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杜:塞、闭。B解析D项介词,因、因为;同“而”,表并列。D解析A项形容词作名词。C项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B答案(1)(周公的)忠义显扬于朝廷,赠赐的官爵谥号美好,在死后享受到荣耀。(2)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屈身下拜,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惋惜,抒发他们那有志之士的悲愤呢?解析“传”读,流传。D解析是说明他为人处世的情况。是说明没有营建前建筑材料的堆放情况。排除这两句即可。B解析C项“几乎不用画图”说法错误,原文为“经营粉本,高下浓淡,早有成法”。答案C答案(1)张南垣从事这技艺的时间一长,土石草树的性质特征便都能掌握。(2)有学他技艺的人,认为曲折变化是他一生最擅长的,所以就尽心
2、尽力地加以模仿,初看还有点相似,细看起来就觉得不像了。(3)自从我凭建造园林的技艺来往于江南,几十年来,看到名园别墅变换主人的事到处都有。参考译文张南垣名叫涟,南垣是他的字,本是华亭人,后来移居秀州,所以又算是秀州人。他从小学画,喜欢画人像,又善于画山水,就以山水画的意境垒石砌造假山,所以他别的技艺都不著称,只有垒石造山最为擅长,别人干这一行的没有谁能赶得上他。张南垣生得黑而矮胖,性格滑稽,喜欢拿街头巷尾荒唐不经的传说作为谈笑的材料。有时因为见闻陈旧,反而受到别人调笑耍弄,也不挂在心上。他和别人交往,喜欢讲别人的好处,不管别人地位的高低,能够与不同爱好的人相处,因此在江南各府县来往活动了五十多
3、年。除华亭、秀州外,在南京、金沙、常熟、太仓、昆山,每次经过必定要逗留好几个月。他所建造的园林,以工部主事李逢申的横云山庄、参政虞大复的豫园、太常少卿王时敏的乐郊园、礼部尚书钱谦益的拂水山庄、吏部文选郎吴昌时的竹亭别墅最为著名。他在绘制营造草图时,对高低浓淡,早已作了规划。刚刚堆造土山,树木和山石还未安置,山岩峡谷已安排妥帖,随机应变地选用各种山石来垒出假山的脉络,烘托它的气势,而不留下人工的痕迹。即使一花一竹的布置,它的疏密倾斜,从各个角度看也都是非常巧妙的。假山尚未垒成,就预先考虑房屋的建造;房屋还没有造好,又思索其中的布置,窗栏家具,都不加以雕凿装饰,十分自然。主人通达事理的,张南垣可以
4、不受催促勉强,逐一建造;遇到要凭自己意图建造的主人,不得已而委婉顺从,后来过路人见到,就会叹息说:“这一定不是张南垣的构思。”张南垣从事这技艺的时间一长,土石草树的性质特征便都能掌握。每当开始动手造作的时候,乱石成堆,有的平放,有的斜搁,张南垣徘徊不前,四下观察,山石的正侧横竖、形状纹理,都默默地记在心中,借助众人的力量来修筑成功。他经常高坐在一间屋子里,一边与客人说说笑笑,一边呼唤工匠说:“某一棵树下的某块石头可以放在某某地方。”眼睛不往那儿看,手也不向那儿指,好像金属已在炉内冶炼,就不必再借助于斧凿来锤击了。甚至安放梁柱和封顶后,用悬缒来检验,也一寸都不差,观看的人因此十分佩服他的技能。有
5、学他技艺的人,认为曲折变化是他一生最擅长的,所以就尽心尽力地加以模仿,初看还有点相似,细看起来就觉得不像了。而张南垣独自规划总体布局,使人们在开始建造的几天之内,方圆几丈之间,很难理解他的设计建造意图,等到造好以后,就像天生地出,妙合自然,使人觉得从未见过。他曾在朋友的书房前模仿荆浩、关同的山水画笔意垒造假山,两山对峙,左曲右平,向上直垒已过四丈,不作一点曲折,忽然在它的顶端,将几块山石相互交错造成气势,则整座假山具有灵动之感,一片青绿,与众不同。所谓别人建造的没有能及得上他的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张南垣有四个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技艺。他晚年谢绝涿鹿相国冯铨的聘请,派他第二个儿子前往,自己在鸳湖边造了三幢小屋,隐退养老。我去访问他,他对我说:“自从我凭建造园林的技艺来往于江南,几十年来,看到名园别墅变换主人的事到处都有。在战火中荡平毁坏,堙没荒废在荆榛丛中,奇花异石被别人车载取走,但我仍然再次为他们营建的园林,也已多次见到。我担心垒山之石不能使我的名字流传,所以想得到您的文章来流传我的名字。”于是我就写了张南垣传。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