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60469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哈尔滨模拟)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华北邮政总局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邮票上写有“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套邮票折射的历史意义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C.构建根本政治制度的时机成熟D.新政府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2.中国的法制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

2、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3.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A.共同纲领失效后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4.温家宝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制度保障是()A.民主集中制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2014天津六校模拟)201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

3、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C.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6.“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7.1982年,

4、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话:“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 040张,其中同意票3 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B.C.D.8.从将法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

5、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9.我国先后对1982年宪法进行修正和充实,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与时俱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现代化发展使宪法逐步完善B.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0.下图内容反映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其背景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C.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设立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1.(2013郑州二模)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6、)A.社会主义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12.(2014长春模拟)中国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以此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

7、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孙中山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材料二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他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材料三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

8、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及目的。(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新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历史原因有哪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10分)(3)材料三所说的“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体现的?(6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6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

9、基础。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材料三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

10、、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材料四“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分)(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8分)(4)综合以上材

11、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A排除;C“时机成熟”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于1954年确立,D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B正确。【加固训练】(2013武汉模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巨变。这两次巨变都()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A.B.C.D.【解析】选D。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大总统誓词反映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12、的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反映了新中国诞生。属于二者的共同点,与新中国成立不符,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不符。2.【解析】选A。B、C均发生于1954年,D发生于1999年。只有A与题目时间相符。3.【解析】选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故选B。其他三项均与题干史实不符。【加固训练】(2013东城二模)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是多党合

13、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A.B.C.D.【解析】选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故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故错。故选D。4.【解析】选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因此才有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制度保障之说。5.【解析】选A。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错;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C错;D表述明显与史实不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14、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A。【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B,没有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它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但并非根本的政治制度。6.【解题提示】理解材料中“大字报”等的含义,结合“文化大革命”性质及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践踏分析思考。【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故选A。其余选项说法不对。7.【解析】选B。材料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之一;宪法通过过程中出现弃权票,这说明中国民主政治有了进一步发展,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史实不符,说法错误。8.【解析】选

15、D。根据所学知识,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故选D。9.【解析】选A。新时期修改完善宪法说明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修改宪法内容。1999年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同时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排除B、C,D说法与题干不符,故选A。【加固训练】(2013温州二模)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是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全国人大五届五中全会C.中共十

16、五大D.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解析】选D。题目中所说的治国方略指的是“依法治国”,这一方略在1999年3月的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进入宪法修正案,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10.【解析】选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其发表的背景是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C、D都发生在1979年以后。11.【解析】选C。从题目材料来看,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说明了“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这主要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固训练】(2013潍坊模拟)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

17、践,其历史背景不包括()A.近代历史的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B.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C.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D.大陆放弃武力采用和平统一方针【解析】选D。香港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及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频繁交流,成为解决香港问题的条件。而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并不放弃使用武力,D错误。12.【解析】选D。就目前两岸关系的现状来看,台湾当局并没有接受“一国两制”的主张。其他表述均正确。【名师指津】影响实现祖国统一的因素(1)阻碍因素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台湾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存在是另一个巨大的阻碍因素

18、。(2)有利因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3.【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孙中山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主要目的是维护中国的统一。第(2)题需从秦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等角度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可结合史实来回答。第(3)题,体现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上。第(4)题,分析三段材料得出影响

19、因素。答案:(1)主要观点: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2分)目的:实现中国统一。(2分)(2)历史原因:从秦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新中国建立标志着屈辱、分裂的历史局面结束;统一是人民的共同心愿。(6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4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分) (4)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6分,答出任何两点,言之成理即可)14.【解析】第(1)题可从“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及所学知识判断出态度的变化。第(2)题中注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第(3)题注意港、澳回归后发展的史实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第(4)题可根据“一国两制”从提出到实践的过程来回答。答案:(1)从武力统一、军事对峙到和平解决。(6分)(2)相同点:在一个中国下实现统一。(3分)发展:一国两制。(3分)(3)“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2分)最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最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6分)(4)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为台湾问题提供解决方针,成为指导国家统一的总方针。(6分)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