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1 卷(选择题共48 分)l. 中国冠服制度夏商时期已初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种变化表明A服饰多元的发展趋势 B等级政治己经消失C宗法礼制的逐渐崩溃 D中央集权初现端倪【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B项中的“已经消失”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中国冠服制度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
2、俗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的史实,排除由C项所致的A项,故选C。2. 有学者指出:在此以前,“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中国”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B元朝实行行省制C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D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郡县制,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秦统一六国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郡县制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这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3、治的重要标志,使得“中国二字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及均晚于D项的B、C两项,故选D。3. 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它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君臣等级的强化 B豪强地主势力的削弱C惩罚制度的严苛 D中央政府权威的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君”、“臣”之间关系的变迁、豪强地主势力的削弱及惩罚制度的严苛性,故无法得出A、B、C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汉武帝时,颁布法
4、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体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故选D。4. 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说明唐代A官僚制度逐渐成熟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住房紧张日趋缓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不同时期特权观念、君主专制和住房情况的比较,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封建社会的中国“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官僚制度日渐完善的发展趋势,故
5、选A。5. 北宋时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之后,宋真宗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维护地方稳定 B分化事权相互牵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君权与相权之间关系的变迁,故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题目中的“转运使”“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负责地方上的财政、军事、司法审判、水利工程,这体现了宋真宗试图通过分化地方事权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该举措易导致地方行政效率的低下。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C项及属于B项具体
6、体现的A项,故选B。6. 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据此可知元朝行省辖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C扩大统治范围 D体现因地制宜【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不同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统治范围的比较及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的“因地制宜”的原则,故无法得出C、D两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行省省界犬牙交错无山川险阻可依”表明元朝行省辖区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排除由A项所致的B项,故选A。7.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
7、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宦官机构)勘合,方可施用。这样规定是为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加强对六部的控制 D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本题可用排除法。A、B、C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依据材料文字“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可知内府对六部实行监察权,故D项正确。8.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材料说明军机处A日益成为
8、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利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军机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C两项的表述均与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不符,故排除;军机处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故题目中的信息“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表明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利器,故选D。9. 陈旭麓先生曾描述这样一场战争,“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
9、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即可排除均与此表述不符的A、C两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发端于广东”即可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项;1856年,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派兵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即“发端于广东”,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即“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故选B。10. 1840- 1866 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如下,对此表解读
10、最准确的是年代满汉总督比满汉巡抚比1840 年1:0.751:2.31866 年1: 6.51:12A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 B鸦片战争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C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 D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权力结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满汉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及满汉民族的融合,故无法得出A、B、C三项的结论;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的汉族武装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主力,致使汉族官僚在总督和巡抚任上的比重不断上升,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11. 鸦片战
11、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一变化反映了A反侵略战争的不断失败 B中国外交的近代化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D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反侵略战争的不断失败、半殖民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故无法得出A、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理藩院”是清初兼理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衙门”设立于1861年,是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外务部”成立于1901年,由总理衙门改组而成,专门负责清廷外交事务。故题目中的信息“鸦片
12、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体现了近代中国为了适应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需要,外交机构日益专门化的发展趋势,该趋势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故选B。12.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由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等信息,并联系
13、洋务运动的影响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当时洋务运动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集权制度使军队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排除B项。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13. 中外日报 指出:“我们在甲午战争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观念 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C促成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项应为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题目中的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不符,故排除;
14、B项中的“丧失”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只有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故排除D项;题目中的信息“甲午战争(后)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进了国人民族救亡意识的觉醒,故选C。14. 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据材料可知,造成民众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辛丑条约的签订 B戊戌变法的失败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清末新政的实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
15、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能力。题目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惨败,故排除均早于此时间的B、C两项;题目中的信息“孙中山说庚子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得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从而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赢得了舆论支持的史实,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项,故选A。15. 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A. “皇族内阁”的出现 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
