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67680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原因一.政治方面1.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佛教虽两汉时传入,但因当时社会安定,并没发展余地。至东汉末三国时代始开始兴盛,至魏晋南北朝更普遍为人民所接受。此现象之产生,是由于汉末黄巾之乱,州牧割据,国内大乱,人民生活痛苦,加上战争频仍,使他们对现实感到失望。而此时完成之道教,仅以方术之运用作为吸引手段,但方术有时会用尽,加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久己变成没有灵魂之空架,故闻有如来的救苦救难,谁不愿托身自庇?2.君主杀戮太多,借信佛以赎罪当时军阀互并,一旦得帝位,便屠杀前朝子孙。许多时君主都因疑而惧,因惧而思悔,恰好佛教专讲因果报应,他们怕自己入地狱,也怕子孙受祸,遂向

2、佛求怜愍。但他们更有一种心理:只要他日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故现今就算如何作恶,只要在最后能向善,便可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些君主有竟出现先忏悔,后杀人的情况。南齐书临贺王子岳传:“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鸣咽涕泣,众以此辄知其夜当相杀戮也。”而人民见佛家思想使执政者较为宽仁,认为佛教即使未验于来生,但已见效于当时,乃纷纷信佛以求庇护。3.君主弘法,上行下效三国时吴国孙权因康僧会之灵异,在建业设建初寺,是为佛教传入江南之始。东晋元帝时曾诏佛僧入内殿讲经,后世君主多仿效之。南北朝时,君主多信佛,如宋文帝用慧琳,武帝用法显参与朝政,时人称之为“黑衣宰相”,以其时之僧穿黑衣

3、也。又如梁武帝皈依佛法,迎达摩于广州,大弘佛法,且三次舍身同泰寺,陈文帝亦因常幸佛寺而不理朝政。南朝的齐高帝、梁武帝、陈武帝,北朝的魏孝文帝、齐文帝、宣帝、周文帝、均曾舍其宫苑,以造佛寺。甚者,北朝的胡太后恣行淫秽,鸩杀孝明帝,而为了赎罪,大力建设佛寺,不惜减少百官俸禄十分之一。北方之后赵石勒信佛图澄,以之为国师,后秦姚苌奉鸠摩罗什,北魏诸帝(道武、明元、文成)均崇佛,以僧人为国师,大力建寺造塔。文成帝更凿山西云冈石窟,孝文帝开洛阳龙门石窟,与敦煌石窟同列世界三大佛教艺术,可见北朝佛教之盛。由于君主好佛,天下风从。当时北朝达官贵人死后,其家人多舍居室以施僧侣,南朝豪门亦常舍其邸宅以建佛寺。二、

4、学术方面1.经学之末流两汉学术,号称极盛,其内容不外儒生之注释经和方士之术数,及其末流,二者又往往揉合术数之支离诞妄,为笃学者所鄙视,其支离破碎者,又岂能满足学人。正在缥缈彷徨,苦无归宿之际,佛教之输入,正好在学术方面输入生气。2.清谈玄学有助弘法清谈玄学盛行,使士人长于析理,发明奇趣。而“佛教本贵悟解,贱迷信”,故析理的风气,有助于哲学味道的佛教传播。又清谈论老庄外,亦有佛性,故时人亦多与僧侣交游,如王导之子王洽与竺法汰交往极深,使竺法汰名重一时,又当时之学名流如谢安、王羲之等,都与佛教徒支道林来往,支道林精通佛理外,又善老庄之玄学,使佛道二家之学说调和发挥,可见清谈之风正好借作发挥佛理。3

5、.藉文学和美术吸引知识份子当时之僧人,为求吸引知识份子,许多时都以文学手法表达佛理,如佛像的雕镂、石窟的开凿、绘画佛像等,都深深吸引士人,而对佛法关注。唐白居易题寄宗上人韵诗:“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是故宗律师,以诗为能事,欲使第一流,皆知子工义,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先以诗句牵,从令入佛智,人多爱诗句,我独知师意。”3.西僧之来华及译经东汉末摄摩腾和竺法兰开启西僧来华译经之事业,虽有助于佛教之流传,但当时仅限于一人之力,一经之译,成就不大。其后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等译经,但规模仍不大。到魏晋时,才有大规模的译场出现,敦煌的竺法护,在长安建寺,专心译经四十余年,从者达

