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是形成硫酸型酸雨,氮的氧化物会形成硝酸型酸雨,因此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
2、的氧化物,故A正确;B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往往含有二氧化硫、CO等,是产生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气体,故B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不是对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故C错误;D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现象,故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的电子式:B. 分子比例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D. 乙醇的分子式:【答案】B【解析】【详解】A溴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溴离子都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溴化铵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CS2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为直线型结构,且
3、硫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其比例模型为,故B正确;C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DC2H5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比例模型中原子的相对大小。3.通过标记的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金刚石与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 转变为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 与互为同位素D. 与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答案】D【解析】【详解】AC60 是分子晶体,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物理性质不相同,故A错误;B14C转变
4、为12C的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故B错误;C12C60与14C60属于单质,不属于原子,不是同位素,故C错误;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2C与14C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6、8,中子数之比为34,故D正确;故选D。4.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或与水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B. 硝酸铵晶体加入水中C. 浓硫酸加入水中D. 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加入水中或与水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降低,说明物质溶于水或和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硝酸
5、铵晶体加入水中溶解的过程属于吸热过程,故B正确;C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属于放热过程,故C错误;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B。5.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Pb是正极B. 得电子,被氧化C. 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D. 负极反应是【答案】D【解析】【分析】放电时,该装置是原电池,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电池反应式知,二氧化铅中Pb的化合价由+4价变成+2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二氧化铅是正极,故A错误;B二氧化铅得电子被还原,故B错误;C电池放电
6、时,硫酸参加了反应,同时生成了水,所以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增加,所以溶液酸性减弱,故C错误;D二氧化铅是正极,铅是负极,负极上铅失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PbSO4(s),故D正确;故选D。6.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产生B. 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 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a流向bD. 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答案】D【解析】【分析】铁比铜活泼,可置换出溶液中的铜离子,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铁为负极,发生氧
7、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Fe-2e-=Fe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u2+2e-=Cu,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a和b不连接时,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发生化学腐蚀,没有氢气放出,故A错误;B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故B错误;C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Fe比铜活泼,Fe为负极,则电子由b流向a,故C错误;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都生成亚铁离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电解质为硫酸铜,发生的反应为Fe+ Cu2+ =Fe2+ + Cu,这也是原电池的总反应。7.下列
8、预测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已知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性质 预测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性质 A 锂、钠、钾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铷元素和铯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B 钾单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能燃烧 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单质更容易与氧气反应,遇到空气就会立即燃烧 C 钾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爆炸 铷和铯比钾更容易与水反应,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D 锂元素和钠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价,钠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和 锂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和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
9、A碱金属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故A正确;B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因为钾单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能燃烧,所以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单质更容易与氧气反应,遇到空气就会立即燃烧,故B正确;C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因为钾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爆炸,所以铷和铯比钾更容易与水反应,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故C正确;D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更加复杂,锂单质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Li2O,不能生成Li2O2,故D错误;故选D。8.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的溶解度比的
10、大 的氧化性比的强的酸性比的强比稳定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能与铁反应生成,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S同浓度的HCl和的水溶液,前者酸性强或还原性比或弱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强,故不选; 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HClO氧化性比H2SO4强,不能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不选; 最高价含氧酸HClO4酸性比H2SO4强,则非金属性ClS,故选;HCl比H2S稳定,则非金属性ClS,故选;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不能利用最外层
11、电子数的多少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故不选;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则Cl得电子能力强,所以非金属性ClS,故选;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非金属性ClS,故选;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故不选。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因此HCl还原性比H2S弱,能够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选;可以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有,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主要是要掌握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可以根据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的酸性的强弱、阴离子的还原性的强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反应的难易程
