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73664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新考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2.能正确解释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其他地理现象。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1 特点:冷暖干湿相互交替。2 阶段(1)地质时期(2) 历史时期(3)近代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 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据图知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向亚热带和低纬度地区移

2、动。( )解析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0等温线明显北移,显示全球变暖的现象,秦岭南侧为亚热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2013广东文综)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解析地表有冰雪覆盖时,地面反射作用强烈,吸收太阳照射的热量较少,植树造林后,降低了地面的反射能力,使地面吸收的热量增加。(2013江苏地理)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

3、、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23题。2 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3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2.B3.A解析第2题,由图分析,易知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第3题,图中四地年平均温度均发生波动,但四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且波动的程度也不

4、完全相同,所以说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4 (2012浙江文综)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A B C D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使用太阳能、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导致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考点二全球气

5、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影响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暖湿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兴盛。干冷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衰退。(2)影响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2 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变化趋势: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表面和近地表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2)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农业影响工业影响人类健康影响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影响。影响生态系统1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其结果如下图所示:(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

6、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地表径流发生变化。(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2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2)对工业的影响(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0安徽文综)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安徽省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天然湿地面积减小。( )解析气候变化会使某些年份气温升降幅度较大,可能会使安

7、徽省受低温冻害损失加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温总体上升会加大蒸发量,使天然湿地面积减小。(2)(2012广东文综)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缓解全球变暖。( )解析海洋浮游生物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CO2是温室气体,所以该调节作用可能缓解全球变暖。(2011江苏地理)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23题。2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3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

8、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2.D3.A解析第2题,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冰川融化造成的,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第3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冰川融水增多,对全球水量没有影响,只是水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海洋面积增加,沿海低地被淹,海岸线长度减少;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不会造成全球温度下降。(2010安徽文综)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

9、化。完成45题。4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C D波动上升5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答案4.D5.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从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且高低交错分布,但总趋势是上升的,符合波动上升的说法,故选D项。第5题,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使得该省各地积温增加,农作物生长期延长;由于气温波动上升,有的年份气温偏低,会造成严重的低温冻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

10、,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随着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导致蒸发量增大,天然湿地面积会缩小。6 (2012重庆文综)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答案有利影响:热量条件得到改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解析该地区纬度较高,发展农业生产的

11、限制性因素为热量不足。全球气候变暖,该区域温度会升高,作物生长期将延长,对农作物生长产生有利影响。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很多人将全球气候变化等同于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时一定要考虑到时间尺度,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时期、人类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时期的气温升高。受气候变暖影响,20世纪全球平均海拔平面升高了0.1米0.2米,我国大陆沿海海平面也上升了约0.14米。练出高分一、选择题下图为“孟加拉国在不同程度的海平面升高过程中可能被淹没的土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12、)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臭氧层的破坏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毁林A BC D2 海平面上升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带()A更适于港口建设 B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大C气候趋于温和湿润 D土壤中水分增多,肥力增大答案1.D2.B解析第1题,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造成的,因而与酸性气体排放和臭氧层破坏无关。第2题,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入侵造成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大。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 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A BC D4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但不改变地表形态B维护

13、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答案3.C4.C解析第3题,为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目前人类影响到的环节主要是植被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以及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第4题,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可以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平衡,并且水循环促进地表元素的迁移。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图反映了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

14、心的变动趋势。读图完成56题。5 以下有关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D19982000年有西移趋势6 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是()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耗增加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耗增加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答案5.B6.A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总体有向西南转移的趋势。第6题,注意转移的方向是向西南,说明我国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能源消耗增加。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

15、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 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8 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答案7.B8.B解析第7题,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对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升温伴随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会使农作物减产;高纬度的国家则随着积温增加,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第8

16、题,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非粮食减产;西亚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中亚多为温带荒漠气候区,在全球温度升高3后,中亚粮食增产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据此回答910题。9 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冰川融化 B全球气候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10人为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A禁止使用氟氯烃 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答案9.D10.C解析第9题,威尼斯是一座水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川融化及气温升高,海水膨胀造成海平面上升,致使威尼斯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第10题,发达国家减少温室

17、气体排放量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积极措施。下图为“西藏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细线为历年值,虚线为多年平均值,粗线为趋势值)。读图,完成1113题。11由图可知西藏怒江流域()A19712007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B19712007年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C19711977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D19972007年年平均气温均大于多年平均值12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导致该流域内()A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B雪线下降C生物量减少D蒸发量减少13气候变暖可引起青藏高原地区()A开花起始期延后B落叶结束期提前C农作物生长季节延长D果实产量减小答案11

18、.B12.A13.C解析第11题,由西藏怒江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怒江流域在19712007年间历年年降水量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西藏怒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怒江流域在19712007年间历年年平均气温变化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12题,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怒江气温波动上升,说明气候在变暖。气候变暖使得部分冻土消融,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故A正确;气温升高,山地积雪融化,雪线高度上升,故B项错误;青藏高原以高寒气候为主,气候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生存,生物量增多,故C错误;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故D项错误。第13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气温升高,使青藏高原地区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导致

19、农作物开花期提前,A项错误;热量充足,导致作物生长期延长,落叶期延后,B项错误,C项正确;生长周期延长,有机物质积累时间延长,产量提高,D项错误。二、综合题14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_;_;_;_。(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和_。(3)全球变暖,气象灾害事件增加。研究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降水将会_,原因是_;我国东南沿海_灾害的强度、频率会增加。(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案(1)光合作用沉积

20、作用全球生态系统破坏影响人类健康(2)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植被(3)增加蒸发加强台风(热带气旋)(4)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全球合作;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等。解析第(1)题,CO2气体经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吸收利用;生物遗体沉积后,被埋藏地下,可形成煤炭或石油等矿物燃料;为全球气温升高带来的影响。第(2)题,大量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气体;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植物转化吸收CO2能力下降。第(3)题,结合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知识分析。第(4)题,针对图中CO2增加的途径进行分析,找出相应措施。15阅读下列材

21、料,回答问题。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

22、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答案(1)(自左向右)BDAC(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治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解析第(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第(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