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试题2020.6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
2、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
3、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
4、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
5、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
6、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选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2020年4月2日文学报)材料三: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
7、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
8、文明素养。(选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20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已经蔚为大观。B. 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C. 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而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D. 生态文学作品既要赞美绿水青山,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也要鞭挞那些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
9、成效明显,这引发了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B. 生态文学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是因为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C. 中国生态文学只有立足于中国化的表达,才能反应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D. 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是更容易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抒发了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B.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
10、怨纷争。C. 姜戎的狼图腾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D. 迟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过原野上羊群与都市人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人类应有天性的呼唤。4. 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5. 通观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价值是什么?【答案】1. D 2. D 3. C 4. 由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并通过与传统文学对比,提出中心论点;回溯传统文学发展的历程,揭示出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进而提出生态文学的意义价值;进一步强调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指出在人类和全球视野下才能够感受到生态文学的魅力。 5. 探寻
11、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逐步改善自然环境;突破传统文学的困窘,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为世界生态文学带去有益的启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A项,“但已经蔚为大观”夸大其词,原文的表述是“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B项,“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
12、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C项,“而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于文无据。文章只说“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并未说生态文学“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
13、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D项,“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主观臆断,原文的表述是“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不等于“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材
14、料二强调“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ABD都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传统文学,而C项中的“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则体现了生态文学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品的内容、手法及结构层次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通读原文,理解文本的中心论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文本的论据、论证思路及手法。材料三共有三段,第一段开篇由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
