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25.50KB ,
资源ID:15660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6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2013年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针对训练:专题十 创新预测•高分跨栏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2013年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针对训练:专题十 创新预测•高分跨栏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潍坊期末考试)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固定粮食税B实行工业国有化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允许自由贸易解析:选C。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符合题干中列宁的主张,C项正确。2(2012黄山质检)20世纪

2、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美国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解析:选B。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后,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粮食,同时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这种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于是造成题干这一现象,B项正确。3(2012上饶一模)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苏联的)

3、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斯塔夫里阿诺斯()A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充满希望B对当时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表示赞赏C对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不满和对原有经济运行机制的失望D对“有规划经济建设”方式的高度肯定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信息“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主要表明了作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肯定和赞赏,故答案为B。4(2012日照调研)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

4、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选D。1953年到196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改革。从材料中列举的重工业发展,同时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注重民生来看,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B项没有涉及工人生活得到改善,不全面。5(2012潍坊一模)有人批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至今对美国仍有负面影响。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负面影响”的是()A整顿金融 B以工代赈C贸易

5、保护 D调整工业解析:选C。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其影响。A、B、D三项措施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来讲,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贸易保护在当时就引发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更是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6(2012滨州期末考试)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

6、接干预,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因此“旧制度”是指自由资本主义体制。故选B。7. (2012三明质检)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其中导致19331937年股市上扬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A重商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C凯恩斯主义理论 D货币学派理论解析:选C。据题干时间“19331937年”,反映了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使经济走出了低谷,股市上扬,实质就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践运用,故C项符合题意。8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美国最重要的股价指数,同时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1991

7、年4月1 7日,首破3000点,然后持续10年一路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11723点。影响这一时期道琼斯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的出现 B“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C国家管制证券业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解析:选A。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材料中持续10年的增长就是得益于“新经济”的出现,故答案为A。9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和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

8、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这说明()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解答抓住题干中关键词:相似、接近。结合时间“80年代”信息,据保加利亚和厄瓜多尔是发展中国家等分析可知答案为A项。10(2012山师附中调研)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与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有关的是()A BC D解析:选C

9、。观察图片,判断分别代表的国际组织。为世界贸易组织标识;为亚太经合组织标识;为世界银行的徽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二战后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故答案为C项。11(2012南京一模)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也

10、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项错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项正确。12(2012南通期末考试)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等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 BC D解析:选B。材料表明当今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发

11、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应加强国际合作,符合题意;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不是区域集团,所以错误。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2012汕头一模)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1: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霍布斯鲍姆材料2: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

12、义和最有成效的。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3:(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4: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阶段英格兰/尼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150015497.46.74.03.9155015997.34.44.3160016496.74.54.01650169

13、99.36.24.13.8170017496.34.13.51750179910.17.05.14.71800182011.16.25.4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请回答:(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1的观点。(6分)(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的?(8分)(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4分)(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4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14、4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1观点,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经济状况及农民的生活状态分析说明。第(2)问从苏联(俄)当时的形势,结合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和举措分析说明。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时间“70年代”可以判断;第二小问从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角度回答。第(4)问据材料4判断支持的观点,迁移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或开启现代化), 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苏俄表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应对: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联表现: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15、 应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指人民公社制度。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观点: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理由: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先进的国家。14(2012合肥质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15501645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统计表(单位:吨)主要来源15501600年16011645年合计葡萄牙经日本11901370243236223802西属拉美经菲律宾58417252309印度洋/欧洲3808501230总计21542334501771617341摘编自李隆生明

16、末白银存量的估计由于葡萄牙人独占了对日本的贸易,西班牙人便致力于对中国的贸易。1580年以后,马尼拉当局为以生丝、丝织品、瓷器为主的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此后二百多年中,“马尼拉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前往加利福尼亚海岸,再从那里驶往墨西哥。生丝和丝织品在墨西哥有现成的市场,富有的白人喜欢用东方的丝绸制成华服装饰自己。这些商品还远销秘鲁、巴拿马直到智利一带。自从“马尼拉大帆船”运来了质量精美价格低廉的中国的生丝与绸缎,当地的丝织业就此趋于衰落。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1)结合材料1,分析明朝中后期欧美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的原因,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材料2:193

17、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白银收购法案,下令将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收购白银,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导致世界银价飞涨。中国作为通货的白银大量外流,金融出现严重危机,市场萧条,商家纷纷破产,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被迫“永远地脱离了银本位”,实行法币政策,建立起现代的、容易管理的货币制度。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货币制度的进步,但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摘编自任东来19341936年间的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2)依据材料2,指出美国通过白银收购

18、法案的意图,为摆脱困境,国民政府采取哪些金融改革措施?有何积极作用?(6分)材料3: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美元的身价大跌,欧洲各国的很多人都拒绝要美元。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抱怨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和注释(3)指出材料3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第(1)问从东西交流角度、中

19、国手工业技术、欧洲的需要等角度归纳原因;影响从货币变化、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据材料迁移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时代背景分析说明。第(3)问据材料3判断其现象;原因从70年代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等角度归纳。答案:(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领先,商品价廉物美,竞争力强;欧美贵族的需求。 影响: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商品经济更加活跃,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2)意图:通过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摆脱经济危机。 措施:废止银本位制;推行法币政策。 积极作用:建立了现代货币制度,遏制了白银外流。 (3)现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原因: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动摇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霸权地位;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