6、数千人,分工合作式的制才出现,共译出了一百七十五部经书,东晋时,道安、慧远等结社译经,稳固了译场组织的基础。至南北朝,译经事业更进步,翻译人才和工具俱发展完备,翻释亦渐正确,以顺达浅白为先,不硬译原文。天竺人鸠摩罗什贡献甚,大他主持姚苌的国立译场,此外宋、梁均建译场建业(即南京),北凉、北齐、北魏均曾设译场。佛经的大量翻译,使佛理流传更广,更容易深入民心。4.华僧西行取经及译经曹魏时,朱士行以当时小品译本文意隐晦,乃发愿西行,抵于阗,得梵本,遣弟子携经回中土,为西行取经的第一人。此后,华僧留学天竺蔚成风气,法显远赴天竺,历经水陆二路而取经。以前佛教经书,均靠西僧翻译,自竺法兰,精通三十六种西域

7、文字及华文,开华僧译经之始,更使、等得以广传中国。后法显取得经,自行翻译,华僧之译经更易为中国人所接受和了解。5.高僧辈出,宗派创立两晋以降,南北各有大师出,当时北朝佛教由大同、长安移布洛阳,由洛阳而至彭城;南朝则由鸠摩罗什弟子(号称有三千之众)中秀杰之士创立五大派。一是道生顿悟之学,二是僧肇开创般若宗、三论宗,三是道融,为北地法华宗和涅槃宗之先导,四是慧严,为南地法华宗和涅槃宗之先导,五是僧导,为南派成实宗的祖宗。北方佛图澄妙解深经,从其学者,均能研悟精,遂使中国佛法事功由译经阶段转到研究佛理的阶段。道安(支道林)承其学,又生当晋代清谈之世,援引周易、老庄以佛,使佛理更为时人所接受。他又使法

8、相宗和净土宗萌芽,甚至引庄子来释般若,此即之由来也。支道林对庄子之逍遥游发表见解:“若谓逍遥即个人依其天赋本性而游,则大盗夏桀,盗跖之辈亦系顺其天赋恶性而作逍遥之游。如此,必为法所不允,故吾人得将天赋之性提至应有之性,依此较高之性而游,始合逍遥之真义。”此说令笃信老庄之王羲之大为折服。梁时,菩提达摩东来,梁武帝迎之于建业,此为禅宗东传之始也。总括来看,鸠摩罗什始译大乖经论,佛图澄解释佛经旁通世俗,支道林援儒道释佛,菩提达摩传入禅宗,使中国佛教发生重大变化,使佛教宗派产生,名僧相继辈出,使中土之佛法渐创自己的道路,变为更完备和更适合中国的思想,而使佛法流传更广。三.社会方面1.胡主崇胡教 对汉族

9、而,言佛教是外来,其说亦为外来思潮。对于五胡,因其没有自身的文化,故以自由的立场来接受佛教,统治者在军事上以及其他事件采取决策之际,为求明确之判断,亦欢迎长于咒术或博学多材的神僧为参谋。又五胡君主,自称胡人,当奉胡教,如后赵石虎曾下书曰:“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族,佛是我神,正所应奉。”2.人民避难所 有不少为逃避战乱、兵役或赋税的人都入寺为僧,所以佛教更盛,成为人民的避难所。寺院因君主崇佛,多加厚待,掌握大量土地和财富,本著佛教慈悲之心,对人民多作布施,故亦吸引贫民。加上战乱频仍,人民经不起乱祸苦难,心灵无所记托,唯有以佛