15、的关注度。接着将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对比:传统的文学生态文学则是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进而提出中心论点: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第二段写“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这是回溯传统文学发展的历程,并揭示出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进而提出
16、生态文学的意义价值: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第三段进一步强调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有着质地的不同。最后指出在人类和全球视野下才能够感受到生态文学的魅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找准筛选区间,逐段、逐句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 依据“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
17、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可概括为:探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逐步改善自然环境;依据“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可概括为:突破传统文学的困窘,为当代文学增
18、添新质;依据“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可概括为: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为世界生态文学带去有益的启示;依据“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可概括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
19、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塞罕长歌(节选)第一幕第一场字幕:“塞罕坝,1963年12月18日,北风十级大雪零下40。”雪花飘来。林场崎岖的山路上,佟保中、秦海生、张莉和群众甲、乙、丙提着行李,艰难地行走着这时,几名林场职工走来。二嫂 往哪走?佟保中 下坝二嫂 (惊疑地)下坝?!保中,你们要离开林场?!韩大伯 怎么,你们不在林场种
20、树了?高志 当逃兵?秦海生(无奈地)不是我们要当逃兵,是这塞罕坝长不出树来!佟保中(平静、失望地)种了两年树,成活率几乎是零韩大伯(劝说)你说得对,成活率几乎是零可是,保中,当初你们从山东来,还有从黑龙江、湖北、吉林,从全国各地的林业大学来,那功夫我们这个乐啊,高兴啊,国家让这么多大学生来塞罕坝种树,眼下是失败了,可你们就这么忍心把我们扔下走了?二嫂 保中、海生,二嫂是当地人,真不想让你们走,二嫂知道,你们抛家舍业,来这苦地方种树,都是为了我们,唉,这坝上也是,烂泥巴糊不上墙,连棵树也不长可没有树,年年是穷汉子碰闰月,如今,你们真要走了,我们这块云彩可就真没雨了,你们都是大学生、技术员,要不再
21、试试,再想想办法张莉 二嫂,保中的爱人刚生完孩子,又犯了心脏病,正在住院。还有海生,母亲也一直病着,昨天,姐姐来电报,说母亲病重眼下,林场既然这样,还是让他们回去吧!众人沉默。欲下坝的人们催促佟保中、秦海生。群众甲 保中,走吧!佟保中、秦海生,还有张莉等人背起行李佟保中(走向二嫂,轻声感激地)二嫂!我佟保中永远记着,是二嫂救了我的命二嫂为佟保中整理行装。突然,幕后传来汽车轰鸣声,停下。村民甲跑上。村民甲 李场长回来了!杨总工程师也回来了!总场场长李斌携妻子秀兰和孩子,总工程师杨宁先和妻子婉婷及女儿杨娜手提行李风尘仆仆走来。村民乙 场长,你们这众人也疑惑地望着李斌和杨宁先。李斌 同志们,我介绍一
22、下,这是我的老伴,我的孩子,从今天起,举家搬迁,扎根塞罕坝!秀兰 老李把城里的房子都退了,一个箱子、几个行李卷还有锅碗瓢盆都随车运来了。他说,塞罕坝不长出树来,俺一家人一辈子不离开塞罕坝!杨宁先 对,对,我们把北京的房子也退了,这是我爱人婉婷,来之前在北京林科院,这是我的女儿。婉婷 大家就叫我婉婷吧!杨娜 我叫娜娜!杨宁先 本来我一个人在塞罕坝,可这两年咱造林遇到了难处,我这个当总工程师的不甘心啊!咋办?回北京跟妻子商量,那就全家来塞罕坝扎寨安营!众人热情鼓掌。佟保中 李场长、杨总,你们真的要在这儿安家?!李斌 在这儿安家!佟保中 林场还能办下去?李斌 一定办下去!高志 保中哥、海生哥,你们别
23、走了!第二幕第二场80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林场山上,望火楼。佟保中与佟刚走进树林。佟保中 佟刚啊(欲说又止)佟刚 爹,您想说啥,儿子听着。佟保中 佟刚,这么多年,爹一直想跟你掏掏心里话,就想问问儿子,这辈子,你都跟爹守在塞罕坝,你后悔不后悔?佟刚 爹,我不后悔佟保中 (摇摇头)这辈子,爹总觉得对不住你。孩子,你娘死了。不满一岁,爹就把你抱到塞罕坝,跟爹住窝棚、马架子,冷一口、热一口,吃苦受罪,打小没享过一天福。后来,爹又没供你继续升学,初中毕业,就留你在林场当了工人,还是个孩子,爹亲眼看见你上山一身汗,下山两腿泥你结婚了,爹又打发你们夫妻俩上了望火楼,爹知道那里苦,常年下不了山你们有了榛子,山
24、上很少来人,常年封闭,跟外人没个交流,结果榛子怕见生人,都五岁了,只会叫爸叫妈佟刚,这些年,你就没埋怨过你爹,你就没后悔过?(流下眼泪)佟刚 爹当初您大学毕业了,离开城市,离开家,离开我娘,来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我娘没了,您为啥又抱着不满一岁的我回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还有老场长、杨总和那么多的叔叔、阿姨,在这里种了一辈子树,度过了终生,他们不后悔吗?爹,说心里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塞罕坝小时候,在老场长家,秀兰阿姨为了让我吃饱,常常饿着,有一天我亲眼看见她晕倒在院子里还有,一个大雪天,晓君阿姨进城给我买奶粉,半路上摔下山坡,浑身是伤您还记着我七岁那年,从家里跑出来,在林子里迷了路。三更半夜,全
25、林场的叔叔阿姨,点着火把,整整找了一宿,才把我从沟塘子里抱出来秀兰阿姨紧紧抱着我嚎响大哭,全场职工都哭了爹我从小是塞罕坝人养大的,我的命也是塞罕坝人救活的。雨说在这儿呆一辈子,就是两辈子,三辈子我佟刚也不后悔!佟保中 (激动地)儿子!佟刚 爹!第三幕第一场2013年春夏之间。林场,佟小林办公室。众人下场上只留下舒纹和佟小林。佟小林 你回来啦!舒纹 石质阳坡的试验还是失败了。佟小林 失败是成功之母!舒纹 小林,我急着从省城回来,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省林科院要建立一个生态发展研究所。我的导师非常关心咱们夫妻,他让你明天就去林科院报到!佟小林(吃惊地)报到?舒纹 对!杨娜 小林,咱塞罕坝可不仅
26、仅是种树,也不仅仅是为北京、天津挡住风沙。五十年,我们能把满目疮痍的塞罕坝变回绿水青山,能把已经破坏的生存环境进行人工修复,让人类和自然环境永远和谐相处!这是一场关乎生态文明的伟大试验,所以我要到第一线塞罕坝来,到老一辈曾经洒过汗水的地方,亲自参加这一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小林,你们几次失败的数据,对于完成我们的新项目非常宝贵!(接过技术员甲递上的石质阳坡规划图)我已经和佟叔叔商量过了,决定在这个地方种樟子松!尾声当下。地点同开场,塞罕坝,马架子旁边。塞罕坝林场场部,这里和当年比起来,已然焕然一新。佟保中 二嫂,这是我孙子佟小林,如今是分场场长了!佟小林 奶奶,我是榛子!二桃、佟刚匆