12、度等来判断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9.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A. 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 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D. 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答案】A【解析】【详解】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为加聚反应,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为取代反应,有HCl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B错误;C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有二氧化硫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C错误;D用二氧化硅制
13、备高纯硅,有CO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D错误;故选A。10.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A. v(SO2)=4 mol/(Lmin)B. v(O2)=2 mol/(Lmin)C. v(SO2)=0.1 mol/(Lmin)D. v(SO2)=0.1 mol/(Ls)【答案】D【解析】【详解】都转化为用SO2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A、(SO2)=4 mol/(Lmin);B、(O2)=3 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SO2)=2(O2)=23 mol/(Lmin)=6 mol/(Lmin);C、(SO2)=0
14、.1 mol/(Ls)=6mol/(Lmin);D、(SO3)=0.2mol/(Ls)=12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SO2)=(SO3)=12 mol/(Lmin);故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DB=CA,故选D。11.在溶液中滴加溶液滴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A. 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B. 加入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C. 加入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红色D. 加入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彻底,
15、FeCl3中加过量的碘化钾,若仍有三价铁离子存在,则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硫氰化钾,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有三价铁离子存在,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C正确,故选C。12.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C. 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D. 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答案】B【解析】【详解】A甲烷、苯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甲烷是正四
16、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共平面,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共平面,故B正确;C甲烷属于饱和烃,乙烯和苯属于不饱和烃,故C错误; 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烃的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高,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甲烷消耗的氧气最多,故D错误;故选B。13.将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和气体的质量是49.6g,通过无水氯化钙时,无水氯化钙增重25.2g,则CO2的质量是()A. 12. 5gB. 13.2gC. 19.7gD. 24.4g【答案】B【解析】【详解】将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和气体的质量是49.6g,通过无水氯化钙时,无水氯化钙增重
17、25.2g为水的质量,水的物质的量是25.2g18g/mol1.4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4mol20.7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和是0.7mol,二者的质量之和是49.6g25.2g24.4g,则0.7moln(CO2)28g/mol+n(CO2)44g/mol24.4g,解得n(CO2)0.3mol,所以生成的CO2的质量是0.3mol44g/mol13.2g。答案选B。14.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石蜡油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物B. 碎瓷片加快了石蜡油的分解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
18、明生成了乙烯D.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石油在常温下分馏得煤油、柴油、重油等馏分,然后以重油为原料经减压蒸馏得到石蜡油,A正确;B.碎瓷片作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石蜡油分解的速率,B正确;C.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说明石蜡油分解生成了烯烃,C错误;D.石蜡油分解得到烯烃和烷烃,其中烯烃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5.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苯与氢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
19、下加热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苯在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遇到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等不饱和键的物质会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碳碳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发生加成反应是碳碳双键或三键具有的性质,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
20、的交替结构,故错误;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碳碳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苯在FeBr3存在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能够说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事实有,故选C。1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溴苯中混有溴,将其加入NaOH稀溶液中反复洗涤、分液B. 乙烷中混有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转
21、化为乙烷C. 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加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 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答案】B【解析】【详解】ANaOH与Br2发生反应,产物溶于水,而溴苯不能反应,密度比水大,所以溴苯中混有溴,将其加入NaOH稀溶液中反复洗涤、分液就可以除去,A正确;B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乙烷中混有乙烯,不能通过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实现,B错误;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加入NaOH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物溶于水,而硝基苯难溶于水,然后静置、分液,就可以将其中的杂质除去,C正确;D乙烯中
22、混有CO2和SO2,可以利用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盐,而乙烯不能反应,通过洗气除去,D正确。答案选B。1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 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C. 反应中1mol苯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D. 反应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答案】D【解析】【详解】A、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属于取代反应,溴苯的密度大于水,故A错误;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有机产物硝基苯是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C. 1mol苯最多
23、与发生加成反应,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苯分子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 苯分子中含碳量高,燃烧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故D正确,答案选D。1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 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D. 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答案】A【解析】【详解】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
