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量检测十四(A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太原期末)1932年,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拳击“金手套”锦标赛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支付,其中有香肠、帽子、鞋子、大衣、照相机、玩具等。这说明当时美国() A出现严重通货紧缩 B民众喜欢物物交换C美元已不是主要货币 D出现严重通货膨胀解析:选A。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美国正值经济危机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大量商品堆积,市场中商品供大于求,商品贬值,美元升值,因此出现严重通货紧缩,故A项正确。21932年,在经过一系列斗争后,美国参、众两院
2、不顾胡佛反对,于7月7日和9日接连通过瓦格纳加纳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21亿美元,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7月11日,胡佛加以否决,月底两院再次通过该法案并由政府具体实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的政治体制悄然发生变化 B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C美国国会对危机严重性认识不足 D胡佛反对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解析:选D。国会通过法案,要求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度过危机,遭到胡佛的反对,说明胡佛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故D项正确。 材料中美国总统胡佛否决了国会法案,但是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美国政治体制并没有发生变化,故
3、A项错误;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是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B项错误;美国国会面对经济危机,通过联邦政府加大投资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的法案,反映了国会应对危机的积极举措,表明国会认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故C项错误。3(2018黄山质检)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
4、易的竞争力解析:选D。材料中国家购买黄金,实际是稳定金融市场,不是降低商品价格,故A项错误;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所导致的,材料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增强黄金储备,不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项错误;国家加大黄金储备,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4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
5、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解析:选C。材料“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表明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维护了劳动者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了总统和人民间的关系,不涉及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的信息,故A项错误;总统与人民“爱情婚配”,最终还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计划与市场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5(2018德阳诊断)针对联邦法院在19351936年间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令违宪,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司法改革法案。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行政权力的膨胀 B司法部门的
6、僵化C制衡机制的失灵 D新政改革的缓慢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可以看出行政权力的膨胀,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司法部门的僵化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到行政权力的膨胀,但不能说制衡机制的失灵,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6(2018衡阳统考)下面是部分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材料反映出()A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B各国重视发展保险业C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 D意大利社保支出最大解析:选C。 欧洲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
7、义,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1971年欧洲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说明此时期欧洲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B项是材料的表面信息,而题意“反映了”应该是实质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各国社会保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无法比较社会支出数额的大小,故D项错误。7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对经济全面干预B实行福利制度C推行互联网经济D发展第三产业解析:选D。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的措施是减少国
8、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故B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D项正确。8小王在查阅苏俄(联)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段史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在这些公民登记时,他们遭到拘留并被送往兵营等候派往前线。”这表明了当时苏俄(联)()A力图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国内出现了政治多元化 D正忙于应付德国的进攻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可以判断,此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战时共
9、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强制性义务劳动,故B项正确。9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从列宁晚年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解析:选C。据材料中“在国家计划范围内”和“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可以看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故C项正确;“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不能全面概括材料,
10、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可知“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10(2018威海质检)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A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 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解析:选B。“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说明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模式”是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的,故B项正确;材料指出,“斯大林模式”是建立在牺牲农业基础上,
11、并未指出“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指出苏联工业化成就,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斯大林模式”是建立在掠夺农业基础上,没有指出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重,故D项错误。11(2018湖南十校联考)1946年,有人在战后经济政策的手稿中向国家(苏联)提出如下建议:取消原材料的集中供应方式;废除强制征收农产品的制度;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取消国家对国内商业的控制。这一建议()A有利于战后经济的转型 B揭露了苏联政治弊端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恢复 D否定了苏联经济模式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建议的内容可知其会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经济体制的转型,故A项正确;材料所涉及的主要是苏联
12、的经济问题,故B项错误;建议的内容和新经济政策有很大的不同,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对现有经济模式的一种完善,不是对原模式的直接否定,故D项错误。12(2018山西五校联考)19841986年苏联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6%,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年均进口粮食3 430万吨;另外,肉、糖、黄油、土豆和水果等的进口量也日益增加。据此可推知,苏联()A重工业的增长过快B国产粮食用于工业C经济结构持续恶化D农民生产积极性低解析:选C。由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持续恶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快慢,故A
13、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产粮食的用途是工业,故B项错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是可以推导出来的,但并不是深层次的,反映本质的,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遵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
14、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材料二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
15、占了全国总数的88.5%。 李冠乾苏联史研究(1)材料一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12分)(2)材料一、二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13分)解析 (1)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一“官督还是必要的”“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两者都主张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一“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
16、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归纳。(2)第一小问相同点,材料一提倡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根据材料二“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主张公私合营或出租,二者在经营方式的提法基本一致;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作答。答案 (1)方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分别答薛、郑两人主张也可)理由:迅速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摆脱封建主义的压迫、干预和勒索;民间商人资金不足,可借官力解决一部分困难。(答出两点即可给分)(2)相同点:材料一强调官商合办,材料二强调公私合营,二者在经营方式的提法基本一致。意义: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补充了国营企
17、业的不足;可以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搞活国家经济;为真正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1518世纪的西欧,国家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批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相反,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赞扬,认为其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根据材料概括15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理论演变
18、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12分)解析 第一小问过程,由材料“在1518世纪的西欧,国家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得出重商主义;由材料“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批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得出自由主义;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赞扬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第二小问选择其中一个经济理论进行说明,原因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 过程:先后出现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一:重商主义原因:
19、1518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对外海外殖民扩张,争夺霸权和海外市场;消除国内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因素,发展本国经济。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西欧国家的实力。理论二:自由主义原因:18世纪末期,启蒙思想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工业革命的开展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思想解放。理论三: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美国罗斯福新政证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