27、匆上。二桃 小林!小林!你们快看看,谁来了!舒纹背着包走来。众人 舒纹?!舒纹 小林!爷爷,奶奶今天舒纹正式向塞罕坝林场报到!众人热烈鼓掌欢迎。舒纹 爷爷奶奶,我这次回来,是因为北京林科院的博士杨娜阿姨的实际行动感召了我,教育了我!现在我终于懂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种下的不仅仅是一片林海,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所以,我们来到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就是走进这座精神高地!佟保中 舒纹说得好!今天正赶上老一代务林人也回到林场,那咱们就一起看看“塞罕坝”的电影,看看我们塞罕坝人的今天!放映电影塞罕坝影片中出现塞罕坝获“地球卫士奖”的情景。字幕: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
28、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2017年联合国环境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6. 下列对本剧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剧讲述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创造人间奇迹的故事,塑造出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B. 剧中二嫂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如“烂泥巴糊不上墙”“我们这块云彩可就真没雨了”,即是她对环境的抱怨,也是对佟保中等人离去的失望。C. 第二幕中“流下眼泪”这一舞台说明表现了佟保中的复杂心情,其中饱含着对儿孙的愧疚,以及对儿子成家后坚守坝上的感动。D. 本剧注重在社会背景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发展,这包含着鲜明的时代信息,既讴歌了塞罕坝人的精神品质,也增强
29、了剧作的历史厚重感。7. 下列对本剧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幕开头的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写出了塞罕坝恶劣的环境,也暗示了社会环境,为下文写佟保中等人下坝作了铺垫。B. 剧中佟保中等人由去到留的思想转化巧妙,顺理成章,没有枯燥的说教和刻意的情节安排体现了他们在艰苦卓绝年代的满腔激情和青春热血。C. 本剧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三代务林人五十多年的生命进程;运用生活中各种散点式场景和典型细节增强表现力,整部戏充满感人的力量。D. 本剧地域色彩浓郁,如“望火楼”“窝棚”“马架子”等,既写出了务林人的生活场景,也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显示出创作者丰厚的生活积累。8.
30、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请从第一幕中找出三处戏剧冲突。9. 剧中说:“我们来到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就是走进这座精神高地。”你认为“精神高地”有怎样的丰富内涵?请结合剧本简要分析。【答案】6. B 7. A 8. 李场长、杨总工程师举家上坝安营扎寨,与佟保中和秦海生因妻子重病、老母病危欲离场下坝这一上一下的冲突;佟保中、秦海生的下坝与韩大伯、二嫂挽留的冲突;佟保中等人自己内心的去与留的冲突;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和人们一往无前、满腔激情的冲突。 9. 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念。塞罕坝务林人响应党的号召,三代坚守,用奋斗创造幸福。艰苦创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塞罕坝务林人放弃优厚的条件,与恶劣
31、的自然作斗争,把不毛之地建设成美丽高岭。永不止步科学实践的远大追求。年轻的塞罕坝务林人不满足于单纯的种树造林,而是以科学研究的态度,追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目标越来越高远。无私奉献功成不居的博大情怀。树木已经成了务林人生命的图腾和根脉,对森林的呵护,已成为他们生命、情感与追求的全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B项,“剧中二嫂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如烂泥巴糊不上墙我们这块云彩可就真没
32、雨了,即是她对环境的抱怨,也是对佟保中等人离去的失望”说法错误。“对佟保中等人离去的失望”错,应是对佟保中等人的挽留。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第一幕开头的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写出了塞罕坝恶劣的环境,也暗示了社会环境,为下文写佟保中等人下坝作了铺垫”说法错误。“暗示了社会环境”不当,结合“塞罕坝,1963年12月18日
33、,北风十级大雪零下40”“雪花飘来。林场崎岖的山路上,佟保中、秦海生、张莉和群众甲、乙、丙提着行李,艰难地行走着”可知,没有社会环境的描写。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戏剧冲突的能力。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本题,要求从第一幕中找出三处戏剧冲突。结合“同志们,我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老伴,我的孩子,从今天起,举家搬迁,扎根塞罕坝”“对
34、,对,我们把北京的房子也退了,这是我爱人婉婷,来之前在北京林科院,这是我的女儿”“二嫂,保中的爱人刚生完孩子,又犯了心脏病,正在住院。还有海生,母亲也一直病着,昨天,姐姐来电报,说母亲病重眼下,林场既然这样,还是让他们回去吧”分析可知,第一处冲突为李场长、杨总工程师举家上坝安营扎寨,与佟保中和秦海生因妻子重病、老母病危欲离场下坝这一上一下的冲突;结合“保中、海生,二嫂是当地人,真不想让你们走”分析可知,第二处冲突是佟保中、秦海生的下坝与韩大伯、二嫂挽留的冲突;结合“(无奈地)不是我们要当逃兵,是这塞罕坝长不出树来”分析,由“无奈地”可知,走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故第三处冲突