24、慢慢加入冰醋酸,再加浓硫酸,防止浓硫酸溶解放热造成液体飞溅,故A错误;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正确;C反应加热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故C正确;D试管b中Na2CO3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A。19.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
25、可生成88g乙酸乙酯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乙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弱酸,其水溶液能导电,故说法正确;无水乙酸在0下像水一样会结冰,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故说法正确;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属于一元酸,故说法错误;乙酸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重要的含氧的衍生物,故说法正确;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说法错误;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醇连续被氧化成乙酸,故说法正确。答案选C。20.关于有机物的下列
26、说法正确的是A. 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和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 淀粉与纤维素通式相同,但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 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在水解液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答案】C【解析】【详解】A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断裂的是C-O键,则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 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A错误;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B错误;C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两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
27、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蔗糖水解后应先加入碱调节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含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它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从煤中分离出来【答案】D【解析】【详解】A汽油中的碳原子数一般在C5C11范围内,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故A
28、正确;B含C18以上烷烃经过催化裂化,碳链断裂,生成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可得到汽油,故B正确;C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天然气也可用作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故C正确;D煤中不含苯和甲苯,是煤经过干馏这个复杂的化学反应才能生成苯和甲苯,故D错误;故选D。2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29、元素非金属性比较为:B. 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 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 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答案】C【解析】【分析】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14C,则X为C元素;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这是工业上生产氮气的方法,则Y为N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X、Y,且不能形成双原子,所以可能是稀有气体Ne、Ar,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Y、Z核外内层电子是2个,所以W是H元素,Z只能为Ne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
30、解】根据上述分析,W是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Ne元素。A在氨气中N显负价,H显正价,则非金属性NH,即YW,故A错误;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8=18,故B错误;CW与Y可形成N2H4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C和H可形成多种烃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烃在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难点为A,在无法通过元素周期律直接比较元素的性质时,可以借助于其他相关知识分析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碳氢化合物为一类物质烃。2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
31、论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属于烃类物质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产的氯甲烷具有酸性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也可能是含氧衍生物,A错误;B、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B错误;C、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判断出乙酸酸性大于碳酸,C正确;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
32、生取代反应除生成氯甲烷外,还产生了HCl,HCl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错误。答案选C。24.为比较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中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则说明一定比对分解的催化效果好C. 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故A正确;B若图甲所
33、示实验中反应速率,则能够说明FeCl3比CuSO4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但不一定是Fe3+和Cu2+,可能是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故B错误;C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快慢表示,需要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故C正确;D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若气密性不好,气体就能够进入,活塞不能回到原位,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FeCl3比CuSO4溶液中各含有2种不同的离子,解题时要克服定势思维。25. 检验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A. 碘水,变蓝色 ;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B.
34、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 碘水,变蓝色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答案】A【解析】【详解】检验淀粉用碘水,现象是显蓝色。浓硝酸能使蛋白质显黄色,葡萄糖含有醛基,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第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45分。) 26.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A与C、 B与D同主族, C的离子和B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
35、溶液呈碱性, E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漂白和消毒,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2) 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为_;(3) 由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其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_。(4)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单质E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PH3 (2). Na+:H- (3). NH4Cl (4). 离子键、共价键 (5). 第三周期A族 (6). Cl2+H2O=H+Cl-+HClO【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共