10、教来填补空虚之心灵。3.思想界贫乏 当时中国尚欠一个统一全国的大宗教,天子所祭的天地,非普通人民可信仰,而当时之道教仍在始创期,缺乏理论基础,并且经黄巾之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合上流社会,故只能在下层社会中秘密组合。相对来说,佛教既有哲理,又说福报,对全个社会都合适,正以其不分任何界限,遂行于中国。魏晋南北朝佛道之争一.佛道二教同时盛行之原因1.同作为人民的避难所 自东汉末以来,整个中国处于混乱之中,战争外,还有政治迫害,杀戮相继,人民生命朝不保夕,实需有宗教来作精神寄托,祈求神佛助其渡过乱世,故任何宗教均受到人民之拥护。另外,知识份子亦因儒学没落,思想变成真空,故亦借佛教作精神上之寄托,

11、故在这大动乱的三百多年,实在是二教发展的大好时机。2.同时发展 佛道二教虽然一传自西方,一发源于本土,但两者初起时,并未能兴盛。两者在东汉时仍处于萌芽期,佛教虽已传入,但只被视作为道术之一,而且信奉者多为上流社会人士,并未普及全国。同样,道教在东汉时只盛行于低下阶层,因为当时道教接近方术,只能靠符咒迷惑信徒,完全缺乏理论基础,直至魏晋时期,道教中人才大造经典,为道教奠定理论基础,从此渐多人信奉。3.各有君主支持 五胡乱华之际,中原杀戮频仍,僧徙普渡众生,以因果报应及轮迥之说,劝统治者戒杀,由于佛教之发扬有助于社会民生安定,所以君主以此作为统治手段之一,大力提倡,后赵石勒、石虎父子重用高僧佛图澄

12、,前秦苻坚重用释道东,后秦姚苌重用鸠摩罗什,梁武帝三次拾身同泰寺等,都可证君主对佛教之尊崇。 另一方面,道教初时只有一股民间势力,但经东晋葛洪的改造,把道家揉合了儒家的纲常名教观念,渐受欢迎。至魏太武帝,道士寇谦之清整道教,并宣布废除三张伪法,使道教与世礼相准,并成为国教。二教经过统治阶层的极力推崇,遂奠定了巩固的基础。4.各在竞争中进步 佛道两家在思想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出世思想,于是玄学促进道、佛融和,两者互为援引用作解释,更有僧徒创立格义,以佛经之说比拟道家学说,为沟通玄佛义理开辟新路,促进二教的传播。而道教受佛教剌激,遂仿佛经而大造经典,先后有葛洪的、陶弘景的及寇谦之的等,使道教蜕变,渐与

13、佛教成分庭抗礼之势。南北朝佛道之争的分析一.文化不同之争1.反对佛教者,以为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如周武帝灭佛诏中云:“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2.另一方面乃因一国一族之文化自有其特色,行之他国他族本难适应,如傅奕请废佛僧时即云:“周孔之教,送与西域,而故必不行用。”他国他族之文化不适用于本国族,夷狄尚不肯接受华夏之文化,华夏为何接受夷狄之文化而信其教?3.华夷文化之不同处,包括以下数项:a)言语不同:如宋道士顾欢中斥印度人之语言云:“.娄罗之辩,犹虫谊鸟聒,何足效述?”而佛教徒对此有辩驳者,有朱广之与释慧通等,以为不当因这语之不同而心存

14、轻视,反对佛教。朱广之的理由为:言语在于表达,其本身并无良寙分,如其表达之理可信,即当信之,不当因语言之故,卑弃其理。其次,语言不同,不仅华夷之间有之,即同为华族,各地之间,语言仍不相同,。 b)风俗不同:如顾欢云:“理之可贵者,道也;事之可贱者,俗也。.若以其邪,道固符合矣;若以其俗邪,俗则天乖矣。”对于此说,佛教中人谢镇之、朱昭之、朱广之等,均曾作出辩驳。谢镇之以为中印风格虽小有差异,然无碍者,适之为同。云:“三才均絻,人理是人,俗训小殊,法教大同。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不嫌同道,则两施夏夷。” c.服饰礼仪:顾欢以为佛教无“搢绅之饰,罄折之恭,殒葬之礼。”于服饰者,则剪发去服,“方衣”

