于提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向“白衣战士”和爱心人士学习,要有理想,有担当,要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还要注意自己所选的“演讲稿”“感谢信”或“倡议书”格式要求。【解析】参考立意:1.少年强则国强,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让青春与奉献同行4.青春无悔,共圆中国梦。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