36、价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NH3,则A为H元素、B为N元素;A和C同族,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故C为Na元素;B和D 同族,则D为P元素;E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漂白和消毒,E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Na元素,D为P元素,E为Cl元素。(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分别为NH3、PH3、H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NP,故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PH3,故答案为:PH3;(2) 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为Na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H-,故答案为:Na+:H-;(3)A和B形成NH3,A和E形成的化合物
37、为HCl,二者反应生成NH4Cl,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其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NH4Cl;离子键、共价键;(4)D为P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A族,E为Cl元素,单质E为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第三周期A族;Cl2+H2O=H+Cl-+HClO。2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拆开键、键、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则由和反应生成1molHCl需要_填“放出”或“吸收”_的热量。可以在中安静地燃烧。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能量变化的是图_填“甲”或“乙”。(3)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
38、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 mol/L ,C的反应速率是 mol/(Lmin)。则: 的值是_;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 在2min末的浓度是_;若此后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则证明此可逆反应达到了_的程度。A.反应彻底 反应终止 化学平衡 无法判断【答案】 (1). 放出 (2). 92.25 (3). 甲 (4). 2 (5). 0.125molL-1min-1 (6). 0.75mol/L (7). C【解析】【分析】(1)依据焓变H=反应物的化学键键能之和生成物的化学键键能之和计算;(2)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据此判断;(3)根据v=
39、计算出v(D),结合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计算x;结合v(B)=v(D)计算;经5min后D的浓度为0.5mol/L,D的物质的量为:2L0.5mol/L=1mol,设A、B的初始浓度为n,根据三段式计算出n,再根据c=计算;根据平衡状态的特征分析判断。【详解】(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Cl-Cl键、1molH-Cl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4kJ、242.7kJ、431.8kJ,则反应:H2(g)+Cl2(g)=2HCl(g)的H=436.4kJ/mol+242.7kJ/mol-2431.8kJ/mol=-185.5kJ/mol,反应生成1molHCl需要放出92.25kJ
40、的热量,故答案为:放出;92.25;(2)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表示该反应能量变化的是图甲;故答案为:甲;(3)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v(D)=0.25 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D)v(C)=0.25 mol/(Lmin)0.25mol/(Lmin)=2x,解得:x=2,故答案为:2;v(D)=0.25 mol/(Lmin),则v(B)= v(D)=0.25 mol/(Lmin)=0.125 mol/(Lmin),故答案为:0.125 mol/(Lmin);经2min后
41、D的浓度为0.5mol/L,D的物质的量为:2L0.5mol/L=1mol,设A、B的初始浓度为n, 3A(g) + B(g) 2C(g)+2D(g)起始(mol) n n 0 0变化(mol) 1.5 0.5 1 15min(mol) n-1.5 n-0.5 1 1c(A)c(B)= n(A)n(B)= =35,解得:n=3,2min末A的浓度为:=0.75mol/L,故答案为:0.75mol/L;若此后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则证明此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也就达到了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限度,故选C。28.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
42、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4)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实验方法是_。【答案】 (1). 2Fe+3Br2=2FeBr3、+Br2 +HBr (2). 除去溴苯中溶解的溴 (3). Br2+2NaOHNaBr+NaBrO+H2O (4). 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 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或向试管D中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解析】【分析】铁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
43、化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C装置用于除去溴,D装置用于吸收HBr,通过检验HBr,可以验证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铁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C装置用于除去溴,D吸收HBr,为检验HBr,可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完后,打开活塞,氢氧化钠与溴反应,可除去溴苯中的溴(1)铁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发生2Fe+3Br2=2FeBr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方程式为+Br2 +HBr,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Br2 +H
44、Br;(2)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溴苯不能,因此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发生Br2+2NaOHNaBr+NaBrO+H2O,故答案为: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2NaOHNaBr+NaBrO+H2O;(3)CCl4 能溶解溴不能溶解溴化氢,可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中的溴,以免干扰实验现象,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4)如果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有HBr生成,如果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无HBr生成,也就是说,如果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只需检验有无HBr生成。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
45、通过检验H+的方法证明,可向试管D中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或向试管D中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产物的区别,HBr在水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溴离子,因此可以通过检验溴离子和氢离子设计实验。29.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结合以下路线回答:已知:CH3CHO + O2CH3COOH(1)上述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填序号)。分馏 裂解(2)A的官能团是_。(3)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4)D为高分
46、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5)E是有香味的物质,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_。(6)下列关于CH2CH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_。与CH3CHCHCOOH互为同系物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答案】 (1). (2). 羟基或OH (3). 2CH3CH2OH +O22CH3CHO+2H2O (4). (5).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6). 【解析】【详解】(1)石油分馏时不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裂解时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则上述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
47、)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中官能团是羟基;(3)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4)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5)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则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CH2=CH-COOH和CH3CH=CHCOOH结构相似,且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属于同系物,正确;CH2=CH-COOH中含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H2=CH-COOH含有碳碳双键、甲基,属于含氧衍生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能燃烧而发生氧化反应,正确;答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