15、、“堕冠”,于敬拜,则“右膝著地”,于丧礼,则捐尸火化,殊异至,此自不可行于华夏。佛教徒抗辩曰佛教之服饰礼仪,简单纯朴,较诸华夏更近于道。而华夷服饰和礼仪之别,但仅属形象之别,而其基本之理并无不同。二.地域不同之争1.反佛者以为华夏居大地之央,位极尊上,而夷则分居边塞,地甚偏僻,而产生佛之印度亦属夷狄。如顾欢以为:“东有骊齐之丑,西有羌戎之流,北有乱头教发,南有剪发文身,姬孔施礼于中,故有华夷之别,如来煽犯中土,欲有戎华之异也。”2.佛教徒反驳曰:a)依地理,言印度实居大地之中,中国反居边陲,东汉末之牟融即谓:“汉地未必为天中也。”至宋释慧通言:“天竺,天地之中,佛教所出者也。”而以智严法师所

16、言最为精确,其言曰:“中天竺也,夏之至日,日正中时,竖晷无影,汉国影台,至期五表,犹余阴在,依算经,天上一寸,地下千里,中天竺国则地之中心。”b)教化不受地域所限,至道为所共尊,不可因地域之异同以定其高下取拾,单就教化言,实无华夏之分。三.种族不同之争1.反佛者以为华夷之间有种族上之不同,夷种之人始信佛,华种之人不当信也。如中即云:“我中国有奉佛者,必是羌胡之种,若言非邪,何以奉佛?”周武帝灭佛时亦云:“朕非五胡,心无敬事” ,均是以种族不同而反佛。又云华夷间种族不同者,多从民族方面予以分别,所谓民族性不同者,华人性善,夷人性恶,性恶之人所创之宗教,性善之人不可信。佛教徒则反驳曰华人性善否,尚

17、未有定论,如孟子主人性善,荀子主人性恶,可知人性之善恶根本无定论,更难说夷人一定性恶。而佛教教理导人向善,可知非恶人之教也。四.利害方面之争道教初兴之时,佛教传入,于其始,道佛二教互相利用,如汉明帝之弟楚王英即以奉佛著名,但同时他又好言黄老之学。但佛教西来之后,见道教势力已直线上升,故一面欲利用之,而别一面则排斥之,然而道士对于佛教信奉者日众,亦恐夺其衣,食故遂起竞争。北朝灭佛经过1.北魏风俗向信佛教,北魏太武帝本“归宗佛法、敬重沙门”,于沙门惠始尤甚敬重。然而“未存览经教,深求缘报之意”。及得道士寇谦之之清静仙化之道,遂行其术。又司徒崔浩亦奉谦之道,常以说帝,益坚帝王信道拒佛之意。2.其时佛

18、教隆盛,沙门众多,乃于太平延四年春,三月诏罢沙门年五十以下。至太平真君三年,“帝至道坛,亲受符录”,乃成为正式之道教徒。旋以盖吴反攻于杏城,关中大乱,乃西向亲伐。既至长安,有沙门种麦寺内,“御驺牧马于麦中,帝入观马,从言入僧寺,见有弓矢矛盾,出以奏闻。帝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常与盖吴通谋,规害人命矣。”命有司案诛一寺。阅其财产,大得酿酒具,及州邵牧守富人所赃物,盖以万计。又为屈室,与贵女私行淫乱。帝既忿沙门非法,浩时从行,因进其说,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令一依长安行事。”时恭宗为太子监国,素信佛法,数上表请勿灭佛,帝不许,并诏责佛教,兴道教有益无害。至太平真君七三月,诏“诸州抗沙

