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素养评价(五) (专题五、六)(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选B。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
2、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补偿训练】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解析】选A。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故A与题意相符。2.下图是一幅有关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画中教皇和基督(代表上帝)分坐在天平两侧的托盘中,天平发生倾斜,基督一侧下沉,教皇一侧上扬。作者意在宣扬()A.教皇地位至高无上 B.信仰上帝方可得救C.宗教信仰必
3、须放弃 D.信徒应该公平交易【解析】选B。由图片可知基督(代表上帝)的分量远远大于教皇,马丁路德强调人人可以阅读圣经,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由此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故选B。3.(2020信阳高二检测)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新
4、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选A。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克制享乐”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条件之一,B的表达方式过于绝对,排除B;题干内容没有提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排除C;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克制享乐”是为了积累财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这并没有违背人文主义思想,排除D。4.(2020吉林高二检测)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
5、依据个人的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树立自己的权力基础。据此推知,从长远的角度看,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会等级制度B.推动了新教改革运动C.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D.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解析】选C。“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树立自己的权力基础”强调的是“政治性”,有利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故选C。宗教改革主张只要虔诚信仰便可以得到救赎,并没有否定教会的等级制度,排除A;宗教改革本身是产生新教,排除B;人文主义促进宗教改革,排除D。【补偿训练】“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而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建造者”。与路德相比,卡尔文在
6、宗教上的“建造”实践主要表现在()A.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B.推动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C.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式政权D.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解析】选C。 A是两人思想的相同点,B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之一,D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答案为C。5.(2020洛阳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文艺复兴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对人民觉悟的提高表现在()A.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B.使欧洲人放弃对教会的信仰C.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D.追求人权自由,构建理性王国【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主要在思想文化
7、领域展开,局限于社会上层;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群众基础广泛,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故选C。文艺复兴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排除A;宗教改革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而不是放弃对教会的信仰,排除B;启蒙运动追求人权自由,构建理性王国,排除D。6.(2020福州高二检测)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C
8、.两者斗争的目标大相径庭D.后者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选D。根据材料“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只限于社会上层,宗教改革深入社会下层,故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摆脱宗教束缚,排除A;两者都反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都是人文主义的表现,材料未体现谁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排除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目标都指向天主教会神权统治,排除C。【拓展延伸】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的理解(1)从其原因看,是欧
9、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7.下图是关于埃及19世纪初社会状况的示意图,示意图最能说明的是()A.马木鲁克掌握埃及社会的统治权力B.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了埃及C.新生阿里政权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D.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解析】选C。示意图包含的信息量很大,A、B、D都只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图中信息,而C概述全面、准确。故选C。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宣布实行土地国有,把一部分土地出租给农民,征收统
10、一的土地税;把另一部分土地赐给部下、亲属和官吏,后者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强中央集权B.消除割据势力C.扩大了统治基础D.增加赋税收入【解析】选C。得到土地的这些人成为埃及的新兴地主阶级,构成了阿里政权的社会基础,故C与题意相符。9.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盗匪C.坚决打击马木鲁克割据势力 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解析】选D。阿里改革中创办近代工厂,引进机器生产,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手工生产,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补偿训练】穆罕默德阿里在改革中注重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从
11、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重点发展()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军事工业 D.民用工业【解析】选C。穆罕默德阿里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建了许多兵工厂和造船厂。10.在埃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C。A、B、D都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进步性;C是局限性,因为加强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化点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军事工业方面积极仿效西方
12、,而在推进民主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做得很少。这种片面的改革无法使埃及成为真正的近代化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0分,第13题13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3分,共7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材料二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
13、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 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
14、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可知,路德认为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的主张是因信称义。第二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发展了人文主义。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可见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民族教会;据“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可见确立国王的至尊地位;据“国王凭空获利”“转归国王所有”等内容,可见通过没收教会财产,增强国王经济实力。第二问,联系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增强了国家意识和民族的认同感回答。答案:(1)主张:个人
15、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因信称义。作用:使人们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任答两点)(2)内容: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民族教会;确立王权至尊(或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没收教会财产,增强国王经济实力。作用:使英国获得了民族独立,促进了英国人民对国家的认识,强化了民族认同感,民族意识大大增强。12.婚姻关系的变化带有很强的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上几乎所有有钱人家的婚姻就好像生意买卖一样。例如,结婚的第一步就是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达成一致的协议,但也有因为宗教或感情原因而结婚的。夫妻相亲相爱,理