35、是佟保中等人自己内心的去与留的冲突;结合“(平静、失望地)种了两年树,成活率几乎是零”“你们抛家舍业,来这苦地方种树,都是为了我们”分析可知,第四处冲突是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和人们一往无前、满腔激情的冲突。【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扩展内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于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本题中,题干“剧中说:我们
36、来到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就是走进这座精神高地。你认为精神高地有怎样的丰富内涵?请结合剧本简要分析”。结合“佟刚,这么多年,爹一直想跟你掏掏心里话,就想问问儿子,这辈子,你都跟爹守在塞罕坝,你后悔不后悔”“爹当初您大学毕业了,离开城市,离开家,离开我娘,来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我娘没了,您为啥又抱着不满一岁的我回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还有老场长、杨总和那么多的叔叔、阿姨,在这里种了一辈子树,度过了终生,他们不后悔吗?爹,说心里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塞罕坝”分析可知,塞罕坝务林人响应党的号召,三代坚守,用奋斗创造幸福,“精神高地”就是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念。结合“老李把城里的房子都退了,一个箱
37、子、几个行李卷还有锅碗瓢盆都随车运来了。他说,塞罕坝不长出树来,俺一家人一辈子不离开塞罕坝”“对,对,我们把北京的房子也退了,这是我爱人婉婷,来之前在北京林科院,这是我的女儿”“本来我一个人在塞罕坝,可这两年咱造林遇到了难处,我这个当总工程师的不甘心啊!咋办?回北京跟妻子商量,那就全家来塞罕坝扎寨安营”分析可知,塞罕坝务林人放弃优厚的条件,与恶劣的自然作斗争,把不毛之地建设成美丽高岭,“精神高地”是艰苦创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结合“小林,咱塞罕坝可不仅仅是种树,也不仅仅是为北京、天津挡住风沙。五十年,我们能把满目疮痍的塞罕坝变回绿水青山,能把已经破坏的生存环境进行人工修复,让人类和自然环境永远
38、和谐相处!这是一场关乎生态文明的伟大试验”分析可知,年轻的塞罕坝务林人不满足于单纯的种树造林,而是以科学研究的态度,追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目标越来越高远。“精神高地”是永不止步科学实践的远大追求。结合“爷爷奶奶,我这次回来,是因为北京林科院的博士杨娜阿姨的实际行动感召了我,教育了我!现在我终于懂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种下的不仅仅是一片林海,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分析可知,树木已经成了务林人生命的图腾和根脉,对森林的呵护,已成为他们生命、情感与追求的全部。他们不求回报,只为绿色家园。“精神高地”指的是无私奉献功成不居的博大情怀。【点睛】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1、可能表现为某一人
39、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2、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3、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崔宏宇玄伯,清河东武城人。宏少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
40、。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鴳雀飞沈,岂不惜哉!”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独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对总机要,创制度。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时命有司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深被信任,势倾朝廷。约俭
41、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帝闻,益重之,厚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宏独无谴者,由于此也。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泰常三年夏,宏病笃,帝遣侍中穆观就受遗言,侍臣问疾,一夜数返。卒,追赠司空,谥文贞公。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
42、亲王以外,尽命拜送。子浩袭。太和中,孝文追录先朝功臣,以宏配飨庙廷。(选自北史列传第九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B. 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C. 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D. 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3、( )A. 太子舍人初设于秦朝,自汉始,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此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太子,以其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B. 是古代计时法中的十二时之一,即申时,指午后三时至五时;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的“黄昏”即与申时紧相连。C. 谥号一般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文中的文贞公、孝文、道武、明元等都是美谥。D. 配飨是指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文中指将崔宏在太庙配祭。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指用酒食款待,与此处的“飨”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宏富有才干,处事果断。他从小就才智过人,苻融曾虚心向他请教,苻
44、坚亦知其才干,郝轩赞其能佐助帝王。他处置事务,毫不拖延。B. 崔宏立身正派,一心向学。他后来出仕于慕容垂,先后历任要职,皆得好评。他虽然身处兵荒马乱之时,但仍然坚定信念,踏实学习。C. 崔宏处事公平,裁决适当。他总管裁定诸多事务;视察郡国,纠正不法行事,审定公允;刑罚狱讼,判决合理,深得武帝信任。D. 崔宏约俭自居,无意资产。他家徒四壁,动乱年代,妻子儿女不免挨饿受冻;外出无车,步行上朝;母亲年事已高,奉养亦无多样食物。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2)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命拜送。14. 崔宏深受道武帝器
