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试题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1. 据左传)记载:西周时期,周公代表周王在祖庙举行“册命”典礼(“册”为分封仪式上太史手持的简册,“命”为写在册上的周天子旨令),颁布“授土授民”文告,如封伯禽于鲁,文告为伯禽之命。这说明西周( )A.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B. 以特有的律法形式建立诸侯国C. 通过血缘纽带巩固等级制度D. 保证了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权2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
2、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这反映了秦朝( )A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 注重规范伦理秩序 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3.宋代规定,凡省试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乃至门客,应试必须回避,另派考官设场屋考校,谓之“别试”。明代不仅规定亲属之间彼此引避,而且兄弟、同族也要避嫌。这表明( )A. 人才选拔机制趋向公平B. 官僚体制内部矛盾突出C. 宗法血缘纽带趋于瓦解D. 特权干预考试现象严重4.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A.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
3、专制的有效手段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5 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 )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6.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A中国
4、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7.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A. 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B. 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C. 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 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8.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A. 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B.
5、导致了国家政权的更替C. 将改变中国的社会主导力量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91926年12月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各部门工作报告显示,当年广东省国民党党员中农民党员约占40%,工人占23%,学生占25%,商人不足10%。这表明( )A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B国民党获得了劳苦大众的有力支持C广东省是开展国民革命的中心地带 D扶助农工政策在广东取得明显效果10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它打击了西北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形成方圆数百里的红色区域。该起义的武装应该称为( )A国民革命军 B工农革命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
6、11 “以满铁和关东州为首,日本对满投资于1930年达16.17亿日元,占列国对满投资的70%,这是日本国外投资的58%集中于满洲的结果。1930年年底,在满洲的日人有28700人,在满日人是国外最大的日人集团,同时也是在中国最大的外国人集团,故满洲无疑是日本过剩人口的推销市场”。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即 B日本视中国满洲为其生命线C日本正在推行“以战养战”策略 D中国东北资源丰富土地辽阔12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7、。”诗人何其芳笔下的这一景象突出说明( )A国民政府迫害民主人士 B红军三大主力齐聚陕北C土地改革政策深得民心 D爱国青年追求理想自由13. 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 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 D. 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 14. 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
8、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右图为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A. 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C. 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15. 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企业(个)年增长率(%)合同金额(亿美元)年增长率(%)19911 73557.3013.9054.6019926 430270.6055.43298.70199310 94570.209
9、9.0379.90A. “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B. “一个中国”共识达成C.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D. 海峡两岸“三通”实现16 “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相似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区别同样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寻味的是,当代西方的古典学者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是少数人的民主 B孕育了某些现代民主原则C缺乏自由平等精神 D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直接来源17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
10、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B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C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D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18 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80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 )A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 B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C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11、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20.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从中得到的借鉴是A. 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B. 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C. 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D. 向西扩张领
12、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21震撼世界的十天载,1917年春夏的俄国,街上到处是人群,到处是机构,到处在开会,到处在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和争论,到处可以听到不同的消息和看到各种传单、宣传物。由此可知二月革命后( )A俄国革命政党已经走向成熟 B俄国临时政府统治国家C无产阶级夺权具备有利条件 D列宁放弃和平夺权设想22.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12个空军师,直接与美国空军空战1872次,共击落1097架美国飞机;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共击落212架敌机。对此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这种默契A. 体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B. 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C. 说明美苏冷战的缓和
13、 D. 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23.右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此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成立北约对苏联进行核威慑B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西欧盟友24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下列关于材料中“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郑国主持开凿B主要起军事作用C促
14、成该地成为“天府之国”D体现汉代水利工程的发达25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B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C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D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26下图为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处在封建王朝的持续统一时期B第一次人口下降与战乱有关C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与政治中心所在地有关D第二次人口下降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27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
15、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这种现象( )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 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8“16世纪以后,我们能够在许多遥远的地区发现欧洲文化,并且西欧语言和基督教的形式被其他居民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这一现象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29下表为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5011550年物价变化的情况。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年代物价指数 1501151076.26 1511152074.90 15211530100 15311540121.49 15411550155.10 A.商业革命 B殖民扩张与掠夺
16、C价格革命 D第一次工业革命3024.对下图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B. 殖民扩张推动了全球化进程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 世贸组织建立标志着全球化形成3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3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
17、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33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34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
18、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35“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36读18001914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表1800年1914年英国40%80%法国25%45%德国25%60%推动上表中城市人口占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由放任政策日益盛行 B工厂规模扩大并逐渐集中C交通运输
19、条件明显改善 D城乡之间的差别日益扩大37.19世纪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A. 工业成本昂贵,重工业发展缓慢B. 小企业大企业并存,企业经营分散C. 流动资本不足,工业企业投资少D. 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38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
20、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39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
21、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50分。41题20分,42题12分,43题18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
22、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
23、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绪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8分) 42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扬州市井风貌“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
24、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43世界近代史上,以中英为代表的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
25、成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互关联、渗透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他所需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并认为“
26、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对外贸易状况。(6分) (2)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马嘎尔尼的遭遇映射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8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
27、变化?请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6分)20192020学年度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2019.8.201- -5 BCACA 6-10 DDCDB 11-15 BDCCB 16-20 BDBAA 21- -25 CBBCC 26-30 AABCB 31-35 BCDAB 36-40 BBDAA41.【答案】(1)差异:(6分)中华法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中华法系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原因:(6分)中国:自然经济
28、;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中国:宗法制度,专制统治;古罗马:城邦政治,帝国时代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中国:法家,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古罗马:自然法思想,平等、公正、正义。(2)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4分)评价:晚清的司法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制度;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法律近代化;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集权专制统治,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困难重重。(4分)42.答案:示例: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
29、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国家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8分)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习俗。(4分)43.答案:(1)状况: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比较繁荣,欧洲居于主导地位;欧洲在与亚洲的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欧洲大量白银流入亚洲。(6分)(2)(6分)背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对外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现状: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抵制外来贸易。(3)(6分)变化:西方国家以武力打开中国门户,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问题: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言之有理即可)