16、续展开C革命政党的建立 D武昌起义后各省反清独立【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进程,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A项的表述无法反映题目中的信息“各省民情渴望共和政体”,故排除;B项的时间段为19世纪6090年代,C项应为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均早于题目中“清廷责任内阁”出现的时间“1911年”,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渴望共和政体”反映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的史实,故选D。16.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
17、皇帝己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C扩大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根据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故A项错误;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体现了了革命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改革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故D项错误。17.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独立斗争紧密相连。比如: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等等。下列表述与该学者观点相吻合的是
18、A五四是世界反殖民斗争的一部分 B五四运动鲜明的反封建性质C学生群体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D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反封建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宣传,故无法得出B、D两项的结论;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主力军作用,故C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的信息“五四运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独立斗争紧密相连”表明五四运动是世界反殖民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18. 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
19、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革命目标的转变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推翻资本家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不符,故排除;C项发生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晚于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1922年,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二大提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表明中共二大已经认清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20、社会的性质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B。19.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此时应该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关注农民是不符合史实的,故C
21、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的,故D项错误。20.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成分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材料图表反映出1927年4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前,中共以城市斗争为中心,工人成为党员的主要构成;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10月,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农民成为党员的主要构成,故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是在19241
22、927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与党员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21. 中共曾发表合作宣言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据此推中国共产党A以“三民主义”为行动指南 B坚持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C欲与国民政府实现联合执政 D民主革命的理论尚不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民族的抗战,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的史实不符,故
23、排除;C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共发表合作宣言称本党愿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理论的局限性,故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共发表合作宣言”“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可知此应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共中央提交的旨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故选B。22. 1937 年8 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 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 ”关于此次会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保卫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 B它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24、C它粉碎了日军“三月灭华”的妄想 D它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民族的抗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可知此应为淞沪会战,故排除属于太原会战的B项;此次会战发生于抗战防御阶段,故D项的表述错误;此次会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故选C。23. 1940 年蒋介石接见英、美驻华大使时说,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倘中国停止抗战,中国局势恐将难以维持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25、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 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C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D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民族的抗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故无法得出A、D两项的结论;B项中“强大的战斗力”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1940年蒋介石接见英、美驻华大使时说倘中国停止抗战,中国局势恐将难以维持”表明蒋介石希望得到英美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故选C。24. 根据“双十协定”协定,中国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于1946年l月举行。1945 年12 月5 日,自由
26、画报发表了一幅漫画“不要又被变成这一套”。这一漫画表达出A解放战争一触即发B政治协商徒具形式 C庆祝抗战取得胜利 D.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项发生于1946年6月,B项中所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6年初,均晚于题目中的漫画发表的时间“1945年12月5日”,故排除;C项中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发生于1945年8月15日,早于题目中的漫画发表的时间“1945年12月5日”,故排除;由题目中的漫画发表的时间“1945年12月5日”、标题“不要又被变成这一套”、漫画中代表国民政府的“手”操纵着会议的信息可知该漫画的主旨
27、是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保证人民权利,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 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 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岁取登第者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定制,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此外,废除了唐代的公荐制度,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殉私的新制度时省试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册上报皇帝,特许他们可陪同参加殿试考试及第后,考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北方士人长于经学而短于诗赋,而南方士人则反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
28、、论、策取士,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一摘编自 略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等材料二 康有为曾痛陈八股取士之祸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通过光绪皇帝,废止八股文章1 901 年,清廷宣布科举改制: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 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五经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1905 年清廷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原为科举而备的专项钱款均先后拔充兴办学堂之用1895年以前,全国仅有新式学堂20所,1895 一1898年又增19所,1 905 年达到8277所,以后每年增加10000多所。新式学堂学生从1904 年近10万人,19
29、09 年高达近164万之众他们立志“以制造新国民为起点,以组织新政府为终局”, “把过时的满清君主专制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一摘编自 千年科举制的崩塌 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在宋代的发展,分析出现这一发展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科举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简析晚清科举制改革的影响。(13分)【答案】(1) 发展:录取范围扩大;考试机会增加;考试过程更严格;考试内容更实用化。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笼络北方士人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国家政治变革选拔人才的需要;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完备。(2)特点:形式上废除八股;内容上中西结合;过程循序渐进。影响:有利于西学的
30、进一步传播;有利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参政意识;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科举制及晚清科举制度的改革,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发展”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即可得出“录取范围扩大”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即可得出“考试机会增加”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废除了唐代的公荐制度,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即可得出“考试过程更严格”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取消诗赋、帖