45、重,除了政治才能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请简要说明。【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道武帝攻打慕容宝时,兵至常山。崔宏离开郡城逃到海边。道武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声,派使者寻找。(2)诏令群臣和附属国的主帅们都参加葬礼,除亲王以外,全部让他们拜送。 14. 崔宏回答道武帝询问的古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等问题,很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自我约束,生活俭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46、、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回军时到达恒岭,皇帝亲自登上山顶,安抚新归附的人员,正遇上崔宏扶着老母亲爬上山顶,便赏赐给他耕牛和粟米。于是下令凡自己难以前行的迁徙的人,配给车辆和牛”。“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前后顺承关系,之间断开,排除AD;“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定语后置句,“不能自进(诸徙人)”,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B
47、项,“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的黄昏即与申时紧相连”错误,“黄昏”指晚七时至九时。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C项,“视察郡国,纠正不法行事深得武帝信任”错误,“视察郡国,纠正不法行事”的是使者崔宏负责审理;另外,此事以及判决狱讼是在道武帝去世后。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
48、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征”,攻打;“走”,逃跑;“素”,一向。(2)中“渠帅”,主帅们;“尽”,全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
49、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第二段“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意思是“当皇帝前往邺城时,一一询问有关过去的事情。崔宏应答如流,皇帝很赞赏他”,即崔宏回答道武帝询问的古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等问题,很符合皇帝的心意;“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意思是“他时常被召去询问古今的旧事,帝王的制度,崔宏陈述古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很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到道武帝晚年,大臣们大多触犯皇帝的威怒,崔宏却从未受到谴责,也正是
50、因为这点”,即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帝闻,益重之,厚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意思是“但他自我约束,生活俭朴,不置产业,家里空空如也;外出没有车坐,早晨、下午都是步行上朝。母亲年已七十,奉养也没有多样食物。皇帝知道以后,更加敬重他,厚加赏赐。当时人有的讥笑他过于节俭,而崔宏却更加自我约束”,即自我约束,生活俭朴。【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
51、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崔宏从小就
52、才智过人,被称为冀州神童。苻融任冀州牧时,虚心向他请教,十分尊敬。任命他为阳平公侍郎,兼任冀州从事。对外总理日常事务,入内视为宾客密友,他对各种事务的处置,果断毫不拖延。苻坚知道他的才干,征召为太子舍人。他以母亲有病为由,不肯就任。降为著作佐郎。太原人郝轩是个以知人而闻名的人,他称赞崔宏有佐助帝王的才能,近代以来从未有过。苻坚败亡之后,他避乱于齐鲁之间,被丁零的翟钊和晋朝叛将张愿所挽留。郝轩叹息着说:“这个人啊,遇到这样的时机,不趁此扶摇直上,却跟燕雀一起升降,岂不可惜!”后出仕于慕容垂,任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在所担任的职务上都得到好评。他立身正派,虽处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仍坚定信念,一
53、心学习,不把资产放在心上,妻子儿女也免不了受饥寒之苦。道武帝攻打慕容宝时,兵至常山。崔宏离开郡城逃到海边。道武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声,派使者寻找。等到找来以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和张兖一起总管机要大事,起草创立制度。当皇帝前往邺城时,一一询问有关过去的事情。崔宏应答如流,皇帝很赞赏他。回军时到达恒岭,皇帝亲自登上山顶,安抚新归附的人员,正遇上崔宏扶着老母亲爬上山顶,便赏赐给他耕牛和粟米。于是下令凡自己难以前行的迁徙的人,配给车辆和牛。又改任吏部尚书。当时朝廷命令有关方面确定官员的爵级,撰写朝廷礼仪,协和音乐,制定法律条令,申明处罚有关禁令由崔宏总管并最后裁定,作为永久的定式。等到设置八部大夫,如同
54、过去的八座之官。崔宏通管三十六曹官员任命,如令、仆等统管。深受信任,势倾朝廷。但他自我约束,生活俭朴,不置产业,家里空空如也;外出没有车坐,早晨、下午都是步行上朝。母亲年已七十,奉养也没有多样食物。皇帝知道以后,更加敬重他,厚加赏赐。当时人有的讥笑他过于节俭,而崔宏却更加自我约束。他时常被召去询问古今的旧事,帝王的制度,崔宏陈述古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很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到道武帝晚年,大臣们大多触犯皇帝的威怒,崔宏却从未受到谴责,也正是因为这点。道武帝去世,明元帝未即位时,清河王绍因为人心不安定,便取出大量财物绢帛,赏赐朝臣们。只有崔宏不肯
55、接受绍赐给的财物,长孙嵩以下官员们都感到惭愧。皇帝派使者们出去视察各郡国情况,检查纠正那些不依法行事的地方守宰们,让崔宏和宜都公穆观等最后审定,皇帝称赞他们做得公平适当。又下令让崔宏和长孙嵩在朝堂判决刑罚狱讼。泰常三年(418)夏天,崔宏病重,皇帝派侍中穆观前往接受遗言。侍臣们前去问病探视的,一夜之间数次往返。死后,追赠司空,谥为文贞公。丧礼完全依照安城王叔孙俊的旧例。诏令群臣和附属国的主帅们都参加葬礼,除亲王以外,全部让他们拜送。他的儿子崔浩袭爵。太和年间,孝文帝追记前朝的功臣,将崔宏在太庙配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