19、门,毁诸佛像,徙长安工巧二千家于京师”。3.北周继承西魏,初对宗教神秘之事五不甚关怀,“虽以累代受箓,颇信玄宗,然为人雄略盖世,初不屑注意于”,然高祖方行禅代之事,欲以符命曜于天下。道士张宾、元嵩知上意,自云玄相洞晓星历,因盛言有代谢之征,又称上仪表非凡,非人臣之相,由是大被知遇。后宾益见信,乃“谲诈罔上私违其党,以黑释为国忌,以黄老为国禅。帝纳其言,信道轻佛,亲受符箓,躬服衣冠”。“天和二年上书,略云: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而大周启运,继历摩图,岂不慕唐虞之胜风,遣齐梁之末法?”而主张灭佛。武帝既信张宾,又纳元嵩之言,而在二人密加鼓扇,帝遂坚信不疑,决心灭佛。4.

20、北周武帝诏有德众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余人,帝御正,量述三教,帝曰:儒教道教,此国常遵,佛教后来,朕意不立,佥议如何?时议者陈理无由除削。.又敕大夫甄鸾,详度佛道二教,定其深浅,辨其真伪。天和五年,鸾乃上笑道论三卷,.时道安法师又上二教论,.帝览论,以问朝宰无有抗者,于是遂寝”。“至建三年,.敕断佛教道教,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5.武帝本欲留道灭佛,然集议之结果,多附和于佛教,于是万不得己,乃二教俱废,然未逾经月,又下诏复道法,“并选择李门人有名当世者,著衣冠笋履,名通道观学士。”道佛二家相诋,相笔讨,迄于后代竟无休止。又有儒生加入辩论,并诋道佛,

21、成为三教相争。南朝以代致唐代,帝王亦往往召集三教名流,听其辩驳,有屈而被罚者。魏晋南北朝佛道之争的影响1.社会方面:自晋南北朝以至唐中、末期,历朝君主不是笃信佛教便是严恭道术,如北魏太武帝倡斥佛,北周高祖武帝之佛并灭,使百官人民无所适从,尤在晋以后,佛道盛时期,出家人之数目达数十万至数百万人,但当北周武帝佛道并灭,毁佛寺、道观,强迫僧徒还俗,反使一般平民百姓无适从。2.政治方面帝王如笃信某一宗教必致荒废政事,而最好的例子如梁武帝,他曾四次在同泰寺舍身事佛,每次皆由臣民用钱一亿赎回,由此可见政事荒废的程度,而且朝臣很多时因宗教思想的不同而形成派系,排斥异端,由宗教上的歧见而引致政见上的不同,后乃

22、诋益见而决废鄙猥,如佛徒之著笑道论,而道流亦即作道笑论以敌之,极尽对骂之致,使国家的大事则弃置一旁。3.学术方面佛道二教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代的发展而深入民间,牢不可拔,而深深的影响到后世学术思想界,不但增加了很多的新字体、词语、推广我国术界的领域,而且因为儒、道、佛三教的融合而产生宋代的理学,可说是文、艺方面一大重大的刺激,影响延至今日者非少。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流布之概况1.佛教表现之特点a)佛教己摆脱道术与玄学合流b)大乘佛教在此时期之发展甚速c)印度和西域僧侣东来与华僧西行之风气开始d)译场组统渐见完备,翻译眼光亦见正确e)佛教出现宗派之萌芽2.佛教盛行情况a)魏文帝黄初年间,中国人始有剃

23、发为僧,朱士行是第一个出家的中国人,曾至于阗,抄般若梵文正本,由竺法兰译为汉文,为中国僧人西行术法的第一人。b)魏明帝时曾大起佛寺,佛教亦流布于长江流域。c)三国时吴国拜支谦为博士,召见康僧会,为之建塔寺,为江南第一塔寺。d)西晋时,大月氏人竺法护从敦到长安,带来梵本书一百六十五部。西晋末,西僧佛图澄来华,以因果报应之说,戒君主之凶残,民多奉佛,建寺共八百余所。佛图澄弟子道安极为苻秦器重,并作四大贡献:(i)著有对译经之文体,创立了严谨法则;(ii)曾注释旧译诸经,使其文理会通,经义克明;(iii)撰佛经目录,使后人有所稽查;(iv)制定僧尼轨范,规定佛徒以释为姓。e)东晋时,佛理与玄学深为名

