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唐玄奘2016年春天,有一部黄晓明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在全国各地上演了,这是国家配合一带一路建设而拍摄的正能量电影。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加上吴承恩先生的一部西游记,玄奘西行印度取佛经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玄奘的形象就深深地根植与百姓心中。当然,小说里的玄奘绝非现实生活中的高僧玄奘。这不,9月4日,我国邮政将要发行玄奘邮票,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台湾就曾经发行过玄奘邮票。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位高僧吧。玄奘(602-664年),生于隋仁寿二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玄奘为什么世称唐三藏?所谓三藏,其实就是佛教中的三门课程:经藏、律藏、论藏,通晓其中一门者
2、,对应以“师”之头衔,即:精通经藏者尊为经师,精通律藏者尊为律师,精通论藏者尊为论师。玄奘父名陈光蕊,是新科状元,赴任江州途中遇害。妻殷温娇至江州,产下一子,恐男婴(唐三藏)遭贼杀害,以贴身汗衫包裹,推放江中,祈人相救。旋被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救起扶养,取乳名“江流”。及长,十三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不久便升座述经。取法名“玄奘”。后来,陈玄奘得知了自己的出身,不仅报了仇,还成为有名的高僧。2005年台湾西游记邮票第二辑就有为主题,面值分别为3.5元的邮票。贞观元年(627年)他结伴上表奏请朝廷,申请赴印取经。唐王因建国之初,社稷未稳,下诏不许。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
3、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前三年时间,从佛经研究、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 这同小说西游记描写的截然不同。奉旨取经唐太宗为陈玄奘取法号“三藏”,并亲自为他送行,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早日回来。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印度,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 小说中的玄奘不是自己到达了印度。唐三藏先在两界山(五行山)救
4、出被佛祖压在山下已经五百年的孙悟空。野心未改的猴王在龙王的劝说下,又被观音菩萨套上了金箍,终于收心,诚心西行。当然是传说。实际情况是他在瓜州讲经时,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来请求玄奘为他受戒,自愿当玄奘的向导。 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现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且自从玄奘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会不会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呢?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在一次未遂的谋杀后胡人石磐陀一去不复返。 无论怎么说,西去印度取经绝对不是好玩的事情,
5、不过三藏法师、孙悟空和后来加入的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师徒数人终于完成了赢取佛经的任务。公元642年,在玄奘求法圆满欲回大唐之时,受邀参加了古印度规模空前、规格很高的佛教学术盛会。在会上,玄奘法师为论主,其辩才无碍、博学宏论折服了与会者,连续十八日无人能发论辩驳。大乘僧众称玄奘法师为“大乘天”,小乘僧众称他为“解脱天”,佛教之“天”,就是之菩萨众神。 小说里历经艰险的唐僧师徒,终于到达了西天大雷音寺,见到了释迦牟尼如来佛,取得了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师徒返回东土后拜见唐太宗,献上了所取的经书。然后回到灵山,来到佛前,如来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悟能为
6、净坛使者,沙悟净为金身罗汉,龙马为八部天龙,俱正果了本位,归真成圣。回国之后的玄奘受到太宗的热烈欢迎,毕竟这已经是一个已经学成归来的高僧了。太宗劝其还俗当官,玄奘委婉拒绝。之后留在长安弘福寺翻译经文。有研究者统计,玄奘从公元645年5月到公元663年10月,17年6个月期间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75卷,每月约6卷多,也就是每5天翻译一卷。 历史记载:公元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后水渠时,不慎跌倒,小腿处稍许破皮,但是从这天起,玄奘就一直卧病在床,二月初五去世。 公元664年,中国农历的4月14日,唐朝僧人玄奘的葬礼在都城长安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
7、都城最主要的街道, 超过百万人的送葬人群站在街边,目送着身裹草席的高僧遗体最后一次从这里经过。为一个和尚举办这种规格的葬礼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一生都在学习工作中度过,早年是安稳的,27岁踏上西行的道路,长达两年的徒步旅行,1万两千公里的行程,穿越108个国家,他用一双脚,生生地走过了丝绸之路,沿途不断记载各国的地理特性、风俗习惯、饮食等,这给后世研究西域一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坚毅果敢,后期勤勤恳恳翻译佛教经典,心经短短的260字,却颇为人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流传千古,玄奘绝不可能等于西游记中那个啰啰嗦嗦的唐僧。唐.褚遂良书雁塔圣
8、教序又称褚圣教序,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刻,分两石刻,分别嵌入唐慈恩寺大雁塔南门左右龛内。左龛内系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所撰之序,右龛内系太子李治所撰玄奘取经过程的记,二者均由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书。碑高148厘米,宽69厘米。序碑额刻隶书“大唐三藏圣教之序”两行八个大字,碑文楷书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额题与碑文均由左向右写;记碑额刻篆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行八个大字,碑文楷书二十行,行四十字。额题与碑文均由右向左写,两碑相对而立。圣教序的文字稍小,较为端正。碑冠下部刻有造型优美的佛、菩萨和四天王像,碑底刻有飞天舞乐图,碑两侧为富有变化的阴刻蔓草图案花纹。刻石者为万文韶。此保存完好无缺,字迹清晰,纹饰优美,字体瘦劲秀丽而时兼行草,间用分隶,具有丰神,是褚遂良晚年杰作。此碑一出,褚书成为一时风尚,甚为世人重视。现存于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大雁塔。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攻坚阶段,中国人更加需要一种全新的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物质文明越发达,越需要有发达的积极的精神文明。玄奘邮票的发行,也会推动我国、世界佛学研究。玄奘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克服苦难,迎难而上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