56、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注】湘灵:传说中的湘水之神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三句写雨后初晴的明丽景色,将弹筝人置于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B.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两句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C. 词中白鹭增添了画面动感,以白鹭似乎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同时喻指两位听者欣赏乐曲的情形。D. 下片“遣谁听”从听者的角度写出乐曲的
57、哀伤;“烟敛云收”写出了湘水之神听曲的反应,表现了演奏的效果。16.最后三句“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颇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15. D 16. 借助侧面烘托来表现音乐的魅力。这三句意思是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这样写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58、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烟敛云收写出了湘水之神听曲的反应”错误,“烟敛云收”不是湘水之神听曲的反应。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渲染乐曲的哀伤,谓大自然也为之感动。故选D。【16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翻译:雨后初晴的凤凰山下,云淡风清,明丽的晚霞映衬着湖光山色。湖面上的一朵荷花亭亭玉立,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对白鹭,它们就好像有意来倾
59、慕弹筝人的美丽一样,特意停留在水面上。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回荡在山间水际。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为咏筝之作。上片写湖上景,由雨后初晴的凤凰山写到湖上的清风、天边的晚霞、盈盈的荷花、飞翔的白鹭,似乎在描绘一幅杭州西湖风景图;下片写闻弹筝,先是写筝声之哀婉,再由筝声转写弹筝人,化用“湘灵鼓瑟”典故,既喻弹筝者有湘灵之美,又营造出凄迷的意境。全词采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写弹筝而不见弹筝人
60、,而以闻筝所见和想象来营造其美妙的意境。“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
61、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2)李白越中览古中“_,_。”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并抒发了对盛衰无常的感慨。(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_,_”,意思是种树人要保持树木的天性,以此来比喻育人
62、也非常恰当。【答案】 (1). 为国以礼 (2). 其言不让 (3). 宫女如花满春殿 (4). 只今惟有鹧鸪飞 (5). 其莳也若子 (6). 其置也若弃【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殿”“惟”“鹧鸪”“莳”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
63、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春,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甲】。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木棉开得有些耀眼,感觉点燃春天的势头要来了木棉烈焰般的映照
64、了整座城市。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道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偶尔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 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乙】都有生命的庄
65、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木棉开得有些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木棉烈焰般的映照了整座城市。B. 木棉开得分外耀眼,感觉点燃春天的势头要来了,木棉烈焰般的映红了整座城市。C. 木棉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D. 木棉开得有些耀眼,感觉点燃春天的势头要来了,烈焰般的木棉映照了整座城市。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鼓胀的木棉花苞就开了,红色的花瓣开满了没有叶子的枝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
66、语段说明原因。20. 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答案】18. C 19. 更能突出景物特点。原文运用了比拟、比喻、夸张等修辞和“憋”“鼓鼓囊囊”“炸开”“蹿出”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蕴蓄了整个冬天力量的木棉花苞瞬间绽放后灿烂热烈的姿态,更好地突出花苞之大,花开之早、之盛和阳刚之美。更符合作者的心情。原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木棉花开的热烈足以燃烧人们心底的热望,让“我”想到奋进的生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木棉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与语段语言风格一致。原文侧重描写,表达生动形象。 20. 甲: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 乙:
67、还是草木一秋【解析】【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分外”更符合“木棉盛情绽放”的情景,“映照”不合语境,故排除AD;“感觉”的主语应该是人,而前后两个分句主