24、士所欢迎,当时有竺潜i竺法深、支遁等,与名士辩玄理,为时人所重。f)东晋末,道安弟子释慧远,往南方聚众讲学,设般若译场,指导及监督完成及,创净土宗。g)后秦时又有鸠摩罗什受聘至长安,始传译大乘经典。他的译场有八百多僧人助理,名逍遥园,为国立的大译场,共译出经论九十四部,四百二十五卷之多。其弟子亦多,散布在大江南北,如道生、道融和僧肇等。h)与鸠摩罗什齐名的有佛驮跋陀(觉贤大师),在南方一人译经,把华严、僧祇律凡十五部一百一十七卷,与罗什、昙无谶被称为六朝三大哲。i)华僧法显从水路赴印求法,得经甚多,其所译的和为大乘法相之理论传入中国之始,其所著的,记西行见闻,更为著名。j)南北朝时,佛法愈盛。

25、宋文帝曾任惠琳参与朝政,时人称黑衣宰相,天竺僧求那跋摩讲法于华经,文帝率群臣亲临听讲,并设戒坛于南林寺,授僧尼戒律。k)宋武帝礼待昙标,齐高帝任法献和法畅参知政事,时人称为黑衣二杰。l)梁武帝信佛尤笃,曾受戒于惠约,并建戒坛于宫中,受戒者凡四万八千多人,又迎达摩于广州,迎真谛于南海。他又三度舍身于同泰寺,人民出家为僧尼的,占户口一半,仅金陵一地,便有佛寺五百余所。m)北朝诸帝,亦多信佛,如北凉沮渠蒙逊迎昙谶于天竺,令译,后魏孝文帝七次下令振兴佛教,宣武帝精通佛理,亲讲维摩经,其时国内寺院多至万三千所,僧侣二百人万人。佛教南北朝社会之影响1.历朝用以资治:两晋南北朝时,历代之统治者都崇奉佛教,并

26、以之资助政治,佛教一些高僧对朝政也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宋文帝认为如人民信佛,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魏文成帝将佛教视为“助王政之禁律”。又如皇帝往往也请僧人参政,如宋时慧琳被称为“黑衣宰相”。2.寺院经济发达:佛教不仅对政颇有参预,而且对当时经济生活之影响亦深。佛寺之建筑、佛像之雕塑、佛事之举办,均须耗费钜资。而由于各国统治者之优待,可以促进寺院经济之发展。北魏君主下诏,“今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不制会限”。寺院有众多之田地,或自耕或出租,又通过宣扬布施来增加收入。许多百姓藉寺院以避役,是为“白徒”、“养女”,于是出“天下户口几亡其半”的重现象。3.民变以为旗帜:

27、隋著佛教的广泛发展,其教义深入民心。当时不少人利用佛教之平等思想来反对当权者和僧俗豪强,以为民变之旗帜。如北魏延昌四年,冀州沙门法庆聚众起事,自号“大乘”,宣称“新佛出世,除去众魔”,封渤海人李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有五万余众。4.深入社会民生:a)当时百姓竞相剃度为僧,如史称北魏好佛,民多绝户为僧,不仅出家成风,建造佛塔雕像亦成为风气。佛教工程之建造,或由皇帝倡导,或由民间私造。b)不少人相信捐献田宅为寺宇者,可以祈福消灾,有些帝王以舍身作为登基之习俗,许多达官贵人纷向寺庙供养,且有以庙宇为家的。c)以住士人都以毁发肤、易胡服为耻,后来则竞相剃去顶肤、披上红色或杂色的缁衣,并引为

