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_2016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6728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_2016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习目标】1、主人公贝尔曼人物形象分析; 2、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3、认识建立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课前预习】一、作者、文体简介:1、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法)(项链、羊脂球)、 (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2、小说三要素: 、 、 。小说情节包括: 、 、 、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概括描写、具体描写、细节描写等。二、读课文并在文中画出下列词语,并准确记忆字音字形。锡镴( )( ) 苔藓( ) 出殡( ) 方兴未艾( ) 自怨自艾( ) 蹑手蹑脚( ) 着想( ) 瞅一眼( ) 抹布( ) 转弯抹角( )济济一堂( ) 无济于事( ) 模样( ) 模仿( )【课内探究】 三、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1、梳理文章思路。2、文章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哪部分?为什么?2、从文中找出描写老贝尔曼的文字,并概括老贝尔曼的主要性格特征。3、思考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它可以挽救琼珊的生命?4、作者没有写出老贝尔曼是如何画藤叶的,融合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情景写下来。(提示:老贝尔曼画叶子之前想到了什么?是怎样画出这绝世佳作的?利用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