68、语都是木棉,主语应一致,排除B;“烈焰般的”作定语,应修饰“木棉”,排除AB。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路:找角度扣内容,析效果剖感情。常见角度:1.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4. 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
69、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题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鼓胀的木棉花苞就开了,红色的花瓣开满了没有叶子的枝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作答本题,即是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表现手法上看,“憋”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棉花苞蕴蓄了整个冬天力量,形象生动可感,富有表现力;“鼓鼓囊囊”运用叠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形象地描绘了木棉花苞饱满的姿态;“炸开”“蹿出”,写出了木棉花苞瞬间绽放的姿态,富有动感;“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运用比喻、夸张,把“花苞”比作
70、“火苗”,写出了木棉花的颜色,同时也描绘出木棉花盛开时的热烈;从表达的效果上看,“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作者表达了对木棉花的喜爱赞美之情,原文语言生动形象,更能激发人们心底的热望,让“我”想到奋进的生命。从语体风格上看,划线句子与语段语言风格一致。【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要求所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甲处,根据上文“很多花柔美娇艳,
71、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分析可知,木棉花的美和很多花的柔美娇艳不同,“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可见它的美与“柔美娇艳”是截然不同的,故此处可填写“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乙处,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的语境表达的是无论生命长短,都是有尊严的,故此处可填写“还是草木一秋”。【点睛】本题考查把握语句的连贯性的能力。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
72、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高三,学生即将毕业,学校团委拟组织一场毕业文艺演出活动。活动以“铭师恩,唱友情,颂青春”为主题,演出于6月20日19时在学校一号演播厅举行。21. 请根据相关信息,拟写一份演出公告。22. 根据节目单,合唱夜晚,走过老师窗前之后是我校抗疫志愿者表演的诗朗诵青春的担当,请你为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台词。100字左右。【答案】21. 演出公告为增进师生情谊,唱响青春之歌,以
73、“铭师恩,唱友情,颂青春”为主题的毕业文艺演出活动将于6月20日19点在学校一号演播厅举行。敬请全体师生届时欢聚一堂。校团委6月15日 22. 示例: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亮我心房。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思似海,永志难忘!您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在抗疫时刻同甘共苦,扶持关爱,化作青春的责任与担当,化作青春的梦想与诗行!请欣赏我校抗疫志愿者的倾情力作诗朗诵青春的担当。【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应用文基本格式的掌握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运用能力。应用文的写作需要注意格式正确,语言表达方面需要“得体”。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
74、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题干要求根据相关信息,拟写一份演出公告。首先要阐述清楚本次演出的主题、时间、地点,拟写公告的行为主体。从题干“学生即将毕业,学校团委拟组织一场毕业文艺演出活动”,可概括出活动事由:学生高中毕业了;主办方:校团委。从题干中:活动以“铭师恩,唱友情,颂青春”为主题,可明白此次演出的“主题”。而“6月20日19时在学校一号演
75、播厅”等是时间和地点。需要注意的是“演出公告”几个字要放在正中间,先写活动事由、目的,再写活动主题,最后要具名:主办方的名称及拟写时间等。【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和生动、鲜明等。具体而言是为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有字数限制:100字左右。写串词最关键的地方是把握住节目的内涵和神韵,然后注意前后两个节目的贯通、衔接。第一个节目是合唱夜晚,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二个节目是诗朗诵青春的担当。前一个节目是对教师的颂歌,颂赞的教师的奉献精神,从合唱题目可知:反映的是教师深夜不辍工作,串词的契合点是“夜晚”“走过”“窗前”;而第二个节目是青春的担当这是对青年学生的希望,尤其是放在抗疫的背景之
76、下,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少年更应该有责任担当,让青春无怨无悔。串词的契合点“青春”“担当”。【点睛】公告和串词的拟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对象和场合。(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有感染力和说服力。(3)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完整准确、突出要点。(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5)注意用词要凝练简洁、精准,彰显词汇量,富有文采。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某市教育部门在学生综合素质调查中发现体质偏弱、抗挫折能力不足、审美能力较低是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对这三个问题,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从