28、荣。d)一般信士相信神明不灭和因果缘识之说,讲究布施、斋戒、窟居、舍身之道。5.促进玄学发展:佛教出现了具有清谈风趣的僧侣,他们博览儒经及百家之言,钻研庄老,参与玄学,与名士亦步亦趋,如晋的支道林既注庄子,又作。而名士们对佛教的般若学也感兴趣,于是儒道释三家互为发明,促进玄学的发展。6.影响文化艺术:a)印度的文学、声韵、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医学等,亦伴佛教同来,对汉固有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b)佛经翻译使汉语增添了不少新的字汇和成语,如涅槃、般若、刹那、伽蓝等,梵文拼音的输入使汉语的“四声切韵”得以逐渐产生,又南北朝的小说多有以佛教为题材的。c)佛教建筑亦使中国建筑增加了不少新的

29、成分,举世知名的敦煌、云岗、龙门等三大佛教石窟都始凿于此时。7.推动中西交通:为了传播和追求佛教之真理,出现了一股西域高僧来华和中土高僧西行的历史性潮流。例如法显为了求法而经由陆路往印,而由水陆回国,又如鸠摩罗什,菩提达摩,等人或由陆路,或由水路来华,使中国和印度、西域之间的交通发展迅速。 佛像艺术风格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我国的秦汉时期,就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大放光彩的阶段。汉代以后至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盛行在山崖陡壁上开凿洞窟形的佛寺,同时在石窟年诶营造大量佛像。从此佛教造像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盛行。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

30、不论是石窟艺术,还是一般寺庙里的佛,菩 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佛教的 演化而发展、变化,尽管同样是表 现佛、菩萨等宗教形象,但人文内 容却并不相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也有所差异。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既是宗教的宣传品,也是帝王权贵的意念所在。虽然这些造像的宗教气氛非常浓郁,但其造型的基础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现实的人,写实的因素毕竟处于主导位。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流行的北魏和整个南北朝时期,是个战乱频繁,现实中充满了悲苦和灾难的时期,生活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中的广大人民,一时找不到出路,死后即可进入天堂的佛教,对于处在水深火热悲惨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这个

31、时期的佛教造像所 显示的宁静、洒脱、飘逸和充满智 慧的神态,实际上是集中地寄托了 当时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理想。 当时的其他大量佛像雕塑,则更是当时士大夫贵族的审美理想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佛像的造型上。例如:有的造像表现了某种病态的瘦削的身躯,有的造像体现出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有的造像则暗示着某种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有的造像则表现出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这些都正是魏晋以来这个阶级所追求和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智慧内心和脱俗的风度着两点。 由此可见,随着佛教的传播, 特别是在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 形态之后。统治阶级更集注佛教造 像,把他们醒目中的理想人格表现 出来了。佛教造像,在中国很快

32、被 民族化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艺术: 从汉王朝在黄巾起义浪潮冲击下覆亡开始,中国大地从三国、两晋而南北朝,从北到南实际上经历了三、四百年之久的分裂,直到隋的建立才暂归统一。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紊乱不定而礼教崩坏的时代,人们无奈于苦难的现实人生,往往难以预料自己的命运,于是由西域传来的佛教找到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尤其到了南北朝时期,各君主显贵希冀从佛教王国得到庇护与慰藉,均崇信佛法,保护倡导佛教。例如宋文帝令沙门参与机政;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陈武帝曾赴大庄严寺,久乃还宫;魏孝文帝七次下诏兴隆佛法,大兴佛寺。虽然由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佛教经历了短时期(446-452)的打击,但在文

33、成帝拓跋浚即位后,又得到恢复。后来北周武帝灭佛,时隔不久,佛教又卷土重来。于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成为占重要地位的思想体系,佛经流布,伽蓝栉比,浮屠林立。随着佛教的空前兴盛,佛教书画也乘势兴起,很快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 实际上佛教东来之初曾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经过百余年到了汉末,佛陀虽然不再与黄老并提,但与道教的区分仍不很明确。魏晋时,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一并如日中天,促成了佛教书画的第一次大繁荣。在魏晋南北时期,佛教绘画成为时代绘画的中心和主体,凡会作画者几乎都能作佛画,而且曹不