31、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即可得出“考试内容更实用化”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北方士人长于经学而短于诗赋”即可得出“笼络北方士人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即可得出“国家政治变革选拔人才的需要”的结论;此外,结合相关所学还可以从唐代科举制度存有缺陷、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即可得出“形式上废除八股、内容上中西结合”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
32、通过光绪皇帝,废止八股文章”“1901年,清廷宣布科举改制”“1905年清廷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即可得出“过程循序渐进”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有利于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等角度思考作答。26阅读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纪念活动及口号时间主要纪念活动及口号1921-1927“九七国耻纪念”(9月7日为辛丑条约签订日);“五卅”纪念;口号:“打倒反耻的直奉军阀”、“反对劣绅地痞”1927-1937广州暴动纪念:“五卅”纪念 口号:“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停止一
33、切内战”、“一致联合抗日”1937-1945“九一八”纪念;“七七”纪念;“七一”红军成立纪念日口号:“避免分裂”;“巩固团结”、“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独裁”1945-1949“九一八”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十一四”国耻纪念日(1 946 年11月4 日,国民党与美国签订 中美商约 );“七一”纪念日口号:“停止内战”“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条约及其罪恶”阅读上述表格内容,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相关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一以上信息摘编自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国耻纪念 【答案】示例一:纪念日的主题有一定
34、的一致性,即反帝主题贯穿始终。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革命时期,对“九七国耻日”的纪念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封建军阀。“九一八”“七七”等纪念日是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设置的。抗日战争时期对“九一八”“七七”的纪念,能够激发起中华民族抗日的热情。“十一四”国耻纪念为蒋介石与美国签订条约而设置,它有利于揭露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的企图,唤起人们对共产党的支持。(任选两个时期做阐述)这一主题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示例二:纪念的主题,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在不断变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
35、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同时封建军阀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纪念日的设置,有利于巩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由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的转变。纪念日的设置,抨击了国民党的统治秩序;华北事变后,共产党提出“联合抗日”,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一直是主要矛盾。 “九一八”“七七”的纪念,强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国共关系不断恶化,纪念活动开始强调共产党在抗日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十一四”国耻纪念,以反对国民党的统治为主要目的,同时把“九一八事件”后国民党所负有的责任重新提起,来反对国民党统治
36、。(任选两个时期做阐述)共产党纪念主题的变化表现了其政策的灵活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首先,应明确设问要求“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相关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其次,根据设问要求通读材料提炼主题,然后结合相关所学予以论述。言之有理,与史实相符即可。如根据不同时期口号的变迁可提炼出“纪念的主题,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在不断变化”这一主题,“论述”可从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的变迁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
37、料一中国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一引自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31年)材料二 目前是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极力反对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杭日民主政权,而我们则必须建立这种政权,并已经可能在各主要的杭日根据地内建立这种政权的时候, 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根据杭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
38、配上,应实行“三三制”原则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一引自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 (1940 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6分)(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日民主政权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意义。(9分)【答案】(1)历史条件: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由合作走向对峙内战;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巩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突出特点:从性质看抗
39、日民主政权属于民族统一战线政权,阶级基础广泛,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抗日、民主的人们;组织形式上,呈现高度的民主性,按照“三三制”原则,爱国民主人士充分参与政权。意义: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日后中共的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第(1)问,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
40、第一小问“突出特点”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抗日民主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可得出“从性质看,抗日民主政权属于民族统一战线政权,阶级基础广泛,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抗日、民主的人们”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可得出“组织形式上,呈现高度的民主性,按照三三制原则,爱国民主人士充分参与政权”的结论。第二小问“意义”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日后中共的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等角度思考作答。 l 一5 CDDAB 6 一10 ACDBD 11 一15 BDCAD
41、16 一20 CABBC 21 一24 BCCD 25. (25分)(1) 发展:录取范围扩大;考试机会增加;考试过程更严格;考试内容更实用化。(任答3点,共6分)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笼络北方士人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国家政治变革选拔人才的需要;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完备。(任答3点共6分) (2)特点:形式上废除八股;内容上中西结合:过程循序渐进。(6分)影响:有利于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有利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参政意识;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任答3点共6分,4点共7分)26. (12分)示例一:纪念日的主题有一定
42、的一致性,即反帝主题贯穿始终。(2分) 辛丑条约 是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大革命时期,对“九七国耻日”的纪念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封建军阀。(2分)“九一八”、“七七”等纪念日是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设置的。(2分)抗日战争时期对“九一八”“七七”的纪念,能够激发起中华民族抗日的热情(2分)) “十一.四”国耻纪念为蒋介石与美国签订条约而设置(2分),它有利于揭露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的企图,唤起人们对共产党的支持(2分)(任选两个时期做阐述)这一主题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2分)示例二:纪念的主
43、题,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在不断变化。(2分)大革命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同时封建军阀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分)纪念日的设置,有利于巩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2分)土地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由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的转变。(2分)纪念日的设置,抨击了国民党的统治秩序;华北事变后,共产党提出“联合抗日”,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2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一直是主要矛盾。(2分) “九一八”“七七”的纪念,强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国共关系不断恶化,纪念活动开始强调共产党在抗日中的地位和作用。(2分)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上升
44、为主要矛盾。(2分), “十一四”国耻纪念,以反对国民党的统治为主要目的,同时把“九一八事件”后国民党所负有的责任重新提起,来反对国民党统治。(2分)(任选两个时期做阐述)共产党纪念主题的变化表现了其政策的灵活性。(2分),27. (15分)(1)历史条件: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由合作走向对峙内战;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巩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3点6分) (2)突出特点:从性质看抗日民主政权属于民族统一战线政权,阶级基础广泛,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抗日、民主的人们组织形式上,呈现高度的民主性,按照“三三制”原则,爱国民主人士充分参与政权。(4分)意义: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日后中共的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3点共5分,2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