77、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或就这一问题向教育部门提出改进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范文】以美育人,时代所需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面对新时期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一定要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时代所需。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华为在追求
78、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见,不只是今天,美育早已为人重视,古已有之。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赏美?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能够创造美的人才。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学校将智育教育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看惯了社会、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一切以分数为定论;看腻了还未成年的孩子被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匆匆赶路,走向一个又一个补课班当一个社会太过急功近利,当人们内心被功利所缚,人们只能行色匆匆,眼光向前,急忙之中早已失去感受美的能力,何谈创造美?所以,不妨慢下脚步,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育氛围,以美育人,不止看重孩子的成绩,还应重视成绩之外更高层次的发展。“美育者,
79、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如此才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才能引导青年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显然,只有全社会重视美育培养,创新美育形式,重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学科的涵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价值,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美育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奔波行走之中,驻足留恋
80、,这生活本来就很美!这样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人才更有温度,而不是冰冷之躯,对生活冷眼旁观,处处是敌意;这样的人,也是时代所需。恩格斯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既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期”,遥古畅今,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新时代下,同样会产生巨人!【解析】【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审题】当今学生体质偏弱,表现为身体素
81、质水平下降、视力下降、肥胖率提升等,这些都是源于缺少锻炼。当然锻炼少有客观原因,即学习压力大,学业繁忙,有些学校也过分注重升学率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运动时间。有了良好的体魄,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够激励我们追求卓越。强调体育锻炼对我们的重要性,号召大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上来。“抗挫折能力不足”,就需要面对挫折,调整心态,接受挫折,迎难而上。“审美能力较低”,就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立意】生命在于运动;面对挫折,迎难而上;新时代人才培养呼唤美育;创新美育形式,培养多元人才;以美育助推“立德树人”;美育归来兮;美时代之人,育中华之魂。
82、【结构】标题很明确,以美育人,时代所需,可见围绕美育来作文。第一段强调观点,“以美育人,时代所需”。第二段从历史角度阐述应该培养美的观念,“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赏美?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能够创造美的人才”;第三段目前现实重视智育而轻视美育,“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第四段由画展上孩子的话得出需要“全社会重视美育培养,创新美育形式”;第五段是美育的作用。最后一段升华思想,“文艺复兴是一个既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期”,美育之下,也会产生巨人。【素材】1. 钱钟书:“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
83、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是实用,窗是审美。2.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18891971)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3.著名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
84、无锡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充满传奇。他自1915年到1923年在清华学校学习8年。后到美国留学,仅用四年半时间,就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学士、硕士、博士3个学位,创造麻省理工学院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校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作为诗人,顾毓琇一生创作词曲歌赋7000余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高产大诗人。作为佛学家,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研究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重视。顾毓琇早在清华学校上学时,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文艺才华。他广泛地参加了校内的各项文艺活动。【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