34、兴、顾恺之、张僧繇等画坛高手首先是由于其精妙的佛画而声名远播的。中国画史有关中国佛教艺术的记载始自魏晋,佛教画成为中国绘画当中一个主要科目也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而这一历史时期佛教绘画的主要部分则是寺庙壁画和石窟壁画,宣传苦行的佛本生故事,崇扬佛法无边的降魔变,以智慧超常的维摩诘居士为主体的维摩诘经变等等,都是一画再画的题材。魏晋南北朝佛教绘画的成就还不止于此,中国传统绘画的伦理意义为佛教教义所充实,绘画技术技巧渐趋成熟,而书法审美的自觉和研究的热情又促进了绘画技法的自觉和精研,这样,即使在佛教绘画中,绘画也不单是阐释佛理教义的工具,而同时是创造美的行为。 以六朝作品为代表的中国早期佛教绘画,

35、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一是绘画形象借鉴、摹仿的痕迹和民族化的努力。中国的佛画一开始自然是以西域天竺传来范本为师的临摹,甚至最早的佛画家也是外国僧人,例如汉明帝时,天竺僧人摄摩腾等人曾画“首楞严二十五观”图画于保福院。经过必要的学习、摹仿阶段,中土佛教画家逐渐成长起来,在研求、吸收外来艺术的同时,继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融而为一,到晋的卫协、顾恺之的时候,佛画已开始显示出某些中国民族特色了,尽管这种中国佛教绘画民族样式的最后完成要到唐代吴道子的时代。从丝绸之路和内地遗存至今的克孜尔、莫高窟、麦积山、榆林窟,炳灵寺等石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佛画造型逐渐开始摆脱印度化、希腊化造型(希腊艺术的影响

36、曾由犍陀罗艺术经西域传入中土)的痕迹,带上中国民族造型特征。北魏中期以后的人物造型,受南朝文化影响,皆趋于“秀骨清像”了。二是绘画表现技法的进步。域外佛画的裸袒或薄衣式造型,明暗晕染技法,和以人物尺寸大小区别其社会地位从而突显主体的构图方式,影响了中国画家,被一些画家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张僧繇用天竺法画凹凸花便是例子。三是现实生活因素的杂入。六朝壁画情节复杂、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大多是以大乘经典为根据的,在图画中常常可以见到现实生活片断的描绘,尤其在南北朝与隋之交的佛教壁画中,人物造型动作、环境背景的描绘都显示出较有写实性的表现水平,折射出当时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四是绘画主体的变化。由于绘制佛

37、寺石窟壁画之需,大批民间画工加入了绘制行列,士大夫画家也因时尚而纷纷参与佛画绘制。绘画主体由六朝以前绘画内容、风格有别的宫廷画工和文人画家,变成为以佛教为共同题材的士大夫画家、民间画工、沙门释子的联合队伍,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也相互影响。五是南北画风的差异。大略来看,南方(后来是南朝)的佛教绘画以寺观壁画为主,卷轴次之,画风绮丽精巧,颇多新意,中国味较北方佛画多。北方(后来是北朝)的佛教绘画以石窟壁画为主,寺观壁画次之,画风雄浑富丽,较之南方佛画多摹仿,多西域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兴盛时期(另一个兴盛期为隋唐),正是佛教隆兴之时。佛门中高僧大德以书艺为佛事服务者比比皆是,文人士大夫、书林高手写经书碑亦大有人在。魏晋南北朝翻译出的佛经典籍有几千部之多,其对书法艺术的传播和促进画已开始显示出某些中国民族特色了,尽管这种中国佛教绘画民族样式的最后完成要到唐代吴道子的时代。从丝绸之路和内地遗存至今的克孜尔、莫高窟、麦积山、榆林窟,炳灵寺等石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佛画造型逐渐开始摆脱印度化、希腊化造型(希腊艺术的影响曾由犍陀罗艺术经西域传入中土)的痕迹,带上中国民族造型特征。北魏中期以后的人物造型,受南朝文化影响,皆趋于“秀骨清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