16、应就会携手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当时,离婚是非法的,但女子可能遭到抛弃。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在工匠的家庭中,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摘编自玛格丽特L金著欧洲文艺复兴(插图本)材料二在欧洲的婚姻史上,宗教改革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甚至到了几乎可以任意的地步,男女双方只要表达了结婚的意愿,就能结成一桩合法有效的婚姻。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规定: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这几乎是当时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要求。从那以后,欧洲人的结婚就变得不
17、如从前那么随意了。摘编自俞金尧宗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婚姻自由问题材料三婚姻要有道德和原则约束,如果为了两个人的婚姻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甚至毁坏国家的规章制度,那么这样的婚姻最终的意义又何在?婚姻需要理性,从社会契约论可看出,婚姻最终构成家庭,而家庭则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遵守婚姻中的道德法律,就是在融入社会。摘编自曾梦清从卢梭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婚姻观(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婚姻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人婚姻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影响。(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一“结婚的第一步就是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
18、达成一致的协议”得出重视双方的家庭财产;据材料一“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得出婚姻关系比较稳定;据材料一“在工匠的家庭中,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得出妇女是工匠家庭生活的重要劳动力。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人们追求财富,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和人生乐趣。第(2)题第一问变化,据材料二“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得出由婚姻自由开放到受婚姻规则的约束。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文艺复兴时期婚姻自由开放,但引发了一系列
19、问题,宗教改革后,婚姻关系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答案:(1)特点:重视男女双方的家庭财产;婚姻关系比较稳定;妇女是工匠家庭的重要劳动力。原因: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复苏,人们更加追求财富,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和人生乐趣。(2)变化:由婚姻自由开放到受婚约规则的约束。影响:宗教改革前婚姻自由开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宗教改革后婚姻规则的缔结,有利于维系稳定的婚姻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拉斯谟认为,“为了避免圣经的被掩盖、曲解或僵化成教条,就必须追根溯源,以圣经的原本(如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和希腊语圣经新约)为终极标准应该尊重的
20、是真理,而不是权威”。他还主张在翻译中讲求风格,而风格取决于读者的要求,也就是要满足普通大众的语言风格要求。 王崧珍从多雷到伊拉斯谟 材料二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他把自己的宗教称为“基督哲学”,认为基督教应该教导信徒如何在平时过充满善行的生活,而不应该成为单纯出于救赎目的的信仰教条。对他来说,中世纪宗教生活中一些外在的形式(比如朝拜、斋戒、赎罪券等)并不是很重要,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在他1509年完成的名著愚人颂中,对教会人士的讽刺体现了他希望教会改革的强烈愿望。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 (
21、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拉斯谟的翻译思想。(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伊拉斯谟宗教主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为了避免圣经的被掩盖、曲解或僵化成教条,就必须追根溯源,以圣经的原本(如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和希腊语圣经新约)为终极标准”得出重视早期圣经中的基本教义和教规等。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中“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得出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根据材料二中“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得出突出人的作用,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第二问,结合材料中对宗
22、教的态度得出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1)思想:重视原文文本的纯正性(早期圣经中的基本教义和教规);反对迷信教会权威;讲求风格,采用民众的语言翻译。(2)特点: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近代思想解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穆罕默德阿里材料二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
23、足的暴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杨灏城埃及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中穆罕默德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较为全面地评价穆罕默德阿里?(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说明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应是向西方学习,从学习西方的近代工业、先进技术、政治体制等方面作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
24、析,积极方面可从促进埃及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的提升等角度作答,消极方面可从其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以及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等角度作答。答案:(1)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学习西方改革军事。(2)评价:积极: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任意两点)消极:对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后
25、,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的人才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
26、大,难以维持下去。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根据材料一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材料一是埃及在向近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改革,正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为埃及培养了各种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具体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第(2)题材料二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的存在是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应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和他的阶级属性来考虑。答案:(1)建立各类专业学校,为改革
27、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学校;派遣留学生;开办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2)问题:工业生产资金缺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兰伊
28、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材料二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作“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
29、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7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得出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据“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得出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据“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得出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中“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得出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据“德国的大学
30、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得出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等。第二问,结合材料二中“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作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可以看出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答案:(1)原因: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2)成就: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了许多新形式;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影响: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